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机械分会成立,行业能否进入快车道?
盾构机的结构及工艺非常复杂,其研制和使用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制造水平。因此,盾构机成了国务院确定的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16项重点扶持的重大项目之一。盾构机企业需要行业归属的呼声也随之越来越高。
算下来,盾构机械真正划归到工程机械领域的时间还不到一年。但早在2009年,在工信部的部署和指导下,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就已经针对隧道掘进机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开始了摸底和调研工作。
2010年9月,工信部委托该协会在沈阳召开了“全国盾构机产业发展座谈会”,其中很多代表特别提到应尽快成立全国性的掘进机械行业组织,加强行业管理和标准、信息等工作,规范市场行为。2012年7月,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掘进机械分会应运而生。
据统计,截至2011年8月,我国盾构机总销售台数在200台以上,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其中,本土企业销售100台左右,销售额超过40亿元。让人欣慰的是,短短几年,本土盾构机企业夺得了国内近40%左右的市场份额。然而看似华丽的数据背后,却难掩我国盾构机行业的“孱弱身躯”。
相关调研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盾构机产业的问题层出不穷:核心配套件制造技术及核心技术被少数外资巨头垄断、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标准缺失、行业管理失序……严重困扰着我国盾构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刚刚成立的掘进机械分会会长,俞琚一上任,就开始抓紧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他说:“我们将以盾构机基础标准和安全环保标准制定为突破口规范行业,加强行业统计工作,把盾构机生产企业经营数据逐步纳入工程机械行业现有统计渠道中,定期向行业发布。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尽快在全国开展盾构机行业摸底调研工作,摸清产业基础和未来市场情况。”
对于盾构机械来说,由于其产品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使用中涉及大量的环境和安全问题,标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愈加突出。俞琚认为,行业标准的作用应该有4个:保证使用者和产品的安全,规范产品符合相关环保要求;引导产品技术发展;作为行业管理043的技术支持和依据;作为促进产品出口和进口管理的依据。
盾构机产业,装得下多少企业?
僧多粥少,是盾构装备行业长期以来面对的现状。
反观市场格局,鼎盛时期,中国的盾构装备制造企业将近40家主机,另有专业配套企业和租赁服务企业近百家,中国也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盾构机市场和生产制造基地。
目前行业企业数量将近20家,即使以同一品牌下每一个独立法人企业都独立计算得话,也不足30家。与此同时,一些曾经风光的企业已经悄无声息;另一方面,仍有一些企业在尝试进入这一领域。
盾构机制造企业达到这一数量级并非偶然,这与市场预期有极大的关系。仅在2012年,就有36个城市上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规划,其中28个城市得到了批复。96条轨道交通线路、2500多km建设线路、超过1万亿元投资——这些项目陆续上马对企业进军该领域诱惑很大。
市场需求量持续而稳健,同时,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往往长达数年,在不少人看来,相关企业若是搭上了轨道交通这列快车,就可以几年“吃喝不愁”了。但是,尽管需求强劲,但修建桥梁总归会有完结的一天,修建地铁终会结束,况且我国很多建设项目几乎是同时上马,一旦建设高峰期过去,生产企业将如何存活?而目前已投入市场的盾构机产品无疑将出现大量闲置,如果找不到出路必然产生巨大的浪费。
那么,这一行业,究竟需要多少数量的企业呢?
“根据目前市场的实际需求量,如果有5家具有一定实力的盾构装备制造企业,产能已经能够满足所需”,俞琚说,“虽然中国盾构机行业发展时间不长,但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因此,这正是行业企业资质评定工作开展的一个原因,俞琚说,由于所生产的产品都是非标产品,这使得这一产业有别于其他工程机械子行业,行业内目前的产能规模已经超过了市场所需,所以,行业未来仍有较大的一个优胜劣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