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20年纪实:科技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

二、“产业科技化”让中联重科正实现着由强到大、产业报国的梦想

“不益其厚而张其广者毁,不广其基而增其高者覆”。在“企业要做大做强”的习惯性口号中,中联在冷静地思考一个问题,“企业是先做大好还是先做强好”?中联的理解是先做强后做大,又强又大才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一味追求空心化规模、泡沫化产值,大而空的企业是经受不了风浪的;有实力而无创业激情,抱守教条不放的企业也是无所作为的,也终将在快鱼吃慢鱼的游戏中,成为被猎食的对象。

建机院建院40多年来,先后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课题643项(其中荣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32项),获授专利137项,负责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79项。平均每年经行业市场转化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200亿元。行业技术覆盖率超过75%,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联重科也已经从当年的7名员工、50万元借款发展为今天的年产值过4亿元、净利润过亿元、员工逾千人的规模。但我们认为,单纯地从一个科研院所、一个企业来看,这些数字可能可以说明我们已经是一个很强的院所和企业了,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行业来说,这显然是微不足道的。长沙建机院作为全国惟一的一所集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于一体的应用型研究院,理应在提升整个行业的科技水平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中国不只拥有世界最大的建设机械市场,还应有实力雄厚的建设机械产业和驰名世界的产品,更应有世界一流的建设机械科研开发机构。为此,我们适时地提出了打造“产业科技化”平台的发展思路,就是要通过中联重科的低成本快速扩张,优化产业资源配置,超常规地迅速壮大企业实力。进而以其高新技术科研开发的优势力量,大规模、大手笔、高起点地推进建机产业的行业科技进步,提升传统建筑工程机械行业的科技含量,实现整个产业的科技化,振兴民族建机工业。

为做大企业规模,我们将实施三根纽带的战略:通过技术、市场和资本三根纽带,联结国内建机行业骨干企业,按照市场机制,组建一个以中联重科为核心、真正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科技产业基地——中国建设机械总公司,实现从科技产业化到产业科技化的战略目标。

为提升企业的档次,打造企业国际品牌,中联将实施三个接轨的战略:通过在发达国家建立科研开发中心和科技信息网络、引进外国高级专家来公司服务等方式,使技术与国际接轨;通过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主动参与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运作等方式,使市场与国际接轨;通过对境外企业的兼并收购、寻求国际品牌的企业间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本与国际接轨,将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成一个跨行业、跨国界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集团。2001年11月,中联重科成功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这是入世以后中国上市公司首次收购国际知名企业,从而使我国系统非开挖技术水平进程至少提前20年。

责任编辑:Daisy

相关阅读

詹纯新的国家使命 中联重科20年股份化路径

“几年下来,20个承包单位无一盈利,400多人仍然守着600万元的经费,‘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现在[详细]2013-06-05 11:48

詹纯新国家使命背后:中联重科20年股份化路径

 “几年下来,20个承包单位无一盈利,400多人仍然守着600万元的经费,‘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现在已是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的詹纯新,这样回忆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他所在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员工们在改革初期靠“卖图纸”谋生的那段时光。    1992年,37岁的副院长詹纯新带着7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成立中联重科,第二年即实现利润230万元。   然而,最初设计的中联重科完全市场化运作、研究院按事业单位运行的“一院两制”模式逐渐凸显弊端,老习气在新生的中联重科蔓延开来。   “不能少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国有科研院所,多了一个传统的国有企业。”1996年,詹纯新在职工大会上宣告“一院两制”终结,事业单位向股份制企业转变。2000年10月,中联重科A股登陆深交所,2010年12月,公司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作为一家走向市场的科研机构,从“断皇粮”后的挣扎窘境,到2011年营业收入848亿元,利税120亿元,位列全球工程机械第七位……20年来,中联重科通过体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不断推进“专业化、股份化、国际化”发展,一次次释放着巨大的能力。在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看来:“中联是一家能比联想走得更远的企业。”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2012年9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这是指导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此前,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2000年以前是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与竞争手段的引入,2000—2012年是产权的重组、清晰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得以明显提升。   但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部分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等。科技体制改革“二次革命”由此提出。   虽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但二十余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催生出联想、中联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路人”,在复杂的改革环境和巨大创业风险下,他们以蚂蚁搬家式的韧性、智慧与责任,完成了观念与制度上的变革,代表国家发出“中国制造”的声音。   装备制造业“隐形冠军”   无论处于“最好的时代”还是处于“最坏的时代”,由科研院所改制而来的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詹纯新似乎总有风范群伦的魅力。8月30日,中联重科公布2012年度上半年财报:2012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1.20亿元,同比增长20.59%;实现净利润为56.22亿元,同比增长21.47%,实现了行业内唯一的“双增长”。此前的20年里,该公司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60%以上。   同一天,创下中国资本市场诸多奇迹的“同城德比”三一重工公布的半年报则 “一升一降”:营业收入为317.6亿元,同比增长4.60%;净利润为51.60亿元,同比下降13.12%。   实际上,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除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这对“冤家”外,其余10多家上市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则“全线飘绿”,其中,徐工机械的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179.61亿元、15.90亿元,同比下降7.96%、28.67%;柳工的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73.93亿元、3.10亿元,同比下降31.48%、71.40%。   在全球金融危机仍未解除、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恶化,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信贷资金仍然偏紧,工程机械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等不利条件下,中联重科巧妙实现弯道超车。“‘危’中有‘机’,化‘危’为‘机’。”8月30日,中联重科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结束后,詹纯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精益的产能永远不会过剩。”   就在中联重科公布半年报的第三天,9月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12中国企业500强”,中联重科以848亿元的销售收入超越华菱集团、湖南中烟公司,一跃坐上湖南“头把交椅”,位居“2012中国企业500强”第127位、“2012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53位。   从科研院所改制企业看(排除科研院所被行业内大型企业吸收合并且企业法人消失情况),1991年3月第一家科研院改制企业——有研硅股上市以来,至目前,深沪两市已有大唐电信、安泰科技、中联重科、金瑞科技、中科三环、隆平高科、科苑集团等十余家类似企业,即使包括联想集团、中国煤工、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等具有整体上市概念的著名科技企业,在科研院所改制板块中,仅有中联重科与联想控股(第55位)上榜“2012中国企业500强”。   而从工程机械行业看,除中联重科外,还有徐工、三一、柳工上榜,分别以871亿元、802亿元、216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2012中国企业500强”第122位、第138位、第414位。工程机械行业隶属于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中排名靠前的几乎清一色为中国航工、中国兵器、中国船舶、中国冶金、中国一汽等企业,而4家非“中国”字头的工程机械企业集体上榜“2012中国企业500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国内装备制造业整体处于“小、低、散、弱、差”水平,发展严重滞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60%左右依赖进口,每年存在近千亿美元的逆差,而工程机械行业2006年开始实现顺差,2011年实现的贸易顺差达68.64亿美元,“走出去、到海外去赚钱”已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战略选择与实质举措。值得指出的是,中联重科与国内其他“走出去”的巨头比较,该公司半年报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中国南车、青岛海尔、联想集团的2.93、3.03、4.27倍,显现出强大的研发与盈利能力。毋庸置疑,工程机械行业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7大类、178小类里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子行业。并且,全球混凝土机械前三强——大象、施维英、CIFA已分别被三一、徐工、中联揽入各自国际化步骤的怀中。   谁将率先进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三强?自2010年以来,不断有媒体追问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三剑客”(指三一、中联、徐工),也不断有媒体给出新的解读。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三强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实现的营收分别为426亿美元、225亿美元、93亿美元,而国内“三剑客”2011年实现的销售收入在800亿~900亿元之间,均与日立差距不大(国内外会计统计口径不一样,比如一些国家销售收入剔除了零部件采购部分)。  [详细]2012-10-09 08:59

中联重科20年庆典:嘉宾齐赞中联创新发展

2012年9月28日,中联重科2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d1cm#page# 2012年9月28日,[详细]2012-10-09 08:42

中联重科20年 成就中国企业和世界科技新高度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2012年9月28日,中联重科迎来了20周岁的生日。作为中国工程机械科技[详细]2012-09-28 16:03

中联重科20年:从科研院所到工程机械领军企业

一家走向市场的科研机构能释放多大能量? 从“断皇粮”后的挣扎窘境,到营业收入过800亿,利税120亿,位列全球同行竞争第一方阵……中联重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中央级科研机构改革发展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在1999年、2000年分两批转制的200多家中央级科研机构中,中联重科的产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上缴税金分别占到了这个群体总额的21%、29%、19%。 巨大的能量从何而来?记者近日走进中联重科,探寻它的“变身”之道。 “不能少了一个传统的科研院所,多了一个传统的国企” 1992年,詹纯新带着7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成立了中联重科。第二年即实现利润230万元。 最初设计的中联重科完全市场化运作,研究院按事业单位运行的“一院两制”模式,逐渐凸显弊端 人员论资排辈、人浮于事、因人设岗。旧体制下企业单位的老习气,在新生的中联弥漫。 1996年,詹纯新在职工大会上明确提出:“不能少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国有科研院所,多了一个传统的国有企业。”“一院两制”,宣告终结。 通过机构精简,中联的管理部门由14个减为7个;“正式职工”的人事档案全部封存,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以岗定酬;未能上岗的职工,不论原级别、资历,一边参加技能培训,一边继续寻找岗位,三年内可以享受基本工资和社会保险。 “脱胎换骨”后的中联,随之演绎出一条惊人的发展曲线销售收入和利润十余年来均以50%的增速迅猛发展,到2011年,营业收入已达848亿元,利税近120亿元,位列全球工程机械第七。#d1cm#page# 做别人不敢做的前瞻性研究 2012年7月,全球最长的碳纤维臂架泵车在山西灵石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投入使用,泵车轻舒臂架,连续作业48小时,将混凝土源源不断送到19层以上的高楼。这台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当今全球唯一一款采用6桥通用汽车底盘、7节臂技术的最长碳纤维臂架泵车,正是中联重科的杰作。 脱胎于科研机构的中联重科,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自己的基因。 回顾其20年的发展之路,一个现象耐人寻味别人不愿投入的基础性共性技术研究,中联重科视之为行业技术持续进步的生命力;别人不敢问津的高端技术,中联重科不断攀登,为行业树立起一个个新坐标。 中联重科建立了行业唯一一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内首家城市公共装备技术研究院,对行业前瞻性、基础性的研发难题重点攻克。工程机械耐磨材料技术、高强度合金钢焊接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这些曾经的行业技术提升“拦路虎”,被一一攻破。 不久前刚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在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利润下滑30%的环境中,中联重科收入、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20%,成为唯一一家收入、利润双增长的公司。 “不在中国争地位,而为中国争地位” 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竞争激烈。在詹纯新看来,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当决胜千里之外,万里之外。“我们不在中国争地位,要为中国争地位。” 中联重科是行业内较早提出国际化战略的企业,也是最早付诸实践的企业。2008年9月,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公司。这家拥有80多年历史的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公司,从欧洲转入中国,被看成是全球工程机械产业一次极具象征意义的转移。 此后,中联重科“走出去”的脚步紧凑而稳健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超额融资150亿港元;买断德国JOST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塔机全套技术,从此获得了进军欧美高端市场的准入证;与EM公司签约,在印度建立第一个海外合资工厂…… 中联重科2012年最新中报数据显示,中联重科海外销售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幅27.31%。2012年上半年,在南非、东南亚、拉美等海外新兴市场表现优秀,挖掘机、履带起重机出口同比增长超过100%,汽车起重机出口同比增长超过60%。[详细]2012-09-28 08:59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