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公民的概念,中国大型的央企可能既陌生又熟悉。
仅就“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这样的标准提法,在2000年左右才被广泛传播,直到最近五年,社会各界的CSR意识才渐进普及,对企业公民实践提出更加严格的标准。
如今,大型央企已然成为一股左右中国社会的重要经济力量,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报告)的持续发布,无疑对公众理解该群体会起到良好沟通作用。2011年11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委员会明确要求,到2012年年底,所有央企必须发布CSR报告。
21世纪企业公民研究中心对央企发布2011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亦有称CSR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调研,数据采集时间截至2012年8月1日。本项调研的数据均来自公开发布信息,其中因部分报告已宣布发布,但尚未全文公开,因此可从公开渠道获得报告全文共56份,以下阐述中,凡涉及报告内容与要素之统计数据,皆限于此56份报告范围。
在截至时间前,117家央企共有69家公开发布CSR报告,以往曾发布但2012年尚未发布的央企有26家,从未发布者有22家。比之上年度76家发布报告、41家未发布,今年的发布比例有望获得显著提升。
遗憾的是,调研本年度大量发布的CSR报告,我们发现,央企在CSR信息披露上固然进步明显,但就报告信息披露的内容、质量和从报告折射出来的理念,只能说,多数央企的CSR实践才开始刚刚“上路”,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将能促进这些“巨无霸”的实践。
十年探路
在《中国企业国际化新兴最佳实践——全球企业公民挑战》报告中,联合发布方世界经济论坛和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将过去10年,中国企业CSR实践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CSR理念的复苏、CSR概念的演变、企业公民加速成长,我们认为,以此为线索,同样能管窥央企群体的CSR实践历程。
2001年至2005年,公众开始吁请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同期大量跨国公司将CSR概念引入了中国。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央企们意识到,企业追求的不单纯是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指标。央企们开始有意识向公众进行CSR信息披露,比如,2001年中石油发布了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健康、安全和环境报告》。
2006年至2007年,中国企业CSR出现了第二次发展浪潮。首先,2006年修订后的《公司法》中,首次从法律层面明确要求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制定并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对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同期,央企群体率先采用更加规范和标准的形式撰写和发布CSR报告,国家电网在2006年成为第一家正式发布CSR报告的国有企业。此间,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中国企业从2006年的4家激增到2007年的22家(截至2010年末达到120家),央企群体成为其中主力群体。
2008年以后,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等诸多大事件加速了CSR意识的普及,企业公民实践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响应,就央企而言,政府“有形之手”的助力尤其明显。
2008年初,国资委发布了“第一号文件”——《关于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提出央企履行CSR的理念、目标、主要内容和措施,这是国资委首次就央企履行CSR提出明确指导意见。其中,就信息披露机制明确要求,“有条件的企业要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公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规划和措施,完善社会责任沟通方式和对话机制,及时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监督”。2011年11月召开央企社会责任工作会议,国资委更是明确要求所有央企在2012年内发布CSR报告。
由于政府鼓励企业向公众公开披露CSR的履行情况,中国企业CSR报告的数量自2009年开始迅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报告数量从2006年的32家增加到2011年的817家。仅就央企群体而言,截至2011年底,发布CSR报告的央企共有76家,占全部117家央企的65%;其中有71家发布了2010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发布时效性不断提高,2011年央企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有39份在上半年发布(占55%),其中,有20份报告与企业年报发布时间基本一致。
优劣不齐
根据调研,整体而言央企CSR报告的质量在普遍提高。以报告篇幅为例,2011年度央企发布的CSR报告的篇幅平均为69页,高于2008年的67页和2009年的68页;报告的规范性不断提高,主要的参考标准比较一致,53家企业(占75%)参考了国资委的指导意见,49家企业(占69%)参考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的G3标准,25家企业(占35%)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2.0》。此外,有10家企业列出了参考的其他标准,只有3家企业未参考任何国内外报告编写标准。
然而,同是央企,彼此的信息披露程度参差不齐,差别非常之大。单以篇幅做比较,中国五矿、东方电气、华润集团、武钢集团、中远集团等5家CSR报告在100页以上,但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华录集团、大唐电信、珠海振戎、武汉邮电科学院、中国民航信息集团等7家企业的报告篇幅在40页以下,有4家在20页以下,例如,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中国水利水电的报告竟只有数千字。
其中,中远集团2011年的CSR报告《中国远洋201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高达187页,体量恢宏,格外惹眼。该报告分战略和概况、管理与相关方参与、管理方法和业绩指标三大板块内容,三大板块均条分缕析,细致明确,尤其是报告主体的第三部分(占去报告篇幅的约一半),共分为经济、环境、产品责任、劳工实践、人权、社会等6大子项,每一子项部分都先给出“管理方法”,然后用若干项“表现指标”进行论证,有理有据,论述相当充分。
以中远CSR报告中的“经济绩效”部分为例,其“表现指标”包括创造和分配的直接经济价值、气候变化的影响、固定福利计划等11项内容,每项指标都各立篇章,提供数据与事例的专门论述,绝不泛泛论证。比如,谈及“气候变化的影响”, 报告中谈及对于公司管理成本和设备费用支出增加时,就明确指出“2011年度,中国远洋……使用低于1.5%m/m含硫量的低硫燃油102438吨,增加成本29960万元人民币”,同时,还举例谈及公司响应美国加州倡议的“绿色船旗”行动,“要求船舶在进出港过程中提前减速,进出港时航速低于12海里并由重油改用含硫量相对较低的轻油燃料,以减少对空气造成的污染……重油价格与轻油价格之比一般为1:1.8”,案例介绍深入到技术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需要指出的是,中远集团的报告是按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提出的标准进行编制的,GRI所提出的报告标准涉及6个大类中的155项企业公民责任指标,被认为是全球最为详尽的报告标准,而中远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典范”,曾获得GRI最高评价A+级;中远集团在2011年受邀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领军团队LEAD(LEAD是由50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表现出全球领导力的跨国企业组成),其他方面不好评论,至少在CSR报告方面是实至名归的。
中远这样的鸿篇巨制不好复制,部分报告独辟蹊径,突出主线,据此进行主题论述,也有不错的效果。以中国移动(微博)2011年的CSR报告为例,全报告不过58页,公司深入分析宏观政策与利益相关方诉求,从可持续发展机遇与风险的不同角度,勾勒了中国移动可持续发展一体地图,聚焦在“严守诚信合规准则”、“打造优质畅通网络”、“减小数字鸿沟”等12项关键议题,用36页的篇幅进行集中论证,虽然不少议题的具体论述有些苟简,但是,这种主线分明的处理方式颇有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