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有“加快”的紧迫感
三月的春光里,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蓝图铺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一节的标题下,“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头一项。“加快”二字显示出今后推进这项工作的非常力度。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到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正好是7周年。
7年来,三地发展格局为之一变。打通加密的交通网络,让三地往来更加便捷省时;协调同步的污染治理,让三地百姓见证环境改善的稳步成效;分工协作的产业布局,让三地企业有了更大成长空间;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让三地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同城化便利……原本就地缘相接、山水相连、人缘相亲的京津冀,融合得更加紧密。
去年,津石高速通车,石家庄、雄安新区到天津有了一条里程更短的快捷通道。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京唐、京滨城际加快建设,天津的蓟州区、宝坻区将迈入高铁时代。天津港好消息不断,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83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1%,增幅居世界十大港口之首。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已有2109家,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累计注册企业317家。天津全年引进北京企业投资项目676个,资金到位额1262.27亿元。
“十四五”,谋新篇。对于天津来说,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双重历史机遇,必须在大局中谋发展、谋创新。在天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里,把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作为重中之重,并且提出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天津未来发展目标更加清晰、具体。
其实,天津提出的这两大目标,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蓝图里的局部。“一基地三区”,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在2015年国家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这是天津在全国大舞台中的角色,更体现为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分工。
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同样是天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提升滨海新区城市承载功能,服务天津“一基地三区”定位实现,推进港产城融合,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跨越“十二五”、“十三五”,展望“十四五”以及更长远的2035年远景,天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都在不断增强。再次回眸过去7年,三地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天津人除了感受到有形的变化,还有思维、心理、理念等方面的更新。特别是在实践中加深了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全面理解。
继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战略出台,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上下结合,城市群分工协作、抱团发展已成当今大势。从国外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重要经济中心,也都是组团式的。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担负重要使命。
“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中的这一要求,应该切实成为天津的工作动力。对于天津来说,除了立足大局、乘势而上,更要主动谋划、奋勇争先。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创新发展,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更好服务于“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实现。要高质量推进“871”工程,提升环境承载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要建设宜居幸福的城市,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城市的温度和魅力。
运河通南北,海港连远洋,天津的城市基因里从来不乏开放,历史上越是开放的时代经济发展得越快。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天津更要高度重视开放,成为“天下之津”。要不断开阔胸襟视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扬长补短,实现功能定位,提升竞争力。要有“加快”的紧迫感,力争“新的突破性进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责任编辑:Yaodl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