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20周年纪实:詹纯新的国家使命
“国家队”的使命
2012年7月,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简称“ISO/TC96”)秘书处落户中联重科,这是中国装备制造行业的第一个ISO秘书处。将这一成立于1961年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从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迁往中国,它彰显了中联重科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上的主导地位。
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全球最大轮式起重器、全球最大吨位履带起重机、全球最长臂架混凝土泵车……作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专利技术积累数量第一位的企业,中联重科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引领行业发展,除主导和参与制定逾300项工程机械国家和行业标准外,公司还代表国家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多项国际标准提案并被采纳。
“不在中国争地位,要为中国争地位。”詹纯新说,对于一家科研院所改制而来的跨国企业来说,这是“国家队”的使命。
今年9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这实质是国家对构建企业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与改革科技管理体制进行的战略设计,此前,在上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中,或多或少出现资源配置错位,共性技术、基础性技术研究不够,战略性产业科技储备不足等情况,甚至,少数科研院所的改革还走上了回头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由此提出。
实际上,中联重科从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国家使命”的烙印,其科技创新着眼于行业进步,其他企业不愿投入的基础性、共性技术研究,公司却视之为行业进步的阶梯。由此,工程机械耐磨材料技术、高强度合金钢焊接技术、机电液压一体化控制技术等一大批被行业视为“拦路虎”的高端技术,在公司优势资源配置下悉数被攻破。詹纯新称,在公司专业化、股份化、国际化的战略发展过程中,“专业化之所以摆在首位,是中联的根本。”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在中联重科20年发展历程中,工程机械主业地位不仅未被撼动,相反随股权多元化不断得到巩固。
2001年,中联重科及关联方在长沙望城黄金乡购置1000多亩土地,拟建“中联科技园”。2002年,该地性质由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用地,外界一时猜测中联或将进入房地产业。但公司为专注主业发展,在2007年将该项目98%的股权出售给中粮集团。
2002年,中联重科以不到1亿元价格承债式并购湖机,后者核心资产为210亩土地和锯床锯带产品。2007年,公司将锯床锯带为主要资产注入泰嘉新材,持有后者32%的股权。据测算,如泰嘉新材IPO成功,中联重科将获得数亿元投资收益,并且210亩土地的价格也升值至目前的10亿元左右。
“这些年外界不断有人对我说,你不能老是做"傻大老粗"的工程机械吧?”詹纯新对记者说,不是说别的行业、别的方式不行,而是分散了工程机械产业的注意力。
今年上半年,中联重科发布股权转让公告:拟以32亿元的挂牌价转让其全资子公司环卫机械公司80%的股权。资料显示,2011年,环卫机械公司总资产21亿元,营业收入29.8亿元,净利润3.63亿元,以道路清扫机械、垃圾收集与运输机械等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约60%。
“即使有如此大的市场占有率,但与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等事业部相比,环卫机械仍然离公司"百亿"事业部的目标很远。”詹纯新认为,进一步提升环卫机械的空间与竞争力,必须延长产业链,从单一的设备制造延伸到公用事业特别是环保领域。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投资规模达到3.1万亿元,其中固废行业达到8000亿元,集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填埋、焚烧、利用为一体的垃圾处理产业面临着巨大机遇。一方面,原有由政府公共部门垄断经营的设施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公共部门拿不出更多财力进行新的投资和建设,公用事业市场化运营成为大势所趋。从创业环保、南海发展、现代投资、桑德环境等上市公司看,城市垃圾处理业务资金需求大,回收周期长,基本采用BT、BOT等方式,其中,现代投资今年5月与湖南省住建厅签署协议,就湘江流域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实施合作,总投资概算20.7亿元。如此看,中联环卫机械从单一的设备制造商转变成城市公用事业垃圾处理方案提供商,市场虽被有效放大,但势必与现有工程机械主业产生争抢资本要素、分散发展注意力等矛盾。
是保留环卫机械20%的股权、集中100%的力量来做工程机械,还是把有限的资源同时支撑于两大高速发展的业务块板?詹纯新给出的判断是:100+20>120。
“工程机械和环卫机械都很好,但需要总揽全局,协调发展,这好比农作物的套种增收辣椒套种在茶园里可以增加收入,茶叶是主,辣椒是辅,但齐头并进的话,两种作物将出现争肥、争水、争阳光、争空间的情况,结果不仅辣椒长不起来,茶叶也减产。”詹纯新说。
对环卫机械的“妥协”,外界评述这是詹纯新对企业又一次具有前瞻性、艺术性、科学性的“顶层设计”,而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比较的、博弈的过程,需要实践与时间验证。詹纯新说,“中联是一个具体而实在的企业,很少关注资本运作,更多是站在产业的角度去发展,站在投资人的角度看问题,今天一个个项目都成功了,是在当时就决定了它的成功。”
从“断皇粮”后的挣扎窘境,50万元起家,到营业收入过800亿元、净利润过56亿元、6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占营业收入10%以上的海外市场,20年的时间,中联重科以其持续进步的科技创新领跑行业,在集中优势资源为“中国制造”争地位的同时,其不断深化的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也将在新一轮的科技体制改革大潮中得到检阅。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