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工程机械阵痛 挖掘机被锁被拖成常事

2013/10/28 08:25红网

庆祝长沙工程机械产业过千亿的焰火刚刚硝烟散尽,严酷的“寒冬”却暗中裹挟而来。

受宏观大势的影响,长沙工程机械产业这架飞行器在攀上顶峰之后突然失速,多数企业如今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进入2013年三季度,虽然长沙工业“小阳春”的态势十分明显,但工程机械产业却仍在延续着负增长。

10月23日,中国城乡工程机械“333100互动圆梦工程”活动在湖南正式启动。该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创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特色发展模式。

回归-蛰伏-调整,阵痛之后是不是新生?对于工程机械的从业者来说,未来仍值得期待。

仅仅只是过了一个农历新年,陈建中便感到了从夏天到冬天的“季节”变化。

陈建中是岳阳一家大型工程机械租赁企业的负责人,公司有60多台挖掘机用于租赁施工。过年前公司新买的6台小型挖掘机,直到四月初才勉强全部“开张”。今年8月,因为付不起尾款,6台新挖机中有3台被长沙的厂商拖走了。他说:“今年工程量减少了50%,僧多粥少,油涨工价跌,赚的钱不够还按揭,锁机、拖机的事到处都有,不只我们一家。”

现状

“骤然失速的飞机”

(这两年,在工程机械业内人士的眼中,同行的“死掉”已经不再是新闻。)

长沙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最重要的板块之一,除了已上市的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山河智能外,规模以上的工程机械主机企业有30多家,同时还聚集了200多家配套协作企业,产品涉及工程机械12个大类、100多个小类、400多个型规。

自2012年以来,受高铁、房地产施工放缓的冲击,经历了十年高速发展的长沙工程机械产业正在坠入一个黑洞—整机企业销售急跌、回款困难、库存积压、资金紧绷,与之唇齿相依的配套企业、贸易企业和租赁企业更是苦不堪言。

资深业内人士汤新元以“失速”来形容长沙工程机械的风云突变—就像一架高速爬升的飞机,由于机翼上产生的升力突然减小,飞机骤然失速,俯冲下坠。

2013年三季度,工业经济各项运营指标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迹象,但工程机械依然未走出低谷。今年1至9月,长沙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其中工程机械产业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378.1亿元,同比负增长11.3%。

一家在长沙排名前十的主机企业负责人婉拒了记者实地采访的要求,原因是“现在不蛮好看”。2012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较上一年度下滑30%,今年继续减少20%,两年的熊市直接导致了公司上市计划泡汤。记者了解到,连续两年“负增长”的主机企业占一半以上。

2013年10月,长沙赶集网密集出现了40多条二手挖掘机的转让信息,挂转台数相当于此前三个月的总和。汤新元称,据他掌握的情况,工程机械行业的信用销售体系正处于平均违约率20%-30%的历史高点。“过度透支市场,无异于杀鸡取卵,伴随的风险很可能是毁灭性的,现在多家企业正在为去年的低首付甚至零首付付出代价,有的大企业法务部的追债队伍超过了200人,锁机、拖机已经司空见惯了。”

一方面是产销不畅,一方面是回款艰难,多数主机企业不得不勒紧裤带过日子,这可苦了上游的配套企业。长沙永骏工程机械公司负责人说:“订单去年减三成,今年减两成,人员规模两年减了四成……”这样的状况在配件行业比比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这一片,20到30人规模的小企业,开工率只有一半,我们现在经常有时间聊天喝茶了。”长沙福托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振华说。

订单减少、吃不饱、库存增加,这些都可以扛一扛,扛不起的是过去在市场红火时大规模扩张留下的资金缺口。前不久,长沙某配套企业负责人的猝死也被指与产业寒冬有关。“他在梨和沙坪有两个配件厂,给河西一个主机企业做了近三千万元的配件,但是主机厂一直不来提货,挑各种毛病。他本来就有高血压,债务逼得紧,一口气没续上来,就过去了。”

业内人士轻描淡写地向记者转述这一事件。这两年,在工程机械业内人士的眼中,同行的“死掉”,已经不是新闻了。

预期

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多数被调查者倾向于悲观,“不可能出现V形反转,也不要指望U形筑底反弹,而是L形。”)

2006年,当三一集团执行总裁向文波首次提出在长沙打造“工程机械之都”的时候,很多业内人士一度觉得是个笑话。此后五年,长沙工程机械以火箭发射的速度冲上了顶点,又以雪崩式的速度下坠,也有不少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冷眼旁观。事实上,行业的持续低迷对长沙工程机械的每一家企业和每一个从业者都是煎熬,他们从没停止过反思与追问。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济经历了年均10.23%的高速增长,尤其是高铁、矿山和房地产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工程机械带来了巨大市场的需求,但这一趋势在2012年被画上句号。

据业内人士观测,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明显的“政策市”,完全受制于宏观经济政策,“说白了,就是投资拉动。”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表示,“从前几年的经历来看,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速度,通常是国家GDP增速的两倍,若是中国GDP增速维持在7%-8%的水平,工程机械行业增速将在15%左右。”

恒天九五副总经理王喜山认为,现在的失速只是一种理性回归。“‘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前几年工程机械太火了,各种投机资金都抢着进来,五粮液、奇瑞、吉利等这些跨界竞争者的出现,说明这个行业已经疯狂了。”

由于工程机械在长沙工业结构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直面外部环境的冲击,全行业的系统性困局也促使更多的人进行内省。“从徐州和长沙这一对手来看,长沙的工程机械产业创新能力强、产品起点高、品种全,企业竞争和扩张的欲望特别强烈。但是,劣势也同样明显,那就是产业链不够完善、缺环现象严重,最突出的是零部件配套产业不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70%的零部件要靠外协外购。”王喜山认为,一言以蔽之,就是“底蕴不足”。

企业长期追求粗放式发展、过度竞争、内耗严重,也被认为是导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内功不足”的重要原因。以配件企业为例,汤新元说:“很多民营资金带有投机的目的,在市场红火的时候,无论分期付款、垫资加工、承兑汇票……什么订单都敢接、什么条件都敢接,横竖都能赚钱。”而今随着市场恶化,过去的低门槛抢订单便成为全行业的致命压力。

从时间轨迹来看,工程机械熊市已经超过6个季度—这已经超出了过去三十年的历次调整周期。2013年下半年,需求下跌的趋势出现了局部减速的迹象,“熊市到底”成为多数企业的共识,少数企业再次萌生出行情反弹甚至于反转的希望,但多数被调查者倾向于悲观的预期。“不可能出现V形反转,也不要指望U形筑底反弹,而是L形,市场需求和产业规模长期低增的趋势不可避免。”

在本轮熊市中,也不乏表现坚挺的主机企业,比如凯瑞重工。与追求市场规模和占有率的“市场论”相比,凯瑞重工更倾向于“专业论”,持续数年专注于在专业化道路上的深度挖掘,使其稳住了脚跟。谈到市场预期,董事长张卫东表示,“企业要做好过五到八年苦日子的准备。”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赛迪观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启示

2019年以来,工信部采取集群竞赛方式遴选确定25家决赛优胜集群,作为国家级集群重点培育对象。赛迪研[详细]2022-10-09 11:42

半年度“成绩单”公布,长沙工程机械“四大金刚”今年后市可期

截至9月6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长沙四大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均已发布半年度“成[详细]2022-09-19 11:40

长沙工程机械精彩开局

2月8日,三一重工长沙、邵阳等产业园鞭炮齐鸣、彩旗飘扬。8时18分,首批300台三一泵车、车载泵、搅拌车等设备同时发车,浩浩荡荡驶向全国各地。本次发货的产品涵盖37米、43米、56米等多款明星泵车产品,更有S系列泵车的大力加持,大部分为国六新品。 三一重工在半年前全线发布了国六成套混凝土机械和S系列泵车,凭借着多项行业首创技术广受市场好评。三一混凝土成套机械产销量已连续12年蝉联全球第一,是行业公认的领导品牌。 同一天,载满近2亿元产品的100台大货车从星邦智能开出,分赴全国各地。作为高空作业平台领先品牌,星邦智能通过了北京冬奥会的严格考察,旗下TB20EJ Plus电动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在水立方分会场点火仪式上精彩亮相。该款产品性能稳定、功能良好,是电动重载臂车中的表率。 农历新年开工第一天,中联重科履带起重机、塔机和泵车三大国家级单项冠军等明星产品,分别从中联重科全国各地工业园出发,再创新春返工首日发货新高。现场工作人员自豪地说:开门红前两天,中联重科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从麓谷、泉塘、望城、常德、汉寿、渭南、开封等工业园出发,以超9亿元的佳绩,写下红火的开篇! 自正月初四开始,山河智能各生产车间包括基础装备、挖掘机、凿岩设备、高空机械设备等已陆续开工。山河智能董事长、首席专家何清华表示,尽管有一定的市场下行压力,公司2021年营收依旧历史性地跨过了百亿元大关。今年要继续紧跟国家战略方向,紧抓市场发展机遇,在重点市场精耕细作。 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方面,随着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复工,工程机械传感器国产化方案今年有望在“工程机械之都”长沙再上层楼。去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重点抓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其中列出的“湘潭大学碳基生物等先进传感器件项目”提到,湘潭大学、启泰传感等正在研制的传感器,突破碳基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和我国工程机械、汽车产业液压装备发展的高性能压力传感器关键瓶颈技术,实现液压装备金属基薄膜压力传感器芯片产业化,建设液压装备压力传感器封装生产线,实现进口替代,提升我省工程机械关键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 启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国秋告诉记者,随着十大科技攻关项目建设的深入,将全面配合三一集团和山河智能的传感器国产化方案的推进和降成本行动的落实。启泰的液压传感器将给工程机械主机厂降低成本20%以上。 (来源:金台资讯)[详细]2022-02-11 09:46

抢抓数字化,冲上5000亿元!长沙工程机械产业未来可期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了“十三五”的高速发展,“十四五”期间能否保持增长态势?8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发布的《工程机械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未来定了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工程机械发展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形势重大变化的新挑战。 这对于正在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长沙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长沙工程机械产业未来可期,今年将重点完善集群产业生态、提升配套支撑的能力。 过去五年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增长迅猛 如果研究“十三五”期间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轨迹,会发现是一条快速攀升的曲线。 五年中,工程机械行业规模得到快速增长,2020年全行业完成营业收入7751亿元,同比增长16%,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享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美誉的长沙,在这一时期也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增长速度高于行业,高于全国,产业和企业层面都迎来了重大节点性事件—— 2019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总产值首破2000亿元。这年12月,三一集团装备制造板块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元,成为长沙首家营收过千亿企业;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再次跻身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 2020年,长沙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工程机械产业逆势上扬,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同比增长近30%,规模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其中长沙经开区工程机械产业产值创历史新高,达1615亿元,比上年增长22.8%。 今年,据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统计,1至5月,全国工程机械主要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7.7%,实现了大幅增长。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势头依旧凶猛,来自长沙经开区的数据显示,预计1至6月,园区工程机械产值有望过千亿元。 顺势而为 企业纷纷把握数字化转型趋势 前途一片光明,新挑战也层出不穷。面对“十四五”新形势和新要求,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四五”规划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实施六大产业化创新工程:新型高技术工程机械创新先导工程;工程机械智能制造推进工程;工程机械产品可靠性提升工程;工程机械检测、试验与评价数字化平台建设工程;工程机械产业链强基发展工程;工程机械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建设工程。 从上述六大产业化创新工程,可见工程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是先导式,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首创、独创的高技术产品未来将得到大力研制;二是将从材料基础、产品、制造、检测等环节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自给率;三是加大工程机械这一传统产业与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融合。 顺势而为,方能致远。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表示,未来,工程机械产业要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先进制造的未来企业,在技术研发创新、制造能力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全力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的深刻变革。 从长沙工程机械产业近几年的发展特点来看,长沙工程机械企业早已踩准“十四五”产业发展节拍,且步子迈得更早、走得更快、力度更大。 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表示,对三一来说,最大的挑战和机遇,都是数字化转型,也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智能制造。截至今年6月,三一集团已投资近100亿元,在行业率先启动近30个灯塔工厂或智能车间项目建设,全面引入三现数据集控、柔性生产岛等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推动智能制造“加速跑”。 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都在投入巨额资金提升产品、制造、服务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利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为制造业赋能,山河智能更是为全省“5G+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企业。 这一切都给了长沙信心。长沙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提出,要将工程机械产业打造成为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工程机械产业产值规模突破5000亿元。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详细]2021-07-13 10:38

冲刺世界级工程机械集群的长沙底气

为期4天的2021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日前在长沙举行。这场盛况空前的世界级“机甲盛宴”,不仅创下“[详细]2021-05-27 17:16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2000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注册资本19.71亿元,员工20000多人。2009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产值337亿元,利税超过42.52亿元。中联重科秉承“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企业文化理念,内源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目前,生产经营基地分布于中国湖南、上海、陕西、广东以及意大利米兰等地,已形成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望城工业园、益阳沅江工业园、上海工业园、陕西渭南工业园、意大利CIFA工业园等产业园区,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的超大型钢结构厂房、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拥有覆盖全国、延伸海外的完备销售网络,强大服务体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在国内建筑机械行业率先按照欧盟标准推行产品CE认证,并获得俄罗斯GOST认证、韩国安全认证。中联重科继承了国家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是中国工程机械协会8个专业分会会长及秘书长单位,混凝土机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先后完成重大科研课题670多项,负责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00多项,目前是187项有效标准的制、修订归口单位,行业技术覆盖率75%以上。中联重科先后完成了90多项国家“九五”、“十五”、“863”等国家重大装备开发、科技攻关课题和专项,被科技部确定为“十一五”三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承担单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P成员单位(ParticipatingMember),每年销售收入的50%来自于新产品开发。中联重科自成立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0%,目前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28个系列,45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是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其中,2008年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后,混凝土机械产品市场占有率跃居全球第一。塔式起重机年产量2000台、环卫机械产量3000台,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第一。汽车起重机年产5000台以上,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二位。中英文商标——“中联”与“ZOOMLION”均获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多个系列产品获中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包含港澳地区的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深受用户青睐。2009年中联重科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10位;在中国机械工业100强排名第六位。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利润排名第一位,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前列;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等奖项和荣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联重科以产品系列分类,形成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城市环卫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施工养护机械、基础施工机械、土方机械、专用车辆、液压元器件、工程机械薄板覆盖件、消防设备、专用车桥等多个专业分、子公司,打造一个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朝着年销售收入千亿目标进军!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