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20年纪实:科技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

2012年9月28日,中联重科迎来他20岁的生日。20年的发展历程中,“科技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一直贯穿其中。作为中国科研院所改革的典范,中联重科真正成功践行了“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的真正意义。

一、“科技产业化”让中联重科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跨越

1985年,建机院被建设部列为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随着科研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科研费、事业费被裁减,皇粮被取消,吃惯了财政拨款的科研人员不得不靠卖图纸或开展“四技服务”过日子。人才大量流失,经费严重不足,全院上下人心惶惶。然而在全国,由长沙建机院技术扶持的企业有上千家,不少企业都发展起来了,并形成了相当规模,为什么拥有人才和科研成果两大优势的建机院却只能靠卖图纸过日子?症结何在?出路又何在?经过艰辛探索,不断深化改革,中联重科走上了科技产业化的征途,发现路越走越宽。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中联重科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1991年):面向市场,改革起步。

改革伊始,同其他众多的科研院所一样,最早的尝试仅止于科技成果的有偿转让。由于科技成果长期的大量积压,有偿转让的做法使得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开始发挥巨大作用,科技人员的收入开始明显提高,工作积极性大大增强,科研也开始注重跟市场相结合。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矛盾开始凸显出来:首先是科技成果的有偿转让强化了人们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大家过分追求技术转让所获得的眼前利益,对一些短平快的项目趋之若鹜,而投入大、周期长的高难课题则无人问津。以至高新技术成果愈来愈少,科研后劲明显不足;其次是小单位的技术经济承包慢慢开始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无论是资金使用、收入分配,还是经营管理、市场决策,都出现了严重失控。院的整体实力日趋下降。改革使人们陷入了困惑之中。

第二阶段(1992年—1996年):科技产业化,改革天地宽。

面对出现的问题,经过反复思考,认真总结。发现主要的原因,一是科研院所的传统体制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要求;二是科研与市场之间缺乏一座理想的产业化桥梁。致使很多的高新技术成果无法真正迅速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产生效益去支持科研再投入。因此要发展就必须寻求体制上的创新,必须走科技产业化之路,使科研、开发、生产和经营以一种市场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决定实行“一院两制”,借助长沙高新区这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佳舞台,入区成立院属产业实体——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以此成为全院科研体制改革的新机制“孵化器”。

中联公司成立后,即以一种全新的机制,依托建机院雄厚的科技实力,很快开发出了适销对路的产品——混凝土输送泵。当年创产值400万元,实现利税230万元。

中联公司锋芒初试,使其在科研体制改革中找到了突破口。确定将建机院改革发展的方向定位为:通过对建机院推行企业化管理和产业化发展的运作思路,不断增强其活力和实力,引领行业科技进步,重新构筑自己在建机行业科研开发投入的主体地位。于是,中联很快对院里的有关机构进行调整,建立了中联公司自己的科技开发队伍和生产基地。在以后的几年中,随着中联公司的不断成长壮大,又逐步地将建机院的相关研究所(室)成建制地划归公司管理,使其成为中联公司下属各相应子公司的科研开发中心。

由于改革的方向正确,产品市场切入准确,中联公司一年一个台阶。1996年,完成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4200万元。公司发展了,对科研的投入也加大了。科技人员走出了仅靠卖图纸赚小钱的窘境,开始全力投入对高新水平课题的研究。很快地,一大批技术先进、适应市场需要的科研成果源源问世。中联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随着中联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在经历了从大院办小公司,到小院办大公司,再到强公司办小院的历程后,新的问题又开始出现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作为传统的科研机构,建机院在人事、分配等体制上存在的许多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弊端并未因“一院两制”的管理体制而从根本上消除对中联公司的束缚。而且,随着建机院的机构和人员越来越多地并入中联公司,上述消极影响越来越大。中联公司这个高科技企业面临着重陷传统国有企业困境的危机。

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筑超常发展平台。

针对第二阶段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分析认为深层次的矛盾在于没有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改革产权关系结构。用产权关系将国家、研究院和职工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于是,明确提出:“在建机院实行科研体制改革过程中,不能一方面少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国有科研院所,另一方面多了一个传统的国有企业。而应将建机院由一个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股份制企业的新型科技型企业。”从1997年开始,经过两年的前期运作,到1999年正式全面完成对中联公司的产权结构改革,将其改制为由建机院控股的、足以体现职工权益的股份制科技型企业——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完善了法人治理机构的建设。至此,中联重科在科研体制改革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中联重科20年:凸显创新时代的公司力量

内容摘要: 就这样,将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再以产业养科技,科技又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在中联重科持续运转,不断凝聚、强化,释放出中联重科的创新力量。依托公司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多年知识产权强化能力建设,2011年,中联重科知识产权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专利申请量同比2010年增长10倍,增长率跃居行业第一。 坚定不移谋创新 2012年7月,山西灵石,一个县城普通的棚户区改造工程现场,记者看到了震撼的一幕:隆隆机鸣声中,一台80米碳纤维泵车正垂直展开它的凌云臂架,将C25混凝土源源泵送到19层以上的高楼,首次投入使用便完成连续作业48小时的施工创举。这个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当今全球唯一一款采用6桥通用汽车底盘、7节臂技术,并投入使用的最长碳纤维臂架泵车,就来自长沙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这款明星产品,用中联人的话表达,是公司“高位嫁接,二次创新”的完美结晶。产品最大亮点之一的“碳纤维复合臂架与轻量化技术”,由中联重科和其2008年并购的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意大利CIFA公司共同开发,具有重量轻(较传统高强臂架重量轻40%以上)、可设计性好、一体化成型、耐腐蚀和节能环保五大优势。截至目前,全球还没有一种新技术、新材料可替代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混凝土泵车臂架。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如此描述:科技成就中联。中联重科颇具特色的科技创新思维是,持续的技术变革,同时还着眼于对材料的变革。 这是现代企业全新的创新思维。 在中联重科20年里的每一阶段,中联人都能对当年他们为之骄傲的明星产品如数家珍,一一列举哪种是能代表着每一个时期我国乃至全球最先进工程机械技术的产品。 创新,驱动,发展。一次次的突破,一次次的世界纪录,在公司持续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中不断涌现。中联重科的技术创新神话,一直延续传奇到今天。 十字箴言:科技产业化 产业科技化 20年,中联重科始终实践着10个字: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老院长陈润余认为,中联重科对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对于科技创新理论,最大的贡献便是这十字箴言。 中联重科的前身,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是国内唯一一家集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于一体的应用型研究院。1985年,建机院成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吃皇粮”的他们被迫“断粮”,只能依靠雄厚的科研实力老本,“卖图纸”维持生计。几年过去,图纸卖得差不多了,研究院效益依然颇微,人才也开始“孔雀东南飞”。 1992年,履新研究院科研副院长的詹纯新,提出了他思考已久的一个问题:别人买我们的技术图纸生产产品,赚钱发财了,而我们还处于贫困的边缘,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做实体产业,从二线到一线,从后台到前台,走“科技产业化”之路? 当年,詹纯新率领7名科研人员,借款50万元,创办了研究院实体企业中联公司。创业3年,让建机院开始走出困境,人才也开始回流。老院长回忆,尔后数年的实践,中联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科技只有产业化,才能走入国际市场,才有机会站在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最高点。尝到“科技产业化”甜头的詹纯新,又提出了“产业科技化”观念,公司必须不断加大产品科技含量,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这样,将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再以产业养科技,科技又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在中联重科持续运转,不断凝聚、强化,释放出中联重科的创新力量。#d1cm#page# 成为行业创新驱动的火车头 詹纯新一直强调,把研究院转变成一家企业,并非难事。但作为一家带有研究院基因的科技型企业,不能忘了它的国家使命感,要立足创新,在行业内起到引领推动作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这种深植于中联人的国家使命感,成为中联重科持续科技创新的源源动力。 20年,为了这样的目标,中联重科在制定标准、专利和生产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上不懈努力着。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中联重科标准化工作围绕企业内部、国内、国际三大领域全面展开,全力提高公司在行业话语权。 中联重科拥有完整标准化工作组织机构和标准化人员体系。截至目前,其拥有标准化从业资格人员近160人,标准化工作专业人员近40人,有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经验的专家近70人。 在企业内部,中联重科建立健全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公司标准化体系,陆续完成各类企业标准近百项;建立了公司级标准查阅平台和标准信息共享平台,供内部人员及时查阅与公司产品相关的各类标准,及国外最新法规/指令信息等。 在国内,公司是多项工程机械标准的制定者,参与制定了逾300项工程机械国家、行业标准。 在国际,公司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秘书处承担单位,也是我国首个工程机械行业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独立承担单位;公司代表国家在ISO中履行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的国际表决和国内归口职责,已针对90余项国际标准项目提起投票,提出30余条意见并获采纳;公司还积极将自己先进的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先后提出《混凝土输送管―连接形式和安全要求》等多项国际标准提案。 强化知识产权建设是中联人的共识。詹纯新认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基础在于自主创造,只有将创新技术转化为知识产权,才能有效转化为公司核心竞争力,保护创新成果,保证公司在国际化竞争中健康发展。 中联重科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打造了一支覆盖公司总部及各个经营单元的知识产权专业队伍,突出专利保护、运用和管理能力;快速提高专利拥有量,并严格保证专利质量,在每个技术领域形成核心专利、重要专利、外围专利多层防护。 依托公司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多年知识产权强化能力建设,2011年,中联重科知识产权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专利申请量同比2010年增长10倍,增长率跃居行业第一。公司还加强了国际专利布局力度,2011年国际专利申请量230件,位列全国前五,覆盖美国、欧洲、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联重科专利质量令业界人士叹服。据统计,公司发明专利占比始终保持在3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比例保持在80%以上,并有80%以上的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公司还针对重大、重点计划项目全力进行专利挖掘与策略性布局,如针对80米碳纤维长臂架混凝土泵车,构建数量高达120多件专利的阶梯式专利保护网等。 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使公司达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不断推出。2008年,在当时我国第三高楼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中联重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输送泵,将超高强混凝土输送到411米高度,创混凝土泵送世界纪录。 说起这台输送泵,老院长讲了一段故事,当年,造一台将超高强混凝土输送到400多米高度的输送泵,国内哪家工程机械企业都没干过,谁也没把握。参与工程竞标的技术人员回到长沙,向詹纯新报告此事时忧虑颇多,竞标价格有可能造成公司赔本不说,万一弄砸了,在高压混凝土泵送领域,中联重科的牌子也就给砸了,他们倾向于不参与这个项目。詹纯新听后,没有犹豫:“不赚钱,这事也要干!中联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必须为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服务。如果连我们都没有这样的勇气面对高难度挑战,拿什么去引领行业进步?” 创新在持续,纪录在更新。去年,中联重科研发的世界最大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将手臂伸向427米的湛蓝高空,将号称“超人”的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成功送至在建的中国第三高楼深圳京基100大厦顶部。新“泵王”又诞生了!它标志着中国企业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和泵送施工研究已达世界顶尖水平。 此外,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水平臂上回转自升塔式起重机D5200-240塔机于2010年在武汉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该塔机的开发,是我国工程施工装备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是全球塔机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我国工程用超大吨位塔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从此被改写。而这台起重机的设计,竟出自中联重科年轻科研设计团队。 有人问:中联为什么要生产这么大吨位的起重机?党的十八大女代表、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付玲的回答很简单:“中联重科的所有产品,都出自市场的实际需要,都是为国家安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而开发。作为一家有着研究院基因的企业,它必须在行业内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老院长说,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决定于它的企业的强大与否。企业强大,才可能引领推动一个行业的强大,从而助力国家的强大。企业就应该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推动力。 创新时代,公司的力量有多大?且看中联重科的回答 20年前,研究院平均每天收入不足1万元,现在中联重科每天收入2亿多元;20年前,研究院是“吃皇粮”的事业单位,现在的中联重科是跨国运营的上市公司,每年上缴税金50个亿,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达463.23亿元,同比增长43.89%,实现净利润80.66亿元,同比增长72.87%;20年前,研究院制定国家标准,现在的中联重科代表中国制定行业国际标准。 20年,中联重科经历了体制改革转型、股份制改造与上市、与大型国有企业重组并购、大型跨国并购等重大改革,成长为总资产700多亿元的大型跨国企业。 中联重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税收、就业、技术创新上的提高和进步,实现了工程机械领域的产业集聚,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了行业生态链条上其他市场主体的共同繁荣。在其周边形成的上百家中小配套企业群,每年都为地方提供着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财富。 这就是创新时代,一家具有研究院基因的科技型企业的力量。[详细]2012-09-27 09:55

中联重科20年:凸显创新时代的公司力量

内容摘要: 就这样,将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再以产业养科技,科技又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在中联重科持续运转,不断凝聚、强化,释放出中联重科的创新力量。依托公司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多年知识产权强化能力建设,2011年,中联重科知识产权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专利申请量同比2010年增长10倍,增长率跃居行业第一。 坚定不移谋创新 2012年7月,山西灵石,一个县城普通的棚户区改造工程现场,记者看到了震撼的一幕:隆隆机鸣声中,一台80米碳纤维泵车正垂直展开它的凌云臂架,将C25混凝土源源泵送到19层以上的高楼,首次投入使用便完成连续作业48小时的施工创举。这个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当今全球唯一一款采用6桥通用汽车底盘、7节臂技术,并投入使用的最长碳纤维臂架泵车,就来自长沙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这款明星产品,用中联人的话表达,是公司“高位嫁接,二次创新”的完美结晶。产品最大亮点之一的“碳纤维复合臂架与轻量化技术”,由中联重科和其2008年并购的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意大利CIFA公司共同开发,具有重量轻(较传统高强臂架重量轻40%以上)、可设计性好、一体化成型、耐腐蚀和节能环保五大优势。截至目前,全球还没有一种新技术、新材料可替代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混凝土泵车臂架。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如此描述:科技成就中联。中联重科颇具特色的科技创新思维是,持续的技术变革,同时还着眼于对材料的变革。 这是现代企业全新的创新思维。 在中联重科20年里的每一阶段,中联人都能对当年他们为之骄傲的明星产品如数家珍,一一列举哪种是能代表着每一个时期我国乃至全球最先进工程机械技术的产品。 创新,驱动,发展。一次次的突破,一次次的世界纪录,在公司持续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中不断涌现。中联重科的技术创新神话,一直延续传奇到今天。 十字箴言:科技产业化 产业科技化 20年,中联重科始终实践着10个字: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老院长陈润余认为,中联重科对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对于科技创新理论,最大的贡献便是这十字箴言。 中联重科的前身,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是国内唯一一家集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于一体的应用型研究院。1985年,建机院成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吃皇粮”的他们被迫“断粮”,只能依靠雄厚的科研实力老本,“卖图纸”维持生计。几年过去,图纸卖得差不多了,研究院效益依然颇微,人才也开始“孔雀东南飞”。 1992年,履新研究院科研副院长的詹纯新,提出了他思考已久的一个问题:别人买我们的技术图纸生产产品,赚钱发财了,而我们还处于贫困的边缘,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做实体产业,从二线到一线,从后台到前台,走“科技产业化”之路? 当年,詹纯新率领7名科研人员,借款50万元,创办了研究院实体企业中联公司。创业3年,让建机院开始走出困境,人才也开始回流。老院长回忆,尔后数年的实践,中联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科技只有产业化,才能走入国际市场,才有机会站在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最高点。尝到“科技产业化”甜头的詹纯新,又提出了“产业科技化”观念,公司必须不断加大产品科技含量,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这样,将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再以产业养科技,科技又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在中联重科持续运转,不断凝聚、强化,释放出中联重科的创新力量。#d1cm#page# 成为行业创新驱动的火车头 詹纯新一直强调,把研究院转变成一家企业,并非难事。但作为一家带有研究院基因的科技型企业,不能忘了它的国家使命感,要立足创新,在行业内起到引领推动作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这种深植于中联人的国家使命感,成为中联重科持续科技创新的源源动力。 20年,为了这样的目标,中联重科在制定标准、专利和生产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上不懈努力着。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中联重科标准化工作围绕企业内部、国内、国际三大领域全面展开,全力提高公司在行业话语权。 中联重科拥有完整标准化工作组织机构和标准化人员体系。截至目前,其拥有标准化从业资格人员近160人,标准化工作专业人员近40人,有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经验的专家近70人。 在企业内部,中联重科建立健全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公司标准化体系,陆续完成各类企业标准近百项;建立了公司级标准查阅平台和标准信息共享平台,供内部人员及时查阅与公司产品相关的各类标准,及国外最新法规/指令信息等。 在国内,公司是多项工程机械标准的制定者,参与制定了逾300项工程机械国家、行业标准。 在国际,公司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秘书处承担单位,也是我国首个工程机械行业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独立承担单位;公司代表国家在ISO中履行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的国际表决和国内归口职责,已针对90余项国际标准项目提起投票,提出30余条意见并获采纳;公司还积极将自己先进的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先后提出《混凝土输送管―连接形式和安全要求》等多项国际标准提案。 强化知识产权建设是中联人的共识。詹纯新认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基础在于自主创造,只有将创新技术转化为知识产权,才能有效转化为公司核心竞争力,保护创新成果,保证公司在国际化竞争中健康发展。 中联重科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打造了一支覆盖公司总部及各个经营单元的知识产权专业队伍,突出专利保护、运用和管理能力;快速提高专利拥有量,并严格保证专利质量,在每个技术领域形成核心专利、重要专利、外围专利多层防护。 依托公司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多年知识产权强化能力建设,2011年,中联重科知识产权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专利申请量同比2010年增长10倍,增长率跃居行业第一。公司还加强了国际专利布局力度,2011年国际专利申请量230件,位列全国前五,覆盖美国、欧洲、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联重科专利质量令业界人士叹服。据统计,公司发明专利占比始终保持在3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比例保持在80%以上,并有80%以上的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公司还针对重大、重点计划项目全力进行专利挖掘与策略性布局,如针对80米碳纤维长臂架混凝土泵车,构建数量高达120多件专利的阶梯式专利保护网等。 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使公司达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不断推出。2008年,在当时我国第三高楼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中联重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输送泵,将超高强混凝土输送到411米高度,创混凝土泵送世界纪录。 说起这台输送泵,老院长讲了一段故事,当年,造一台将超高强混凝土输送到400多米高度的输送泵,国内哪家工程机械企业都没干过,谁也没把握。参与工程竞标的技术人员回到长沙,向詹纯新报告此事时忧虑颇多,竞标价格有可能造成公司赔本不说,万一弄砸了,在高压混凝土泵送领域,中联重科的牌子也就给砸了,他们倾向于不参与这个项目。詹纯新听后,没有犹豫:“不赚钱,这事也要干!中联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必须为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服务。如果连我们都没有这样的勇气面对高难度挑战,拿什么去引领行业进步?” 创新在持续,纪录在更新。去年,中联重科研发的世界最大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将手臂伸向427米的湛蓝高空,将号称“超人”的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成功送至在建的中国第三高楼深圳京基100大厦顶部。新“泵王”又诞生了!它标志着中国企业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和泵送施工研究已达世界顶尖水平。 此外,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水平臂上回转自升塔式起重机D5200-240塔机于2010年在武汉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该塔机的开发,是我国工程施工装备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是全球塔机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我国工程用超大吨位塔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从此被改写。而这台起重机的设计,竟出自中联重科年轻科研设计团队。 有人问:中联为什么要生产这么大吨位的起重机?党的十八大女代表、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付玲的回答很简单:“中联重科的所有产品,都出自市场的实际需要,都是为国家安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而开发。作为一家有着研究院基因的企业,它必须在行业内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老院长说,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决定于它的企业的强大与否。企业强大,才可能引领推动一个行业的强大,从而助力国家的强大。企业就应该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推动力。 创新时代,公司的力量有多大?且看中联重科的回答 20年前,研究院平均每天收入不足1万元,现在中联重科每天收入2亿多元;20年前,研究院是“吃皇粮”的事业单位,现在的中联重科是跨国运营的上市公司,每年上缴税金50个亿,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达463.23亿元,同比增长43.89%,实现净利润80.66亿元,同比增长72.87%;20年前,研究院制定国家标准,现在的中联重科代表中国制定行业国际标准。 20年,中联重科经历了体制改革转型、股份制改造与上市、与大型国有企业重组并购、大型跨国并购等重大改革,成长为总资产700多亿元的大型跨国企业。 中联重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税收、就业、技术创新上的提高和进步,实现了工程机械领域的产业集聚,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了行业生态链条上其他市场主体的共同繁荣。在其周边形成的上百家中小配套企业群,每年都为地方提供着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财富。 这就是创新时代,一家具有研究院基因的科技型企业的力量。[详细]2012-09-27 09:55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2000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注册资本19.71亿元,员工20000多人。2009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产值337亿元,利税超过42.52亿元。中联重科秉承“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企业文化理念,内源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目前,生产经营基地分布于中国湖南、上海、陕西、广东以及意大利米兰等地,已形成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望城工业园、益阳沅江工业园、上海工业园、陕西渭南工业园、意大利CIFA工业园等产业园区,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的超大型钢结构厂房、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拥有覆盖全国、延伸海外的完备销售网络,强大服务体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在国内建筑机械行业率先按照欧盟标准推行产品CE认证,并获得俄罗斯GOST认证、韩国安全认证。中联重科继承了国家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是中国工程机械协会8个专业分会会长及秘书长单位,混凝土机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先后完成重大科研课题670多项,负责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00多项,目前是187项有效标准的制、修订归口单位,行业技术覆盖率75%以上。中联重科先后完成了90多项国家“九五”、“十五”、“863”等国家重大装备开发、科技攻关课题和专项,被科技部确定为“十一五”三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承担单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P成员单位(ParticipatingMember),每年销售收入的50%来自于新产品开发。中联重科自成立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0%,目前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28个系列,45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是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其中,2008年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后,混凝土机械产品市场占有率跃居全球第一。塔式起重机年产量2000台、环卫机械产量3000台,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第一。汽车起重机年产5000台以上,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二位。中英文商标——“中联”与“ZOOMLION”均获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多个系列产品获中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包含港澳地区的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深受用户青睐。2009年中联重科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10位;在中国机械工业100强排名第六位。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利润排名第一位,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前列;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等奖项和荣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联重科以产品系列分类,形成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城市环卫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施工养护机械、基础施工机械、土方机械、专用车辆、液压元器件、工程机械薄板覆盖件、消防设备、专用车桥等多个专业分、子公司,打造一个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朝着年销售收入千亿目标进军!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