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动力突破与超越 产品+资本创新双轮驱动
作为一家60多年的老国企,潍柴一次又一次地站在发展的转角,又一次一次地冲破藩篱,最终发展为行业龙头。“千千万万个故事,构成了潍柴创新模式。”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在总结潍柴的创新之路时表示。
投资数亿元建成的潍柴动力新区装配生产线
作为一家60多年的老国企,潍柴一次又一次地站在发展的转角,又一次一次地冲破藩篱。据了解,从60多年前的潍坊柴油机厂发展到2007年8月改制为控股集团公司,再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行业龙头企业,潍柴不断地打破观念创新,不断地实现突破与自我超越。
尽管潍柴在60多年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其他企业难以复制,但是其在创新与超越的道路上的种种经验和勇气或是值得很多企业借鉴的。
突破创新理念改革自救
“企业要走创新之路,我认为,首先要在创新理念上有所突破,潍柴之所以能够从等国家政策到自救就是在创新观念上有了突破。”10年之后,谭旭光谈到企业创新时,依然将创新理念的突破作为企业创新的前提以及核心要点。就是因为在1998年,潍柴有了引入市场机制的创新理念,才能够建立起今天的潍柴创新模式。
1998年,像众多国企一样,潍柴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中一些弊端显现出来,机制落后、产权不明晰、效率低下等严重阻碍了潍柴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此时,以谭旭光为首的领导班子在潍柴建立起来,一股改革的力量在潍柴内部开始涌动。
很多地方国企在濒临困境的时候,往往采取“无为”的方式等待国家政策支持。
是等政策还是自救?这个问题成为潍柴在关键时期面临的选择。“自救!”在谭旭光的带领下,潍柴毫不犹豫地走上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道路。
上任之初,谭旭光就在潍柴立下了“约法三章”:一是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不当太平官;二是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为企业干实事,为职工办好事;三是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要求职工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不允许职工做的,我们坚决不做。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谭旭光上任之初向全体员工提出的自我约束法则。也正是这个“约法三章”激发了潍柴员工的积极性,改变了潍柴员工的观念,推动潍柴走出了困境。
观念上的改变,创新理念的注入,1999年下半年,潍柴按照当时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指示精神,确立了“三三制”的总体改革思路,进行彻底的改革。“三三制”改革思路主要是将拥有企业1/3资产及产能的高速发动机业务置放进股份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并与国际运营接轨,将其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具有国际水平的通用动力制造商;1/3的原潍柴厂中速机业务留在存续部分,以开拓船用柴油机、发电设备市场为主,实现中速机产品板块的健康、稳定发展,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船舶动力和发电设备的生产基地,寻找时机实现上市;另外1/3从事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厂,按照集约生产、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全部实施整体分离改制,推向市场,以产品为纽带和潍柴实施市场化,同时将一些承担社会职能单位如学校、医院等移交社会。
关键时刻注入市场基因,让潍柴在这一轮市场化的浪潮中开始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10年的时间,潍柴的销售收入由1998年的5亿元迅速发展到2008年的500亿元,实现了100倍的翻番,2009年潍柴的销售收入目标为600亿元。“这都得益于1998年、1999年和2003年的彻底改革,每次跨越都是一次革命。”谭旭光如是说。
目前,潍柴业已发展成为一个股权投资和控股集团公司,旗下主营业务涵盖四大板块:潍坊本部板块———高速大功率发动机业务;西安板块———重型汽车和变速箱业务;重庆板块———大型中速船用、发电柴油机业务;株洲板块———汽车零部件业务。对此,谭旭光认为:“潍柴在阶段性的资源的分离是整个战略变化的需求,也是企业发展的机会。”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