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联并购

共有16159条相关内容信息

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宝马展主题大会召开

分享你我的成就 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BAUMA CHINA 2012主题大会在沪召开 2012年11月26日,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2012上海宝马展“分享你我的成就”主题大会在上海东郊宾馆隆重召开。布置于东郊宾馆紫金厅的会场高朋满座、热闹非凡,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全球VIP客户、供应商代表、行业媒体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愿景。中联重科副总裁、混凝土机械公司总经理陈晓非,中联重

十年磨剑 中联重科的国际化之路

欧美区经济危机的持续,给蓬勃发展的中国工程机械创造了海外并购的优渥条件,许多国内企业选择走出去的战略。中联重科在这场战役中,以稳重、务实的作风,怀揣“包容、共享、责任”的成功秘诀,成长为成功的典范。 2001年11月,中联重科收购非开挖设备领域的知名企业——英国保路捷公司,并在老牌工业强国——英国的伦敦建起了自己的第一个海外工厂……中联重科国际化就此拉开帷幕。2008年6月,中联重科以2.71亿欧

中联重科: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17.77%

中联重科近日公告,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9,108,474,570.48元,同比增长17.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59,982,096.93元,同比上升16.75%。 中联重科是我国工程机械领域龙头企业之一。 中联重科是我国工程机械领域第一梯队企业。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房地产领域受政策压力影响而投资下滑,直接导致工程机械下游购买力下降,我国工程机械领域的起重

2012宝马展展前揭秘:中联混凝土机械精品亮相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两年一届的宝马展即将启幕。据悉,中联重科此次总参展面积近8000平米,室外展位号A.60、A.61、 A.66、B.60;室内展位号W5.102、 W5.106、W5.128、W5.148、 W5.158;共展出包括混凝土机械、起重机系列、土方机械、路面机械等8个主机事业部的40多台产品。本次展览集中展现了中联重科最新研发制造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其中多项保持着世界

2012宝马展展前揭秘:中联工起三款拳头产品亮相

两年一度的宝马展即将启幕,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公司积极备战,并创新性地融入了用户合作理念。据透露,此次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公司展位总面积达到1127m2,将携六台代表中国工程起重机技术领先水平的全新产品亮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前身为湖南省浦沅集团有限公司,是中联重科旗下最重要的主力事业部之一,在行业内外享有技术、品牌、管理盛誉,2003年与中联重科实施重组并购组建而成。公司集研究、开

“蓄势”战略效应初现 中联重科营收净利双增

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普遍业绩不佳的当下,中联重科的经营业绩成了“冬天”里的一抹亮色。 中联重科刚刚披露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联重科实现营收391.1亿元,同比增长17.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6亿元,同比增长16.75%,成为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的企业。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认为,这是其“有保有压”、产品结构优化的结果,也是“裂变+聚变=全球

淡季彰显龙头优势 中联重科逆势创出骄人业绩

日前,国内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各大主要上市企业开始密集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在这些上市公司的三季报中,国内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中联重科仍然延续了其一贯的强势增长势头,前3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1.1亿元,同比增长17.8%;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69.6亿元,同比增长16.7%,对应EPS为0.90元,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88亿元,同期增长10.27%,至此,中联重科在2012年前三个季度里,

三季报陆续出炉:轻资产高毛利中联再夺魁

近日,国内几大工程机械上市公司的三季报纷纷出炉,中联重科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69.59亿,同比增长16.75%的靓丽业绩雄踞榜首。由于下游基建行业持续低迷,其他行业主要企业“成绩单”均不够理想,三一重工三季度净利润7.14亿元,同比下降58.76%;徐工、柳工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3.78亿元、0.21亿元,同比降幅明显。中联重科是行业中唯一一家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企业。 根据中联重

中联重科:重工领域全球融合的文化使者

10月9日,中联重科(000157.SZ;01157.HK)与意大利RIBA公司在意大利Faenza签署合作协议,合资建立“高碳材料有限公司”,以研发和制造用于混凝土泵车的碳纤维臂架为主。 据中联重科副总裁、混凝土机械公司总经理陈晓非介绍,该技术的应用使泵车臂架重量减轻40%以上,泵车总重减少15%以上,这种高可靠性新材料技术的运用,使泵车使用寿命长达20年以上。 参与本次合作的,是中联重科下属

中资企业并购“转向” 海外大手笔交易频现

外围经济疲弱,中资发动大型并购“出海”的大手笔交易频现。 mergermarket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已发起的并购项目总计500宗,交易总值为 1010亿美元,其中境内并购额度120亿美元,仅占总数的1/10强。 踊跃出海 今年首季最受瞩目的三一重工连同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斥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100%股权,交易规模超越2008年中联重科用1.63亿欧元收购意大利

2012年出境并购宣布交易规模创近6年新高

根据投中集团统计显示,2007年至今的6年中,我国并购市场整体表现较为活跃,交易规模由2007年770.74亿美元增至2011年1542.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10.44%。其中,2012年初至今出境并购宣布交易规模达到近6年的最高值930.9亿美元。 投中集团认为,欧债危机蔓延、境外企业估值偏低、股东出售意愿增强给国内企业出境并购带来良好契机,与此同时,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人口红利拉动下,外资

中联重科净利润增长率达21.47% 稳健中求创新

2012年,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企业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寒冬。 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整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幅度增至20.3%,出现了行业销售量的最低潮。而据2012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销量数据显示,2012年1~6月,14家主要工程机械制造商共销售汽车起重机1.3万台,同比下降43%;行业整体销售挖掘机8.1万台,同比下降39%。 不过作为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中的翘楚,中联重科却在行业整体下滑的情况

中联重科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近400亿 双增长

中联重科日前公布了截止到2012年9月30日的前三季度业绩。根据其报告显示,中联重科前三季度盈利能力稳健增长,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增幅明显,均超过15%,产品毛利率继续走强,与此同时,公司经营质量也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行业唯一一家双增长 2012年前三季度,尽管行业业绩普遍下降,但中联重科继续实现了稳健增长。201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91.08亿元,同比增长17.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中联詹纯新:中国企业走出去容易走进去难

2012年10月30日-31日,2012全球CEO发展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认为目前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容易,走进去难。”他指出“很多中国企业都有一种急于当老大的心理,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很多超底的机会和诱惑,在资金、心理、行动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迫切和强势的一面,急于走出去,急于做大规模。收购以后才发现,在战略的布局上,在文化的融合上,在市场的协同上,在技术的对接上等等,很多问

中联重科与SAP公司签署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

10月17日,中联重科与SAP公司签署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中联重科将借助SAP公司全球领先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全面改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决策和业务流程,提升企业对多种业务的协调能力,使企业在风云变幻的全球市场中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营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中联重科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七位,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建有分子公司、营销及科研机构,拥有覆盖全球的完备销售网络和服务体

中联重科30台高质量泵车出口实现新突破

日前,中联重科与日本金崛公司签订30台泵车采购意向书暨首台33米泵车发车仪式在长沙隆重举行。与此同时,中联重科宣布计划在2012年以独资或者合资的形式在日本建立生产制造基地。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国家投资拉动政策的影响下,各企业不断扩大产能,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产能过剩已无法避免。挖掘国际市场,走国际化道路是国内各企业必然的选择,只不过,这一次中联重科质量又走在了行业的前沿。可见,出口日本仅仅是

最佳董秘之中联重科申柯:充满激情地工作

在“2012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评选中,中联重科董秘申柯获得“最佳董秘”称号,他同时也是最佳董秘榜单中唯一蝉联两届的董秘。据不完全统 计,关于中联重科2012年中报的研究报告就多达16份,这一方面显示出机构对中联重科较高的关注度,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公司与投资者建立了良好的沟通。 申柯告诉记者,上市公司董秘是公司与投资者、监管部门以及媒体沟通的桥梁。作为董秘,在合规的前提下,要把公司的信息及时向公众

中联重科“走出去”后努力融入当地文化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作为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巨头”,中联重科在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也在努力融入当地文化,利用当地的人才、资源、运营模式等,获得共赢甚至多赢。 创立于1992年的中联重科,实现年均6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增长率在全球工程机械企业排名第一位。2012年,公司综合实力在中国工程机械上市公司排名第一位,在全球工程机械企业排名第六位。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认为,在全球

中联重科启用SAP平台 高效整合全球业务

2012年10月17日,全球企业管理软件领导者SAP公司与国际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今天在湖南长沙正式签订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双方2009年开始的信息化合作进入了更高的层面。由此,中联重科将成为SAP在中国机械行业中最大的客户。根据协议,中联重科将借助SAP全球领先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全面改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决策和业务流程,提升企业

中联重科获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百强企业

由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和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2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发布会暨高峰论坛”于9月25日在北京召开。大会评选出“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百强行业”,中联重科以910.61分的指数高分,名列内部控制百强企业第26位,也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唯一一家指数分超过900分的企业。同时,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获“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杰出领袖”称号。“迪博·中

中联重科20周年纪实:詹纯新的国家使命

“几年下来,20个承包单位无一盈利,400多人仍然守着600万元的经费,"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现在已是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的詹纯新,这样回忆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他所在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员工们在改革初期靠“卖图纸”谋生的那段时光。 1992年,37岁的副院长詹纯新带着7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成立中联重科,第二年即实现利润230万元。 然而,最初设计

陈润儿:湖南支持中联重科打造世界级企业

2012年9月28日,世界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举行盛大庆典活动,喜迎20周年华诞。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亲临现场并致辞。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 陈润儿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畅叙情谊,隆重庆祝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向出席庆祝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海内外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

原科技部部长:中联是传统科研院所改制成功典范

9月28日,在新兴工程机械之都长沙,世界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举行盛大庆典活动,喜迎20周年华诞。原国家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在庆典活动上表示,中联是传统科研院所改制的成功典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今天,中联的经验弥足珍贵。 原国家科技部部长朱丽兰致辞 中联重科诞生于长沙,成长在湖南。20年的时间,中联重科从员工8名、借款50万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员工3万多名、资产80亿、销售收入近千亿

中联重科:中国式管理应对“全球挑战”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上了国际舞台。在工程机械行业内,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机械都纷纷把触角伸向海外,希望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收益。继 2008 年全资成功收购意大利 CIFA 之后,一个月前中联重科再度建立自己的第二个海外基地 --- 与印度 ELECTROMECH 公司合资建厂。中联在世界版图上不断扩大着自己的棋局,同时也在迎接着全球化的挑战。 有专家认为, 2008 年的经济危

柳传志:中联重科成为中国经济前行风向标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28日在长沙出席中联重科20周年庆典时说:“中联重科所代表的重型机械工业行业,已经帮助中国高端制造业实现了全球突破,成为中国经济前行的一个风向标。”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在中联重科20周年庆典上致辞 从原建设部所属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改制发展而来的中联重科,通过与市场对接、与资本对接、与国际对接,成功释放了科研机构的潜能,成为中国上世纪80年代启动的科研院所改制的

中联重科:重新诠释全球工程机械科技新高度

2012年9月28日,当展开高度达到101米、全球最长混凝土臂架泵车”成功下线时,全球工程机械行业行业为之瞩目! 二十年前,原长沙建机院的科研人员贷款五十万创办中联重科;二十年后,当年的决定催生了一家年销售额接近千亿的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巨头。过去的二十年内,中联重科一次次突破路径依赖,以雄厚科技实力,重新诠释了工程机械科技高度的真正含义:科技创造工程奇迹,建造美好未来,实现人类梦想。科技创新重塑“中

专访中联重科詹纯新:中联崛起与湖南强盛

  20年,中联重科从7人借款50万元起家,成长为世界知名的工程机械企业。 20年,背负“鱼米之乡”、农业大省传统基因的湖南形象,注入了渴盼多年的新型工业力量。湖南工业领国内之先的工程机械产业,其孕育与中联重科息息相关。 20年,中联成了湖南新型工业化的脊梁,湖南形象的名片;湖南则成了中联起飞的跑道,扎根的沃土。中联强盛崛起的轨迹,与湖南后发赶超的路径,交叉重叠,如影相随。 2

中联重科:创新实现销售和利润“双增长”

20年前的9月28日,位于长沙桐梓坡路的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一块水泥坪上,中联重科公司挂牌成立。这家借款50万元创办的企业,身份是院办企业,没引起多少人注意。20年后,中联重科通过实现与市场、资本和国际化“三个对接”,快速发展成为混凝土机械领军企业。 今年,受宏观经济影响,工程机械行业处境维艰,中联重科却依靠科技创新的“底气”,实现销售额和利润“双增长”,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瑟瑟寒风中的一抹亮色。 在

献礼中联20周年:101m混凝土泵车再创纪录

科技的高度由谁来决定? 在中国,在世界,在工程机械领域,毫无疑问,中联重科当之无愧。 【第一工程机械网 报道】9月28日,中联重科成立20周年之际,中联重科向世界宣布:臂架展开高度达到101米的混凝土臂架泵车成功下线。 当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宣布,101m获得“全球最长混凝土臂架泵车”等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当101m轻舒长臂,傲然耸立在全球客户和媒体面前,行业为之折服,国人为之动容,世界为之瞩

中联重科二十周年:历年之最回顾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1992年,中联重科创建元年。趁着小平“南巡讲话”的东风,中联重科怀抱“产业报国”的理想,大胆迈出了科研院所企业体制创新的第一步。这20年里,中国经济已迅速起跑,中联重科更是完成了从负债50万到总资产876亿的几何级数的飞跃:科技产品硕果累累,企业文化博厚悠远;股份制改造,“核裂变”战略;引领行业发展,谋求全球领先……2012年,ZOOMLION东方醒狮以“思想构筑未来

中联重科出海曲线:从首发美债到联合EM

近年来,中联成功发行美债,成为国内首家发售美债的重工企业;登陆H股,成为国内重工领域首家“A+H”上市公司;收购百年老店、意大利CIFA。 而对詹纯新来说,这一切才刚刚开始。詹纯新正以独有融合 “裂变”与“聚变”于一体的方式,为中联布局 “新国际化”战略:用国际资本撬动国际制造占领国际市场的。而其最终目标则是中联的 “中国式崛起”:将中联打造成总部在中国的全球化企业。从收购CIFA到联合EM:詹纯

中联重科海外战略:全方位开拓海外初级市场

9月21日,中联重科在渭南工业园举行400台挖掘机出口中东发车仪式。据悉,这笔价值3亿人民币的大单刷新了公司海外市场中东片区单笔最大销售记录。 “随着海外建设需求逐步显现,公司在2012年将重点开发亚、非、拉等区域,加快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海外制造基地建设。”中联重科负责海外业务的副总裁何文进在电话连线中告诉记者。 种种迹象表明,中联重科在新兴市场和非洲等初级市场正取得全方位突破。 8

中联重科否认利益输送:环卫业务还在寻买主

“目前,环卫机械公司股权评估结果已向湖南省国资委完成备案程序。凡是符合举牌资格要求的任何企业、人士均可以参与挂牌交易,市场化的转让方式,不仅能够找到最佳买主,也能保证上市公司利益的最大化。挂牌交易完成后,还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决定,以保证国有资产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早在今年的3月28日,副总裁孙昌军在“中联重科出售环卫机械业务”媒体沟通会上,就已经就公众关注的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卖、怎么卖、卖给谁”

中联重科20年:从科研院所到工程机械领军企业

一家走向市场的科研机构能释放多大能量? 从“断皇粮”后的挣扎窘境,到营业收入过800亿,利税120亿,位列全球同行竞争第一方阵……中联重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中央级科研机构改革发展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在1999年、2000年分两批转制的200多家中央级科研机构中,中联重科的产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上缴税金分别占到了这个群体总额的21%、29%、19%。 巨大的能量从何而来?记者近日走进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榜样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随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蓬勃发展和欧美区经济危机的持续,国内企业海外并购风生水起,经过这十年的国际化经验积累,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主要竞争者之一,而中联重科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以稳重、务实的作风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榜样。 中联重科意大利CIFA工业园 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报道 巨人的国际化脚印 事实上,中联重科国际化的步伐早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2001年11月,中联

中联重科20年纪实: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而生

1992年,时为我国最大建设机械综合型科研机构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简称建机院),时任副院长詹纯新带领7人、借款50万,创办了院属产业实体中联公司,实施“一院两制”,走科技产业化道路。当年9月28日,公司举行成立大会,詹纯新极富预见性地说:“现在这个公司是研究院的,将来这个研究院是这个公司的。” 今天,这话成为了现实。今天,这个为了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而产生的企业,已经将研究院彻底融入了中联重科。企业

中联重科詹纯新:我与中联的世界级企业目标

2012年9月28日,是中联重科20周年的生日。经历20年的发展,中联重科从借款50万元发展到全球排名第六的工程机械企业。在体制改革、自主创新、国际化发展等方面都成为中国企业学习的典范。其中,詹纯新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有着十分深刻的思考。“包容、责任、共享”成为被实践了的中国企业的国际新姿态。詹纯新认为,从行业的整体趋势看,中国机械工程企业必须走出去。他说,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只有“走出去”才能突破

    2012-09-27 20:39

中联重科:技术创新成就工程机械世界标准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当今世界的产业竞争,谁拥有核心技术,谁就拥有话语权。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科技竞争的全球化,这决定了中国企业的使命不是对国际标准的仰望,而是要把中国的标准变成世界的标准。”——詹纯新 国际企业界盛传一种说法:“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由此可见,做行业标准的企业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是行业的标竿和领头羊。 放眼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能够制定标准的一

中联重科20年:凸显创新时代的公司力量

内容摘要: 就这样,将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再以产业养科技,科技又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在中联重科持续运转,不断凝聚、强化,释放出中联重科的创新力量。依托公司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多年知识产权强化能力建设,2011年,中联重科知识产权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专利申请量同比2010年增长10倍,增长率跃居行业第一。 坚定不移谋创新 2012年7月,山西灵石,一个县城普通的棚户区改造工程现场,记者看到了震撼

中联重科变身记:从科研院所到营收800亿

从科研院所,到营业收入过800亿、国内领先的工程机械企业—— 一家走向市场的科研机构能释放多大能量? 从“断皇粮”后的挣扎窘境,到营业收入过800亿,利税120亿,位列全球同行竞争第一方阵……中联重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中央级科研机构改革发展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在1999年、2000年分两批转制的200多家中央级科研机构中,中联重科的产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上缴税金分别占到了这个群体总额的21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高端访谈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