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制造业

共有47578条相关内容信息

徐工200台滑移装载机批量出口海外 服务全球

近日,徐工再斩大单,200台滑移装载机批量出口海外。与国外品牌较量,拿下过百台的大单,在徐工已经不是第一次。成功绝非偶然,徐工从来不是简单的工程机械制造者,它是创造者,是立志在工程机械领域推动产业进步、服务全球的主要动力。 徐工“智”造的目标是国际领先 在工程机械领域,徐工始终秉持“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努力把每项业务做到世界前沿。在铲运机械业务上,更是不断加快前进的步伐。专业发展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提速 天津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

河北省28日在保定召开京冀市场转移对接洽谈会,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再次提速。《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方获悉,促进产业一体化已经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内容。为理顺产业发展链条,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三地的产业定位和方向现已明确:北京将主要发挥科技创新中心作用,天津优化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河北积极承接首都产业功能转移和京津科技成果转化。 河北积极承接产业功能转移 “这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

20世纪后期,信息技术方兴未艾,劳动力成本高企,促成了北美和欧洲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去工业化”进程。制造业在欧盟成员国经济中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18.5%降至2013年的15%。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与制造业空心化,造成西方在经历数年之久的金融危机后经济依然不见起色。 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重新关注高端制造业升级的拉动效应。制造业的最后需求环节可以刺激并创造其他产业领域的需求,制造业的创新可以刺激其他领

聚焦“互联网+” 让装备制造业“微笑”起来

从卖产品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从生产型制造到服务型制造—— 研发数字化、产品智能化、管理信息化,装备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迈进 “以前我们听班组长分工,现在我们听网络指挥。”中国国机重工集团公司挖掘机组装车间工人朱春途笑着说,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扫描胸卡,在电脑上查看工作安排,“我们的挖掘机上都有二维码,哪道工序是谁做的一扫就知道。” 朱春途工作程序的改变,源于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国机重工

中联重科产品新涂装全球发布仪式高清组图

4月15日长沙,中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中联重科产品全新涂装发布会在麓谷工业园举行。#d1cm#page# 4月15日长沙,中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中联重科产品全新涂装发布会在麓谷工业园举行。#d1cm#page# 4月15日长沙,中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中联重科产品全新涂装发布会在麓谷工业园隆重举行。代表着中联重科极致思维的全新涂装主题色——星耀灰、砂砾灰、极光绿,惊艳亮相、华丽登场,吹响了中联重科向高端智能

中联重科举行产品新涂装全球发布仪式

4月15日,中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中联重科产品全新涂装发布会在湖南长沙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隆重举行。代表着中联重科极致思维的全新涂装主题色——星耀灰、砂砾灰、极光绿,惊艳亮相、华丽登场,吹响了中联重科向高端智能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号角。 4月15日长沙,中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中联重科产品全新涂装发布会在麓谷工业园举行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湖南省经信委副主任殷林波与中联重科董事长(CEO)詹纯

外资撤离背后:国内低端制造业危机日盛

导语:外资究竟有没有撤离中国?各个层面的感受不同导致了诸多争议。虽然在华外企关闭、撤离、裁员的现象时有耳闻,但同时加大投入增加产能的外资企业也不在少数。矛盾表象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内低端制造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之际的不安躁动。至于沿着“中国制造2025”的路线图能否趟出新路,考验的是行业上下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 低端制造业外资纷纷撤离 外企员工经历失业之痛

陕西西安高新区装备制造业跨步迈上4.0时代

众所周知,陕西西安一直是我国装备制造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西安高新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已经形成龙头引领及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极大地增强了西安装备制造产业在全国的产业竞争力。 占据工业4.0时代制高点 西安高新区充分发挥科教资源集聚的优势,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超过30%。西安高新区的强劲发展有力带动了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陕西和西安发展的重要增长

柳工集团将实施六大战略转型提升全球竞争力

“十三五”期间,柳工将努力成为以装备制造业闻名于世、消费和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集团。力争到2020年,集团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 时隔8年,柳工再次召开党代会。25日,广西柳工集团第三次党代会、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会议总结了过去,确定了未来发展目标。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柳工成绩骄人:资本运作取得长足发展、“一核两翼”产业布局框架基本形成、研发创新技术能力大幅提升、国际

中国动力转换全球关注:中国装备惊艳全球

高铁、移动通讯、工程机械、核电设备,中国装备在全球的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越来越高。中国装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业层级不断跃升,“中国制造”令人耳目一新。 刚刚结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越来越成熟的装备制造业,在“新常态”下可以提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鼓励企业参与

各地政府力推机器人计划 智能制造业前景广阔

在人力成本上升和智能制造的推动下,各地正在加速推动机器换人计划。广东佛山、东莞等城市,已经大量掀起机器换人计划。黑龙江省也在大力推进机器人及相关产业发展,预计2015年总产值将达150亿元。另外,浙江省的5000亿元机器换人项目,也在抓紧实施。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产化替代和转型升级的倒逼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细分领域,将获得千亿市场空间。 国际机器人协会23日发布最新行业调查报告

福田雷沃全球化10年征程 优质服务深耕海外

  2005年,福田雷沃重工开启了海外服务业务。10年的全球化征程中,福田雷沃重工为客户提供了及时、高效的服务保障,配备了一支海外服务专业队伍,加强对海外经销商的服务培训,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服务支持体系,探索出独特的海外服务模式。   据了解,为给海外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福田雷沃重工配备了同行业内第一支专业海外服务作业队伍。通过采取与高校联合培养等模式,目前福田雷沃重工已拥有近百名优秀海外服务人才

为何大而不强?四大怪相折射中国制造业之痛

今年两会上,一则中国游客春节假期到日本抢购智能马桶盖的事件,从会前一直发酵到会尾,引发各界关于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广泛热议。 从“用八亿件衬衣换一架飞机”,到中国游客海外抢购德国刀具、日本电饭煲、马桶盖……种种产业发展怪现象的背后,折射处在转型关口的中国制造业之痛。 怪相一:“墙内开花墙外香” 中国生产的智能马桶盖,出口日本、贴日本品牌,然后被中国人高价买回国内,拆开一看却发现“Made in

中俄经济合作重点将由能源扩至装备制造业

“中俄现阶段的设备生产领域合作将集中在资本输出和产品制造领域的输出,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国将在设备输出领域开辟新的市场。”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环境的变化,先进、高端的装备制造产业,正在成为一些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争夺全球产业链最上游的角力场。 在“中国制造”逐渐被国际市场淡化的同时,如何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战略转变,是目前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2015年3月13日,商务

王桂民:加快四个转型 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成为两会期间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个热点话题。对于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2025”,国内农机装备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福田雷沃重工董事长、总经理王桂民认为,中国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应该直面痛点,深化“四个转型”,即“企业由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技术由全球低端向全球中高端转型、产品由小型向大型转型,市场由国内向全球转型。”加快向全球价值链中

智能制造成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 重塑全球优势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在这一过程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却大而不强。我国制造业还处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模式中,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利润率明显偏低,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随着人口红利优势的减弱,我国制造业传统的低成本优势不再。

政府工作报告关注装备制造业 稳步走出去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提到,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铁路、电力、通信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 促进我国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优化外贸结构,既能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也对构建互利共赢新格局意义重大。 出口获融资保证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数次讨论和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政府力推,装备制造业逐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

政府工作报告关注装备制造业:重大装备走出去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提到,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铁路、电力、通信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促进我国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优化外贸结构,既能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也对构建互利共赢新格局意义重大。出口获融资保证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数次讨论和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政府力推,装备制造业逐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构建全球产业"互联网" 献策"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两会关注·一带一路 编者按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一带一路”是2015年区域发展的首要战略。“一带一路”辐射范围涵盖东盟、南亚、西亚、中亚、北非和欧洲。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两会上,本报

詹纯新:唤起“工匠精神” 强健中国制造业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如何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结合企业发展实践指出,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就必须发扬“工匠精神”。詹纯新认为,与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一种“工匠精神”, 如果不唤起“工匠精神”,中国就谈不上成为世界制造强国。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痛点” 数据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

谭旭光:政府工作报告给装备制造业转型增信心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给我们装备制造业企业增添了巨大的发展信心。”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重工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感慨。 谭旭光认为,国家推动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是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一大利好,转型升级步伐将会大大提速。同时,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中韩

解读:装备制造业占比超三成意味着什么

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表明,我国经济正处在向中高端演化的过程,并将持续这一过程。在劳动生产率与能耗指标的“一升一降”间,我国经济正逐步告别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高技术、低消耗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为何中国高铁、特高压全球热销?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4%,已经奠定了中国智造走向海外的基

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擦亮中国新“名片”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我国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从国内产业发展看,以高铁、核电为主的装备在国际市场具有高性价比的竞争优势。推动中国装备走向国际市场,优化外贸结构,既能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也对构建互利共赢的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擦亮中国新“名片” 1.装备业能否成为中国制造新“名片” 2014年10月,美国马萨诸塞州交通局正式批准向中国北车采

机工战略青年智库:聚焦制造业的系统集成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日前在京成立“机工战略青年智库”。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年智库的成立旨在打破行业界限,摆脱原有的“思维路径依赖”,吸纳产业、金融、学界等各行业的青年才俊,为机械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贡献智慧。按初步构想,机工战略青年智库将通过主题论坛等形式,开展思想碰撞,研讨行业热点。在日前召开的“机工战略青年智库成立大会暨新年论坛”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学博士孙喜做

机械制造业面临严峻形势 须“智取”新市场

2月8日,长沙市岳麓山下的麓谷第二工业园流水线繁忙依旧。厂区外,一辆辆大中型环卫车在雾中穿行。这里是中联重科环卫机械公司的新园区,在机械制造行业并不景气的2014年,他们上半年取得16.51%的增长率。 面对国内需求增长趋缓、出口受阻的宏观形势,机械制造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我国大型机械制造企业有何应对之策?笔者近日分别走访了几家国内机械制造业企业。 困局,机械制造业面临严峻形势 机械制造业历来被称

中联重科两化融合将打造五大全球整合平台

  近年来,中联重科公司在两化融合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其两化融合水平已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被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获工信部授予的“机械行业两化融合标杆企业”等多个省部级及行业奖项。2013年,在工信部举办的“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推进大会”上,中联重科获得“2013年度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殊荣。在工信部于2014年5月出台的《两化融

机械制造业面临严峻形势须“智取”新市场

2月8日,长沙市岳麓山下的麓谷第二工业园流水线繁忙依旧。厂区外,一辆辆大中型环卫车在雾中穿行。这里是中联重科环卫机械公司的新园区,在机械制造行业并不景气的2014年,他们上半年取得16.51%的增长率。 面对国内需求增长趋缓、出口受阻的宏观形势,机械制造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我国大型机械制造企业有何应对之策?笔者近日分别走访了几家国内机械制造业企业。 困局,机械制造业面临严峻形势 机械制造业历来被称

着眼新机遇 湖南智能制造业谋求智慧跨越

面对新时期条件下转型发展,湖南智能制造产业负重加压、智慧前行,正成为湖南新型工业化的新亮点。所谓智能制造就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所实现的新型制造技术和制造模式。2013起,湖南每年突破3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开发100项重点新产品、推进100项重点专利成果产业化。加快落实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实施企业技术创新“311”工程。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重点新材料推广应用认定奖励制

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额超过2万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晓涛6日介绍,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额达2.1万亿元,占全部产品出口收入的17%,电力、通信、石化、航空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呈快速增长势头。王晓涛当日在国新办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我国铁路装备已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铁路机车出口额约4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中国企业在境外参与修建的铁路线路总长超过1万公里,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区。核电

中联重科两化融合打造五大全球整合平台

近年来,中联重科在两化融合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两化融合水平已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被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 荣获工信部授予的“机械行业两化融合标杆企业”等多个省部级及行业奖项。2013年,在工信部举办的“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推进大会”上,中联重科获得“2013年度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殊荣。在工信部于2014年5月出台《两化融合管理体

预测:中国企业有改变全球铁路行业的势头

英国金融时报网称,通常而言,从北京到波士顿的旅行者,可能要先乘坐海航新开通的北京到波士顿直飞航线上的波音777客机,然后搭乘波士顿地铁蓝线,在德国制造的地铁车厢中从洛根机场站坐到政府中心站下车。你的家人或许已经开着沃尔沃在那里等候了。尽管这家瑞典汽车制造商总体上经营困难,但沃尔沃汽车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人们的喜爱。 将那架波音777客机换成中国商业客机C929,将波士顿地铁蓝线的西门子

曾光安:想全球化?不妨借鉴一下广西柳工

编者按:2014年12月26日,柳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光安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表了题为《先进制造企业的国际化挑战及应对——柳工国际化发展之路》的主题演讲。 柳工的国际化走过海外营销、海外制造、投资与收购三个阶段。 曾光安说,“国际贸易就是水上浮萍,四处飘荡。”柳工从1993~2003年,搞了10年国际贸易,最后就开发了摩洛哥和埃及这两个穷苦国家。但是,从2003~2013年这10年间,柳工辐

5年装备制造业年均增20% 河北转活“耗钢产业”

近段时间,河北装备制造业捷报频传:沧州宏润重工研发出世界最大5万吨垂直热挤压机组;石家庄欣意电缆生产出国内唯一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首架国内组装的赛斯纳凯旋208B飞机在石家庄下线,北汽黄骅生产基地生产出第一辆汽车,山海关百万吨造船项目在秦皇岛建成投产……另一组让人欣慰的数字是,2010年至2014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结构的变

产品走出去得到融资保障 装备制造业迎政策利好

日前,工信部联合中国进出口银行联合发文,为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出口及整体“走出去”提供融资保障。工信部、中国进出口银行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大重大技术装备融资支持力度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融资服务,支持产品出口及企业“走出去”。支持项目具体包括,重大技术装备直接出口项目以及通过工程承包等方式间接带动重大技术装备出口的项目;重大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业优势突显 市场容量依然可观

一方面是GDP的增长率在下滑,另一方面,CPI也在下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增速有所下滑。随着自贸区建设加速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2015年我国装备出口形势将改善。世界工厂网相关人员分析认为,201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中高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势头强劲。 高端装备制造业优势突显 市场容量可观 高端装备优势突显,市场容量可观 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发布产业蓝皮书指出

卡特彼勒再制造的创新之路 引领世界再制造业发展

卡特彼勒开展再制造业务40多年来,在全球已建立了17座再制造工厂,并拥有完善的全球旧件回收系统和再制造产品销售系统,产品包括发动机、变速箱、驱动桥、液压零部件、电子控制单元等。每年回收处理200万个旧件,再制造回收处理8万吨材料,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再制造企业。且看——卡特彼勒再制造的创新之路。卡特彼勒是全球最大的建筑机械、矿用设备机械、柴油及天然气发动机、工业燃气轮机和柴电混合动力机车的制造企业

创新融资服务 装备制造业出海金融新政落地

近日,工信部联合中国进出口银行联合发文,为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出口及整体“走出去”提供融资保障。 笔者昨日从工信部获悉,近日,工信部联合中国进出口银行联合发文,为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出口及整体“走出去”提供融资保障。 业内人士认为,在“一带一路”全球大战略下,装备制造的出口空间巨大,相关上市公司有望抓住历史机遇。 工信部、中国进出口银行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大重大技术装备融资支持力度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

金融政策助力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扬帆出海

12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会议认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大金融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可以推动我国优势和富余产能跨出国门、促进中外产能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中国产品尤其是装备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外贸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古至今

工信部副部长:装备制造业25%超高速增长结束

12月18日-19日,由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广州工业机器人制造和应用产业联盟共同主办的“2014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暨首届中国(广州)工业机器人峰会”在广州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毛伟明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4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毛伟明在致辞中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每年25%超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过度依赖投

工业4.0热潮的背后:中德两国同忧制造业

百度搜索栏里键入“工业4.0”,紧随着的关键词是——股票、概念股、概念股龙头……12月11日中国股市大盘下跌,“工业4.0板块”却逆势大涨。与此对应的是,今年10月以来,行业网站、大众媒体和经济论坛上,“工业4.0”成为必谈的主题。德国人恐怕想不到,他们2013年提出的国家战略,2014年却在中国走红。“工业4.0”热潮的背后,是两国对制造业的共同忧虑。工业4.0,指的是比“工业3.0”(制造业自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高端访谈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