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壑挡不住中国经济改革的雄心 ——热烈庆祝建国69周年
看来,具有复合业态的企业未来必将会革了传统单一业态企业的命。这也告诉大家,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仅仅凭技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行更深刻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与产业发展模式的多维创新,与时俱进,与软件、互联网、大数据拥抱得更紧,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才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否则,就会付出代价,甚至被革命,走向没落。这将是互联网、大数据经济时代的脉搏、心声与宿命。
从以上分析可知,苹果、阿里巴巴、腾讯、小米这些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企业展现的都是一个新的多业态复合的产业业态与庞大的新产业生态圈。这一不可阻挡的新方式、新模式、新经济必将会颠覆传统的服务业态、制造业态、软件业态、电信业态,还必将会改变传统金融业、资本业、保险业的优势地位,最终也将会颠覆传统的金融业态。产业的业态在变革,新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一个新经济的形态——互联网经济、大数据经济正快速向我们走来。那么互联网经济到底是什么经济?是市场经济,是计划经济,还是其他形式的经济?
对于一个由互联网或工业互联网企业所构建的庞大的跨产业业态的生态圈,从微观上看,主导性龙头企业对其配套的加工、制造、装配、服务的各类企业实行的应该是一个“强”计划下的进度、交货期、物流、指标、性能、质量控制、成本、标准、规范、管理、服务的要求与安排,整个产业生态必须是一个基于标准、软件、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下的精细、精益的管理与服务,因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偏差,就会影响整体、全局。因此,对于这样的产业生态圈内的每一个企业、企业与企业间、不同产业业态间,其管理与服务需要做到高度的可协作化、对称透明化、标准化、网络化、全数据化。因此,可以推定,产业生态圈实行的必然是其龙头企业所主导的“高度计划经济”和“强”计划经济,这是一个结论;而对于产业生态圈中的每一个企业,特别是处于主导、龙头地位的互联网或工业互联网企业,由于其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它们必然是高度资本运作化、股份化、必须上市化的。所以这些企业又必然是高度市场经济化的,这又是一个结论。我们还可以预见,未来的广大中小企业必然是高度专业化、社会化、软件化、信息化、数据化、互联网化、服务化的,它们既可能处于某一产业生态圈内,也可能为同质竞争的不同产业生态圈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从宏观上看,未来的经济社会必然是产业生态圈间的高度竞争,不会有很多企业有能力构建这样强大的产业生态圈,而这又是高度市场经济化的,这也是一个结论。显然,对国家未来的经济而言,就是由一些这样的产业生态圈,或者说由少量的互联网或工业互联网企业所把持、主导,经济与产业会高度集中化,这将是互联网经济下的新经济结构。当然,这种新经济结构势必会引起国家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变革。此时,由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网络与数据对这些强大的产业生态圈,或者说对一些较强的互联网或工业互联网企业进行管理与服务,并通过大数据对这些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判断、决策,因此,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会变得越来越简单化、产业融合化、高度扁平化、高效化、标准化、互联网化、大数据化、科学化、精确化,所以我们会感到国家在实行理想的、基于大数据的高度计划经济下的管理变得更加可行,而这样的经济管理其实是通过这些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企业来间接完成和实现的。同时,由这些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的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企业去执行一些国家计划下确定的大目标、大任务,应该会更易完成和实现,这还是一个结论。企强国会强,国强企更强。因此,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企业及其所构建的新产业生态圈,其实是一个高度计划经济与高度市场经济辩证统一的经济体,这是互联网经济形态的本质。这或许也会成为未来大家讨论的新经济哲学,在此点上,笔者愿意与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学术性研究与探讨。
看来,人类社会已从基于个体能力的自给自足、量入为出的农耕经济,走向基于群体能力的依靠能源与机械为工具的工业大经济,而今天正在走向基于全球互联互通的信息经济,即“脑”经济与智慧经济的时代。这样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已变得越来越清晰。
其三,前面谈了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及其背后的内涵与意义,现在我们返回来再谈谈传统制造业。制造业本身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与价值如何来实现?为什么说工业互联网会成为中国制造业、产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而所谓的“虚拟经济”是不是一个伪概念?
对于制造业而言,我们不妨简单地将其分为一般性的零部件和整机壳体的设计、加工、制造、装配与高端核心部件的研发两个大的部分。我们可以让零部件、整机壳体的设计、加工、制造、装配这部分庞大的制造业交给广大的专业化、社会化的中小企业去完成,这部分工作虽然技术含量偏低、利润偏小,但体量大,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中国又有近十四亿的庞大人口,因此,这一庞大的市场既是制造业的基础,又是高端制造业的支撑,也是国家与社会稳定的基石,我们永远都不能放弃,必须牢牢地抓在手里。那么制造业的利润与核心价值到底在哪里呢?当然是在高端核心部件这个部分。这部分制造业虽然体量上看似不大,却创造着惊人的利润,越来越成为制造业实现价值的核心,历来也是各国企业、产业与经济争夺的制高点。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的高端工程机械产品为例,这些产品中高端核心部件实现的利润高达80%左右,而这部分利润往往被西方垄断企业拿走;再如,对于一架飞机来说,制造业的最大利润部分在高性能发动机上,而发动机中技术最难、价值最高的部分又在热部件的叶片、单晶叶片及其加工装备与工艺上,而这个方面一直是我国航空工业的“痛点”与瓶颈。其实这样的案例在中国的制造业中比比皆是,让人痛心疾首。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必须作出改变。中国的企业曾数次在高端核心部件领域发起冲击,大都成效不大,甚至铩羽而归。痛定思痛,我们意识到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在百余年的工业化进程中,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与大量的人力等资源,经过数次的激烈竞争,大浪淘沙,最终在各个产业、行业的高端核心部件领域,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垄断地位与态势。中国企业要挤入这一利润丰厚的市场着实不易。现实上,我们放眼看看当前中国的龙头制造企业,从其利润、股值、市值、市场的潜力与融资能力等这些可信的财力角度看,要让它们在短时间内投入数亿、数十亿美元的研发资金去跨越高端核心部件产业技术的高门槛,似乎并不现实。看来,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才可能成功。
近年来,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企业的不断创新和快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业未来在高端核心部件这个核心产业技术方向实现“跨越”的希望。一方面,这些企业通过实施“大数据”战略,在不断地向信息技术领域更深层次的人工智能方向迈进,并不断取得成果与突破,让互联网服务与感受越来越好。另一方面,这些企业通过实施“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模式和战略,它们在不断地进入实体经济、传统制造业与传统信息产业的领地,并开始进入汽车行业、机器人行业、医疗器械与健康行业、核心芯片业、白色家电与信息家电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行业,不断地取得进展,为实体经济、传统制造业与传统信息产业的“改天换地”带来希望和机会。小米公司在投入10亿元的研发资金后,经过两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2017年2月底对外宣布面向智能手机的“松果”芯片已经开发完成,这个高端核心部件的成功研发取得了令国人振奋的业绩。而以“松果”核心芯片所形成的技术开发平台为基础,假以时日,我们有理由和信心去期待小米公司会开发出更多面向不同家电产品的核心芯片,从而站上家电行业价值链的高端,为小米的家庭“互联网+电”产品与服务插上“天使”的翅膀,助力小米快速促进其产业生态圈的构建与可持续发展。上述我们提到,要掌控制造业的高端核心部件,去跨越这一产业技术的高门槛,企业往往需要投入数亿、数十亿元,甚至更多的资金进行研发与创新,而庞大的资金缺口与压力往往会挡住企业前行的脚步。但我们看到,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等这些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企业一经上市,最终都会从资本和股票市场上获取少则几百亿元、多则几千亿元的巨量资金,从而它们也会拥有巨额的投资能力。那么,只要制造业的高端核心部件具有超高的利润与投资回报,我们当然可以期待这些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企业会有可能依照“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模式和战略顺势而为、投入巨资,去逐步争夺制造业的高端核心部件这个利润丰厚的“蛋糕”与市场,从而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突破与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现在,让我们再来参照德国工业4.0的目标与战略看我们的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的龙头企业通过应用标准、软件、互联网、大数据等,并将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业务、流程、管理、服务等深度融合,即通过实施“+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实现企业与产品的标准化、软件化、信息化、互联网化、大数据化、服务化,最终可以转型成为以经营产业生态核心价值为目标的“轻资产”型工业互联网企业。而一旦制造企业转型成为面向本产业的互联网企业,也将成为资本市场和股票市场所追求的目标,也必然会获得市场和社会的巨量资金。此时,这些企业就会有底气和财力再进入高端核心部件的市场,与西方垄断企业展开竞争或进行并购,就会有胜出的希望与机会。其实对于中国现今的龙头制造企业而言,有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已经摆在面前。由于中国自身市场大、内需大,同时中国今天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最庞大、最核心的环节,外供亦“大”,现实告诉我们,相当一大批处于各行业、产业的中国龙头制造企业往往在“线下”就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与整机装配企业,其现有的供应链、服务链、生态链也是全球最大的。如果这一大批龙头企业能通过深度研究与理解德国工业4.0的核心理念,实施“+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模式与战略,即通过深度应用标准、软件、互联网、大数据,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业务、流程、管理、服务与产业模式深度融合,最终实现“线下”与“线上”的高度融合,也就是创新性地应用和实现新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与产业发展模式,那么这一大批中国的龙头制造企业就必然会转型、转身成为全球此类行业、产业排名第一或靠前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就会获得全球资本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追捧,从而实现企业最大的价值。而从全球范围来看,这是当前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所做不到、实现不了的。因此,这也是中国制造企业由大转强的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应该排除万难去争取。机不可失,中国庞大的龙头制造企业、企业家与宏观决策者们该觉醒了;而一些中国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家、所谓的“大佬”所说的“虚拟经济”当然是伪概念,他们不进行创新,不懂得用互联网、大数据去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与产业发展模式,不跟上互联网与大数据经济的大潮,就会继续被他人盘剥、欺凌。
笔者认为,不管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的“价值魔方”如何变化、变幻,制造业与实体经济永远都是必争之地。原因很简单,制造业与实体经济所代表的是人类生存、美好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用、行与工作的刚需,谁也离不开、离不了它们。然而,笔者还要辩证地指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和观点看,由于“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出现与发展,其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效率、生产力的变化与提升,还带来了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产业发展模式的重大改变。更进一步地说,由于引领全球、中国经济与产业的龙头企业,当前与未来经营的很可能是覆盖、横跨制造业、服务业、芯片业、软件业、互联网业、金融业等多重复合的产业业态,获取的是其中多业态的若干核心价值,而不仅仅是制造业态的局部价值,因此,对制造业及各个产业、行业业态的革命其实已经开始了。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企业当前仅仅是把制造业当成了其实现价值的一个载体,经济、产业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巨变,经济发展的哲学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今天不管你把制造业做得多么好、多么强大、多么智能,从全球经济、产业的新价值观来看,你都会是“高级工人”“高级打工者”,而不是经济、产业、企业的主宰者、主导者,而这个主宰者、主导者已经历史性地转移到了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企业的身上。对于“智能制造”而言,互联网、大数据的新经济与产业的价值观还告诉我们,不管你把制造设备做得多么智能化,让企业花费上百万元去购买这类的智能装备,花费上亿元去建立所谓气势磅礴的无人车间、无人工厂,当市场上出现因“产品”过度竞争、产大于求时,都无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都无法解决企业的经营和巨量投资的风险问题。因此,新经济与产业的价值观更告诉我们,今天的制造业、产业追求的不仅仅是“智能制造”,而是对“市场”的深度理解,是“服务制造”,一切都要以服务为中心,一切都要面向市场与客户的“服务”。如今这一互联网新经济学的大道理、新经济与产业的价值观,促使我们中国人必须认清、认识到位。所以,我们绝不能懈怠、必须迎难而上,去培育和发展我们中国人自己面向服务的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企业,这样才能站上世界的新经济之巅,实现国强、企强、民强的中国梦。这也将成为中国实现经济结构改革、产业与企业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和实现互联网新经济的最终战略、规划与蓝图。
其四,在互联网、大数据的经济大潮下,中国经济未来的变量是什么?美国对全球经济、产业、技术布局的既定经济政策是什么?如何看待美国经济的变量,即美国总统特朗普强力推进的“美国优先”与美国“制造业回归”?
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与改革,在本章的前两节已有较为详细地分析与讨论;而中国互联网业的发展,由于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从一开始就是高度股份化、市场化的,同时又是高度互联网化、大数据化、面向服务化的,前面章节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对中国的国有经济体和互联网业这一新经济体的发展与变化本节便不再做复述。
现在,我们来简要地讨论和关心一下当前中国经济中最为庞大、极富有活力、最具发展前途的经济体——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应该说,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经济、产业发展的大潮潮起潮落、大浪淘沙,现如今一大批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已经脱颖而出,逐渐成为中国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和基本力量。这其中离不开一大批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家兢兢业业、勤奋努力的工作,特别是他们不畏艰辛、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非常值得大家的尊重。在这些民营、乡镇企业中又有相当高比例的企业是家族性企业,伴随着近二三十年企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时至今日,这一大批企业家的年龄很多已超过六七十岁,企业发展逐渐面临“换代”的历史性挑战。而这些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家基本上靠事事亲力亲为与亲身实践来创业、发展,一般缺少企业管理理论的系统知识和缺少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刻理解与把握,难免更相信自己的经验与实践,当今天面对新技术、新生产方式、新产业模式、新经济的冲击时,他们往往会对新生事物趋于保守,从而影响企业转型升级时机的把握,进而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一方面,纵观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的东方文化企业的发展历程,家族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往往会在面临企业家“换代”这个关键环节的挑战时应对不力,容易陷入不可摆脱的困局,甚至导致企业的“裂解”,走向衰败。显然,中国的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迟早也会走到这样相同的时刻。而其正确的解决之道就在于要充分理解和借鉴美国等西方企业采用的法人治理结构、职业经理人等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家对于所从事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相关业务非常熟悉,而对软件、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掌握还相对生疏,当面临互联网、大数据经济一浪高过一浪的冲击之时,也就是当他们面临再一次的创业挑战时,此时年龄已然偏大,体力、精力有所不济,难免会有畏难之心或力不从心,从而贻误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战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有可能会落下阵来。其实,在迎接互联网、大数据经济的新挑战时,中国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更需要的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对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产业模式的调整与改变,建立以本企业、本“航母”为核心的“联合舰队”,而不是各自为战的“松散船队”,只有这样才会有战斗力、市场竞争力。其原因很简单,因为当下正处于一个企业、产业生态数据大集中的时代,即大数据的时代。
笔者认为,市场与经济处于风云变幻之中,中国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如何应对企业家“换代”与互联网、大数据经济时代的双重挑战,将会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中的一个变量、一道门槛,需要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的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要居安思危、与时俱进,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撑住中国经济、产业发展的半壁江山。
责任编辑:Key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