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二手设备专家委员会大事记
2013年4月19日
中国工程机械二手设备研讨会暨专家委员会正式开始筹备。
2013年7月10-11日
举行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二手设备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并同期举办2013中国工程机械二手设备高峰论坛。
2014年1月6日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正式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工程机械身份识别申报工作,最先开展申报的设备主要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叉车等6种产品,产品身份识别序列号需要申报品牌、机种、型号、生产年份、产地等信息。
将来,还将由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牵头,成立二手设备身份识别标准委员会和二手设备评估通用标准委员会。参考商务部和企业对二手设备的检测标准和经验,建立二手工程机械行业统一的评估、检测平台,建立示范性的二手设备交易市场。
身份识别只是一个开始
按道理说,二手设备的交易应当完全交给市场进行自我调节,买卖双方依据市场原则进行交易。但是,二手设备不同于新产品一样有三包期,有企业的品牌及信用保障,更多的是将带给购买者一种不确定性和未知性。的确,二手设备交易的确存在太多的风险。
600万的市场保有量,确保了工程机械二手交易是一种常态,而非仅仅作为新机销售的补充而存在。而且,这一市场将随着保有量进一步饱和,以及我国的大型工程的逐渐落成而变得更加重要。没有“身份证”,给二手工程机械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的阻力可以说是异常巨大的。
事实上,身份识别其实并不是一项新奇的功能,大家最为熟知的可能是现在许多公司在执行考勤制度时所采用的诸如指纹打卡、视网膜识别等方式;而在设备方便,最广为人知的可能便是在手机的身份识别功能,在手机上输入“#06#”,便会自动弹出该手机的IMEI码(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诞生时间并不久远的IT行业,依靠强大的IT技术,将身份识别功能做得极为出色。
反之,传统工业产品的身份识别功能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即使是在相对成熟的汽车领域,二手车的交易问题也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即使在汽车交易市场上,购车者能够获取的真实信息也十分有限,更多时候也要凭借自己对汽车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工程机械并非一种消费品,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拥有辨别设备好坏的能力。也就是说,这类产品更需要一个平台,提供有关设备的充分信息。否则,在文章开头所叙述的种种案例必将在全国范围内重复上演。
税收、假冒伪劣、二手设备退出机制等等这些问题,也都早已被提上日程。彼时,这些问题难以解决,是困扰行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此时,我们很欣慰,我们看到了行业协会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大步——身份识别工作的大幕已经随着2014年的到来正式得到了实质性的推进。
困扰二手设备交易的核心问题,说到底其实是诚信的问题。正是由于二手设备价值难以评估,以及其中存在各种利益关系,导致市场乱象丛生。如果有一天,市场上的所有参与者都能够秉承诚信原则,规范自己的商业行为,那么就不会再有如此多的受骗案件的出现。
看着一个新的市场监管机构诞生,远没有看着一个老的市场监管机构注销令人振奋——只有那时,才能够宣告市场已经足够成熟。但是,正如一句话所说的那样,启航远行是水手回家之路的开始——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及其下属的二手设备专家委员会今天所做的这些努力,正是将行业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范,使其健康发展,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期待一个更加纯净和有序的市场环境,让所有的参与者能够获取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