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代机组

共有6007条相关内容信息

核电接力中国装备"出海"第二棒 核电技术"走出去"

继高铁之后,核电正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新名片。近日,中国与阿根廷签署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走出去”战略首单落地。专家认为,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未来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从低端转向高端的新引擎。 中国三代核电拿下海外首单 曾经在民用核电领域长期处于落后地位的中国,如今已完全掌握自主技术并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20

    2015-02-10 10:14

国资委启动中电投与国家核电重组 核电重组谋出海

继南北车之后,核电行业也迎来了两家央企的“合体”。 2月3日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上海电力、吉电股份、东方能源等同时发布措辞一致的提示性公告,证实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启动中电投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重组。 作为由国有资本垄断的行业,核电建设以中广核和中核为龙头。业内认为,上述重组属于优势互补,有望成为核电行业的第三极,从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同时,央企数量也将因上述重组而减少。随着央企不断以

核电板块博羊年“头彩”:内外市场齐给力

近日核电市场又迎来新“红包”——与阿根廷签署在阿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协议。市场分析认为,此番中阿正式签订核电合作协议意味着核电“走出去”战略首单落地。未来在国内核电市场蛋糕稳步“做大”的同时,海外核电市场又将再添新空间,相关设备制造商有望“借船出海”迎来市场盛宴,核电板块也将随之迎来羊年伊始A股市场的“头彩”行情。 国内市场靴子快“落地” 自2012年10月国家发布核电两大规划(《核安全规划》和《

热点聚焦:核电接力中国装备“出海”第二棒

继高铁之后,核电正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新名片。近日,中国与阿根廷签署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走出去”战略首单落地。专家认为,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未来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从低端转向高端的新引擎。 中国三代核电拿下海外首单 曾经在民用核电领域长期处于落后地位的中国,如今已完全掌握自主技术并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20

关注核电“走出去” 走出国门我们的底气何在(上)

近期,核电成为继高铁之后我国产业“走出去”的又一台重头戏,国内外广泛关注。 作为投资巨大、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高科技产业,核电“走出去”对促进我国核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带动国内高端产业发展,以及打造中国品牌、提升国家形象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鉴于核电的高度敏感性和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核电“走出去”还面临诸多挑战,很难一帆风顺、一蹴而就。 中国核电“走出去”条件具备了吗?今后还会遇到

    2015-02-09 11:05

中国将打造国家新名片 核电高铁“双龙出海”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晓涛在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表示,中国将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导,运用商业模式,大力开拓铁路、核电等重大装备的国际市场。 1月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晓涛在解读会议时透露,中国将率先大力开拓铁路、核电等重大装备的国际市场,“第一,

中电投国家核电确认启动重组 将现三强鼎立局面

被曝多时的中电投与国家核电的合并事宜,终于迎来官方的确认声音。中电投旗下上海电力等上市公司日前纷纷发布公告称,国资委已通知中电投集团启动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联合重组的工作。至此,国内核电中核、中广核以及由中电投与国家核电组成的第三极三强鼎立的局面终将形成。股价波动泄露重组信息 事实上,中电投与国家核电的合并消息早已传出,并也曾在去年年中得到过双方企业相关负责人的确认。近期,又有消息传出,中电投和国家

工信部:2014年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仅0.9%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新常态,钢铁行业也随之发生新变化。2014年,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初见成效,企业效益有所好转,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同时,由于下游需求减弱,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企业资金紧张凸显等,全行业仍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 一、2014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一)粗钢产量小幅增长,国内表观消费同比下降。2014年,全国粗钢产量8.2

    2015-02-03 16:19

两大核电巨头合并最高决策层已签字 方案将公布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核电项目,各方投资主体在未来都将不断争取与核电企业的合作机会 2015年开年,核电行业就好消息不断。除了高层不断在多个场合“力挺”核电之外,中电投和国家核电合并一事或将于近期公布具体方案。 在核电将迎来大发展的局面下,不管是对于中电投还是国家核电,都已蓄势待发,为大力发展核电做好了准备。因此,业内一致认为,双方合并将促进我国核电产业迎来新的格局。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

两大核电巨头合并几无悬念 具体方案有望近期出炉

2015年开年,核电行业就好消息不断。除了高层不断在多个场合“力挺”核电之外,中电投和国家核电合并一事或将于近期公布具体方案。 在核电将迎来大发展的局面下,不管是对于中电投还是国家核电,都已蓄势待发,为大力发展核电做好了准备。因此,业内一致认为,双方合并将促进我国核电产业迎来新的格局。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核电重启的临近,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想要从核电发展中分得一杯羹,核电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投

中国内陆核电站项目或将解冻 专家称为治雾霾

核电重启一直是2014年新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国家高层也曾在多个场合放出我国核电重启的积极信号。12月4日,国家发改委核电司司长刘宝华更是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启动一批沿海核电工程。 然而,湖南、江西等地的内陆核电站已投入巨资筹备多年,仍未破冰重启。 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后,国内的核电项目审批被全面叫停。次年,国务院明确“十二五”期间,不安排内地核电项目。 戛然而止的建设

核电"走出去"步伐加快 万亿元国际市场有望爆发

分析人士认为,核电有望成为继高铁走出去之后,“中国创造”的另一张“国家名片” 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或是受到国内核电重启以及核电装备“走出去”战略等多重利好的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A股核能核电板块景气度指数开始暴涨,从去年5月底的609点,一路扶摇直上,截至1月29日收盘,涨至1126

核电央企重组启幕:中电投国家核电合并获批

核电央企重组启幕:中电投国家核电合并获批 继南北车开始合并之后,与高铁同属“出海”重点领域的核电也将诞生新的“巨无霸”。 进入2015年,我国核电领域动作不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1月29日)从多个渠道获悉,今年1月初,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中电投)的合并事宜获得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昨日下

中联重科起重机圆满吊装全球最重核电穹顶

全球起重能力最强的履带式起重机——中联重科ZCC3200NP日前参与江苏田湾核电站建设,已圆满完成世界最重核电穹顶吊装,实现了国产3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在核电领域的首次成功应用。 田湾核电3、4号机组是中俄两国成功合作建设田湾一期工程后,继续深化核能领域合作的又一重大项目。中联重科参与的吊装项目为田湾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穹顶,是目前国际上外形尺寸和重量都最大的薄壳穹顶,此次吊装亦是业内吊装半径最

中联重科“配置”国内核电建设“新突破”

受益于我国大型核电站系统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安全发展核电”被列为2015年全年能源工作重点,核电在这个冬季格外火热。与核电一同引起市场关注的,还有核电建设的重大进步。 日前,全球最强起重能力的履带式起重机中联重科ZCC3200NP亮相江苏田湾核电站,圆满完成了世界最重核电穹顶吊装,实现了国产3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在核电领域的首次成功应用。 核电建设“第一吊”花落中联重科 作为福岛事故后我国核准

我国核电装备紧随高铁出海瞄准万亿元国际市场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现在谈核电海外战略仍显得稍早了些。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全面提升核工业竞争优势,推动核电装备“走出去”,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 从核电在建工程来看,目前,我国核电在建机组有26台,规模2800万千瓦,这使我国成为世界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向有关媒体称,中国很早就想在国外修建核电站,因为“出口一个

中联重科起重机“配置”核电建设“新突破”

受益于我国大型核电站系统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安全发展核电”被列为2015年全年能源工作重点,核电在这个冬季格外火热。与核电一同引起市场关注的,还有核电建设的重大进步。 日前,全球最强起重能力的履带式起重机中联重科ZCC3200NP亮相江苏田湾核电站,圆满完成了世界最重核电穹顶吊装,实现了国产3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在核电领域的首次成功应用。 核电建设“第一吊”花落中联重科 作为福岛事故后我国核准

我国大型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系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大型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系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有望摆脱国外技术垄断,核电自主化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中国广核集团对外表示,日前,“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系统研发”科研项目,通过了科技部组织专家组验收评审。此项目由中广核集团牵头,意味着国内企业已完全掌握适用于12英尺和14英尺燃料组件的控制棒驱动系统关键技术。 核电站控制棒是由硼和镉等易于吸收中子的材料制成,承担着反应堆启动、功率调节等控制

我国大型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系统技术取得突破

我国大型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系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有望摆脱国外技术垄断,核电自主化进程有望加速推进。据新华社1月6日消息,中国广核集团对外表示,日前,“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系统研发”科研项目,通过了科技部组织专家组验收评审。此项目由中广核集团牵头,意味着国内企业已完全掌握适用于12英尺和14英尺燃料组件的控制棒驱动系统关键技术。核电站控制棒是由硼和镉等易于吸收中子的材料制成,承担着反应堆启

中联重科:“新高度”擎起中国核电建设“新角色”

12月20日,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田湾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总重近500吨的安全壳钢衬里穹顶整体吊装圆满完成。这是世界最重的核电穹顶吊装,也是国产3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在核电领域的首次成功应用。 而完成这一历史性工程的则是中联重科的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ZCC3200NP。这意味着中联重科继石化、风电、大型场馆等建设领域之后,成功进入大型核电吊装领域,同时也标志着国内履带起重机技术水平已步入“新

核电重启前景明朗 超级大蛋糕将引发建设热潮

自从福岛核事故后,中国审批核电新项目的工作至今已蛰伏3年之久。 而在2015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沿海核电站则有望再度掀起建设热潮。根据目前披露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当进入“十三五”以后,内陆核电站何时启动也留给人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国务院已经确定,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在更多领域向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敞开大门,尤其在

核电建设明年上半年将迎高峰 三大项目积极备战

阿思达克通讯社12月26日讯,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安全、高效”成为中国发展核电的第一准则。2014年国家层面虽多次对重启沿海核电建设发声,但尚无正式开工项目。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年内新核电项目基本已无动工可能,2015年上半年将迎来新的核电建设高峰。 虽然无新项目开工,但中国核电发展目标并没有发生变化,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到202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

中联重科履带起重机成功吊装全球最重核电穹顶

12月20日,全球最强起重能力之一的履带式起重机中联重科ZCC3200NP,亮相中俄最大技术经济合作项目江苏田湾核电站,并圆满完成了世界最重核电穹顶吊装,实现了国产3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在核电领域的首次成功应用。上午9点08分,田湾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现场,中联重科ZCC3200NP履带式起重机将总重近500吨穹顶平稳吊离地面,经过起升、变幅、前后车十字行走等一系列连续动作,准确将其吊装至反应堆

重启前景明朗 我国核电有望在2015年高速发展

  自从福岛核事故后,中国审批核电新项目的工作至今已蛰伏3年之久。   而在2015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沿海核电站则有望再度掀起建设热潮。根据目前披露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当进入“十三五”以后,内陆核电站何时启动也留给人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国务院已经确定,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在更多领域向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敞开

中国核电自主化再提速 装备制造完成“十年生聚”

得益于战略性的坚强领导、合理的产业引导与布局以及相关企业的全力投入和“政产学研用”模式的运用,中国核电产业的国产化步伐在不断加快。进入10月之后,中国的核电建设再次“整装待发”。尤其是准备工作最为成熟的辽宁红沿河电站与福建福清二期、山东荣成石岛湾示范工程等,有可能陆续被“放行”,从而给“沉寂”已久的核电建设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不过,考虑到现有主力型号方案,不论是“二代加”还是三代,都有着引进、消化、

核电自主技术项目再获批 概念股迎跨年行情

核电已然成为今年能源圈的耀眼明星,作为我国国家领导人在推销高铁之外的又一张王牌,核电板块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也是扶摇直上。 日前,上海电气集团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签署“华龙一号”汽轮发电机组供货意向协议书,将承担防城港两台百万等级核电机组的研发、制造任务。据了解,该技术路线是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研发的自主三代核电机型,使用寿命将从原来的40年延长至60年。 而自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站2个机组采用“华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浮现 万亿市场即将开闸

“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故命名因之。”荣成,这个多年来靠海产捕捞、养殖在山东半岛兴盛的海滨小城,如今却承担着中国核电版图中的“先锋使命”。冬日的石岛湾海天一色蓝,“世界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几个大字异常醒目。凛冽的寒风中数台塔吊沿海岸线一字排开,长臂来回挥舞,穿着橘黄色服装的工人正在紧张施工,反应堆厂房已经从地下18米“生长”到地上20米,2017年年底有望发电。而在其不

多领域重大项目发布 一批沿海核电工程启动

日前,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布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涉及重大信息网络、清洁能源、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等重点领域。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为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国家将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建设。覆盖多项领域 据介绍,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加快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市场化原则,鼓励社会投资参与建设。同时,对中西部

核电建设“沉寂”三年重开闸 万亿民资蠢蠢欲动

  沉寂多年的核电建设,将有望进入到全面加快的时期。不负外界期望,一直被拒之门外的民资,终于有机会分食这块巨大的蛋糕。业内人士预测,“觊觎”核电领域的民资规模高达万亿之巨。据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介绍:“核电的发展主要依靠国有资本,今后在核电站的建设要向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开放,只要符合国家的核安全管理要求,都可以进来。”毫无疑问,核电建设为“涌动”的万亿民资带来投资的利好,同时,即将启动的一批

大连重工:挺起中国重机行业发展的脊梁

在大连,有这样一个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它走过了国企低迷的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3年痛苦脱困的20世纪90年代,承受了多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在我国重机行业普遍亏损或微利的时期,一直挺直腰杆,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健发展态势。它就是大连重工——犹如一颗蓝色的企业明珠,跳动着务实创新的时代脉搏,迸发出气势雄浑的磅礴力量。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大连重工即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大连重

发改委:沿海核电工程将启动 采用最高安全标准

发改委:我国将启动沿海核电工程 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称,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将促进资本构成多元化,并确保核电安全 中国核电业在逐步褪去日本福岛核事故的阴影。12月4日,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照中央的要求,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国将启动一批沿海核电工程。 核电发展要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事故。福岛事故后,我国有关部门暂

核电释放重启审批信号 未来设备投资达年均800亿元

  核能作为目前唯一可大规模利用的替代能源,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11月17日,由中核科技领衔,A股核电板块普涨。消息面,有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国家发改委近日已正式向国务院申报启动核电新项目审批,此次上报的是要正式通过核准的三个核电站项目的6台机组,预计最快将在11月份通过。而在11月4日,中核集团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其已收到国家能源局对福建省发改委、中核集团的请示报告发出的复函:同意福建福清

核电释放重启信号 未来6年设备投资年均800亿

未来6年设备投资达年均800亿元 核能作为目前唯一可大规模利用的替代能源,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11月17日,由中核科技领衔,A股核电板块普涨。 消息面,有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国家发改委近日已正式向国务院申报启动核电新项目审批,此次上报的是要正式通过核准的三个核电站项目的6台机组,预计最快将在11月份通过。 而在11月4日,中核集团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其已收到国家能源局对福建省发改委、中核

三大核电项目启动在即 设备制造商迎来曙光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中国核电建设一度陷入低潮,核电新项目建设审批也已经停摆三年多。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向国务院申报启动核电新项目审批,此次上报的是要正式通过核准的三个核电站项目的6台机组,预计最快将在11月通过。 然而,相对于地方政府和核电运营商,核电产业链波动对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影响更大。一位核电设备企业的负责人就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是企业最困难的一

核电年内重启成定势 万亿市场荣耀开启

据分析师认为,核电发展的技术障碍解除,核电年内重启基本确定,核电新项目年内获批条件完全具备核电年内重启几成定局。近日,国家能源局同意福建福清5、6 号机组工程调整为“华龙一号”技术方案,第三代国产核电技术获认可。分析师认为,核电发展的技术障碍解除,核电年内重启基本确定。核电新项目年内获批条件完全具备。此外,这也将拉开我国核电快速发展的序幕,国内核电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万亿市场即将打开。核电年内重启成

核电年内重启几成定局 万亿元市场拉开发展序幕

核电年内重启几成定局。近日,国家能源局同意福建福清5、6 号机组工程调整为“华龙一号”技术方案,第三代国产核电技术获认可。 分析师认为,核电发展的技术障碍解除,核电年内重启基本确定。核电新项目年内获批条件完全具备。 此外,这也将拉开我国核电快速发展的序幕,国内核电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万亿市场即将打开。 核电年内重启成定局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福建福清5、6 号机组工程调整为“华龙一号”技术方案

核电重启在望 消息称装机总量将减至5300万千瓦

近日,有多方消息称,国家能源局正在编制核电十三五发展规划,计划下调核电装机目标,到2020年核电装机目标从原来的5800万千瓦缩减至5300万千瓦。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23日)致电国家能源局新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有正式文件会发布在各门户网站,“我们目前并不知道你说的这个消息。” “我听说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对发展核电还未达成一致意见,下调(装机

核电审批思路定调:建设项目成熟一个批一个

核电重启的预期不时在拨弄资本市场神经。上证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国家能源局昨日召开下一阶段核电项目评议会,组织专家对各个技术路线的堆型进行评价,包括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形成共识后方案近期有望上报国务院。不过,不同于近期媒体报道的“首批四地六项目”,核电最新审批思路是“成熟一个,核准一个”。知情人士称,红沿河二期项目最快10月开工。 今年以来,有关方面已多次表态要尽快重启沿河核电项目,最新口径是“年底之

发改委拟定4个沿海核电项目 将开启千亿级市场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国家发改委日前拟定首批4个共计逾1000万千瓦沿海核电项目的开工安排,其中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站有望成为首个获准启动的新项目。 事实上,今年以来有关核电新建项目审批开启的消息就不断传出,在6月份举行的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上,沿海核电项目更是被重点提及。 业内分析指出,以当前核电综合投资水平核算,1000万千瓦项目的投资规模可达1600亿元,这将给上游核电设备制造商

国家核电董事长观摩“全球第一吊”施工现场

8月25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在国家核电副总经理孙汉虹,国家核电总工程师、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俊,国家核电首席信息官兼办公厅主任郭宏波等陪同下,来到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重大科技专项CAP1400示范工程现场调研工作。 王炳华(左五)在“全球第一吊”前合影留念 王炳华一行在CAP1400示范工程施工现场察看了1号机组核岛基坑钢筋绑扎过程,以及钢制安全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高端访谈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