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祥会长:加快推进机械工业转型升级

2013/01/10 09:59中国机经网

三是完善行业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在科技工作方面,召开了年度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工作会议,对绿色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进行了换届改选,并举办了绿色制造技术论坛。组织评审并批准了19个机械工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截至目前,已批准建设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91家,验收并挂牌运行的108家。组织推荐了3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7项新产品,对加快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进行了研究,正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加以推动。组织评审2012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396项,科技成果与新产品鉴定163项。在质量工作方面,首次提出并建立了质量信息监测与预警平台及发布联系机制,发挥了联络网平台作用。统筹安排了196家质检机构的日常管理,修订了管理办法,推荐13家成为工信部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组织了对80家质检机构、计量测试机构的复评审和监督工作,组织修订了汽车、电工领域3项计量校准规范,开展了相关产品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组织召开了5次机械工业品牌战略委员会及秘书处会议,开展了品牌培育推荐和管理体系培训,推动了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及信用等级评价活动。审查上报生产许可证审查资料223批,涉及近400家企业,实地核查83批。开展了特种资格培训近10期,培训人员近千名。在标准化工作方面,组织了39个技术委员会的调整换届和6期标准化人员的研讨培训,加强了产业急需、具有创新成果和国际水平的重要标准制修订工作。截止到11月,共完成659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立项和190项国标、362项行标项目的报批工作,修订标准208项,正在审查复核待报批国标项目32项、行标项目678项。同时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取得新突破,ISO/TC96(起重机)的秘书处设在了中联重科,北起重研究院担任主席。在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服务方面,协助有关部门召开了多次国产化工作会议,并配合开展了国家重大工程设备国产化的跟踪分析论证,制定了关键设备国产化方案与鼓励引进吸收再创新措施及相关标准,受委托对43家企业申请国家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了评审。在推进政策研究与市场咨询服务方面,相继完成了“装备工业转型升级关键基础领域发展思路及对策研究”、“装备工业基础能力提升重点研究”、“机械工业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研究”以及“机械行业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研究项目”等重点课题。发挥专家优势,开展了江苏大丰港、山东济宁、内蒙赤峰市等“十二五”装备制造业规划、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等专题项目。推荐了5家单位入选第二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在进出口服务方面, 组织修订提出了《机电产品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进口贴息鼓励引进吸收再创新暂行办法》等调整意见。举办了两期270家企业参加的应对贸易摩擦和维护产业安全业务知识研讨培训。在人才培养服务方面,组织召开了系统人才培训工作座谈会,举办了两期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与近10个工种的职工及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开展了职工科技进步奖评审与中华技能大奖推举等活动,为推动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

四是加大对外交流合作,促进行业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一年中,举办了海峡两岸精密机械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与中国台湾地区区机器工业同业公会签署了《两岸精密机械产业合作意向书》。开展了中国-加拿大经济互补性研究,参与了中、日、韩三国、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区谈判工作和中国-东盟间交流等活动。与韩国机械振兴会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与俄罗斯工商会、德国VDMA、GE能源集团进行了工作交流。出席了德国VDMA举办的德资企业高层论坛和参与主办的第11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并做了主旨演讲。赴俄罗斯、英国参加了相关论坛及技术研讨会议,组团参观了汉诺威工业展。立足行业利益和产业安全,配合有关部门回复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第四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意见,出具了15份对我自由贸易区建设及跨国公司经营者集中项目涉及我产业安全的意见书。同时,对东盟特定原产地规则、中韩自由贸易区机械产品降税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及方案。对一批国内投资项目的进口设备提供了行业技术鉴定意见。2012年,中机联荣获全国产业损害预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五是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创办一流行业协会。2012年,围绕增强“四个意识”和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社团的愿景目标,按照国资委的部署要求,开展了工作本部管理提升活动,经过梳理问题、查找不足,已进入整改阶段。预期经过四个阶段活动后,中机联的基础管理、职工素质能力以及管理效能、服务质量等,将有一个新的提高。期间,组织了员工培训,完善了会长会、务虚会、总部办公例会等会议和督办、财务、人事等管理制度。对调研中会员提出的18条意见建议,作为改进提高服务质量的重点,逐一进行了落实和定期督办检查,取得了成效。

同时,加强了系统党建及代管管理工作。按照国资委统一部署,及时组织了党的十八大及各项方针政策的传达学习,进一步健全了中心组学习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及廉政建设、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等制度,下气力推进了党风廉政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对11家专业协(学)会和5家事业单位进行了换届考核和领导班子配备。加强了财务监管和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在努力办好机经网和会刊杂志的同时,对主管的近70种报刊媒体加强了管理,并注重了在各专业工作中的资源整合与合作共赢。

目前,中机联已形成了较好的工作团队与工作基础,凝聚力服务力不断增强,在政府、行业及企业会员中,信誉度不断提高。但我们深知,在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业务培育、服务水平及能力提高与经济实力增长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尚不能完全适应事业发展的需求。新的一年,我们将加倍努力,争取有新的进步。

责任编辑:Ann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王瑞祥会长:保持机械工业发展基本盘 为稳增长保全局多做贡献

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王瑞祥会长在工信部网站发表署名文章:《保持机械工业发展基本盘 为稳增长保全局多做贡献》,文章对《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进行了解读。 现将全文刊发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今年是我国深入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是机械工业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当前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不稳三重压力,工业经济面临的困难挑战明显增多,下行压力加大。近期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提出了18条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这对于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更好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械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将认真贯彻落实。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而机械工业作为“大国筋骨”,关系宏观经济大局稳定,关乎国防建设和国计民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械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装备的同时,产业规模、装备能力不断增强,增加值、营业收入等经济规模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均在20%以上,其地位作用举足轻重。2021年机械工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全力稳增长、夯基础、补短板、促升级、增效益,保持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0.4和0.2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利润总额1.6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完成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实现贸易顺差314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机械工业的平稳发展为支撑全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机械工业也面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投资减弱等下行压力和困难挑战,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任务艰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综合性行业组织,将引导全行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保全局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摆在首位,与实施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相结合,积极推动落实《若干政策》,努力做好机械工业稳增长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全面辩证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党的基本路线的本质要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工作重点聚焦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重点聚焦化解经济风险、扭转经济下滑态势和构建新发展格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 二是加强行业监测调度。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紧密结合行业实际,加强调研和行业经济运行监测,重点针对用能、订单、就业、资金、应收账款等热点问题,及时做出研判预判,推动有关政策落地。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反映企业诉求,提出政策建议。加强与上下游产业的对接协作,针对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的突出问题,加强协同应对。 三是全面实施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以实施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抓手,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强弱项、补短板、锻长板、提能力,扎实推进“两化”攻坚取得实效,为稳增长赋能。加强与各专业领域协同,努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数字化转型,大力开发高端产品和先进装备,积极开拓新市场,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四是坚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优势,加强国际疫情形势和海外市场的预判预警,提出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巩固海外阵地和开拓新市场的思路举措。充分运用“一带一路”、外建工业园、自贸区等载体和国际性展会、专业性论坛等服务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与产能合作,促进双向贸易投资,提升机械工业国际化水平。 新的赶考路上,机械工业将传承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秉承产业报国的初心使命,勠力同心、拼搏进取,以持续稳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详细]2022-03-11 14:32

全国机械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进会在京召开

9月8日,中国机械联组织召开“全国机械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进会”。会议主题是:深入学习[详细]2021-09-09 11:10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王瑞祥会长一行莅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调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制定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关于推动机械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详细]2021-07-16 09:39

中机联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交流会在京召开

2019年9月12日上午,中机联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交流会在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召开[详细]2019-09-17 10:48

王瑞祥:勇于担当 不辱使命 努力打造机械工业精品工程

在《中国工业史》机械卷编写工作专题会议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国工业史》机械卷编委会主任、主[详细]2019-07-12 11:32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