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关注装备制造业 稳步走出去

2015/03/12 11:03中国能源报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提到,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铁路、电力、通信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

促进我国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优化外贸结构,既能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也对构建互利共赢新格局意义重大。

出口获融资保证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数次讨论和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政府力推,装备制造业逐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相继出台,部分初期探索项目也陆续落地。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额达2.1万亿元,占全部产品出口收入的17%,电力、通信、石化、航空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呈快速增长势头。其中,出口铁路设备267.7亿元,比上年增长22.6%。

仅核电方面,我国与巴基斯坦合作已承建6台压水堆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340万千瓦;中国核电企业在加拿大、英国、罗马尼亚、法国、西班牙、哈萨克斯坦等国合作顺利推进;此外,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成功出口阿根廷。

1月28日国务院会议强调,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需求。这不仅有利于当前经济发展,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迈进的重大机遇。

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会议中强调,将“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

如何保证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将主要通过商业银行,来实现加大对重大装备设计、制造等全产业链的支持力度,并通过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采取基金、债券等方式,保证为我国的制造业“出海”,提供长期外汇资金支持。

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报告同时指出,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网、高端装备指导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国家把大批生产线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中国制造”风靡全球。我国出口主力军长期停留在纺织品等低附加值产品中,大而不强、多而不精,这种“中国制造”被冠以“低端廉价”头衔。

宋清辉指出:“面对世界制造业竞争格局,必须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关键核心方面再下功夫。”他在谈及近日中国游客抢购“made in China”的电饭煲时表示,这需要我们反思,为什么没有“design in China”的产品被中国消费者抢购。

可喜的是,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有所改观。宋清辉表示,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向资本输出国转变,特别是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以质优价廉的优势赢得国际认可,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我国高铁、核电装备制造业的“出海”成绩,开始了我国从“产品输出”到“产业输出”的转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表示,将率先开拓铁路、核电等重大装备的国际市场,同时,支持其他装备走出去,并开展产能的国际合作。

为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报告指出,将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同时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并进一步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

提升海外权益保障

为使中国企业走得出、走得稳,报告在提出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健全金融、信息、法律、领事保护服务的同时,强调要注重风险防范,提高海外权益保障能力。

“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助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快速“走出去”。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秘书长宋荣华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将在沿线国家发展能源在外、资源在外、市场在外的“三头在外”的产业,进而带动产品、设备和劳务输出。

由于“一带一路”大多沿线国家尚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不少国家的经济高度依赖能源、矿产等资源性行业,中国有能力向这些国家提供各种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等,处于产业链的相对高点。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基建原材料等多个行业将直接从中收益。

在“一路一带”战略的支持下,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无疑迈得更稳、更扎实,但是,在随着“一带一路”助推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步伐的加快的同时,地域、政治、法律等诸多风险因素不断凸显。

宋清辉表示:“综合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风险和困境,一是政治信用风险、海外上市风险、并购风险,如墨西哥政府突然取消中国高铁项目;二是语言困境、法律条款限制等;三是项目的终止、毁约、绑架等等,这些都会使国内企业面临大额损失。” 他表示,我们在走出去的同时,要做好风险应对准备。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曹钢认为,完善支持政策、做好配套的财政金融保障是风险防控的关键。

“这些风险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企业的对外战略投资模糊、缺乏国际经营经验、投资决策机制和防范风险的意识不足,以及专业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宋清辉还指出,这也和我国政府在企业“走出去”方面存在的制度缺失有关,需进一步完善。

责任编辑:Nor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叉车Forklift》对话俞传芬:“潜心内功,坚持长期主义”

目前,“长期主义”成为企业经营的热词,与之相关联的可持续发展、提升韧性成为国内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战[详细]2022-12-01 10:07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致函协会 感谢工作支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致函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就协会迎难而上,针对企业“走出去”面临的痛点难点[详细]2021-02-22 08:59

发改委外资司致函协会 感谢工作支持

近日,发改委外资司致函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就协会积极配合发改委开展新形势下工程机械行业“走出去”重[详细]2021-02-09 09:12

中联重科:牢记总书记嘱托 推动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

时钟回拨到两年前。 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参加审议,就[详细]2018-03-09 09:08

【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詹纯新:企业走出去要“做主、做深、做透”

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中华全国总工会界别举行联组会,委员们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在发言中说,学习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报告接地气有温度惠民生,内涵极其丰富,既有前瞻的顶层设计,又有明确的改革举措,体现了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好报告。 作为来自装备制造企业的委员,詹纯新表示,他特别关注到报告对“一带一路”的论述:“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他认为“这是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重要方向”。 詹纯新委员所在的中联重科,多年来产品不断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企业积极探索海外布局,通过并购、建厂、合资等多种方式走出去,先后并购了英国、意大利、德国、荷兰等国家的公司;在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沙特等“一带一路”沿线建立9个基地、20个贸易平台、100多个销售网点,形成了“两横两纵”的海外格局。 “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做主、做深、做透’”,詹纯新委员结合中联重科的实践谈了三点体会。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 “做主”,既要有包容力,又要有掌控力。他表示,海外并购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并购始于战略需要,难在战略把控。要防止出现实的股权交易、虚的整合协同。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一方面用包容的心态和姿态去求同存异,理解、接纳不同文化的差异,但另一方面在战略上把握住话语权,把收购的企业纳入到了整体战略管控体系当中。 在中联重科投资、收购的实践中,无论是在意大利、德国还是在美国、巴西,都各有各的定位,全球一盘棋。 “做深”,既要深度认同,又要深度协同。詹纯新说,企业在走出去和走进去的过程中,要获得内外的深度认同,并实现中外深度协同。 “做深”包含着企业需要遵循“本土化”原则,用负责的行为赢得收购企业和当地社会的认同。詹纯新举例说,德国m-tec公司是全球干混砂浆设备制造行业的第一品牌,2013年被中联重科收购,5年的时间已经实现全面融入,全面协同。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在中国得到推广,业绩持续提升。其总经理有一半时间在中国,不仅管好了德国公司,也管好了中国分公司,还爱上了中国文化。 “做深”的另一方面,是遵循“包容、规则、责任、共创、共享”五点共识,形成技术、市场、产能等全方位的协同机制,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中联重科最为经典的收购案例当属2008年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遵循“五点共识”,中意团队深度合作,推陈出新,2012年研发的101米碳纤维臂架泵车至今保持着吉尼斯世界纪录。有效的融合与管理得到意大利政府、工商界、员工的认同和赞誉,时任意大利总统亲自给詹纯新颁发了莱昂纳多国际奖。这一收购也作为教学案例被收录进了哈佛商学院。 詹纯新委员表示,在“做主”、“做深”的基础上,还要“做透”,既要因企制宜,又要用到极致。企业走出去以后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把收购的企业纳入走出去的整体布局当中。通过提升能力,挖掘潜力,把海外布点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据介绍,意大利CIFA是欧洲老牌装备制造企业,在研发制造和市场渠道等方面积淀深厚,但产品较为单一。中联重科收购之后,让它的资源充分发掘,潜能进一步释放。现在,CIFA公司不仅做混凝土机械,还延伸至起重机械、建筑机械、高空作业机械;不仅是产品制造基地,还成了中联重科的欧洲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和全球采购平台。此外,中联重科的北美研发中心,也是用“做透”的方式,打造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区域平台。 同时,詹纯新介绍,中联重科于2015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见证下首批入驻被誉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的中白工业园。在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和白俄罗斯企业合作,研发生产出适合当地市场的汽车起重机和环卫清扫车。为充分发挥当地的区位优势和工业资源优势,企业还快速推进了塔式起重机和农业机械的研发制造。“中联重科将把这个园区打造成‘一带一路’上辐射东欧、中亚和俄语区的综合性基地。”詹纯新说。 詹纯新委员表示,中联重科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懈努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民族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多尽一份责任。[详细]2018-03-06 23:06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