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今日工程机械》营销 > 封面文章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千亿徐工背后的故事

www.d1cm.com2013/03/04 15:28来源:第一工程机械网作者:司宁博

打破枷锁才可以谈改革

从企业发展的步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2010年之后的徐工,开始酝酿一场大变局。2012年,事业部制的改革大幕开启,徐工集团这艘航空母舰开始“变形”。

然而,此时也有人在质疑,此时的改制会不会已经太晚?事业部制的推进是不是也太晚?王民说,实际上,徐工的改制由来已久,之所以现在才有这样大的动作,不是源于不想,而是不能。

徐工集团是国内首个参加国际工程机械<a href=http://news.d1cm.com/list/exhibition.shtml target=_blank>展会</a>的企业,图为在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上壮观的徐工产品群

徐工集团是国内首个参加国际工程机械展会的企业,图为在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上壮观的徐工产品群

道理其实很简单,在2010年以前,徐工确实无法提速。当时的徐工身上,有两道枷锁,一道是在2005年被捆上的,另一道则更早,起源于1994年。

首先说第一道枷锁。这件事起源于新世纪初徐工的第一次改制试举,也就是后来被大家熟知的美国对冲基金凯雷意欲并购徐工但未果的事件。

2008年7月23日,这道枷锁被打破。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和凯雷投资集团共同宣布双方于2005年10月签署的入股徐工的相关协议有效期已过,双方决定不再就此项投资进行合作,徐工将独立进行重组。在这段时间里,徐工无法实现重组的愿望,因此可以说一直处在一种困兽的状态。

第二道枷锁则更有历史成因,1994年10月,徐工与卡特彼勒中国投资公司共同注资3800万美元组建卡特彼勒徐州公司。主要生产液压挖掘机、履带式推土机及相关土方和工程机械产品和零部件。这件事在当时的中国工程机械历史上可以说是最有影响力的合资案例——一方是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第一,另一方则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第一。

事实上,这次合资为徐工带来的发展机遇也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并不会否定这次投资的巨大意义。但是,这一项合作的附加条件却束缚了徐工发展的手脚,那就是徐工不能独立生产合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双方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因此,2008年底,应卡特彼勒的要求,双方开始谈分手的事;2009年,徐工成立挖掘机公司,致力于小型挖掘机的研发和生产;2010年6月1日,徐工将持有的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15.87%股权挂牌转让。双方长达17年的“恋爱”告终。

可以说,2007年凯雷事件的告终,打破了徐工重组再启动的枷锁;2010年徐工退出与卡特彼勒的合资公司,为企业产品线的延伸铺好了基石。

(责任编辑:Alley)
  版权声明:本文系《今日工程机械》杂志独家授权第一工程机械网发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杂志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