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数一数二”战略瞄准国际标杆

2013/07/31 08:55中国质量新闻网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机械设备产品出口额增长8%,达9310亿欧元。其中德国占比16.1%,世界领先。美国以12.1%列第二,中国以11.2%超越日本升至第3位。近年来,以中联重科徐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国产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大踏步前进,在短短几年内自行设计、自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一举打破了进口大型履带式起重机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以中联重科为首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不断谋求国际化发展,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走向世界的主力军。

“不在中国争地位,要为中国争地位。”这是中联重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纯新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一家科研院所改制而来的跨国企业的“国家队”使命。中联重科也是这么做的,在其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一个个行业奇迹,取得了一串串骄人战绩。而这一切的成功,都离不开中联重科对“质量”的苛求、对“品质”的坚守。

“数一数二”质量管理

中联重科推行品牌“数一数二”战略,各经营单元产品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都要做到“数一数二”,尤其是在“质量管理”上要做到“数一数二”。在“表里如一,品质卓越”的质量理念下,中联重科凭借“以人为本”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链”、不断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一流的硬件设施等,实现了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零发生”,实现了企业的“高质量”稳健发展。并先后荣获“全国质量先进单位”、首届“湖南省省长质量奖”等称号。

中联重科倡导产品即人品,产品质量管理以诚为先、表里如一,以人才和技术创新促进品质和服务提升。灵活运用质量奖励政策,激发全员智慧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产品在质量、成本、交货期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建立完善的质量培训体系,从内部师资、课件、管理等方面进行完善,确保各层级质量人员对质量的理解更加深刻。切实遵守和执行国家保障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承担对员工的责任和义务,持续改善环境,将员工职业健康安全与公司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环境保护质量融为一体。

一直以来,中联重科都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将质量标准贯穿到“质量链”的各个经营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集成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方法,对设计开发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减少设计缺陷导致的质量问题;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标准、工具,通过培训及应用,将其转化成公司的方法;通过顾客满意度测量,发掘在产品、销售、售后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制订改进工作计划。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中联重科不断创新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每年由首席执行官工作会组织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及测量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每季度召开公司质量会议,对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督促责任部门落实。

在硬件配套方面,中联重科更是斥巨资建立行业领先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混凝土机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内首批城市公共装备技术研究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组成五位一体的国家级研发机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的整机实验场占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购置科研设备242台(套)。其中包括亚洲最大的工程机械大型结构件疲劳试验台、超大型塔机卷扬机构试验台、结构件极限承载性能试验台、多轴底盘转向试验台、多路阀综合测试试验台,行业领先的电磁兼容性实验室等,为企业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联重科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经营质量,也为打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造国际品质标杆

正是中联重科“数一数二”的经营战略,使其在迈向国际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经营质量的提升。其生产产品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过硬的产品品质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尤其是满足了要求苛刻的欧美、日本等市场的消费需求。

欧美等发达国家向来是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技术高地。自2008年中联重科并购全球第3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CIFA以来,中联重科对混凝土机械产品进行了结构优化和创新,在产品研发、基础研究和试验平台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突破,先后开发出80米以及101米混凝土碳纤维臂架泵车等一大批刷新吉尼斯纪录的世界顶尖产品,占据了全球行业制高点,一举拿下了最难攻克的欧洲市场。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制造强国,其工程机械产品在全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日本对国内市场实施保护,对进入日本市场的产品品质要求几近苛刻——这也是中国工程机械已经进入了欧美市场而几乎没有进入日本市场的原因。而中联重科早在2011年9月就与日本金崛公司签订30台泵车采购意向书,其产品制造能力和水平已得到日方认可。开中国工程机械产品批量出口日本的先河,此举被专家认为吹响了全面进入国际高端工程机械市场的号角。

有了欧洲和日本等高端市场的成功经验,中联重科以高端品质发力国际新兴市场更是显得举重若轻。

今年3月,中联重科一批泵送设备进驻厄瓜多尔,客户对设备稳定的性能表示非常满意。原计划工地打算用一个下午的时间通过人工和搅拌车的配合完成21方混凝土的浇筑,但通过中联的泵车,在短短的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所有的浇筑工作,人力方面只用到3名工人。工程项目经理表示,在中联泵车到来之前一直担心工程的进度,在一年内完成整体工程,需要3万方混凝土的浇筑量,现在有了泵车就完全不用再担心了。

日前,中联重科销往海外最长臂架泵车进驻新加坡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台设备一抵达新加坡便引起了业内的轰动。业内其他潜在客户也纷纷前往工地参观该台设备的现场作业情况,均对该台设备的现场表现大加赞赏。

此外,中联重科的拖泵首次入驻斯里兰卡和埃塞俄比亚、混凝土设备在土耳其热销、布料机智利市场占有率达60%、成套工程机械设备被阿尔及利亚国家某重要公共项目选用等,都受到客户的广泛赞誉,使中联重科的质量品牌和服务品牌深入国际市场。

中联重科启动全球化战略以来,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连续两年登榜福布斯全球800强,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树立了国际品质标杆,也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国际标杆。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