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企并购

共有10829条相关内容信息

德勤称铜矿和黄金或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新亮点

日前,德勤律师事务所发布《2015年中国矿业重点议题》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的矿种发生明显变化,黄金和铜矿很可能取代铁矿石成为最受欢迎的投资及并购目标。 《报告》称,中国企业对海外铁矿石和煤炭企业或资产的兴趣减弱。铁矿石下游行业的钢铁业正经历产能过剩和转型期,铁矿石需求增速已经明显落后于产量。截止去年5月底,全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达1158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而铁矿石进口价格已经从以往1

四部委发文助力国企重组 五大领域重组可能性大

国企兼并重组近来成为市场关注焦点。8月31日晚间,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银监会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的通知》,再次将重组话题引向风口。 一位国企改革领域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重组回购有利于资产证券化的价值实现,保护投资者收益,对资本市场稳定与合理流动性很有意义。”该专家还认为,2014年重组步伐太慢,目前四部委联合发文,可能预示着下一步重组会加快。

十三五锻造资本市场"国之重器"国企改革望成重点

金秋十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会议重要议程,而经济转型升级将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要实现这一目标,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乃是题中应有之义。专家学者认为,在工业强国、制造强国等国策基础上,金融强国、资本强国也应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发展、创新引擎打造、并购重组增效的支持作用。 锻造

迎接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大时代

2014年底,厦门市国资委与中航工业机电系统、中航工业通飞签署《重组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协议》。根据协议,中航工业机电系统及中航工业通飞拟采取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的方式合计持有海翼集团54% 的股权,厦门市国资委持有海翼集团46% 股权,中航工业将成为海翼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而海翼集团旗下的重要上市公司厦工股份将实际由中航工业控股。 笔者认为,以海翼集团实际控制人易主为开端,中国国有企业的并购整合浪潮

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西法的启示:融入全球产业生态

  中联重科在海外并购的经典案例是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西法。并购之后,西法的生产重心转移到中国本土,采购成本降低20%左右,大大提升西法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中联产品借助西法品牌影响力迅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中联重科为什么能够打造这样的海外并购传奇,一直是业内人士的关注点。   实际上,中联重科与西法的融合故事背后有中国文化魅力的支撑。在西法公司米兰总部的办公室里,人们可以看到“至诚无息、

中联重科并购西法的启示:融入全球产业生态

  中联重科在海外并购的经典案例是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西法。并购之后,西法的生产重心转移到中国本土,采购成本降低20%左右,大大提升西法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中联产品借助西法品牌影响力迅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中联重科为什么能够打造这样的海外并购传奇,一直是业内人士的关注点。   实际上,中联重科与西法的融合故事背后有中国文化魅力的支撑。在西法公司米兰总部的办公室里,人们可以看到“至诚无息、

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西法启示:融入全球产业生态

中联重科在海外并购的经典案例是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西法。并购之后,西法的生产重心转移到中国本土,采购成本降低20%左右,大大提升西法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中联产品借助西法品牌影响力迅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中联重科为什么能够打造这样的海外并购传奇,一直是业内人士的关注点。 实际上,中联重科与西法的融合故事背后有中国文化魅力的支撑。在西法公司米兰总部的办公室里,人们可以看到“至诚无息、博厚悠远

112家央企或并为50家 下半年将现国企兼并潮

证监会在上周五又释放了并购重组的大利好,本来已成为本月A股主流的央企重组,经过周末的酝酿,再一次站在了大风口上 政策:为国企合并铺路 上周五,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第十四条、第四十四条的适用意见——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2号》,主要内容包括扩大募集配套资金比例和明确募集配套资金的用途。最大亮点即是本次修订将募集配套资金比例从25%扩大至不超过拟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一并由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予

国资委将设创新投资基金 鼓励央企并购创新型企业

《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从国资委处获悉,国资委正推动设立1至3只中央企业创新投资基金,以拓宽央企投资渠道,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度。一方面,加强央企在科技创新方面资金和技术的结合,激励央企运用新机制加大企业间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将鼓励央企投资、并购具有前景的创新型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国家首次在国资委层面设立央企创新母基金,促进央企实施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战略,下一步将研究并提出“十三五”以

    2015-07-11 16:44

完美诠释“核裂变”战略:中联重科并购之路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高扬着国际化的旗帜开始走出国门,当“新常态”下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开始缓速慢行,当企业开始意识到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开足马力纵疆驰骋时,走国际化的道路,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迫在眉睫的选择。 2015年6月2日,复盘后的中联重科A股迎来开盘涨停。投资者的信心来自于一则重大利好——中联重科联合曼达林基金,收购意大利LADURNER(纳都勒)公司75%股权。双方拟共同投资750

完美诠释“核裂变”战略:中联重科的并购之路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高扬着国际化的旗帜开始走出国门,当“新常态”下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开始缓速慢行,当企业开始意识到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开足马力纵疆驰骋时,走国际化的道路,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迫在眉睫的选择。 2015年6月2日,复盘后的中联重科A股迎来开盘涨停。投资者的信心来自于一则重大利好——中联重科联合曼达林基金,收购意大利LADURNER(纳都勒)公司75

海外并购收获颇丰 对外投资活动渐成中国经济新亮点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迅猛增长,从2002年到2013年增长近40倍,成为美国、日本之后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2014年前11个月,累计对外投资898亿美元,同比增长11.9%。我国对外投资有望超过外商对华投资,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市场对2015年对外投资增长持乐观态度。活跃的海外投资活动日渐成为中国经济新亮点。 海外并购收获颇丰 近年来我国的跨境投资活动频繁,加快了海外战略产业布局。中资企业接二连三大

柳工国际化风生水起 下一个被并购目标是谁

细节有时候或许更具说服力。“So I just speak Chinese first and I would like give you a chance to give a question to me after the conference ”,为了照顾在场的外媒,曾光安时不时要说句英语。不仅如此,整个见面会那些为外媒做同声传译的也都是柳工自己员工。数据更令人惊讶:柳工股份公司近一万两千名

中联并购奇瑞:外资垄断中国农机困局面临洗牌

2014年9月25日,在湖南湘潭举行的2014第四届中南农机机电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出现了一抹绿色的身影:以“耕王”、“谷王”为代表的中联重科旗下高端农机系列。此次展会是中联重科并购奇瑞重工后,中联重科农机板块作为国内领先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服务商的首次登台。 此前,中联重科以20.88亿元强势并购中国农机领域跨度最大、产品品种齐全的标杆企业奇瑞重工,在业界造成巨大反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

中联并购奇瑞重工 外资垄断中国农机困局面临洗牌

2014年9月25日,在湖南湘潭举行的2014第四届中南农机机电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出现了一抹绿色的身影:以“耕王”、“谷王”为代表的中联重科旗下高端农机系列。此次展会是中联重科并购奇瑞重工后,中联重科农机板块作为国内领先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服务商的首次登台。 此前,中联重科以20.88亿元强势并购中国农机领域跨度最大、产品品种齐全的标杆企业奇瑞重工,在业界造成巨大反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

中联重科名列2014“中国企业国际化50强”

10月29日下午,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2014)》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告厅举行。这是国内第一本由专业全球化智库研究出版的关于企业国际化的蓝皮书,也是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第一本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会上同时发布了中国企业国际化50强、中国企业国际化新锐50强榜单,中联重科名列“中国企业国际化50强”第29位。 入选的

上半年中国大陆民企海外并购额环比增218.6%

中国投资者掀起“收购狂欢” 投资项目遍布欧美 据《纽约时报》8日消息称,中国投资者正掀起“一场收购的狂欢”,这标志着全球财富“向亚洲的转移”。他们的目光也已从非洲拉美的矿山,转向欧美的世界级品牌。 在最近这轮海外收购热潮中,民企的角色很亮眼,据普华永道统计,2014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民企海外并购额环比增幅达218.6%。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近年来中国投资对意大利进行了“奇袭”,包括收购在欧债危

机械制造业围猎海外:9单并购瞄准欧洲苦练整合

与当前市场炒得火热的跨界并购、传统行业染指新兴领域不同,机械设备领域的并购大部分都比较保守。 近几年,工程机械行业制造商并购风生水起,企业间并购不断书写新篇章,掀起一股股并购浪潮。在资本市场上,这些涉及并购交易的公司也受到投资者追捧,纷纷步入上涨通道。 机械制造业围猎海外:9单并购瞄准欧洲苦练整合 根据理财周报数据统计,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9月10日,A股机械设备行业的上市公司共发生了

中国并购浪潮涌动:机械装备行业黑马隐现

连月来,“中国企业跻身全球第六次并购浪潮主角”的提法不断见诸媒体,相关数据也显示,中国企业的并购无论是从金额还是数量上,都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而与此同时,国内国企改革的大势也进一步催热了并购的话题。 在此背景下,奇瑞重工成了一个典型样本:国资退出、产业投资者和资本投资者进入。根据长江产权交易所的公告,芜湖市建设投资公司、奇瑞控股以及芜湖远大创业投资公司三家持有的奇瑞重工股权转让底价为28亿元人民币

三一重工并购案:中资企业“历史性”胜诉白宫

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今天上午作出一项历史性裁决,认定奥巴马政府禁止中国三一重工在美子公司——罗尔斯控股公司在美并购案侵犯了当事企业的合法权益,罗尔斯公司应当被允许质证。这一胜诉在美开启了一个允许外国企业挑战美国政府基于国家安全作出禁令的先例。 美国东部时间今天上午10时许,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由汉德逊大法官、布朗大法官和维金斯大法官组成的合议庭,就三一集团在美关联公司罗尔斯因俄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要卖设备先推销中国形象

数年前在非洲工作时,岳伦就总结出一条“生意经”——“要卖设备,先要‘卖国’”。这一点,在他调任华为技术德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后,仍“屡试不爽”。 “我们把客户请到中国,到北京、上海、深圳转一圈,他们对中国的发展程度印象深刻,对我们的产品也打消了顾虑。”岳伦笑着说。而这,便是他的“卖国”理念——利用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助推“走出去”企业的发展。外商对中国了解不多 支持岳伦上述理念的土壤,是德国乃至欧洲

南阳国宇成功并购德国塔机巨头威尔伯特集团

豫企海外并购再添成功案例。6月14日,从在京举行的南阳国宇收购德国威尔伯特集团发布会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讨会上获悉,南阳国宇正式完成对欧洲最大动臂塔机制造商威尔伯特集团的整体并购,成为河南首例、中国第三起成功并购德国整机企业的案例。 事件 豫企抄底欧洲老牌名企 作为此次并购的主角之一,南阳国宇密封发展有限公司此前几乎不曾进入大众视野。不过,在汽车密封材料领域,它是响当当的“隐形冠军”。相关信息显示,

中联重科并购德国M-TEC公司股权交割发布会举行

4月2日,中联重科并购德国M-TEC公司股权交割新闻发布会在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举行。时隔仅三个多月,继中联重科在去年底宣布收购M-TEC以来,这起并购案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随着大屏幕传来的德国慕尼黑律所签约画面,中联重科宣告正式完成了M-TEC并购项目股权交割。从一气呵成的达成并购和项目交割动作中,中联重科加速国际化发展、推进业务转型升级的决心可见一斑。 收益可期 干混砂浆步入快速发展通道 中

潍柴点兵布阵国企改革 开启现代化经营之路

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正成为当下国企面对的新命题和新机遇。营业收入已突破千亿的潍柴,将2014年确定为“改革年”,这是其继1998年之后的第二个深化改革年。与第一次通过改革浴火重生不同,今天的潍柴已然成为装备制造行业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化企业,而多年来贯穿其中的坚定的改革意志以及清晰的改革路线,足以让人期待接下来的潍柴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据了解,潍柴已

海外并购审批条件放宽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受益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程机械大发展壮大,工程机械企业海外并购日益频繁,特别是2013年备受瞩目的三一并购普茨迈斯特事件,饱受“路条”问题的纷扰。而并购美国风电一案中,遭遇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阻挠。据了解,中企海外并购如同闯关,除了双方的你情我愿,还要走国内繁杂的审批程序,更要做好对抗对方所属国蓄意阻挠的心理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前几天,中美经贸对话中,中国政府对于美国蓄意阻挠中企并购事件表明了态

跨越海外并购三大陷阱 中联重科缘何牵手M-TEC

2013年岁末,志在打造世界级企业的中联重科宣布并购德国M-TEC公司。一个是中国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背后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一个是世界干混砂浆设备领域的第一品牌,技术精湛。中联重科为何与M-TEC情投意合,两者相遇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合反应?自1月7日起,“并购M-TEC 中联重科向世界进发”系列报道,对此次并购进行深度解读。“并购大师”中联重科缘何牵手M-TEC “中联重科进行海外并购主要考虑

并购德国M-TEC 中联重科铺筑世界级企业之路

2013年岁末,中联重科加快“走出去”步伐,宣布并购世界干混砂浆领域的第一品牌德国M-TEC公司。向“世界级企业”战略目标迈出的这重要一步,彰显了中联重科坚持走创新和国际化之路的决心。 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竞争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也是中国的国家战略和经济界的共识。中联重科是引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走向世界舞台的龙头企业,随着全球竞争时代的来临和其在国际化道路上的日趋成熟,中联

稳推国际化 盘点2013国内工程机械品牌并购事件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盘点】与2012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风风火火的海外并购相比,2013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并购步履虽然放缓,但却稳健许多,国际化运作日渐成熟。在工程机械增速放缓的情势下,通过取长补短或强强联合,紧固并优化产品板块,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借助国际资源整合提升以此来实现与国际先进制造企业的快速接轨,这对本土企业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并购随之而来的技术本土化,也将提升关键技术制造水平;国际

危机下的并购:中联重科收购CIFA正是评分时刻

危机下的并购 一场并购成功与否,五年时间基本可以做出判断。中联重科在金融危机前夜对意大利CIFA的收购效果如何,目前正是评分时刻。 多年来,全球企业并购的经验数据形成了一个“七七法则”:70%的并购并没有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70%的并购失败是因为后期的整合问题。 2008年9月,当时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三的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000157.SZ,01157.HK,下称中联重科),联手弘毅投资

新一轮国资改革将撬动4万亿 各地国企抢跑布局

一场以促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为目标,以市场化为手段的国资改革新戏将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演。上证报记者近日采访获悉,上海、广东、深圳、山东、重庆、青海、贵州、无锡等地,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方向,正加紧制定或完善当地国资改革方案,上海方案拟于下周推出。务实的改革必定切中时弊。上世纪90年代“抓大放小”的国企私有化变革为当时国企脱困立下了功劳。时至今天,中国正面临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如何

投资英国:中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近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带动了中国企业投资英国的热情。报道称,12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带着敲定好的60亿英镑合约结束了以“招揽生意”为目的的对华商业外交之旅。目前,英国已是中国对欧洲投资的最大接收国。 投资英国:中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有分析人士表示,房地产与基建是中国对英投资目前最突出的两个产业。报道称,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一张外交名片,卡梅伦向中国企业敞开了投资英国高铁项目的大门,12月3日在上

中国崛起“世界柳工” 并购做强拓展柳工版图

2013 年,荷兰的阿尔梅勒,柳工欧洲总部。 英国经销商Construction Plant总经理Brian Prescott受邀来此。眼前近百台的整机,300 万欧元的配件储备强烈地震撼了Brian 的内心,“从来没见到有一个中国工程机械厂商拥有如此强大的征服高端市场的气魄,这样的企业必定拥有光辉的前景。”亲自试驾主打高端市场柳工CLG856IV 装载机,Brian一扫心中对中国制造的疑虑, “

中资企业海外并购加速 并购保证保险可防触礁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并购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演。此间,自然少不了中国企业的身影: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三一重工以3.24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广西柳工斥资3.35亿元人民币并购波兰HSW公司的工程机械事业部、双汇以71亿美元并购全球最大生猪养殖和猪肉加工企业美国史密斯费尔德公司……这些年,国内企业纷纷“出海淘金”,海外并购步伐越迈越大。 高并购量与高风险并存

徐工集团“走出去”提速 开拓国企“出口蓝海”

以雷曼破产为标志的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五年,期间外需不断萎缩,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整体下滑趋势仍在持续。与此同时,徐工集团国际化进程逆势提速,出口额五年累计达42.2亿美元,出口规模保持国内行业第一,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样本。徐工集团作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徐工持续做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优势,加快国际化步伐,逆势拓展工程机械国际市场。“整体看,全球工程机械市场不容

德勤:大中华区企业对外并购活动又攀新高

近日,德勤中国发布的第五版对外并购年度报告《向价值链上游攀登——中国对外并购复兴之路》(下称“报告”)称,随着2013年上半年美国、欧元区和中国等经济体峰回路转各自踏上复苏之路,大中华区企业对外并购活动又攀新高。报告称,与上年同期相比,2013年上半年,中国对外并购活动和交易规模增长明显。今年发生交易98宗,价值353亿美元,而2012年上半年交易数量为97宗,价值229亿美元。与此同时,交易估值

柳工波兰并购完成平稳过度 全球化迈出可喜一步

10月3日,来自欧洲、北美、非洲、亚洲以及其它世界各地的数十名记者来到柳工机械(波兰)有限公司,参加该公司所组织的“媒体日”活动。柳工(波兰)希望通过这种活动能让更多的客户了解柳工的产品。实际上,作为一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国公司,“柳工机械”一直在全球化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和尝试。2012年初,柳工机械(波兰)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对波兰国有重工机械HSW集团公司工程机械事业部的并购。HSW集团公司成立

南车北京时代并购德国E+M公司55%控股权

汹涌的国企海外并购潮似乎并未因此前华为失意美国案例而止步不前。近日,中国南车株洲所旗下的北京南车时代机车车辆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南车北京时代”)宣布成功实施一起跨国并购,已与BoramtecBohr-&RammtechnikBerlinGmbH(简称“Boramtec”)在德国柏林签署了股权购买及受让合同,成功取得了该公司持有的德国E+MDrillingTechnologiesGmbH(简

CIFA公司举行成立85周年暨中联重科并购周年庆

9月12日,为纪念CIFA成立85周年及中联重科并购CIFA5周年,CIFA公司在意大利SENAGO(塞纳戈)小镇的工厂隆重举行庆典。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携高管代表出席庆典。中、意各官方机构代表,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合作伙伴等受邀参加活动。 中联重科CIFA项目交割仪式 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创建于1928年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巨头意大利CIFA公司。这一收购被选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五大经典案例之一,

探析中联重科跨国并购的“去中国化”路径

9月12日,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混凝土泵车、于1928年诞生的意大利混凝土机械设备企业CIFA公司举行双重庆典:庆祝公司成立85周年和中国中联重科收购CIFA五周年。 五年前,随着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机械企业CIFA花落总部位于湖南长沙的中联重科,中国企业由此打入欧洲高端市场,并掀开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海外并购的新篇章。当时,中联重科“借船出海”的大胆之举并未被普遍看好。此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失败案例屡

中国企业“走出去”将面对更多因素挑战

7月10日,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在商务部研究院与波士顿咨询(BCG)联合举行的《中国企业国际化操作指南》发布会上指出,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际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中国企业自身在国际化核心能力上的欠缺,使得中国企业闯荡海外的道路并不平坦。而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走出去”尤将面对更多的“安全”、“政治”因素挑战。并购成“走出去”主要方式 霍建国指出,在国家鼓励企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高端访谈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