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固定投资

共有46482条相关内容信息

启动8条市域线!西安“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全文发布!

近日,西安正式发布《西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全文从打造一体化交通运输网、构建多层次综合枢纽体系等9方面,阐述未来西安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规划范围覆盖西安市行政区和西咸新区,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西安市“十三五”期间综合交通建设成就 “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为西安市实现新时代追赶超越和建设综合交通

碳中和目标下的投资机会——5大产业链与18个赛道

碳中和目标下全球迎来投资热潮,碳中和、零排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投资。基于多家研究机构估算,未来三十年内,我国实现碳中和所需投资规模在百万亿元以上,将为绿色金融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本文从碳排放源、碳中和的路径出发,梳理了碳中和背景下的5大产业链与18个赛道。 中国碳中和的目标与路径 1.中国减碳目标彰显大国责任 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共识,根据2021年领导人气候峰会资料,截至2020

山西省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 同比增长24.9%

山西省统计局消息,今年以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呈现“投资快速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的运行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2%,两年平均增速13.2%,投资增速在全国排第6位。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和主体,制造业投资对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具有关键性带动作用。全省制造业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43.8%,3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投资同比增长。提

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基建投资将温和增长

近期,多地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助力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业内人士指出,下半年,“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逐步落地,专项债三季度发行明显提速,将推动基建投资温和增长,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 基建投资持续发力 下半年以来,基建投资持续发力。近期,广东、湖北、安徽等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7月31日,武汉举行了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本次集中开工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

2020年是交通运输行业极不平凡的一年。全行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全年交通运输主要指标稳定恢复,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完善,运输装备不断升级,运输结构持续优化,基本完成交通运输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2021年一季度公路水路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0.1%

一季度公路水路投资比同期增长60.1% 从4月29日召开的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投资、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与2020年同期、2019年同期相比均实现快速增长。 其中,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一季度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5792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52.8%、比2019年同期增长18.5%。出行服务相关指标仍在恢复,营业性客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虽低于2019年同期

一季度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随着天气转暖,各地重大项目开工也忙起来、快起来。一季度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交通基建投资明显加快。分析人士预计,“十四五”开局之年动能强劲,地方重大项目储备较为充裕,将支撑全年基建投资平稳增长。 各地基建投资回暖 近期基建投资明显回暖。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9.7%,比2019年同期增长4.7%,两年平均增长2.3%。 从单月数据来看,3月份基建投资

政策持续助推上市公司布局 新基建万亿元级投资引关注

“当前临近新基建启动一周年,根据各地陆续公布的投资计划,新基建的投资规模达数万亿元,新基建将进入大发展时代。”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3月2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政策持续助推 新基建建设成效显现 2020年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

投资3万亿元,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多地稳投资路径明晰

新年伊始,多省市重大项目密集开工,近3万亿元项目接踵而至,各地描绘出稳投资新图景。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强化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专家认为,在经济复苏阶段,新旧基建节奏切换,传统基建投资放缓,新基建投资将有所发力,预计今年基建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助力“十四五”经济开好局。 稳投资蓝图展开 1月以来,上海、河南、湖南、广东、

西安2021年计划投资3950亿,安排740个重点项目~

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专题介绍了迎十四运会西安重大项目推进情况。今年,西安将安排市级重点项目740个,投资3950亿元,聚焦城建、文化、民生等领域,实现“办好一场会,兴旺一座城”。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西安发布 据介绍,今年西安安排市级重点项目740个,聚焦六大领域,重点推进314个续建项目、159个新建项目加快建设,全年完成投资3950亿元。同时,将加快推进267个前期储备项目的

2021年铁路投资以投产新线为任务,不设具体投资目标

近日,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国铁集团负责人表示,2020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19亿元,较年初计划增加719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550亿元以上,超过2019年水平。在疫情之下,坚决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的部署,投产新线4933公里。 好成绩也宣告了“十三五”规划的圆满收官。“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

2020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民间投资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12月15日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11月份,我国工业服务业继续回升,投资消费不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一、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 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比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03%。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

落子佛山!徐工将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基地

11月9日上午,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签约仪式在佛山市机关礼堂举行。徐工将在佛山市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基地。 佛山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蔡家华,佛山市市委常委、南海区区委书记闫昊波,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东升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签约仪式

基建投资延续回升态势 前9月挖掘机销量超去年全年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纳入统计的25家挖掘机制造企业共销售各类挖掘机26034台,同比增长64.8%;其中,国内22598台,同比增长71.4%;出口3436台,同比增长31.3%。1月份至9月份,共销售挖掘机23.65万台,同比增长32%。 从前9个月的挖掘机销量来看,这一数字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据统计,2019年共销售挖掘机23.57万台。今年以来,挖掘机销量已连续

三一SR400RW旋挖钻机:智慧钻机建设南京白下高新智能交通产业园

项目:南京白下高新智能交通产业园 地质:0-26m为土层、26-32m为砂岩 桩径:Φ1.3m;桩深:32m,入岩5-6m 施工设备:SR400RW10 三一SR400RW旋挖钻 工程概况 南京白下高新智能交通产业园是南京市重点建设工程。本次包括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总部基地、LG全球白电研发中心项目、南京市建筑设计院科研楼在内的13个建设项目落户白下高新,占地395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

前8月交通固投同比增长13.4%,东西部激增需求拉动工程机械市场

2020年1-8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较1-7月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8月完成3298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较7月放缓10.0个百分点。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持续保持在高位的公路建设投资,也是支撑2020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火爆增长的最重要的需求领域之一,而我们发现交通固投高位的省份同时也是工程机械需求的重要市场。 2020年1-8月,公路水路完

基建狂魔在雄安!10万亿+投资体量,2000亿中标,谁最“雄”?

雄安新区:“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自 2017 年 4 月国家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以来,便开始迅速推进,2018 年 4 月《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获批,2018 年 12 月,《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获批,2019年5月雄安新区征迁安置工作正式启动。 雄安新区设立三年多来,工作重心实现了从规划编制为主到以大规模开发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变,数万名建设者夙兴夜寐,全力推进重点项

北京58项市重点项目工程全部开工 总投资超2300亿元

总投资超2300亿元 大兴国际机场“综保区”明年验收 落实六稳六保 “整个园区道路除了北边,南部全都在加紧建设,周边的路网像知礼街等道路,也都在同期施工中……”昨天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位于大兴区礼贤镇的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综保区”)看到,该项目正在施工中,目前已进入地下管线的铺设阶段,这一备受期待的“综保区”预计将于明年下半年具备验收条件。作为今年本市“3个100”市重点工程之

基建投资持续加码,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望保持在10%左右的增速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4个,总投资4944亿元,主要集中在高技术、能源、农民水利等方面。发改委称,下一步将积极谋划推进新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防洪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等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达1.29万亿元。铁路方面,二季度以来铁路建设进一步提速。国铁集团预计今年开通铁路新线4400公里左右,其中高铁2300公里左右。 对于下半年,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体制

地方债发行再迎高峰 基建投资“弹药”充足

财政部8月4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新增专项债券发行22661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60.4%,年内尚余近1.5万亿元额度待用。专家预计,8月地方债将再迎发行高峰,规模或近万亿。其中,大量专项债资金将投向基础设施,加快“新基建”等领域建设。 基建项目加速开工 据兴业证券统计,截至7月中旬,基建项目累计申报23.21万亿元,同比增长超八成。其中,电力项目4.19万亿元,交通项目6.8万亿元,水利项

扛鼎稳投资,多重点领域超大项目加快推进

7月13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释放出水利重大工程加码提速的明确信号:将安排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匡算总投资约1.29万亿元,能够带动直接和间接投资约6.6万亿元。 事实上,不仅仅是水利工程,包括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化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等一大批超重大工程都在加紧谋划推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聚焦补短板惠民生,当前应加快顶层谋划、加大政策力度推进一批超大项目落

各地密集部署新基建 大量投资在路上

各地已相继公布2020年度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其中不少省份部署了新基建推进项目。专家表示,新基建的加快建设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恢复发展,而且能够为经济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在消费和出口发力受到制约的背景下,“三驾马车”中投资成为稳增长的主要动力。4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快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一业带百业”,既助力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又

聚焦“新基建” 轨道交通领域机遇空前

从上世纪末第一轮「铁公基」建设高潮开始,中国人就一直在享受「适度超前」的基建红利。在中国地图上延伸的公路、铁路、电网和输油管道,撑起了GDP快速增长的血管和骨架,也带动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 与架桥修路的老基建不同,这一轮新基建更像是在架构未来智慧社会的「神经中枢」。上阵的主力,也是我们口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位列“新基建”七子(5G基建、特

稳基建投资仍需格外注重补短板提效率

近来,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对很多地区来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恢复生产、稳定经济增长是紧要任务。因此,不少重大工程项目重启且加速推进。可以看到,不少地方推出了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其中基建投资是“重头戏”。如四川省推出了700个重点项目,年度预计投资总额超6000亿元;福建省确定年度省重点项目1567个,年度计划投资5005亿元。细数各省投资计划,公路、高铁、能源、水利、医疗、养老等,是基

中国50万亿救市计划来了 新基建成重要投资方向

在疫情影响下,基建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性再度凸显。 为了推动经济复苏,各个地方政府密集公布了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一波基建投资已经在路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3月10日,有25个省区市公布了未来的投资规划,2.2万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9.6万亿元,其中2020年度计划投资总规模7.6万亿元。 图片来自:IC photo 中央财经大学中财—中证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

疫情下,2020年基建投资何去何从?

2020年的春节,原本祥和的气氛被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吹得一干二净,疫情对经济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基建投资或成收官年重要动力 在疫情冲击之下,消费增速下滑明显,而出口受全球经济放缓以及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影响,也难以发挥支撑经济作用,经济短期恢复到正常增速仍然需要依赖投资。 而固定资产投资的三个主要领域是基建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考虑到制造业是中间行业,房地产受疫情冲击,销售回款下降

1500亿元 上海重大工程投资创新高

2月24日,中国第十届花博会花博园主体场馆项目正式开工,这是上海首批复工的市重大工程之一。从全市来看,上海工程建设在逐步走入正轨,截至上周末,已有14项市重大工程复工。 上海日前还公布了今年市重大工程计划,总投资达1500亿元,再创世博会以来新高。疫情是否会造成影响,丢失的进度又该如何弥补? “办法总比困难多,”上海市住建委副主任、市重大办常务副主任朱剑豪告诉记者,“我们正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自救和

万亿元新增专项债提前落地 专家预计大基建是投资主线

财政部12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地方债券发行43244亿元,完成全年发行任务的99%,其中,发行新增专项债券21297亿元。随着今年新增债券发行渐近尾声,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专家认为,随着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的提前下达,预计明年初将迎来新增专项债的快速发行,将提振基建投资。 今年前11个月,地方债券发行43244亿元 国金证券数据显示,

经济转型需要重塑基建投资模式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今年初,有不少人期望基建较快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但在已经过去的10个月,基建一直维持低位增长,最高增速是1-9月的4.5%,低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整体增速。 与很多其他经济数据一样,基建增速也往往是在季度末达到高点,呈现反弹的迹象,但随后又会

铁路补短板加快 2019年将确保完成8000亿投资

作为基础设施补短板的重要领域,铁路建设将为稳投资、扩内需、保增长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近期,多地纷纷加快铁路建设进度。 根据甘肃当地媒体报道,“十三五”末和“十四五”期间,甘肃全省在建和开展前期工作、拟规划建设的铁路项目14项,总投资近3000亿元,以补短板,加快构建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开放新格局,推进全省铁路建设。 其中,今年,甘肃省铁路建设实现了“三开一通”,即兰州至张掖三四

国务院再出大招稳投资 铁路、公路等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下调

11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做到有保有控、区别对待,促进有效投资和防范风险相结合。 国务院再出大招稳投资 铁路、公路等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下调 会议提出,一是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将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由25%降至20%。对补短板的公路、铁路、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方面基础设施项目,在收益可靠、风险可控前提下,可适当降低

国家发改委回应铁路投资放缓:今年将建成一批重大铁路项目

9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9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回应媒体“近两个月铁路投资绝对数量有所放缓”问题时表示,今年以来,铁路投资完成情况总体平稳,今年将会有一批重大铁路建设项目建成投产。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情况。 中国网 图 孟玮表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的目标任务。为了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

2019年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形势分析

2018年以来,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但动能放缓。展望2019年,鉴于贸易保护主义继续抬头、全球流动性渐次趋紧、潜在的新兴市场货币危机以及地缘冲突等风险因素,全球经济大概率弱势增长。对于中国而言,经济下行压力仍存,预计2019年我国GDP增速将回落(表1),但是,政策空间和市场韧性仍将助力经济行稳致远。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保持总体平稳,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g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在6月2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表示,今年以来,交通运输经济平稳运行,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行业结构持续优化,主要经济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持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大力促进交通有效投资,通过提前下达车购税资金、积极争取收费公路专项债额度、加快项目审批等措施,确保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吴春耕介绍说,1月份至5月

下半年投资聚焦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万亿元级重大项目全面提速

近期,多地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投资规模有望超万亿元。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基建投资增速在今年下半年有望逐步回升。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0个,总投资516亿元,主要集中在高技术和交通等行业。截至5月底,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下达了89%,对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短板弱项发挥了积极作用。 5G 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安徽、湖北、广西等多个地区密

云南将投资6万亿谋划推动2352个省级重点前期项目

云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云南省实施“补短板、增动力”省级重点前期项目行动计划(2019—2023年)》,提出我省将投资6万亿元,谋划推动2352个省级重点前期项目,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尽快补齐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方面的突出短板,保持我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行动计划》聚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计划内项目的实施,到2023年我省的基础设施短板基本补齐,脱贫攻坚成效得到巩固,社会事业长

纵观市场 基建投资或迎来重大利好

伴着阵阵春风,2019年也迎来第二季度。大地复苏,这是工程行业的旺季,结束了一冬的休整,是时候逐梦再出发啦!上一季度都有哪些大事及利好,小编带您一同回顾一下! 01、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出炉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出炉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出炉,我国今年计划推进、实施多项工程和项目。区域发展、丝路电商、中欧班列、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内容均被列入今年“一带一路”相关

从挖掘机产量“井喷”看基建投资走势

● 挖掘机产量“井喷式”增长,往往被认为是基础设施投资加快重要信号 ● 前两个月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多个协调性指标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 要防止基础设施项目从轰轰烈烈上项目到沦为“半拉子”工程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挖掘机产量累计49534台,同比增长52.3%,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4.4个百分点。 挖掘机产销情况与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挖掘机产量“井喷式”增长,往往被认为

北京将在通州区新建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枢纽

今年北京将推进300个市重点项目,涉及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方面,当年计划完成投资约2354亿元、建安投资约1243亿元。其中包括新建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新建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一期、新建城市副中心博物馆等。 昨日,北京市发改委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营管部、北京银保监局、北京证监局共同召开“2019年北京市重点项目融资工作会”,会上介绍了上述情况。 市区两级重点工程融资需

16省交通建设小目标 一张图透视2.45万亿元都花到哪里了

●确保投产新线6800公里,其中,高铁3200公里; ●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 ●新增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400公里; ●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8万亿元左右; ●预计铁路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或将创下新高…… 随着交通运输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2019年工作目标的提出,目前,已有16个省陆续公布了年度交通建设计划,总投资超2.45万亿元。目标太过庞杂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高端访谈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