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球产业"互联网" 献策"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两会关注·一带一路

编者按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一带一路”是2015年区域发展的首要战略。“一带一路”辐射范围涵盖东盟、南亚、西亚、中亚、北非和欧洲。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两会上,本报记者就“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分别采访了代表和委员。

 以一带一路为突破口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工信委主任李朝兴,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一带一路”所穿越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居多,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能源需求依然大幅增加,推进能源变革更为迫切,任务也更为艰巨。

由于“一带一路”具有开放性,未来一旦形成虹吸效应,还可能吸引更多的国家和经济体参与其中,进一步释放其辐射性。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已经形成了互联互通基础。未来,相关国家可以通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能源建设带动经济合作,以能源互联互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能电网在全球广泛应用、强化能源与电力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

据了解,目前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国家电网正在推进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到2030年,预计将建成9项跨国输电工程,总投资3123亿元,形成向我国能力7400万千瓦,年输电量4810亿千瓦时,将节约燃煤2.1吨,减排二氧化硫96万吨。此举有望迈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第一步。

架网互联 解决我国能源紧张

李朝兴指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我国是全球能源第一消费大国,占到全球能源消费量的22.4%,而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90.1%,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随着全球能源消费持续增长,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的能源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由清洁能源全面取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而绝大部分清洁能源只有转化成电能才能高效利用。因此,“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将是未来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连接“一极一道”(北极、赤道)等大型能源基地,搭建全球能源配置平台,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届时,全球清洁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0%左右,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碳670亿吨、二氧化硫5.8亿吨,全球能源碳排放115亿吨,仅为2009年的50%左右,可有效控制全球气温上升。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在特高压技术和装备上已经具备了比较优势。随着能源建设的互联互通,我国对外能源合作不仅是单向引进油气资源、能源技术装备,逐渐向对外输出特高压等技术装备。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丝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电网建设相对落后,供应能力有限、进口依赖度高,将给中国电力设备企业带来可观的商机。不仅转移消化国内的富余优质产能,更能让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接受检验,促进中国制造升级换代。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议

对于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李朝兴建议指出,相关部门能使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做好顶层设计。将能源互联网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顶层设计,结合“一带一路”涉及国家实际,从国家层面指导做好能源互联网发展规划;出台支持性政策,促进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输出成为“世界标准”,抢占世界能源发展制高点;加快特高压装备系列产品研发制造,确保形成一批“中国创造”。

做好国内能源互联网建设,是积累技术、管理等经验,更好“走出去”的前提。相关部门可将发展特高压纳入国家“十三五”能源电力规划,进一步加大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建设力度,加快实现全国能源的互联互通、优化配置。按照远方来电“进得来、落得下、送得出、用得好”的思路,统筹各级电网发展,特别是对智能电网建设进行统一部署,出台国家层面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展电能替代相关政策研究,出台环保、补贴、价格等配套支持政策,在终端能源消费领域,推动各地应用电锅炉、电采暖、港口岸电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天津“桥头堡”功能,促进国家战略落地。天津位于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建议规划建设一批以蒙古至天津等特高压工程为代表的跨国互联互通电力通道,将新增入津特高压工程纳入国家“十三五”能源电力规划,尽快开展前期工作,确保工程尽快投产,进一步提高天津供电保障水平。

最后是建议尽快出台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财政补贴、税收、电价、投融资等方面支持政策和其它配套政策。通过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合,推动能源、电力、电工装备等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带动电子、家电、信息通信和电动汽车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提升民族装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责任编辑:Nor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一带一路 市场 机械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