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解读 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带来的发展机遇

2014/09/12 16:50《今日工程机械》懋平 严益

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中国东盟合作下一个“钻石十年”

现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起来,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最终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造福中国与东盟,而且能够辐射南亚和中东。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得益彰,契合中共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我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体现了我国外交战略布局。这两条“丝绸之路”连同不久前我国提出的“中缅孟印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将极大地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海上丝绸之路线路图

海上丝绸之路线路图

丝绸之路全线路

丝绸之路全线路

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将越发成熟

广西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但更重要的是广西的贸易机遇。近年来,以自贸区降税为契机,广西不断加大对东盟市场的开拓力度,加快双向投资的互动交流,未来经贸合作将越发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双边贸易规模将不断扩大。2002-2012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从6.28亿美元增长到120.5亿美元,增长了18.2倍,年均增长34.3%;广西与东盟贸易额在广西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25.9%上升至41.0%。东盟已经连续13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未来潜力仍然巨大。

二是东盟将成为广西更多企业“走出去”投资合作的首选地。2002-2012年,广西对东盟的中方协议投资额由459.8万美元增至2.32亿美元,年均增长48%。广西对外承包工程实际完成营业额由741万美元增至2.84亿美元,年均增长44%。截至2012年底,广西对东盟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56亿美元,相信未来广西更多企业会将东盟视为“走出去”合作的首选地。

三是广西将更积极有效利用东盟国家外资。广西利用东盟资金的规模不断扩大,2002-2012年,广西实际利用东盟资金(商务部口径)从2133万美元增至1.4亿美元,增长了5.56倍,年均增长20.7%;东盟外资占广西全区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4.3%上升为19%。

责任编辑:Nor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中越合作迎千亿投资机遇 北部湾开发提速

在海上丝绸之路重启、东盟自贸区迎来新黄金十年的大背景下,沉寂于西南一隅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将迎来新的投资机遇。10月13日,李克强总理访问越南期间与越南签署一系列协议,双方明确,将成立中越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争取年内在北部湾湾口外海域的共同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并磋商研究更大范围海域的共同开发。“中越双方海上合作取得的进展将会是北部湾海域开发迈出的关键一步。”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陈耀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由于历史因素,中越在南海海域问题的争端一直不断,此番双方搁置争议着力推进北部湾海域共同开发将给北部湾经济区乃至整个广西带来新的机遇。据了解,目前北部湾地区外海的渔业捕捞量还不足10%,海水养殖面积也不到滩涂面积的30%,同时,北部湾地区仅已经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就已达12.6亿吨。这些资源的开发将给中越合作带来巨大的投资机遇。事实上,北部湾海域的落后开发一直是北部湾经济区乃至广西地区发展的短板。不少关注北部湾经济区的区域学者认为,中越在北部湾海域的合作可能将围绕渔业资源开发、油气勘探、港口运输以及海洋旅游业展开,加上陆上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广西将加速与东盟国家形成海陆联动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其与东盟合作“桥头堡”的地位。中越海上机会目前北部湾地区外海的渔业捕捞量还不足10%,海水养殖面积也不到滩涂面积的30%,同时,以海洋石油开发为代表的海洋工业发展也极为滞后,而该地区仅已经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就已达12.6亿吨,有良好的工业开发前景。 根据中越两国达成的共识,双方将成立中越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同时加快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工作组的工作,力争湾口外海域共同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作为合作内容之一,国家海洋局与越南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签署了《关于开展北部湾海洋及岛屿环境综合管理合作研究的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协议》提出,中越双方将开展北部湾湾口内海洋环境管理及科学研究合作,增强对北部湾海域海洋环境与生态状况的了解,提高海洋环境的管理水平,为北部湾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及应对污染事故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双方还将通过合作研究、举办学术研讨会以及交流培训等方式,加强在海洋生态保护方法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开展环境管理示范区建设,同时向两国民众普及海洋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公众海洋环保意识,以求更好地保护北部湾的生态环境。 “环保、科研、海上搜救等等是双方比较容易推进的合作内容,符合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陈耀认为,海上低敏感领域的合作将为中越在北部湾海域其他关键领域的合作创造环境。 受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北部湾经济区的北部湾海域开发程度一直偏低。以渔业资源开发为例,根据中国南海研究院的研究,目前北部湾地区外海的渔业捕捞量还不足10%,海水养殖面积也不到滩涂面积的30%,同时,以海洋石油开发为代表的海洋工业发展也极为滞后,而该地区仅已经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就已达12.6亿吨,有良好的工业开发前景。 “目前整个北部湾地区对于北部湾海域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在广度和深度都相对落后,传统海洋产业开发不够,新兴海洋产业几乎一片空白。”曾担任中国南海研究院副院长的康拜英认为,亟须整合北部湾地区的各方力量共同对该地区进行开发和保护。 在事关巨大利益的海洋产业合作亟待突破之际,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海上旅游产业合作则已渐入佳境。近期,总投资5亿元的中国-东盟国际豪华游艇制造基地落户南宁,由广西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的海上旅游高速客运航线也正式开航,成为北部湾城市与东盟国家对接的首条海上旅游线路;北部湾地区的北海市则计划在未来的四年时间内建设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总投资额将超过500亿元。 根据广西方面的计划,未来还将以北部湾城市为出发地,继续开辟“越老柬神秘之旅”“中越跨国胡志明足迹之旅”“中越边境探秘游”“中越海上跨国之旅”等多条跨国旅游线路。到2015年,广西接待东盟游客将超过100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超3亿美元,经广西前往东盟的中国国内游客超200万人次,年接待游客总数超过2.5亿人次,广西旅游业总收入将达2500亿元人民币。 陆上通道加速推进 根据《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东盟国家互联互通涉及700多项工程和计划,这都会给广西特别是北部湾地区带来投资机遇。 海上共同开发将取得突破的同时,广西在陆上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的合作则进展明显。根据李克强总理访越时与对方达成的共识,双方将加强战略规划,成立基础设施合作工作组,以此统筹推进两国在陆上的互联互通、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合作。 相关专家认为,陆上与东盟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对接不仅将加速广西特别是北部湾地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促进北部湾地区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同时也将给北部湾乃至整个广西地区带来强劲的投资需求。 “根据《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东盟国家互联互通涉及700多项工程和计划,这都会给广西特别是北部湾地区带来投资机遇。”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志勇认为,广西对东盟出口的产品不少是工程机械、电力设备等机电产品和建材,对接东盟基础设施的投资将直接带动建材、机电产品等广西优势产品的出口,同时也将推动工程基建等企业到东盟国家开展港口、交通、电力、市政、环保、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工程承包。 10月11日至12日,为推动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协调北仑河二桥及高速公路、铁路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划问题,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专程前往越南广宁省访问,就上述基础设施项目与越南方面协商,争取项目早日开建。 广西自治区交通厅负责人透露,到2015年,广西与东盟(越南边境)互联互通公路建设项目将达905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89.6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255公里、二级公路494公里、三级公路90.6公里、四级公路65.4公里。届时,广西境内所有的一类口岸都将通高速公路,二类口岸通二级以上公路;广西与越南接壤的每个县至少有一条二级以上公路与之相连;所有边贸互市点通四级以上油路;越南河内通往南宁及北京、广州等重要城市的通道全部建成高速公路,形成连接越南通往中国华南、华中及西南地区便捷的陆上通道。 为了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习近平、李克强在近期出访东南亚期间都提出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想,并表示愿意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亚投行的建设若能获得东盟地区国家的积极响应,有望迅速进入讨论实施阶段,谁出资不是问题,亚太经济圈商业金融机构泛滥,不缺钱,缺的是方向。”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表示。[详细]2013-10-21 09:01

新型城镇化建设敲定“十四五”施工图

近日,《“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方案》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详细]2022-07-13 10:57

国务院批复同意《“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

据中国政府网6月7日消息,国务院原则同意《“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各有关部门要[详细]2022-06-08 15:41

新型城镇化重大项目储备提速扩容,轨道交通等工程将加速铺开

瞄准惠民生扩内需,我国正提速发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多地围绕新型城镇化紧锣密鼓展开大批重点项目储备和开发,除了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外,轨道交通、城市管网、环保设施等一揽子项目建设库浮出水面。业内预计,新型城镇化每年或带动有效投资20万亿到50万亿元。面对体量巨大的建设项目,财政资金、专项企业债券、中长期信贷、社会资本等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也在加速形成。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今年以来我国多次作出部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公共卫生体系和相关设施建设、防洪排涝设施、老旧小区改造等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方向,并要求各地加强项目储备和开发;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专家指出,新型城镇化既是“两新一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内需最大潜力所在,通过新型城镇化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将为稳增长带来更多新动能。 “新型城镇化除了带动传统的公共设施建设之外,对于城市地下管廊、智能交通、智能停车、新能源充电设备、5G通讯设备等领域的投资和消费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意味着既要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让城市更宜居宜业,为此包括城市交通、住房、医疗卫生等领域都需要升级改造。 在刘向东看来,“如果按照3亿人进入城市计算,一旦城市空间打开,突破土地、环境容量等制约,每年通过新型城镇化带动有效投资的空间大致在20万亿元至50万亿元的规模。” 有关部门正在加快推进。7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发布做好县城城镇化公共停车场和公路客运站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有序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的通知,还于近期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93亿元,支持一批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污染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 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库也相继浮出水面。根据各地发改委披露的数据,河南将推进新型城镇化项目1551个,2020年计划投资3113亿元;云南2020年将推出新型城镇化项目355个,总投资1.38万亿元;贵州则推出636个总投资2423亿元的新型城镇化项目。从新型城镇化支持项目看,老旧小区改造、轨道交通、医疗卫生、管网改造、环保设施建设等都是重点方向。 “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但根据各地人流量,需要因城施策,有的城市把重点放在老旧小区改造上,有的城市更注重新区建设,有的城市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有的城市加强地下管网改造,各地都在努力补齐城市短板,增强城市品质。从区域角度看,东部沿海和中西中心城市及城市群发展潜力最大,而县级城市的改造空间也很大。”刘向东说。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各地推动的新型城镇化将带动至少三大领域建设,一是城市公用设施领域,包括健全城市路网系统及交通系统设施,健全停车场等便民设施,扩大普惠性养老、幼儿园和托育服务供给;二是城市更新领域,即对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进行系统改造;三是新型智慧城市领域,包括完善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和感知系统等。 新型城镇化建设如此大体量项目建设,钱从何来?多地明确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来解决巨大的资金缺口问题,包括信贷支持在内的资金组合拳也在加码发力。 以老旧小区改造为例,近日,国家开发银行与吉林、浙江、山东、湖北、陕西5省,中国建设银行与重庆、沈阳、南京、合肥、福州、郑州、长沙、广州、苏州9个城市,分别签署支持市场力量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战略合作协议。在未来五年内,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预计将向5省9市共提供4360亿元贷款,重点支持市场力量参与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只要城镇化建设符合有效投资方向,满足消费升级和公共服务需要,就会有社会资本介入。不仅仅是通过出让土地而获得建设资金,还应积极引入社会参与医疗、教育、住房、市政等设施建设,政府要通过让利社会资本,推进投融资多元化和投资有效性。”刘向东说。 在高瑞东看来,需要完善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匹配的投融资工具。一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城乡融合典型项目、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等。二是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和职能定位,对投资运营上述项目的企业进行综合授信,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力度。三是要形成各方共同承担改造资金的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撬动社会资本,促进各类要素高效集聚支持项目建设。 (文章来自经济参考报)[详细]2020-08-04 10:49

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国机力量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其中之一。城镇化是现代化[详细]2020-07-14 09:47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