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20周年纪实:詹纯新的国家使命

2012/10/09 08:58中国经济周刊

“几年下来,20个承包单位无一盈利,400多人仍然守着600万元的经费,"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现在已是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的詹纯新,这样回忆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他所在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员工们在改革初期靠“卖图纸”谋生的那段时光。

1992年,37岁的副院长詹纯新带着7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成立中联重科,第二年即实现利润230万元。

然而,最初设计的中联重科完全市场化运作、研究院按事业单位运行的“一院两制”模式逐渐凸显弊端,老习气在新生的中联重科蔓延开来。

“不能少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国有科研院所,多了一个传统的国有企业。”1996年,詹纯新在职工大会上宣告“一院两制”终结,事业单位向股份制企业转变。2000年10月,中联重科A股登陆深交所,2010年12月,公司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作为一家走向市场的科研机构,从“断皇粮”后的挣扎窘境,到2011年营业收入848亿元,利税120亿元,位列全球工程机械第七位……20年来,中联重科通过体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不断推进“专业化、股份化、国际化”发展,一次次释放着巨大的能力。在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看来:“中联是一家能比联想走得更远的企业。”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2012年9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这是指导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此前,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2000年以前是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与竞争手段的引入,2000—2012年是产权的重组、清晰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得以明显提升。

但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部分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等。科技体制改革“二次革命”由此提出。

虽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但二十余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催生出联想、中联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路人”,在复杂的改革环境和巨大创业风险下,他们以蚂蚁搬家式的韧性、智慧与责任,完成了观念与制度上的变革,代表国家发出“中国制造”的声音。

装备制造业“隐形冠军”

无论处于“最好的时代”还是处于“最坏的时代”,由科研院所改制而来的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詹纯新似乎总有风范群伦的魅力。8月30日,中联重科公布2012年度上半年财报:2012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1.20亿元,同比增长20.59%;实现净利润为56.22亿元,同比增长21.47%,实现了行业内唯一的“双增长”。此前的20年里,该公司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60%以上。

同一天,创下中国资本市场诸多奇迹的“同城德比”三一重工公布的半年报则“一升一降”:营业收入为317.6亿元,同比增长4.60%;净利润为51.60亿元,同比下降13.12%。

实际上,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除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这对“冤家”外,其余10多家上市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则“全线飘绿”,其中,徐工机械的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179.61亿元、15.90亿元,同比下降7.96%、28.67%;柳工的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73.93亿元、3.10亿元,同比下降31.48%、71.40%。

在全球金融危机仍未解除、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恶化,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信贷资金仍然偏紧,工程机械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等不利条件下,中联重科巧妙实现弯道超车。"危"中有"机",化"危"为"机"。”8月30日,中联重科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结束后,詹纯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精益的产能永远不会过剩。”

就在中联重科公布半年报的第三天,9月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12中国企业500强”,中联重科以848亿元的销售收入超越华菱集团、湖南中烟公司,一跃坐上湖南“头把交椅”,位居“2012中国企业500强”第127位、“2012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53位。

责任编辑:Daisy

相关阅读

激情共欢庆 中联重科20周年庆典晚会举行

“科技成就中联 思想构筑未来”中联重科20周年庆典晚会举行#d1cm#page# 中联重科20周年[详细]2012-10-09 09:57

中联重科20周年 三项吉尼斯纪录产品献礼

2012年9月28日,中联重科喜迎20周年华诞。为了献礼20周年,同日,中联重科还发布了三款创世界纪[详细]2012-10-09 08:51

中联重科20周年庆 三款创世界纪录产品发布

科技成就中联 思想构筑未来【第一工程机械网 报道】2012年9月28日,在新兴工程机械之都长沙,世界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举行盛大庆典活动,喜迎20周年华诞。为了献礼20周年,同日,中联重科还发布了三款创世界纪录的产品,分别为X6泵车,D1250-80塔机和ZACB01轮式起重机。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原国家科技部部长朱丽兰,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光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宋小钢,国机集团董事长徐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理事长李秉仁,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会长曹玉书,湖南省政协主席胡彪,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梅克保,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中共湖南省委常委、湖南省副省长陈肇雄,中共湖南省委常委、中共湖南省委秘书长易炼红,湖南省人大副主任陈叔红,中国证监会场外交易市场董事长杨晓嘉,湖南省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吴志雄,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龙国键,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高盛集团副主席Mark Schwart(马克-施瓦茨),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副主席黄朝晖,各级政府领导以及来自全球的经销商和供应商参加了相关活动,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与所有在长高管携中联员工热情接待来访嘉宾,共同见证20年来中联重科的非凡成就。 科技创新刷新“中国印象” 据了解,当日发布的7桥7节臂X6泵车和D1250-80塔机双双斩获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分别为全球最长臂架泵车,以及世界上工作幅度最长的塔式起重机,而另一个新下线的ZACB01起重机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轮式起重机。这三款产品的下线,标志着中联重科再次成功登上全球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研发制造的巅峰,开创了全球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技术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并进一步巩固了中联重科全球第一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以及起重机制造商的地位。 事实上,依托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中联重科在最近几年不断开发出技术领先、满足市场需求的工程机械产品,据中联重科中报披露,其自主研发、代表着全球混凝土机械前沿技术的80米碳纤维臂架泵车正式实现销售并投入使用,成功将C25混凝土泵送到19层以上高楼,创下了泵车泵送高度的世界纪录;拥有新一代复合6节臂技术、全球最长的5桥63米钢臂架泵车成功下线; 全新开发的国内第一台双料仓干混砂浆专用包装机成功下线,标志中联重科已全面掌握了干混砂浆设备制造的核心技术;中联重科自主研制的大吨位履带式液压挖掘机ZE1250E通过国家检测,并交付使用,是目前国产品牌中投入使用的最大吨位液压挖掘机。 在2012年中报报告期内,中联重科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48%,居工程机械企业榜首,并位登中国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申请全国五强;中联重科是行业内第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单位,独立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秘书处工作,彰显了其在全球起重机行业的领先地位;中联重科开发运行的混凝土机械TDM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属国内同业首创,填补了行业空白。 科技创新书写发展奇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科研院所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升创新能力。中联重科无疑是国内科研院所改制最具代表意义的典范,它不仅通过持续的变革,把一个科研院所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而且还为国内科研院所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科技产业化之路。 《意见》还要求要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事实上,中联重科的20年,是其将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再以产业养科技,科技又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并通过这一持续运转的过程,不断凝聚、强化,释放创新力量的20年。得益于科研院所改制生成的先天科技创新基因,中联重科始终走在国内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科技创新的前列,一次次将产业科技化推向更高的阶段。 在产业科技化的驱动下,当中联重科成为国内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翘楚时,它再次将视野转向了全球,在“全球为我所用,我为全球制造”这一发展思路指引下,独家买断全球顶尖水平的德国JOST平头塔系列产品的全套技术,收购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意大利CIFA,在印度投资建厂,中联重科的国际化之路越走越顺畅。 正如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所说:一个企业能否在未来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取决于其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复苏缓慢、市场形势相对低迷的时期,更应当调动一切积极力量,通过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在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有效合作并付诸更为积极的行动 如今,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书写了一次次的发展奇迹。据中联重科201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中联重科累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9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继续攀升,同比增长25.34%;基本每股收益达到0.73元人民币。财报各项数据表明,中联重科半年报业绩逆市增长,净利润高达两位数的增长,再次超越市场预期。 同时,中联重科2012年6月末固定资产余额为55.5亿元,每万元固定资产投入可产出销售收入5.3万元、净利润1.01万元;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五家上市公司固定资产余额合计为316亿元,每万元固定资产投入产出销售收入2.1万元、净利润0.23万元,远低于中联重科,仅为中联重科投入产出效率的40.2%、22.8%。在资产运营效率上,中联重科也领先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低,从2009年至2011年,中联重科真正形成并核销的坏账分别仅占当年应收账款余额的0.03%、0.54%、0.17%。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工程机械行业来说,中联重科在20年发展历程中所探索的科技创新之路,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提供了一条成功的发展路径,并不断刷新中国制造的国际印象,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相信在下一个二十年,中联重科将会带给世界更多惊喜。 延伸阅读:《科技成就中联 思想构筑未来》热烈庆祝中联重科成立20周年[详细]2012-09-28 14:20

中联重科20周年纪实:并购的中联模式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1993-2012对于中联重科是不可复制的20年。20年来,中联重科秉承[详细]2012-09-27 23:50

中联重科20周年:产品创新助力辉煌历程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中联重科20周年辉煌历程里,不可缺少产品技术的创新的支持,产品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支撑,让我们一起回顾中联重科20年来产品创新的一个个脚印。 混凝土机械 1968年 CIFA研发并生产了全球第一台混凝土泵车(16m)。1977年 建机院和原浦沅(现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事业部)设计并生产了中国第一台泵车。1994年 年初,中联第一代砼泵由于产品不尽完善,故障较多,中联重科痛下决心,在市场销售良好的情况下全面停产。当年7月成功研制出第二代砼泵,并免费换回前期销出的10台。1998年 全年获科研及产品奖11项,计有“HBT50、HBT60混凝土泵一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HBT系列拖式混凝土泵——湖南省火炬计划优秀项目一等奖”。2000年 1月,中联重科“高浓多相混合料泵送成套设备产业化工程”被列为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 3月,中联牌混凝土布料机被科技部列为2000年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7月,中联重科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高压大排量混凝土输送泵》通过验收。2001年 中联重科第一台商品化销售的泵车(ZLJ5290THB125-37)成功下线。2月,中联重科《高压大排量混凝土输送泵》、 《年产20万立方米城市商品混凝土,关键设备》被国家计委、经贸委、科技部、财政部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重大技术装备)优秀科技成果,龙国键被评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国产化项目先进个人”。2002年 中联重科第一台国产化臂架泵车(ZLJ5280THB125-37)成功下线。 5月,首套LQC240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问世。7月,ZLJ5391THB125-44混凝土泵车下线。10月,BG2000路面冷铣刨机下线。11月,车载式混凝土泵下线。2003年 依据仿生学和动力学原理,CIFA研发成功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智能仿生6RZ专利技术,宣告6节臂泵车时代的到来。2005年 4月,中联重科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GPRS泵车远程维护和定位系统。10月,技术和工艺有重大提升、达到CE标准的中联新一代泵车诞生。CIFA研发成功K-tronic整车智能控制技术,代表了当今行业智能化控制的最高水准。2006年 4月,中联泵将高标号混凝土泵送近千米,创造了国内高难度泵送的成功范例。6月,由中联生产的我国首套高铁混凝土施工专用设备投入运行。8月,中联重科大功率混凝土输送泵创下国内高速铁路预制梁场高性能混凝土水平输送距离超过500米的新记录。9月,中联重科泵车系列产品喜获“中国名牌“称号。中联重科ZLJ5281THB125-37混凝土泵车入选“2006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2008年 1月,阔别中联15年的中联第一台泵“回家”。12月,中联重科ZLJ5433THB 52-5RZ四桥底盘混凝土泵车、HBZ8017G轮轨切换自行式布料泵3项成果上榜中国企业新纪录。2009年 4月,融合中联、CIFA技术优势的我国首台六节臂50米泵车问世。7月,中联ZLJ5281THB125-37型混凝土泵车获首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8月,全球首台最长臂架四桥底盘六节臂56米泵车在中联下线。2010年 3月,由混凝土机械公司自制的第一台搅拌主机JS2000在沅江工业园下线。4月,国内第一台四桥X腿6节臂48米泵车在长沙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成功下线。至此,中联重科6节臂泵车已涵盖48米、50米、52米、54米、56米,为国内六节臂泵车系列最全的公司。6月,JS2000型中联-CIFA搅拌机在沅江工业园内连续无间断地进行了120个小时的超负荷带载试验和匀质性等常规项目检测并取得圆满成功。2011年 2月,中联重科正式宣布向全球推出混凝土机械ZOOMLION-CIFA复合技术。8月,新一代的ZOOMLION-CIFA复合技术三桥47米X腿泵车在麓谷成功下线。9月,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继40方巴西车载泵研发成功后,针对巴西市场精心研制的低方量车载泵系列产品之一——巴西50方车载泵顺利下线。11月,专为600米以上高层建筑使用的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而精心研制的中联HBT90·48·572RS拖泵在中联麓谷工业园成功下线,这是目前国际上最高泵送压力的混凝土泵,泵送高强度混凝土高度世界第一。国内混凝土机械行业首台预制PHC管桩泵送生产设备——80·14·132SG管桩泵在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顺利下线,促进了“合模前置式布料工艺”这一预制PHC管桩先进生产工艺的产业化。2012年 4月,中联重科首套混凝土搅拌主机高压清洗系统在汉寿工业园试验成功。全球最长80米碳纤维臂架泵车等5项科技成果通过技术鉴定。6月,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采用35度斜皮带机的免基础混凝土搅拌站。由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新一代高性能GWD3000型干混砂浆搅拌机顺利下线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中联重科干混砂浆设备研发制造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7月, 日前,两台中联8方陕汽CNG(压缩天然气)底盘搅拌车在沅江顺利下线并成功销往秘鲁。该款搅拌车的顺利下线,标志着中联重科在新能源搅拌车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8月,专为250m以上高层建筑而精心研制的全球首台双柴油机车载泵ZLJ5180THBE在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成功下线。中联重科首个楼站式干混搅拌站——山东张海波干混砂浆搅拌站成功封顶,标志着中联干混砂浆站新成员——楼站式干混站正式投入市场。在倡导“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宜居之城”的江苏扬中,中联重科2×HZS180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正式投产。#d1cm#page#工程起重机械 2003年 1月,由浦沅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我国第一台六桥底盘百吨汽车起重机成功下线,这标志着我国百吨以上大型汽车起重机只能靠进口的历史宣告结束。 2004年 3月,浦沅QY130汽车起重机填补国内空白。 7月,神州第一吊――浦沅300吨汽车起重机试制成功。 12月,浦沅分公司制造出国内最大的履带起重机QUY200。 2005年 11月, ZLJ5690JQZ300汽车起重机名列《中国企业新纪录》。 2006年 10月,由中联重科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目前我国最大的QUY600型履带起重机顺利下线,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大型液压履带起重机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中联重科QUY600履带式起重机入选“2006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 2009年 9月,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公司研发的QUY350履带式起重机下线并交付。中联重科推出350吨全地面起重机和1000吨履带式起重机,标志着中联已经掌握了世界一流的超大吨位起重机制造技术。 11月,由中联重科专车公司研制的我国最大吨位的75吨越野轮胎起重机下线。 2010年 5月,中联重科以“巨臂擎天”为主题的1000吨履带式起重机(QUY1000)交付。 2011年 1月,针对北美高端市场推出,填补了国内空白的中联重科专车公司55吨越野轮胎起重机获得TüV北美认证,这意味着该产品可以顺利出口到北美市场。 2月,2010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长沙隆重召开,中联重科主持完成的“系列履带起重机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10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6月,中联重科全面创新开发的新产品QY80起重机在长沙成功下线。QY80起重机是目前全球起重性能最高的4桥汽车起重机产品。 2012年 6月,中联重科汽车起重机QY12DF是中联重科倾力打造的一款威风系列新品,该产品正式上市以来,以其优越的起重性能、操控性能以及整车外观赢得客户的一致好评。 9月,隆重推出ZCC小吨位系列新产品——55吨履带吊ZCC550、75吨履带吊ZCC750 、80吨履带吊ZCC800H。#d1cm#page# 建筑起重机械 1956年 设计出中国第一台塔机QTZ160。 1996年 全调频无级调速塔机问世。 1993年 在国内率先实现塔机的微电脑PLC控制。 1995年 推出塔式起重布料两用机,此项技术目前在全世界仍处于领先地位。 1996年 推出全变频调速塔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塔机整体技术方面,与世界同步。 1998年 “QTZl25MB38塔式起重机(起重布料两用机)——1998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2000年 12月,中联重科和江麓浩利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QTZ3‘15大型塔式起重机》通过验收。 2004年 1月,中联重科生产的 QTZ125/B38起重布料两用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布料机和扫路车被评为“优秀火炬计划项目”。 2007年 8月,中联牌TCT7527—20系列超大型平头塔式起重机试制成功。 2008年 5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我国最大吨位(6300KNm)建筑用动臂式塔机在中联下线。 9月,中联成功开发出目前国内最大吨位动臂塔机TCR6055,并推出D1100超大型塔式起重机 12月,中联重科动臂塔式起重机上榜中国企业新纪录。 2010年 年初,在短短的2个月时间内完成新品TCT5010-4的开发并实现良好的销售,此后又陆续开发出D1500、D2500两款超大型塔机和TCT6527平头塔。 8月,中联重科宣布成功研发全球最大塔机——水平臂上回转自升塔式起重机(D5200-240塔机)。 2012年 4月,中联重科隆重推出全新平头塔机T320-16,T320- 16融合了全球尖端JOST平头塔机技术和中联先进塔机研发制造技术。#d1cm#page# 土方机械 2010年 1月,中联重科倾力研发的新型“E”系列挖掘机经过全面的验证及技术性能测试,于2010年全面推向市场。这标志着中联重科开始全面向市场推出自主品牌的挖掘机新产品,也标志着中联重科已成为全系列工程机械制造商。 2011年 8月,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公司挖机装配车间试制的新产品ZE80E-Ⅱ成功下线。2012年 3月,又有一款全新小型挖掘机ZE75E在中联渭南工业园试制车间成功下线。 4月,由中联土方机械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吨位履带式液压挖掘机ZE1250E通过了国家检验检测中心等权威机构的各项性能指标检测。#d1cm#page# 环卫机械 1996年 10月,在原中联城市道路清扫车产业开发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联专用车辆公司,并取得了国家认证上牌,生产系列清扫车。2003年 10月,中标公司ZLJ5050TSL型扫路车项目获得“2003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年 3月,中联重科中标事业部研制成功国内最大吨位的高压清洗车ZLJ520GQX,装载质量为12吨。11月, ZLJ520GQX型清洗车名列《中国企业新纪录》。2006年 6月,世界首台路缘清洗车在中联问世。2007年 10月,中联成功开发世界首台能清扫路缘的纯吸式扫路车。2010年 5月,中联牌ZLJ5164ZYSBE4型分类压缩式垃圾车,是环卫机械公司在对国内外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模式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发展趋势,自主开发、设计的国内首台分类压缩式垃圾车。9月, 中联牌ZLJ5161TXSE3(E4)型洗扫车,是环卫机械公司引领市场需求,在首创出适合城市路面清扫、高压清洗及污水与垃圾回收于一体的ZLJ5168GQX型洗扫车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的新一代产品。#d1cm#page# 筑养路机械 1999年 3月,YZ20D型全液压振动压路机被科技部列为2000年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7月,中联第一台“YZ20D压路机”产品样机试制成功。2002年 3月,中联YZ18G高原型特种振动压路机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由国家高原工程机械权威认证机构――机械工业高原工程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出具可靠性结论书的压路机产品。11月,YZ16液压单驱动单钢轮压路机下线。 2004年 10月,由中联重科设计生产的我国首台LR4400沥青路面加热机,成功通过了全路面、全工况的工业性考核试验,标志着我国在沥青路面维护领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005年 6月,中联摊铺机突破国内高速公路施工因标准高、要求严,一直拒绝国产摊铺机进入的“禁区”。7月,中联重科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成套设备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05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中联重科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职能路面铣、掘设备及产品协同开发平台”通过国家验收。11月,中联重科研制的就地热再生机组加热机名列《中国企业新纪录》。2006年 3月,中联智能型铣刨机获两项国家专利,其中一项填补国内外空白。5月,国内最大的BG2100路面冷铣刨机在中联问世。8月,中联BG2100型铣刨机施工效率创下国内之最。11月,中联重科造出我国最大激振力压路机YZ27。中联重科又有GYB6013110S工业泵、BG2100路面冷铣刨机和带锯条产销量等三个项目创下中国企业新记录。12月,中联重科自行研制的世界第一台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的热风循环加热综合式复拌机LF4500成功下线,它同中联加热机一起构成了中联重科的就地热再生成套设备。2007年 8月,我国第一台专用于高速铁路支承层施工的滑模摊铺机在中联成功下线,再次打破洋品牌的垄断。2010年 8月,中联重科路面机械公司SUPER130超级摊铺机在望城工业园举行盛大下线仪式。#d1cm#page# 桩工机械 2000年 1月,中联重科承担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CFG桩工设备》通过验收2003年 3月,中联重科开发研制的“智能型水平定向钻进铺管设备”、“智能型沥青路面冷铣刨机”以及“信息化建设”等三项科研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6月,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公司桩工机械事业部首台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ZDG450成功签约,实现了桩工机械事业部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销售零的突破。[详细]2012-09-27 20:14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