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将近半年的征集意见以及修改之后,被视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总纲的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接近“完稿”。按照国家发改委设定的工作程序,在完成相关14个部委的会签之后,将报请国务院讨论批准,并最终上报中央政治局审议。
目前,以产业化带动就业,解决“人的城镇化”,在几经修改之后,成为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主导路径的“共识”。围绕这一核心,户籍、土地、行政管理、财政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的主思路也已基本厘清,而土地管理制度领域的改革或将成为配合城镇化最先启动的改革领域之一。
作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式,已经上升到执政战略的高度。因此,多位接近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的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接近完稿,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总体发展思路后,最终定稿向社会公布的可能性较大。
在此之前,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模式在“特大城市群”和“发展中小城镇”中如何选择的问题,规划将集中于解决路径和方式问题,而无论哪种模式,小城镇建设都是绕不开的问题。
送审在即
“从6月甚至更早,规划的草稿就开始根据征求上来的意见修改、调整了,每个部委负责和自己职能有关的部分,由国家发改委统筹。”8月14日,接近住建部一位权威人士向记者表示。他所言的“规划”即是“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按照国务院的工作分工,“规划”工作由国家发改委牵头。
目前,“规划”的修改、调整和完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主导思路、实现路径、规划目标等方面的表述已经基本“完稿”。在对个别领域的表述内容进行技术性修订后,“规划”将送交国务院审议,而后根据国务院讨论的意见再行完善,最终送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规划”编制工作于2010年就已启动,不过,该项工作迅速提速是在中共十八大完成最高领导集体的换届之后,从2013年春节之后开始,由国家发改委统筹,以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两个国务院直属部门为主,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研。
调研组主要调研重点对象是中西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安徽、四川、重庆等中西部省市占据绝大部分,东部沿海地区的调研对象,则以江苏、浙江为主。
参与陪同调研组的地方政府人士告诉记者,调研组在省内调研的重点是县、镇一级,并曾提出“设立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建议,但最终国家发改委表现得较为谨慎,目前,尚未有城市正式获批。
记者了解到,由于“新型城镇化道路”已经涉及到“执政战略”和“发展模式”的高度,因此,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前,将送交中央政治局进行讨论,在形成一致意见后,再由国务院常务规划审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