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院所改制

共有2178条相关内容信息

中国重工千亿军品订单待释放 航母概念引爆行情

中国重工(601989.SH)“重大无先例事项”的面纱终于揭开。 9月11日,中国重工披露了募资近85亿元的定增预案,以收购大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重工”)旗下军工重大装备总装资产、投资军工军贸装备和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改造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募资有三个用途,但最引人关注的仍是军工资产的注入。本报此前曾独家报道中国重工或将注入大连以及武汉地区为海军航母编队提供建造以及后续配套

胡春华率领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考察中联重科

8月20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率广东省党政代表团在湖南考察交流,探讨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两省共赢发展。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湖南省不少企业成长为行业的“领头羊”。代表团一行对湖南企业的发展十分关注。21日,胡春华、朱小丹率广东省党政代表团来到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考察。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陪同考察。

中联重科:“数一数二”战略瞄准国际标杆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机械设备产品出口额增长8%,达9310亿欧元。其中德国占比16.1%,世界领先。美国以12.1%列第二,中国以11.2%超越日本升至第3位。近年来,以中联重科、徐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国产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大踏步前进,在短短几年内自行设计、自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一举打破了进口大型履带式起重机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以中联重科为首的中国

中联董事长詹纯新:逆境是检验企业的试金石

近年来,让公众眼花缭乱的行业巨头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纷争此起彼伏。这其中,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的纷争却呈现出一些不同:一方借媒体雷霆攻势唇枪舌剑,一方则惜字如金鲜有回应。 而今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终于打破沉默,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不仅畅谈了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艰辛,更表达了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所获得的喜悦。纷争不断折射法律意识淡薄 一份兴业证券针对包括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在内的十家工程机械行业

詹纯新的国家使命 中联重科20年股份化路径

“几年下来,20个承包单位无一盈利,400多人仍然守着600万元的经费,‘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现在已是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的詹纯新,这样回忆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他所在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员工们在改革初期靠“卖图纸”谋生的那段时光。 1992年,37岁的副院长詹纯新带着7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成立中联重科,第二年即实现利润230万元。 《中国经济周

高清: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两会英姿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3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湖南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在发言中,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向李克强副总理汇报了公司的最新发展情况和在推动城镇产业化发展方面的体会与思索。#d1cm#page# 作为科研院所改制企业,詹纯新董事长带领全体员工锐意改革,创新管理,走出了一条从科技产业化到产业科技

湖南省分组讨论 中联重科改革理念受赞誉

3月6日上午,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春意盎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湖南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据了解,李克强同志对湖南的工作十分关心。2009年3月、2011年10月,他先后两次到湖南考察指导工作。 2009年,李克强在湖南考察期间,曾专程前往中联重科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当时,企业成功收购意大利CIFA虽不到1年,却已经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大幅上扬,年销售收入达240亿

为生命而战 国家使命引领中联重科走向蓝海

除了有跨国群雄参战的技术争锋的市场,中联重科的身影还会出现在其他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例如扶贫帮困的慈善募捐场所、死神肆虐的灾害重地。记者发现,这些跨度极大的“征战”却没有令这家多次荣登“最具影响力企业”榜单的企业顾此失彼。董事长詹纯新的解释是,中联重科不仅要生产高科技的精品设备,更要造就高素质的精品人。 中联重科成套混凝土设备承担了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的浇筑任务。 图为浇筑有“世界梁王”称号的混凝土箱

国家使命引领中联重科走向工程机械蓝海

除了有跨国群雄参战的技术争锋的市场,中联重科的身影还会出现在其他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例如扶贫帮困的慈善募捐场所、死神肆虐的灾害重地。记者发现,这些跨度极大的“征战”却没有令这家多次荣登“最具影响力企业”榜单的企业顾此失彼。董事长詹纯新的解释是,中联重科不仅要生产高科技的精品设备,更要造就高素质的精品人。 中联重科成套混凝土设备承担了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的浇筑任务。 图为浇筑有“世界梁王”称号的混凝土

创新驱动 金融助力长沙工程机械跨国梦

2008年至今,给西方许多人和企业造成伤害甚至毁灭性打击的金融利剑,在长沙却成为一批领军企业从区域最强跃升为全球翘楚的得力“武器”,由科研院所改制而创建的中联重科,是其中的佼佼者。对于那些尚未成“龙”成“凤”的企业,发展由缓慢而提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金融之手对自主创新的推动。 领头羊赢得“双刃剑”护驾 中联重科是长沙科技创新与金融深度结合的一个典范,充足而雄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资本支撑,成就其行业“

创新驱动 金融助力长沙工程机械跨国梦想

2008年至今,给西方许多人和企业造成伤害甚至毁灭性打击的金融利剑,在长沙却成为一批领军企业从区域最强跃升为全球翘楚的得力“武器”,由科研院所改制而创建的中联重科,是其中的佼佼者。对于那些尚未成“龙”成“凤”的企业,发展由缓慢而提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金融之手对自主创新的推动。 领头羊赢得“双刃剑”护驾 中联重科是长沙科技创新与金融深度结合的一个典范,充足而雄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资本支撑,成就其行业“

聚焦:中联重科的中国品质“智造”征程

“不在中国争地位,要为中国争地位。”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詹纯新这句名言已被业内媒体所熟知。“对于一家科研院所改制而来的跨国企业来说,这是‘国家队’的使命。” “国家队”,中联重科早已习惯于如是定位自己。1992年,在长沙建机院举步维艰之际,37岁的詹纯新被任命为副院长。同样是在这一年,他借款50万元,带领建机院7名技术人员创办中联重科,走上科技产业化之路。事后

中联重科詹纯新荣行业唯一“中国杰出质量人”

2013年1月18日,由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2012年“中国杰出质量人”推选活动的揭晓庆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詹纯新作为工程机械行业唯一获得该奖项的企业家,与上海市质量协会会长唐晓芬、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兖矿集团总经理李位民、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等十位在质量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企业家一起荣膺2012年“中国杰出质量人奖”。全国政协副主席张

潍柴动力突破与超越 产品+资本创新双轮驱动

作为一家60多年的老国企,潍柴一次又一次地站在发展的转角,又一次一次地冲破藩篱,最终发展为行业龙头。“千千万万个故事,构成了潍柴创新模式。”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在总结潍柴的创新之路时表示。 投资数亿元建成的潍柴动力新区装配生产线 作为一家60多年的老国企,潍柴一次又一次地站在发展的转角,又一次一次地冲破藩篱。据了解,从60多年前的潍坊柴油机厂发展到2007年8月改制为控股集团公司,再

科技力量铸就弱冠之礼

2012年9月28日,中联重科喜迎20周年华诞,同日,中联重科发布了3款创世界纪录产品。中联重科再次以雄厚的科技实力,重新诠释了工程机械科技高度的真正含义——以科技创造工程奇迹,以科技建造美好未来,以科技实现人类梦想。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他们不及10几岁少年轻狂而张扬,也不似而立之年的男人沉稳又理智。但是青春满溢的弱冠男子有着独特的思维与魄力,胆识与执着

詹纯新:数字思想构建中联重科内控体系

摘要:詹纯新是学数学专业的,“点”到“线”、“线”到“面”的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了数学思想,因而能把企业战略用简明形象的数学语言概述出来。“关于企业家精神,我觉得除了要有学习的精神、创新精神和执着精神以外,还要有敬畏精神,企业家必须敬畏法律、敬畏市场,这样企业才可能走得更远。”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的这番很有哲理和探索精神的演讲话语体现了其思想境界的不凡。 而中联重科于10月30日披露的最新财报更显示了

中联重科 20年装备制造“隐形冠军”之路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2012年9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这是指导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此前,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2000年以前是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与竞争手段的引入,2000—2012年是产权的重组、清晰与

中联重科詹纯新:六个感恩述说浓浓中联情

2012年9月28日,中联重科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在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隆重举行。詹纯新董事长致欢迎词,用六个感恩系统地回顾了中联重科20年发展历程。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六个感恩回顾中联20年发展历程 以下为詹纯新董事长发言摘要: 春华秋实间,中联重科走过了20年,在今天这个特殊而喜庆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各位尊敬的领导和朋友,也迎来了发展的新起点。请允许我代表中联3万多名员工,向领导和嘉宾百忙之中

中联重科龙国键:靠科技创新 20年增值900倍

原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马俊曾在上海遇到一位熟悉的教授,谈及创新问题时对方很是不屑:“创新靠企业肯定没戏!现在我的很多学生就在企业里面,他们那两下子我都知道,最后还得靠我们。” 而在之前的一项中国500强企业调查中,373家提供数据的企业表示,它们的科研投入都小于销售收入的1%,而国际领先企业是3%左右。调查还表明,中国2.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75%的企业没有专门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50%的企业不进行

詹纯新国家使命背后:中联重科20年股份化路径

 “几年下来,20个承包单位无一盈利,400多人仍然守着600万元的经费,‘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现在已是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的詹纯新,这样回忆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他所在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员工们在改革初期靠“卖图纸”谋生的那段时光。    1992年,37岁的副院长詹纯新带着7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成立中联重科,第二年即实现利润230万

    2012-10-09 08:59

中联重科20周年纪实:詹纯新的国家使命

“几年下来,20个承包单位无一盈利,400多人仍然守着600万元的经费,"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现在已是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的詹纯新,这样回忆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他所在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员工们在改革初期靠“卖图纸”谋生的那段时光。 1992年,37岁的副院长詹纯新带着7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成立中联重科,第二年即实现利润230万元。 然而,最初设计

中联重科龙国键:依靠科技创新 20年增值900倍

原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马俊曾在上海遇到一位熟悉的教授,谈及创新问题时对方很是不屑:“创新靠企业肯定没戏!现在我的很多学生就在企业里面,他们那两下子我都知道,最后还得靠我们。” 而在之前的一项中国500强企业调查中,373家提供数据的企业表示,它们的科研投入都小于销售收入的1%,而国际领先企业是3%左右。 调查还表明,中国2.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75%的企业没有专门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50%的企业不进

中联重科20年庆典:嘉宾齐赞中联创新发展

2012年9月28日,中联重科2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d1cm#page# 2012年9月28日,中联重科2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致辞#d1cm#page# 2012年9月28日,中联重科2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联想控股集团柳传志发言称中联重科是中国经济前行风向标#d1cm#page# 2012年9月28日,中联重科2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原国家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在致辞中称中联是

柳传志:中联重科成为中国经济前行风向标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28日在长沙出席中联重科20周年庆典时说:“中联重科所代表的重型机械工业行业,已经帮助中国高端制造业实现了全球突破,成为中国经济前行的一个风向标。”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在中联重科20周年庆典上致辞 从原建设部所属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改制发展而来的中联重科,通过与市场对接、与资本对接、与国际对接,成功释放了科研机构的潜能,成为中国上世纪80年代启动的科研院所改制的

中联重科:重新诠释全球工程机械科技新高度

2012年9月28日,当展开高度达到101米、全球最长混凝土臂架泵车”成功下线时,全球工程机械行业行业为之瞩目! 二十年前,原长沙建机院的科研人员贷款五十万创办中联重科;二十年后,当年的决定催生了一家年销售额接近千亿的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巨头。过去的二十年内,中联重科一次次突破路径依赖,以雄厚科技实力,重新诠释了工程机械科技高度的真正含义:科技创造工程奇迹,建造美好未来,实现人类梦想。科技创新重塑“中

中联重科:创新实现销售和利润“双增长”

20年前的9月28日,位于长沙桐梓坡路的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一块水泥坪上,中联重科公司挂牌成立。这家借款50万元创办的企业,身份是院办企业,没引起多少人注意。20年后,中联重科通过实现与市场、资本和国际化“三个对接”,快速发展成为混凝土机械领军企业。 今年,受宏观经济影响,工程机械行业处境维艰,中联重科却依靠科技创新的“底气”,实现销售额和利润“双增长”,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瑟瑟寒风中的一抹亮色。 在

中联重科20周年庆 三款创世界纪录产品发布

科技成就中联 思想构筑未来【第一工程机械网 报道】2012年9月28日,在新兴工程机械之都长沙,世界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举行盛大庆典活动,喜迎20周年华诞。为了献礼20周年,同日,中联重科还发布了三款创世界纪录的产品,分别为X6泵车,D1250-80塔机和ZACB01轮式起重机。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原国家科技部部长朱丽兰,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光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

中联重科二十周年:历年之最回顾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1992年,中联重科创建元年。趁着小平“南巡讲话”的东风,中联重科怀抱“产业报国”的理想,大胆迈出了科研院所企业体制创新的第一步。这20年里,中国经济已迅速起跑,中联重科更是完成了从负债50万到总资产876亿的几何级数的飞跃:科技产品硕果累累,企业文化博厚悠远;股份制改造,“核裂变”战略;引领行业发展,谋求全球领先……2012年,ZOOMLION东方醒狮以“思想构筑未来

中联重科20年纪实:科技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

2012年9月28日,中联重科迎来他20岁的生日。20年的发展历程中,“科技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一直贯穿其中。作为中国科研院所改革的典范,中联重科真正成功践行了“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的真正意义。一、“科技产业化”让中联重科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跨越 1985年,建机院被建设部列为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随着科研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科研费、事业费被裁减,皇

中联重科20年纪实: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而生

1992年,时为我国最大建设机械综合型科研机构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简称建机院),时任副院长詹纯新带领7人、借款50万,创办了院属产业实体中联公司,实施“一院两制”,走科技产业化道路。当年9月28日,公司举行成立大会,詹纯新极富预见性地说:“现在这个公司是研究院的,将来这个研究院是这个公司的。” 今天,这话成为了现实。今天,这个为了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而产生的企业,已经将研究院彻底融入了中联重科。企业

中联重科成立20周年大事记

1992年中联重科企业大事记 9月28日,中联重科的前身——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原长沙建机院院长陈润余(左)、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中) 一把榔头,一把钳子,一把起子——制造第一台中联泵的车间场景。 #d1cm#page# 1993年中联重科企业大事记 公司以贸易带生产,以生产促贸易,以科技为中心,开发生产了第一代混凝土输送泵,第一台HBT40泵于7月1日下线,

中联重科谱写传奇:20年改革蝶变 12年资本运作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当为数不少的国有企业还在因体制不畅而挣扎于各种矛盾困境中时,有一家典型的国企早已娴熟得游走于资本与实业之间、通过锐意求变制度创新,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闯出一片天;当众多企业还在畅想IPO,为跻身A股市场而努力发展时,她早已开始着眼全球,跨国收购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试图改变世界工程机械市场格局;当一些企业还在醉心于在资本市场疯狂“圈钱”、将股民当做套现提款机时,她却

中联重科破局的力量:“体制改革+创新基因”

时至今日,詹纯新仍能想起,20年前的今天,就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全社会掀起了“改革开放再动员”的热情,在国家号召科研院所进行改制的洪流中,詹纯新带着7个人、怀揣借来的50万,大胆走上了一条“体制改革”或言“下海”的未知路。 20年后的今天,相关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意见的草案,再次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调“科研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

中联重科主题作品首现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12年9月19日,以“回归·超越”为主题的第12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山西平遥古城盛大开幕。本届大展共征集展览332场,其中国内展览304场,国外展览28场;参展摄影师达1700余人,国外摄影师314人,展览图片近13000幅。经过了十一届的发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经成为中国摄影的一面旗帜、一个国际公认的具有浓郁民族性和多元国际性的强势文化品牌。本届大展期间,由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

国家发改委已批复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

发改西部[2012]2446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 报来《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审批<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请示》(黔府函[2011]283号收悉。经商国务院有关部门,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二、《规划》实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速发展、加

博特精工:向精密、高速、大型、重载进军

在第七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2012)上,山东博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特精工)的展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该公司推出的“重大专项”成果高速重载滚珠丝杠副和高速重载直线导轨副成为1200多家参展企业和数千台套设备和功能部件中的一个亮点,标志着我国功能部件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在向精密、高速、大型、重载等高档产品进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标志着博特精工向着功能部件产业化

探索求解 克难奋进 湖南赢得市场话语权

“文化湘军”享誉全国,湖南如何迈上文化强省的道路?农业大省怎样在工业领域突围?中部湖南怎样通达南北,贯彻东西……对于这些疑问,10年间,湖南人探索的脚步不曾停歇,三湘热土奋进“求解”的鼓点声声激越。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这句俗语陈述的是湖南人具有的一些特质。这样的精神“因子”又怎样推动湖南前进?请看3个湖南故事。 邵怀高速公路 湖南出版业发展迅速 山河智能挖掘机 出版湘军 改革抢占产

中联重科全力打造全球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全球化企业。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2010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1157)。目前,中联重科注册资本77.06亿元,员工3万余人。2011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销售收入近850

中联重科首度入围中国最赚钱公司40强

近日,“财富中国”发布2012中国500强企业榜单,中联重科再度入围,排名由去年的第116位上升至今年的第108位,同时还首度入围中国最赚钱公司40强。 榜单显示,中联重科2011年净利润80.66亿元,同比增长72.88%,增速在六大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根据年报,反映盈利能力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标,中联重科达到20.53%,为全行业最高。 本次上榜的40家最赚钱公司,中联重科是唯一出自国家

中联重科新动机:收购CIFA推动企业国际化

被中央领导评为“科研院所改制成功典型、国家机械行业‘亮点’”的中联重科正在迎来第三次变革的新动机。这就是中央刚刚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决定。 这场酝酿已久的新一轮科研体制改革已如箭在弦上,而随着序幕的徐徐拉开,跟随着改制步伐一路走来的中联重科,将迎来怎样的变革机遇?能否如20年来一样,再次创造奇迹?能否在新改制的推力下,登顶世界工程机械之巅? 这些其实早就有了答案。 七道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高端访谈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