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龙重科海外战略

共有67928条相关内容信息

中联重科20周年纪实:并购的中联模式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1993-2012对于中联重科是不可复制的20年。20年来,中联重科秉承砥砺奋进、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走出了一条属于中联重科的巅峰之路。20年的飞速发展中,中联重科的10次企业并购功不可没。虽然每次的并购在当时都会引起社会各方的猜测和质疑,但是站在今天回顾过去,我们会发现,这10次企业并购无疑都是成功的。 成功并购英国保路捷 合作获实质进展 2001年11月23日下午4

中联重科:技术创新成就工程机械世界标准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当今世界的产业竞争,谁拥有核心技术,谁就拥有话语权。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科技竞争的全球化,这决定了中国企业的使命不是对国际标准的仰望,而是要把中国的标准变成世界的标准。”——詹纯新 国际企业界盛传一种说法:“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由此可见,做行业标准的企业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是行业的标竿和领头羊。 放眼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能够制定标准的一

导购:中联重科ZE230E型液压挖掘机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继内蒙古区域单笔销售200台ZE360E后,中联重科海外公司总数400台ZE230E挖掘机远销中东、价值3亿人民币的大单尘埃落定,刷新了中东片区历史单笔最大销售记录。 中联重科ZE230E型挖掘机 此次出口中东的挖掘机ZE230E是中联重科中吨位挖掘机主力机型,主要应用在道路、房地产、拆迁、水利建设等基础施工领域,在国内市场取得了良好销售业绩并大量出口,其卓越的性

导购:中联重科ZE230E新型液压挖掘机

继内蒙古区域单笔销售200台ZE360E后,中联重科海外公司总数400台ZE230E挖掘机远销中东、价值3亿人民币的大单尘埃落定,刷新了中东片区历史单笔最大销售记录 此次出口中东的挖掘机ZE230E是中联重科中吨位挖掘机主力机型,主要应用在道路、房地产、拆迁、水利建设等基础施工领域,在国内市场取得了良好销售业绩并大量出口,其卓越的性能得到国内外客户的赞誉,被称为“经济可靠的土石方工作专家”。 中

中联重科詹纯新:持续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中联重科)成立于1992年,是由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下简称研究院)8名科技人员、以50万元借款起步创办的院属产业实体。经历15年发展,中联重科目前总资产近80亿元,员工万余人。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力上市公司50强”、“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指标位居上市公司前列,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名列第193位,已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

三一海外布局引领行业 世界级企业风范初显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海外扩张步伐就有所加快,既有主观的要求,也有客观的必要。”王合绪说。在他看来,国内工程机械巨头的海外扩张中,时间最早、效果最好的当属三一重工。 今年年初,三一重工以闪电般的速度,与德国工程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俗称“大象”)实现联姻。从很大程度上说,收购大象的成功,得益于三一此前在海外已近十年的未雨绸缪和深耕细作。 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三一重工充当了海外扩张

中联重科20周年发展纪实:创新 科技之魂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是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下简称研究院)科研体制改革过程中孵化而来的上市公司,是由研究院的8名科技人员借款50万元在1992年创办的院属产业实体,并于2000年上市。通过14年的改革发展,中联重科从借款50万元起步,发展成为总资产44亿元、员工近7000人的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100强和全球工程机械50强之列。更为重

中联重科“寒冬时期”发力 3亿大单创新纪录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继内蒙古区域单笔销售200台ZE360E成功实现销售后,中联重科海外公司又传来400台ZE230E挖掘机远销中东的喜讯。8月23日是阿拉伯世界开斋节假期后的第一天,中联重科海外公司中东片区如期收到一笔某集团客户支付的合同预付款,这标志着一个总台数超过400台、价值3亿人民币的大单正式进入执行阶段,该笔订单的签订,刷新了中东片区历史单笔最大销售记录。 中联重科ZE230

中联重科位列第七位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

日前,《环球企业家》杂志和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联合推出2012“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榜单。其中,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名列第七,在工程机械行业企业中排第一。 中联重科近几年的海外扩张之路令世人瞩目。继2008年并购CIFA之后,中联重科于今年8月,与印度EM公司合资投建塔式起重机基地,成为中联重科第一个海外直接投资建厂的项目。中联重科“裂变+聚变”的发展战略,爆发出巨大能量,推动企业全球化进

中联重科:国际化道路上的“中国样本”

2008年9月下旬,中联重科收购CIFA的第二天。意大利,米兰。 黄昏,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结束一天的工作,走出CIFA大门。初来乍到,随从在旁轻声说:“下面我们要自己安排去哪里吃晚饭,CIFA没有安排,也没派人陪同。” 3年后的3月7日上午8:30(美国时间),詹纯新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到这件趣事。 “这在西方文化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在中国,企业老板到下属公司考察,该下属公司的老总必定

中联重科破局的力量:“体制改革+创新基因”

时至今日,詹纯新仍能想起,20年前的今天,就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全社会掀起了“改革开放再动员”的热情,在国家号召科研院所进行改制的洪流中,詹纯新带着7个人、怀揣借来的50万,大胆走上了一条“体制改革”或言“下海”的未知路。 20年后的今天,相关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意见的草案,再次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调“科研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

海外施工如何构建本土化的设备体系

本期嘉宾 徐玉青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朱建国  江苏开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雒红卫  中铁一局海外事业部 近年来,国内施工企业在海外的工程量越来越多,而施工企业在海外施工的设备来源有哪些?对设备有哪些特殊要求?在海外施工的设备售后服务和设备管理遇到了哪些新问题?本期话题我们就这些进行探讨。 海外施工如何构建本土化的设备体系 采购考虑因素 周馥隆:大家都来自不同的

徐工汽车海外再拓新市场 打入老挝厄瓜多尔

日前,徐工汽车公司向老挝、厄瓜多尔交付了一批重卡,产品系列涵盖物流、工程自卸车等车型。这也是徐工产品首次进入老挝、厄瓜多尔。 面对竞争激烈的重卡出口形势,徐工汽车公司多项举措并进,力拓海外新市场。一方面,徐工汽车充分借助徐工进出口公司海外营销平台,在稳固原有战略合作关系国家的同时,不断强化和拓展海外市场网络建设,大力加强海外服务和配件供应力度;另一方面,徐工汽车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品研发、

中联重科:公司技术研发实力不断增强

中联重科发布2012 年中报,2012 年上半年中联重科实现营业收入291.2 亿元,同比增长20.59%;实现营业利润68 亿元,同比增长26.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 亿元,同比增长21.47%;实现每股收益0.71 元,同比增长21.67%。 点评: 中联重科营业收入增速加快。在工程机械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中联重科上半年业绩实现了逆势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59%,其

潍柴谭旭光 世界级企业家的“三重解码”

1998年,谭旭光接掌潍柴时,潍柴已负债累累,累计亏损超过3亿元,濒临破产。没有人敢预言潍柴能否浴火重生,更没人敢憧憬在接下来的14年里,谭旭光能够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 今天,随着潍柴动力的蒸蒸日上,谭旭光这个名字已和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正是有着这样一批世界级知名企业家,才造就了山东三市一批世界名企。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 因此,扬州能否出现一批世界级企业,无疑将有赖于

潍柴海外并购“临门一脚”是如何炼成的

从吸收湘火炬,到2009年1月收购法国博杜安公司,到今年1月收购意大利法拉帝集团,再到投资入股德国凯傲集团,凭借在资本市场的连续几脚漂亮“射门”,潍柴动力可谓抢尽风头。同样面对金融危机的危中之机,在诸多中方企业频频受挫的海外并购中,潍柴动力精准给力的“临门一脚”是如何炼成的呢? 完成最大一笔中企在德投资 3日,山东重工集团旗下潍柴动力公司与德国凯傲集团在济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凯傲集团将林德液压业务

“淘金”海外 全面飘红 三一出口迈上新台阶

2012年上半年,三一海外销售近50亿元,迈上一个新台阶。 “国际化拓展了三一事业,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说。 这句话道出了三一开拓国际化市场的另一层用意。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陷入低迷时,对于三一这样的行业领头羊来讲,海外市场更显珍贵。 在2012半年度经营工作会议上,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一语道破:“国际化是三一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通道。如果这条道走不通,三一的发展将是没有希望的。

福田与四家央企签署清洁能源装备战略协议

2012年9月4日,福田汽车重型机械项目奠基仪式在怀柔举行。在活动中,福田汽车与央企举行了清洁能源装备战略合作签约。根据协议,福田汽车将为众多央企提供清洁能源重型机械产品,涉及风力发电、石油石化装备、高铁施工、矿用作业等多个行业。 福田汽车重型机械项目奠基仪式 福田汽车与中电公司、中水电租赁、国电集团等央企进行清洁能源装备战略合作签约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清

中国制造遭遇新挑战 贸易战略需深度调整

8月24日至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广东省广州、佛山、东莞等地,就当前经济走势特别是稳定外需、加快外贸转型升级进行调研。这已是本月内温总理第二次到中国地方省市进行经济调研。温总理此次调研,表明领导层对于出口跌势得不到有效遏制的担忧。凸显了当前我国外贸出口形势的严峻。 商务部7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进出口1839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其中出口9543.8亿美元,增长9.

中联建印度基地 下一个海外跳板瞄准巴西

“中联重科的全球布局,在形式上追求多样化,比如收购、自办或合资,但根本原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土化为特征,就像不在北京种香蕉、不在广东种苹果一样,要建立适应当地生态系统的企业。”8月21日,在与印度ElectroMech公司(以下简称EM)合资建厂协议签署会上,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说。 此次与印度EM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便是其国际化战略“走本土化路线”的再次实践。这是中联重科继2008年并购意大利C

中联重科黄群:5年内实现塔机在印度45%的增长

8月21日,中联重科与EM成立印度合资公司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作为塔式起重机业务在海外的第一个基地,合资公司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公司总经理黄群女士在接受第一工程机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合资公司成立5年内,将实现塔式起重机在印度市场销售额年均45%以上的增长;而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展开立足于印度市场的制造能力、团队、品牌等的培育。 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公司总经理黄群 以下为发言实录:近

中联重科何文进:落子印度 这是最好的时机

2012年8月21日,中联重科与印度EM公司签约,将在印度建立合资公司,主营塔式起重机。中联重科副总裁、海外公司总经理何文进出席并主持会议。作为项目的直接负责人,何文进介绍称,在中联重科2011年对未来的规划中,早已将重点锁定以非洲、亚洲和南美洲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并明确提出“加快在巴西、印度的海外基地建设”。此次在印度建厂更加充分说明,中联重科的全球布局开启了新的篇章,中联重科“完善跨国运营体系”

从并购到合资 中联重科全球布局策略呈新变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2012年8月21日,中联重科与印度ElectroMech公司(以下简称“EM公司”)合资建厂签约仪式举行。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高级总裁殷正富、副总裁何文进、国际合作部部长郑佩佩、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公司总经理黄群、印度EM公司执行董事 Mehendale先生及其夫人齐齐到场,共同启动并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中联重科与印度ElectroMech公司合资建厂签约 中联重

中联重科签署印度建厂协议 全球布局开启新篇章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2012年8月21日,中联重科与印度ELECTROMECH公司合资建厂协议在长沙正式签署。据悉,该工厂为中联重科第一个海外直接投资建厂的项目,其主营业务为塔式起重机。这是中联重科继2008年并购意大利CIFA后的第二个海外基地,也是其塔式起重机业务在海外的第一个基地。中联重科正在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土化”为特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及优化配置,构建完整产业链。落子印

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中联重科的另一张王牌

2012年8月10日,中联重科益阳产业园项目签约,中联重科宣布其占地21万平方米的再制造中心同主营配件的中旺公司、全球培训基地一起落户益阳高新区。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仪式现场称,新建立完善的供应链、再制造和人才培训体系是成为世界级装备制造企业的必然条件,也是中联重科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环,益阳产业园项目的签约,标志着公司正在加速突破。 从并购战略、融资租赁到再制造,中联重科都在全力跟进卡特彼勒

三一重工9年9次分红送股 工程机械行业之最

2012年8月8日,三一重工2011年分红进行除权除息,每10股派3元现金,总计派送22.78亿元。此次现金分红是三一重工上市以来的第9次现金分红,并一举超过此前8次的分红总和。 2003年,三一重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2005年6月10日,备受关注的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以93.44%的高赞成率顺利通过,标志着中国股权分置改革成功打响第一枪,并被永久

中联重科: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洗牌或将来临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告别此前多年的高速增长,增速下滑在今年上半年依然未见改善。据媒体报道,中国1-6月份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累计销量分别为78614台、104836台、5458台、7849台,同比增速分别为-38.40%、-25.60%、-38.10%、-44.87%。 全球工程机械第一巨头卡特彼勒于7 月 25 日发布历史上最好季度业绩报告。2012年第二季度利润达16.

转变发展方式提速 战略性新兴产业风头正劲

编者按:今年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7月9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由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国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方面坚持不懈地实施传统产业升级,一方

优化出口产品 法士特搏击海外市场逆势提速

面对当前欧债危机加剧及汽车市场低迷的不利因素,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在巩固和扩大行业领先发展优势的同时,积极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合作和强化战略支持,不断加快企业国际化转型发展步伐,使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公司出口产品已由最初的3个品种发展到130多个品种,并不断扩大出口产品由单一汽车齿轮向以重型汽车变速器总成产品为主导的战略转移成果,被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战略论坛8月召开

2011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据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调查表明,全国20大类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17%以上。目前,不仅全行业产销数额双双排名世界第一,而且满足了中国近90%的市场需求。但在2012年上半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一直在低谷徘徊,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和经销商都面临着库存压力大,资金风险大,开工率低等问题。如何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业务拓展有哪

中联重科:向国际高端塔机制造的巅峰进发

从英国伦敦塔机峰会到法国巴黎INTERMAT展,从亚洲金融中心香港到世界花园之都新加坡,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公司(以下简称建起公司)的国际化之旅风生水起。随着JOST技术合作的深入,中联塔机的国际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建起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凸显,国际化战略深入推进。 谈起JOST技术转让项目,建起公司总经理黄群感触良多。从收获感悟谈到国际化进程,再到“做世界级塔机制造企业”理想目标,言谈间充溢着一股

聚焦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战略论坛 春天还远吗

2011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据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调查表明,全国20大类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17%以上。目前,不仅全行业产销数额双双排名世界第一,而且满足了中国近90%的市场需求。但在2012年上半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一直在低谷徘徊,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和经销商都面临着库存压力大,资金风险大,开工率低等问题。如何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业务拓展有哪

中联重科T320-16塔机通过新加坡MOM认证

近日,中联重科全新平头塔机T320-16顺利通过新加坡MOM认证,获准进入当地市场。7月12日,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公司以获得MOM认证为契机,在新加坡举办了以“高端融合全球共享”为主题的产品推广会,向与会的外国友人展示公司融合德国先进JOST技术开发的全新平头系列塔机。推广会吸引了逾百家建筑商、租赁公司、代理商及当地媒体的参与,新加坡政府安全署的官员和专家也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场上,镭射立体

大象成并购收购方 三一重工发力国际市场

7月23日晚间三一重工(600031)发布公告称,德国时间7月19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Putzmeister Holding GmbH,简称“普茨迈斯特”)与Hans-George Stetter先生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普茨迈斯特出资810万欧元收购了Hans-George Stetter先生持有的Intermix GmbH公司100%的股权。 几个月前,三一重工将普茨迈斯特收

一路高歌向天涯 “世界柳工”海外十年传奇

“2012年,柳工装载机仅在泰国即有望突破年销量300台。”7月2日,记者连线柳工国际营销事业部亚太子公司销售经理张泽波时,电话那端的声音,透着一种决胜海外的雄心:“我们柳工在泰国已经站稳脚跟,现在正忙着决战澳洲市场。” 图为柳工参加今年4月举行的全球国际工程机械展会法国巴黎展 其实,张泽波传来的喜讯,只是柳工高歌挺进国际市场胜绩之一隅。今年,柳工的国际业务在全球市场亮点纷呈,1-6月公司累计实

中联重科全力打造全球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全球化企业。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2010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1157)。目前,中联重科注册资本77.06亿元,员工3万余人。2011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销售收入近850

中联重科集中发力土方机械应对行业拐点

行业低迷时期,往往是龙头企业抢先布局、谋划未来的绝佳时点。“2015年达成2000亿元产值、力争10年内进入工程机械行业全球三强的战略目标不会改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近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大力发展土方机械势在必行。 开发土方机械 任何企业要想成为工程机械全球龙头,土方机械市场势在必得,中联重科也不例外。 “受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影响,工程机械行业的高增长势头正面临拐点,但增长趋势没有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看好 海外并购热火朝天

2011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均创纪录,交易数量207宗,金额达429亿美元。进入2012年,并购势头更加猛烈。仅今年1月份,国内披露的大型并购就有三一重工24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山东重工3.74亿欧元收购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的控股权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以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电力21.35%股份。据有关机构2012《国际商业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有并购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海外并购如火如荼

2011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均创纪录,交易数量207宗,金额达429亿美元。进入2012年,并购势头更加猛烈。仅今年1月份,国内披露的大型并购就有三一重工24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山东重工3.74亿欧元收购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的控股权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以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电力21.35%股份。 据有关机构2012《国际商业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有并

山东重工集团国际化战略代理商会议召开

6月18日,山东重工集团海外战略代理商会议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近200名代理商参加本次盛会。这一天,恰逢山东重工集团成立3周年纪念日,更显得意义非凡。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加快国际化步伐,山东重工集团决定,把每年的6月18日(集团成立纪念日)定为山东重工集团国际化日,这标志着山东重工集团这艘行业航母,正劈波斩浪,全速驶向国际化的蓝海。 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高端访谈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