# CIFA股权

共有3909条相关内容信息

国内工程机械巨头频出重金收购海外资产

  机械行业巨头虽然缺资金,却始终没有放弃海外收购。金证券记者昨日获悉,三一重工(600031)或掷5亿欧元收购德国混凝土泵车巨头——德国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以下简称“PM公司”)的全部股权。这是继中联收购意大利CIFA、柳工(000528)收购波兰HSW后,又一位机械巨头的海外并购案例。   对于三一重工的收购,昨日重仓三一重工的一家基金公司研究员向金证券记者表示

苏子孟: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具备国际竞争实力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三巨头瞄准混凝土行业全球前三企业的收购计划正在缓慢展开,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混凝土机械领域正式进入强国行列。   据报道,三一重工收购Putzmeister后,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顾问公司将持有少数股权,但各方拒绝透露收购价格。与收购密切相关的人士表示,估价为5亿欧元左右。   苏子孟表示,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全部股权,表明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具备了在国际上展开收购

三一重工中信基金3.6亿欧元收购普茨迈斯特

1月30日消息,三一重工在停盘一天后,于今日晚间发布公告,子公司三一德国有限公司联合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香港)顾问有限公司斥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100%股权。其中,三一德国出资3.24 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6.54 亿元),占股90%。 此前,媒体报道称双方约定交易价格将保密,但三一的公告则披露了详细价格。3.6亿欧元也低于此前外媒引述接近交易人士所称的5亿欧元。 公告称,三一德

三一重工50亿元收购德国混凝土行业巨擘

“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最想要的就是其品牌和销售网络,至于技术,双方都差不多。”来自普茨迈斯特一股东机构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 该人士称目前还不便透漏姓名。此前据道琼斯通讯社的报道,中国建筑机械主要生产商之一三一重工已经和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达成正式协议,将在通过监管部门审核后正式完成收购,双方约定收购价格保密,将不对外公布。上述普茨迈斯特股东单位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

三一推行业最大海外并购 或不涉中国反垄断

1月30日消息,今日,三一重工(600031)宣布因重大事项未公告停牌1天。此前,媒体报道称,三一重工与世界混凝土巨头德国普茨迈斯特已在德国共同宣布,两家公司已达成正式协议,将在通过监管部门审核之后正式完成合并。 由于明日三一重工将复牌,收购普茨迈斯特的公告料将在今日发布。据悉,三一重工还将于明日在长沙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国内宣告这一收购,而此前双方已在德国共同召开发布会。 普茨迈斯特M

国内行业巨头竞相海外并购 抢占国际市场

1月30日消息,中国大型工程机械生产商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将联手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顾问公司,收购德国工程集团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全部股权。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高级经济师苏子孟介绍,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在国内混凝土机械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而由于目前国家采取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使得国内市场对建筑机械的需求大幅减少,因此,包括徐工机械在内的中国工程机械三巨头,目前

各类别产品销量下滑 工程机械行业迎寒流

“像自由落体般地坠落”,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形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今年的市场表现。由于高铁投资减速、房地产调控和货币收紧等原因,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二季度后的销量大幅下滑,一些企业已经采取了减产措施。 近日,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预计下半年,工程机械销量颓势恐难扭转。 拐点真的来了吗 坠落,

詹纯新:跨国“婚姻”重在缩短心的距离

由一个国家级建设机械研究院8名工程师、借款50万元创立的小公司,19年间连续实现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先后成功主导9次跨国界、跨地域的重组并购;从创立时年均收入不足300万元发展到2010年收入超过300亿元、净利润46亿元、拥有3万多名员工、全球排名第8的工程机械跨国公司,中联重科高速成长的背后深深打上了国际化的烙印。 “中央提出企业‘走出去’是完全正确的选择,中联重科就是要通过‘走出去’

中联重科质量:多极多元多彩的时代已来临

由一个国家级建设机械研究院8名工程师、借款50万元创立的小公司,19年间连续实现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先后成功主导9次跨国界、跨地域的重组并购;从创立时年均收入不足300万元发展到2010年收入超过300亿元、净利润46亿元、拥有3万多名员工、全球排名第8的工程机械跨国公司,中联重科高速成长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传奇?詹纯新,这位出生于一代伟人毛泽东故乡的湖南汉子,从长沙起步,行遍全球,前往米兰收购

国内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商全面寻求突破

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行业一直存在“大企业不愿干,小企业干不了”的特点。为了解决零部件落后的现状,徐工机械、柳工、中联重科等国内知名工程机械领军企业开始加大零部件研发力度。苏子孟表示,“十二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将重点解决关键零部件短板问题。他说,目前是投资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最好时机。 近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高峰论坛》期间接受专访时透露,两套支持方案将以20

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商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行业一直存在“大企业不愿干,小企业干不了”的特点。为了解决零部件落后的现状,徐工机械、柳工、中联重科等国内知名工程机械领军企业开始加大零部件研发力度。苏子孟表示,“十二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将重点解决关键零部件短板问题。他说,目前是投资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最好时机。近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高峰论坛》期间接受专访时透露,两套支持方案将以20兆帕

詹纯新: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具备的软实力

包容、共享、责任——在中国海外投资年会上的演讲 中联重科董事长、CEO:詹纯新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海外投资年会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论坛【事件背景:中联重科并购CIFA入围海外投资5大经典案例】,并与各位共同探讨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问题。全球经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联系,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可以跨越国界,激流涌动,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联质量以技术资金和科学管理机制作后盾

对于中联重科,定向增发无疑是一个分水岭。上市之初的第一次融资,使得中联重科用仅仅十年时间,就一举成长为中国工程机械的巨头,而随着定向增发的完成,”今日长缨在手”的中联重科,开始启动了向世界级企业冲刺的黄金十年,再造一个中联重科指日可待。难怪攻城略地般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出招的中联重科,着实让一些工程机械国际巨头为之惊呼了! 再融资是动力,更多是压力 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中,许多公司在上市以后

技术、资金及科学管理成为中联坚强后盾

对于中联重科,定向增发无疑是一个分水岭。上市之初的第一次融资,使得中联重科用仅仅十年时间,就一举成长为中国工程机械的巨头,而随着定向增发的完成,”今日长缨在手”的中联重科,开始启动了向世界级企业冲刺的黄金十年,再造一个中联重科指日可待。难怪攻城略地般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出招的中联重科,着实让一些工程机械国际巨头为之惊呼了! 再融资是动力,更多是压力 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中,许多公司在上市以后

詹纯新:中国企业国际化首先要融入当地文化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日前在2011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演讲时称,中国企业要想走国际化道路,首先就要融入当地的文化。以下是演讲实录: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这么多的国内外企业高层会面;也非常高兴能够与在座的各位共同探讨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 我想与各位分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我们对全球工程机械产业格局的认识,二是我们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第一方面,我们认为多极、多元、多彩的全球工

向国际出发 中联重科敲开全球塔机市场大门

——解读中联重科(000157)建筑起重机械分公司的国际化路径 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分公司成立之初,并未想到会迎来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 2006年,中联重科围绕董事会确定的“变革创新、流程顺畅、单元突破、整体提升”的经营工作思路,全面推行“事业部制”运作模式。 作为下属分公司,建筑起重机械分公司于同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主要从事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系列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 “

并购浪潮中的VC同盟军:弘毅牵手TPG助力中联重科

2007年6月,意大利工业城市米兰突然爆出一条消息:意大利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西法公司准备出售!西法成立于1928年,行业排名欧洲第一,世界第三。消息一出 ,全球多达22家同行闻声而动,他们身后还有一连串的利益同盟。一场跨国并购大战瞬间打响!在这场强手如林的收购战中,一家自中国湖南的企业--中联重科却一举胜出。在跨国并购的道路上, 写满了失败而归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力量,帮助了首次征战海外的中联重科

詹纯新荣获“装备中国功勋企业家”称号(图)

 由一个国家级建设机械研究院8名工程师借款50万创立的小公司,19年间连续实现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先后成功主导9次跨国界、跨地域的重组并购;从创立时日均收入不足万元发展到今天日均收入过2亿、拥有3万多名员工、全球排名第八的工程机械跨国公司——中联重科的秘诀是什么? 9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简称中机联)主办,《中国机电工业》杂志社、中国机经网承办的“中国装备 装备

激进派中联重科:海外并购是否买贵了?

中联重科:买贵了吗? 一系列并购之后,中联重科逐渐摸索出“裂变+聚变=全球化”的竞争策略 对于很多试图通过海外并购实现市场扩张的中国企业而言,2008是一个交织着兴奋和沮丧的年份。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资产价格下跌,难得一见的“抄底”机会凸现在中国企业面前。但是如果这一年你真的是为抄底而出手—那你只能认赔了,因为2008年不是底。 有一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恰恰是在这一年出手并购了欧美同行,

三一集团造富史:民营企业创造的奇迹

2011年9月7日、8日,三一集团创始人梁稳根先后登上胡润与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之顶,首次成为中国首富。在亿万富豪榜上,更有七位高管进入榜单。一时间,三一集团被称作“造富工厂”。25年前,梁稳根与同伴用拼凑的6万块钱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25年后,曾经不起眼的小厂已发展为产值超500亿元、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基地,并造就了“中国首富”。三一被看作行业的搅局者,更是行业的另类,在这里没有“不可能

“十二五”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将加速形成

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高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企业实力日益增强,市场增量保持了平均20%以上的速度。业内人士表示,与装备制造业其他产业不同,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以三一重工(600031)、中联重科(000157)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对整个行业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近日出台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未来5年要打造3-4个销售额达到1

工程机械零部件行业寻求突破之发展路径

近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高峰论坛》期间接受专访时透露,两套支持方案将以20兆帕为分界,20兆帕以上和以下的零部件将采用不同的支持政策。兆帕是指工程机械零部件所能承受的工作压力。 苏子孟表示,“十二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将重点解决关键零部件短板问题。他说,目前是投资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最好时机。 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行业一直存在“大企业不愿干,小企业干不了”的

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振兴 风物长宜放眼量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的液压件、传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绝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这导致国内整机企业生产成本高企,缺乏国际竞争力。工程机械配套件是制约我国工程机械发展的瓶颈,已成为广大业内人士和企业的共识。但是,由于我国配套件行业起步晚、基础薄,又缺少政策支持,因此,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就成为困扰配套件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政策利好机遇终于来了 据了解,目前,我国拥有规模以上的机械基础零

零部件的崛起将助推工程机械行业更辉煌

正逢“十二五”大好时期,稳健上升的中国经济将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而持续的推动力,在此基础上各大豪门企业也不断自主研发、科技创新及综合竞争力的稳固提升,确保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将持续高位运行。 工程机械是用于工程建设的施工机械的总称,广泛用于建筑、水利、电力、道路、矿山、港口和国防等工程领域。“过去10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表示,预计2011年,

工程机械行业兼并购的资本之舞(图表)

随着市场的演进,企业资本运作成为了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兼并购又成为最重要的途径,大型企业通过对其他企业的兼并,实现规模的扩大和销售额的增长。数据表明,资本的运作与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在互联网危机后,全球兼并购所涉及的金额呈现明显的下降,但是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兼并购总金额又逐渐回升,直至次贷危机的发生,又使得这一趋势呈现下降(见图1)。但是可以预见,在全球经济缓慢回升的过程中,兼并购

工程机械零部件谋求“一枝独秀”战略之道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高峰论坛》期间接受专访时透露,两套支持方案将以20兆帕为分界,20兆帕以上和以下的零部件将采用不同的支持政策。兆帕是指工程机械零部件所能承受的工作压力。我国工程机械产业近10年来取得快速发展,2010年全行业产值有望突破4000亿元。根据行业规划,到2015年,工程机械行业产值将突破9000亿元。尽管如此,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进一步发展却受制于关键零

三一重工争取年内实现香港H股首次公开发行

路透北京5月11日电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巨头三一重工高层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公司净利增长速度将与过去十年大致相当,并致力于将出口占总收入比重提高至20-30%。 三一重工副总裁赵想章接受路透电话采访时并表示,争取在年内实现香港H股首次公开发行(IPO)。 "过去十年我们(年)平均增长速度,净利润增长63%,销售增长将近60%。未来3-5年,我们觉得肯定还会保持高速增长,应该是一个数量级的增长。"赵想

詹纯新哈佛演讲:迈向世界性企业的坚实步伐

近几个月来,中国高端设备制造业前沿企业--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国际舞台上可谓是好事连连。 3月7日,联重工科的董事长詹纯新应哈佛大学的邀请为其商学院的学生做专题演讲:《中国企业融入国际的新姿态》,对中联重科的国际化进行回顾和展望,并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理念:包容、共享与责任。 哈佛商学院金李教授已经将中联重科并购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作为成功案例作为他的课程,并认

深度剖析:中联重科为何青睐央视广告?

春节前的一天晚上,正在等待央视一套的焦点访谈节目播出时,猛然间看到了中联重科的品牌广告,一句“思想构筑未来”,道明了中联重科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勃勃雄心。 其实,早在2004年,他们就在央视播放了《建设者》和《追求者》两条广告短片,广告诉求为“至诚,志远,中联重科”。从之前的品质和诚信的自我诉求,跳转到引领世界建筑工程的战略诉求,中联重科,是在向投资者、客户、行业等社会大众,发出了共谋跨越式发展的英雄

詹纯新哈佛论道:中国企业融入国际的新姿态

“最近,英国BBC正在热播《中国人来了》,但那是平面的。今天我来了,这是真人秀。”美国时间3月7日上午8点半,随着一句风趣的开场白,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站在了哈佛大学的讲台上,面对业内人士、金融业者、投资者以及哈佛大学学生等众多听众,作了题为《中国企业融入国际的新姿态》的专题演讲。“国际化不是经济殖民,不是文化殖民,不是谁买下谁、谁征服谁,而是要在共同的愿景下,建立共同的利益体,实现共同的发展。”

中联重科: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企业的标杆

2011年1月25日,随着中国农历春节的临近,全国上下洋溢着浓浓喜庆气氛。在千里之外的意大利总统府,当天也涌动着阵阵中国风。 当地时间上午11时,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将2010年度“莱昂纳多国际奖”授予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以表彰这位杰出的中国企业家在收购意大利知名企业CIFA并实现双赢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 “这是对于中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前沿的关注和欣赏,也是对两国企业进一步密切联系、强强联手

中联重科詹纯新:布局十年后的未来(组图)

在世界范围内,恐怕没有像中国企业对变革有着这种强烈的共识,也有着如此的紧迫感。在这个大变局的时代,没有地方可以躲藏享受,没有模式可以持续很久。中国的企业家几乎都是在一种混沌的现实中起步,他们不但要使自己的企业生存成长,还肩负着斩断计划经济脐带、在妥协中不断前进的经济改革中顺势而上,不断改进自身组织,并迎接迅速来临的全球化的重责大任。未来黄金十年似已胜券在握,中联重科的目光已经投向十年后的未来。在董

1996-2009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大新闻回顾

1996中国工程机械十大新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年代。在1996年的十大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计划和市场留下的双重痕迹。历史原因造成的工程机械双重管理依然存在,我们不仅看到了机械工业部制定的工程机械行业“九五”发展规划,也看到了建设部制定的建设机械行业“九五”发展计划。不仅如此,政府主导下的企业集团化进程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几年之后有领导曾一针见血的指出,

光大控股:中联重科港股估值合理 建议认购

中联重科(1157.HK)--内地第二大工程机械制造商 固定资产投资及城市化令工程机械需求增加。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2001 年的人民币3.7 万亿元增至2009 年的人民币22.5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3%,而中国城市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2001年约人民币3.0 万亿元增至2009 年约人民币19.4 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3%。预期公共及私营方面的固定

跨越新的起点 中联重科上市十周年纪念

跨越新的起点 中联重科上市十周年纪念 2000年10月12日,中联重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弹指间,迄今已十年。而对于只有二十年历史的中国证券市场而言,这风雨激荡的十年却足以在这改革发展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丰厚回报——优良业绩的价值体现 2000年,中联重科5000万股A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1年,全国上市公司绩效排序中,中联重科高居第五位;2004年,中联重科入选深证100指数成

十二五前景可期 工程机械龙头业绩有看点

12月13日,A股指数反弹,个股纷纷走强,其中工程机械板块涨幅名列前茅。不少分析人士指出,“十二五”工程机械行业仍将处于快速成长期,城镇化进程、海外市场需求增长等成为行业增长的动力来源,其中毛利率有提高空间、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当属重点关注对象。 今年以来,受益于高铁及城镇化建设和房地产投资的高增长,工程机械行业表现亮丽。今年前10月工程机械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91亿元,同比增长55.1%

[特别关注] 詹纯新和他的“中联帝国”

西服、领带,配上一副眼镜,多年来,工程机械行业巨头中联重科(下称:中联)董事长詹纯新,留给外界的永远是斯文、稳健的形象。 业界大佬们评价他:儒商,低调不张扬。网络搜索詹纯新的新闻只有寥寥几篇,与柳传志、马云这样家喻户晓的人物相比,曝光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柳传志是詹的好友,对他评价很高。詹做的事情,足以享受同等‘待遇’。”徐工集团一高管说。同行给予如此高的赞许,并非顾及面子。从1992年带领7名技

    2010-12-13 09:48

延伸产业链 工程机械行业谋持续发展之路

      去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22.5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5.8倍,期间,工程机械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了5.46倍。“十二五”规划,2015年我国对工程机械的市场需求将达到9000亿元。城镇化建设、高速公路、风电和核电建设的大范围投资将拉动工程机械行业今后5至10年实现快速增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大鱼吃小鱼”不可避免,延伸产业链无疑

九大猜想 2010-2015中国工程机械变革与走势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过去的5年(2006-2010年)完成了一次自我换血和提升,产业规模飞速成长,企业实力日益增强。这5年间市场增量保持了平均20%以上的速度,2010年预计销售额将超越3500亿元。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预测,到2015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销售额将达到9000亿元。那么。在未来的5年(2011-2015年)中,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将会出现哪些变革?本土企业将会发生怎样的蜕变?我们对未来5年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整合有望加速

2010年9月6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主要是针对目前某些行业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及市场竞争力较弱等问题适时提出的,意在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工信部部长李毅中针对《意见》表示,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既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亦是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高端访谈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