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股市风云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熔盛重工2012年中期业绩报告:颠覆式成长

2012/08/27 09:46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43岁的神秘富豪张志熔至今未走上台前,但盈利大幅下滑、内幕交易质疑、要约收购……他和他缔造的熔盛重工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

8月21日,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熔盛重工”)公布2012年中期业绩。造船业寒冬格局之下,今年上半年,熔盛重工录得营业收入约54.6亿元,较2011年同期的87亿元大幅下滑37.2%。得益于获得的6.7亿元政府补贴,上半年熔盛重工勉强盈利2.2亿元,但同比下滑82%。

业绩发布当天,熔盛重工同期正式宣布放弃对全柴动力的要约收购。

“这是一个艰难而正确的决定。”这次站在台前的,仍然是熔盛重工首席执行官陈强,“在目前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买卖双方损失最小的选择,也是熔盛重工的投资人和地方政府愿意看到的。”

多年前,“造船狂人”陈强有句经典名言——有时候,开快车反而更安全。

过去八年,从零到销售额过百亿,这位推崇“速度决定高度”的狂人与素以赚快钱闻名的上海滩地产大亨张志熔强强联手,在江苏如皋一片芦苇地上,缔造了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的神话。

然而,2012年到来之时,熔盛奇迹终究为速度所累,“中国第一民营造船厂”也在辉煌过后迎来调整,张志熔和他的熔盛系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复盘张志熔和熔盛重工飞速崛起背后的资本、产业及政经故事,我们发现,“系类家族企业”习惯性地选择了资本运作+实业运作的模式,张志熔当然也未能例外。但随着同类的纷纷倒下,张志熔搭建的“造船+地产+投资”的资本运作体系又将走向何方?

在熔盛重工快速崛起的背后,是中国银行体系疯狂的信贷跃进。

从2005年熔盛重工在如皋港破土动工那一刻起,短短几年内,中国大中型商业银行是熔盛重工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助推力,国内主要的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均给熔盛重工提供了超过1000亿元的巨额授信,如今,产业周期风云突变,商业银行又该何去何从?

7亿“私房钱”诱发“造船梦”

“我希望大家对张志熔先生持宽容之心,他过去是个地产商,却希望打造熔盛以工业报国。如果他把这些资金投到房地产会有更多收益,作为旁观者,应看到他的可贵之处。”

时至今日,福布斯富豪张志熔深陷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内幕交易风波,陈强个人仍然为他的合作伙伴做了辩护。而张志熔是这家总资产超过550亿元的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厂的董事会主席兼非执行董事。

8月23日,一位与张志熔打过交道的大型银行江苏分行人士告诉记者,“张,人胆子很大,有魄力;不过,这几年熔盛重工实际业务,他介入并不多。”

尽管熔盛重工极力撇清公司董事长张志熔个人行为与公司之别,但不可否认,张志熔才是所谓的熔盛三剑客——张志熔、陈强与陈惠娟(原江苏如皋市市委书记)的核心。

复盘熔盛重工奇迹的起点是在2004年,那一年,混迹上海房地产多年的张志熔决定转战造船业。

2011年9月《福布斯》(中文版)一篇文章如是描述张志熔当时想法:2003年,一次偶然机缘,张志熔看到了一封国家发改委官员写给国家领导人的信件,信中称,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当时急于寻求转型的张志熔认为这是个机会,随后张志熔说服时任如皋市市委书记的陈惠娟,并从上海外高桥造船厂挖来了总经理陈强,这便是此后媒体常言的熔盛三剑客“雏形”。

《十月》杂志关于陈强的报告文学《船梦》这样描述:2004年“铁本事件”发生后,张志熔的信心一度出现动摇。经过与陈惠娟的沟通,张志熔最终“下定决心”,并“动员妻子将自己的私房钱7亿多元全部拿出来”。

劝说妻子拿出7亿私房钱起家,这只是张志熔众多传说之一,而从一开始,熔盛重工便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类家族企业,张志熔作为控股股东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

2010年11月,熔盛重工成功登陆香港市场,IPO募集资金超过了140亿港元,使得一度持有熔盛重工股份53%的张志熔跃升为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耀眼明星”。上市之初曾有人估计,仅其持有的恒盛地产和熔盛重工两家上市公司股权,张志熔的身家就在380亿元左右。彼时,一个集地产、造船、资本运作三位一体的神秘富豪才逐步浮出水面。

事实上,多年来有关张志熔的公开叙述并不多,恒盛地产2009年H股招股说明书显示,“张先生(指张志熔)于1990年代初曾从事建筑材料贸易及建筑外包业务。于1994年,通过其首个住宅物业发展项目——位于上海的阳光绿园进军房地产开发业,该项目于1996年1月动工兴建”。

2000年,张志熔组建了上海阳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为了利于上市的路演推介,上海阳光集团于2007年改名恒盛地产。目前,张志熔分别拥有中国熔盛重工集团和恒盛地产53.75%和68.03%的股权。

2004年,当张志熔决定投身造船业时,他找到了当时上海外高桥造船厂的陈强,公开说法是,两人互为知己,“致力于复兴中国造船工业”,而内在吸引陈强的一大原因,则是张志熔以股权相邀。

熔盛重工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年,贵集团的直接控股公司就贵集团行政总裁陈强先生为贵集团提供的服务而向其转让50000股熔盛重工股份(奖励股份)。奖励股份的估值乃根据自由现金流,采用收入法厘定,金额为人民币236,609,000元”。

陈强给熔盛带来的则是管理团队和订单。

2006年初,熔盛重工打下第一根桩;四个月后,在陈强帮助之下,拿下了6艘冰区加强型散货船的建造合同,船东正是陈强的老客户——挪威Frontline公司旗下的金海洋船运公司,再加上当地市委书记陈惠娟的大力扶持,熔盛在一片芦苇地上开始了奇迹的起点。

来自克拉克松统计显示,2008年熔盛重工手持订单已经世界排名第六,中国排名第二,位居中国民营造船业之首。

(责任编辑:Hermia)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