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亿决策内幕首曝光 财政部长称我兜里没钱了

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解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提出了2013年中国经济的主要预期目标,而且表达了坚定的改革开放决心,对下一步改革方向、重点和路径,传递出鲜明的信号。

GDP:预期增长目标为7.5%左右

郑新立认为,主要推动力是扩大内需政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左右,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继续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另一方面,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行情 专区)权衡,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5%左右是必要的、适宜的,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7.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比较符合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形势和预期。目前政府正在逐渐淡化速度指标,这也符合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要求。从资源环境和各方面因素看,已经不能支持我国继续以超高速的经济增长来发展,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七上八下”的经济增速对我国是相对合适的,民众以及各级政府应该逐步适应转型升级的经济增长目标。不过,7.5%的经济增速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也是一个比较快的发展速度。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也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有所回落,7%到8%的增长区间已成为新常态,7.5%左右的目标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放眼全球,7.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还是很高。

温家宝总理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提到,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这样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扩大内需政策,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政府在改善民生上采取了许多措施,增加了财政的投入,包括提高了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行情 专区)的国家补贴数额,并在教育、医疗、养老院等这些方面也增加了硬件的投入,因此老百姓可以放心的消费,所以这几年居民消费的增长是最快的。

对于扩大居民消费,王军表示,传统的消费包括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此次所强调的扩大居民消费方面,可能会将政府所占有的社会资源以及经济选择权越来越多的让渡到居民个人手中,这是和整个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优化是息息相关的,这就需要收入分配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各方面体制改革的共同努力来推动消费的增长。

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多层次市场建设

向威达认为,关键问题是要完善市场的一些制度设计和理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实际上,无论是去年债券市场的繁荣发展,还是今年初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揭牌运营,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关键一步。

对于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参加两会的代表们也纷纷建言献策,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及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证监局局长王明伟表示,从主板、中小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再到创业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下一步,新三板不断提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步入规范发展轨道,债券市场和各种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在蓬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正从交易所市场全面拓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长城证券研究总监向威达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进一步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他说,比如,创业板应该向场外市场靠拢,不要给上市设立高门槛,应该先挂牌交易,把上市和融资脱钩,经过一定的期限并满足一定的条件再允许融资。并且上市不设盈利指标,只要主营业务和财务信息真实全面,只要有一定的持续经营的历史,就可以上市交易。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联手造假的动机和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企业有公平融资的机会。此外,他还建议,通过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来加快推动金融创新,这样既丰富了资本市场的品种和金融创新也解决了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

向威达表示,过去20年,中国资本市场为国企改制,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现在更关键的问题是要完善市场的一些制度设计和理念。

收入分配改革: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

厉以宁认为,收入分配改革应以初次分配为重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

温家宝指出,我们已经制定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金昌昨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五年,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一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二是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救助方面的投入大幅度增加,科教人员、离退休人员、城镇和农村福利救助人员的待遇水平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三是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各城市最低生活救助标准均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总体上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为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稍早前,国务院批复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提出,深入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收入分配改革将步入深水区,预计可能将分别从纵向、横向推进改革。从纵向层面来看,《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并且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该以初次分配为重点,由于行业垄断等因素,中国尚未形成以市场经济规律为主导的初次分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院长迟福林表示,收入倍增,不是贫富差距扩大基础上的倍增,而是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下的倍增。尤其要盯住中低收入群体,通过“提低”与“扩中”,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整体扩大。

在横向层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收入改革分配意见提出‘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完善财产税,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这一点非常重要。”

贾康建议,今后应完善高收入者的个税征收、管理和处罚措施,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征收范围;改革完善房地产税,逐步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细化住房交易差别化税收政策,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提高资源税税负水平;将部分高档娱乐消费和高档奢侈消费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保障房:今年新建630万套

齐骥坦言,今年保障房资金需求将超去年

新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13年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的新开工量定在了630万套,基本建成470万套。过去5年,全国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800多万套,棚户区改造住房1200多万套。

与2012年相比,今年保障房建设目标较为稳健。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781万套,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601万套。

保障房供应规模扩大,并不能降低商品住宅的价格,但是,可以调整住宅供给结构,保障中低收入人群有房住。在北京等不少城市,保障房建设采取“捆绑式”,即在商品房小区中配建一定的保障房。与纯保障房小区相比,该保障房项目享有与商品房同等的城市配套条件,这大大增强了保障房的吸引力,并成为保障房成交比例上升的主因。

2011年与2012年合计基本建成1000多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这类住宅的入市,对楼市成交格局的影响,已经显现。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2011年以来,我国新房住宅成交量中,保障房占比在30%左右,随着竣工量上升,保障房对住房需求的影响会更加明显。

在城镇化“引擎”中,保障房同样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城镇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农民进城、居住条件改善等,这个过程不仅对保障房,也对相关的配套设施有大量需求,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作为加快中西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住建部日前出台《关于支持大别山片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协调加大对片区财政困难地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行情 专区)补助力度,指导片区三省(河南、安徽、湖北)在任务安排上对片区各县给予倾斜。

持续高位运行的保障房新开工数量对建设资金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坦言,由于2011年、2012年新开工量累积至今的在建项目过多,预计今年保障房的资金需求将超过去年,而去年住建部公布的资金需求预测数据为2万亿元。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保障房资金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生大的问题,住房建设部门将注意资金安全,防止出现资金管理上的问题。

保障房建设规模的加大,也促使相关制度完善。随着大量保障房项目的陆续入市,保障房建设任务中潜藏的质量、分配、管理等问题也会放大,其融资、监管都需要更加严格的制度。此外,保障房的流转问题也需要地方政府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

营改增:适时扩大试点范围

白景明认为,营改增已经成为减税的重点突破方向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完善试点办法,适时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

随着结构性减税的进一步深化,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营改增”已经成为减税的重点突破方向。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现行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几乎涉及中国所有企业和行业,“营改增”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谈及“营改增”改革的试点成效,白景明表示,首先在减轻企业税负方面,“营改增”试点地区实现了总体减负。根据财政部的统计,2012年底“营改增”纳入试点范围的纳税人超过100万户,共减税426.3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减税189.1亿元,同时小规模纳税人税负下降幅度平均达40%,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发展;第二,实行“营改增”改革后,为细化社会专业化分工提供了有效的税制保障,支持和促进了试点企业的创新转型;第三,改革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的局面,将营业税并入到增值税,实现税制的公平统一,将对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并由此推动经济转型实现稳定增长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

从“营改增”试点情况看,扩大试点行业范围并尽快将改革推向全国,是未来的重点也是难点。业内人士指出,“营改增”的减税意义还在于它的波及效应。一方面,企业自身的业务网络的链条越长,波及效应越大,企业越得益;另一方面,“营改增”试点范围越大,覆盖的行业越广,波及效应越大,企业也会从中得益。

按照国务院此前要求,今年或将推出铁路运输、建筑安装和电信通讯(行情 专区)领域内的“营改增”试点方案。白景明表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适时扩大营改增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随着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循序推进,许多方面需要妥善处理,毕竟一项新政策的出台并非尽善尽美,在执行过程中必然有许多地方亟待完善,下一步要细化完善有关税制安排。另外,地区和行业范围扩大之后,还需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制度,防止出现漏洞。

白景明表示,随着将来更多行业以及更多的地区纳入试点,抵扣链条将逐步完善,进项抵扣也将更加充分,可以预见营改增带来的市场推动力更加有效,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动力会更加强大,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进出口:更要注重增长质量

庄健认为,要通过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来实现结构转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坚持把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结合起来,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坚持把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结合起来,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我国外贸的首次定调,作用和分量不言而喻。”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上述内容都是我国外贸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在此前也有被提过,但是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后,它的分量和作用肯定不一般。

霍建国指出,中国的外贸出口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过去促出口高速增长的三大因素,即外部需求旺盛、外资进入持续不减、民营企业发挥着巨大作用。就当前形势来看,前两个因素都出现了转向,并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改观,唯一的支撑增长因素就是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动能。而在整体环境不容乐观的前提下,2012年中国外贸不仅能维持一定幅度的增长,而且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还有所上升,实属不易。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还指出,在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情况下,我国10多年来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前提下的外贸增长方式对出口企业构成了压力。为了提高出口的竞争力,保证出口的稳定,我国亟须转变出口结构,通过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来实现。

同时,庄健指出,我国还可通过更多的转向内需,一方面减轻对外需的依赖,实现外贸的平衡,减轻外贸摩擦。另一方面,也可减缓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压力。

为了稳定外贸、稳定出口市场份额,确保今年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霍建国建议重点考虑以下几项政策:一是稳定出口退税机制;二是稳定人民币汇率;三是继续实行自主降税进程;四是改变投资环境,扩大服务业开放;五是加大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六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霍建国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国外贸未来重点工作提出了一个高要求,也使得外贸的方向和目标得以明确。

资源价改:健全价格形成机制

林伯强认为,今年油、电、水等资源的价格改革将提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2013年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价格改革,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油、电、水、气和煤炭等资源的价格改革将提速,多项价格改革试点推进的力度较大。他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理顺能源资源价格需要留出一定空间”,暗示了2013年中国在资源价格机制改革上将会有所突破。并且,报告还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这为资源价格改革预留了空间。

近年来,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不过,总体进展一直很缓慢。以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为例,业内已经期待了多年,关于改革的方案的猜测也不时出现,但始终未见动静。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表示,这已经指明了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方向。按照这一方向,结合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现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关键要解决四个方面问题。一是进一步推进资源性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形成与资源性产品特征相适应的市场结构,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进一步完善价格监管机制。资源性产品的定价涉及面广、影响大,一些资源性产品还具有典型的自然垄断特征,这就要求政府根据资源性产品的特征,进一步完善价格监管机制。三是要完善生态补偿和代际补偿机制。四是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整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

虽然政府在确定通胀目标时已经为资源价格改革预留了空间,但大力度推进改革仍然存在难点。

林伯强认为,最重要的难点就是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他表示,在资源价格改革大力推进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因为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价格改革实际上就是涨价。这也是这么多年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林伯强建议,应该用市场化的补贴手段而不是行政化压低价格来解决这一问题。

邓郁松认为,对资源性产品价格进行有控制的调整虽然有助于缓解短期物价上涨压力,但也弱化了价格信号在调整供求方面的作用,从长远看,也不利于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推进。建议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整机制,使资源性产品价格的调整能够及时反映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化。由于不同行业和群体对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的承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在完善价格调整机制的同时,完善利益调节机制,通过完善资源税、特别收益金等政策,调节利益分配关系,对生活困难人群和一些公益性行业等建立补贴和救助机制,在资源性产品价格上调时对生活困难人群和部分公益性行业给予适当的补贴。(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Joh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四万亿 宏观调控
相关阅读

专家:再次大规模经济刺激模式与2008年有什么不同

你是否还记得有学者建议再次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模式?是的,他就是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近日,他接受财新传媒采访,表述了其观点的逻辑。 1月27日,余永定称,中国当前处于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需要尽快证明经济趋稳,建议中国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建议再次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再一次的大规模刺激措施应比2008年谨慎,且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主。 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言论引发诸多争议。近日,他接受财新传媒采访完整表述了其政策建议的逻辑。他认为,这次刺激方式还应该是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增加有效需求,但不会造成产能过剩。实际上,政府已经或正在推出一系列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他强调,刺激计划的融资方式应该与“4万亿”显著不同。具体说,这次应该以财政融资为主,而不是主要依靠银行信贷。政府应该通过发放国债为刺激措施融资,国债的发放对象应该是中国居民和中国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则应进一步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扩张性财政政策提供支持。 他表示,中国应该继续推进结构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但是,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则应该是打破通货收缩,防止经济出现硬着陆。应该强调,政府事实上已经加大财政政策的力度。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各种政策的协调性,进一步加大通过财政支持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的力度,必将大大提振市场信心。而信心在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过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详细]2016-02-16 16:25

数万亿投资激活新增长 逾3万亿对外投资待分食

逾3万亿元大单蛋糕待分食 中外经贸合作迅猛发展,各国政要频繁造访中国,且接连抛出巨额贸易大单,这一系列非同寻常的动向引起中国国内舆论的热切关注。阿根廷政府人士日前高调宣布,将从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购买总价为24.7亿美元的铁路设备,用于提升国有货运铁路的运输能力。据悉,阿根廷计划部长胡里奥·德维多近期还将飞赴中国洽谈合作具体事宜。这将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来华商谈投资的第7位外国政要。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诸多业内人士看来,结合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贸易形势,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决定》的对外合作政策新主张,特别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装备外交”旋风的刮起,预示着中国对外合作进程将开启新的篇章。综合业内人士观点认为,这一计划的新思维的核心要领是:告别过去单纯输出“中国制造”产品的传统路径,转而以资本输出撬动多行业过剩产能输出“大潮”,满足不同地区的投资需求,实现“一石数鸟”的多赢局面。未来5年内,中国政府将践行这一新思维启动高达5000亿美元(逾3万亿元人民币)的对外投资计划,这无疑将激起市场“千层浪”。产能输出:让“世界工厂”走出中国 徐忠是国内一家中型钢贸集团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最近一两年,他最头疼的事是如何将企业积存的大量产品库存尽快消化。他告诉记者,2008年国家提出“4万亿”投资计划时,像他们公司这样的地方基建龙头可以大干快上地扩充规模,把新上的产能及时消化在需求旺盛的国内市场。近一两年,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相继下滑,单纯依靠国内市场需求拉动压在企业身上的产能过剩巨量“包袱”,已经不现实。“这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传统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他说。他对记者表示,近期国家最高层领导在一系列国际场合的表态,特别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东南亚、中东欧地区的访问中接连为中国装备制造产品“找出路”的行动,让他看到一线曙光。是否可以通过政府间的协商,推动中国一些传统基建及制造业行业大规模到海外开拓市场,为过剩产能寻找出路?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最近深有感触地表示,以前中国是世界的加工厂,未来中国企业也需要到全世界去投资建工厂,或者收购兼并工厂,主动融入国际市场,把国内过剩的产能进行转移,“要让世界成为中国的工厂”。“不久前我们去巴西,听到当地商会人士介绍说整个巴西只有五条玻璃生产线,这让我们非常高兴。正好目前我们公司有三个甲级设计院没活儿干了,如果能把国内生产线拉到巴西,那必然是件好事。”宋志平说。徐忠和宋志平的想法近期正得到有关方面的积极“回应”。11月下旬以来,有关李克强出访中东欧推荐高铁的新闻热遍网络,国内舆论普遍将其解读为“高铁外交”,但在不少有识之士看来,最高层一系列高调举动背后其实释放出中国政府力推基础设施“走出去”的强烈意愿。这一强烈意愿的一大背景,便是亟待突破的中国国内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困局。不久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上除强调以压缩产能的“堵”的政策外,“向海外输出过剩产能”的“疏”的提法正不断上升为共识。#d1cm#page#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指出,国内众多行业甚至包括一些新兴产业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75%,以产业升级带动产能消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未来的全球产业格局调整过程中,将按照国际分工价值链进行产业布局的重新分布优化。在此背景下,通过向海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助于过剩产能的消化并推动这些产业的优化升级,更深远的层面将推动中国在全球产业新格局中占据产业链分工的优势地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新的对外合作计划应考虑在南南合作框架内优先实施。就服务贸易来讲,基础设施建设是南南合作的一个大有前途的领域。这是因为基础设施发展的滞后及其对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有目共睹。在此方面,中国拥有实现工程承包与设备出口相互促进策略,输出中国标准的突出比较优势,更有充裕的资本积累来推动这一计划稳步落实,进而提升南南合作的层次,并拓宽合作领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一系列出访过程中也明确表示,中国装备走出国门,特别是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既可帮助这些国家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消化中国过剩产能。而作为中国对外合作新计划“牛刀小试”的直接体现是,在总理充当中国装备“超级推销员”角色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在东南亚泰国及东欧罗马尼亚就斩获了涵盖高铁、电信、核电、火电和风电等一系列装备订单。资金输血:数万亿元投资激活新增长 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初,以时任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为代表的人士便曾建议,利用中国丰裕的外汇储备搭建金融平台,主要以国家商业贷款的方式资助发展中国家,创造外部需求,以消化国内过剩的基建产能。中国金融学会理事赵昌辉对记者说,中国欲推出的对外合作新计划在涉及的投资体量就远超当年的“马歇尔计划”。根据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近期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的表态,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到5000亿美元。和以往任何投资计划出台后一样,市场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如此庞大的投资额,资金源自哪里?如何为资金选择最优的运作方式,才可激活对外合作新计划的“心脏”,获得源源不断的“输血”?梅新育表示,当前国际金融及贸易形势在经历美欧主权债务危机洗礼后,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这对中国构建从过去单纯“与国际惯例接轨”,转向“推动规则演化”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遇,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也已时不我待。值得注意的是,新一届的中国政府领导已充分重视这一问题,此次对外合作新思维的提出,无疑就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力举。对于对外投资运行方式的考量,显然也纳入到有关方面的积极行动中。据介绍,前述阿根廷来华采购铁路技术设备的24.7亿美元,其中21亿美元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项目贷款融资,另外3.7亿美元通过阿根廷政府发行国债募集。无独有偶,上述中国企业与东南亚(泰国)、东欧签署的涵盖多行业领域的装备订单,其融资方式亦为由中国政策性银行提供项目贷款,外方企业借此采购中企设备。其中,仅东欧地区国家就将获得中国政府10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承诺。#d1cm#page#赵昌辉表示,这种资金筹集和运作方式将成为中国告别过去“援助式”对外合作的常见模式。“中国政府通过政策性银行提供商业贷款,不足部分通过被投资国发行国债,筹集的资金用于购买中国的技术设备及工程设计服务来更新当地基础设施,同时支持当地企业制造业升级改造,在确保资金流动性的同时也能满足被投资国的现实需求,可谓‘双赢’。”他表示。梅新育也乐观预计,未来如果中国每年海外基础设施投资6000亿至1万亿元人民币,按照比较通行的政府支持项目融资比例,其中95%作为商业化的股权投资和信贷投入,5%作为援助投入,等于财政每年投入300亿至500亿元,仅占2012年中国GDP的0.05%至0.1%,也远远低于马歇尔计划实际财政拨款占当年美国GDP1.1%比重的数字。赵昌辉进一步指出,随着对外合作新政策不断落地,在资本输出方面也应该采取多元化策略,例如加强地区金融合作,不断设立区域性金融开发机构。过去有专家提出的设立亚洲投资银行的建议,在当前显然已具备成熟条件。有统计数字显示,亚洲开发银行2012年测算称,2010年到2020年,32个亚开行成员国需要基础设施投资8.22万亿美元,每年平均需投资8000亿美元。这一庞大资金需求在目前众多国家遭遇瓶颈,仅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这一口径看,每年亚洲的建设资金缺口约600多亿美元。赵昌辉所言的“双赢”效应,在其他专家看来,远不止于此。知名财经媒体人胡舒立指出,通过开拓外部基建及其他行业领域市场,在满足他国紧迫却力不从心的现实投资需求同时,也能缓解中国国内的产能过剩压力,并调整外贸结构。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可推动中国积极参与构建国际金融新体系,服务于人民币国际化,其战略意义可谓“一石数鸟”。行业红利:机会垂青有准备者 过去一段时期,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共识正在逐步形成:进一步加快企业走出去,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更贴近市场的地方进行投资,不仅可以有效化解产能过剩,而且可以进一步获得市场。在更多的市场分析人士看来,中国启动的对外合作新计划,其最大的吸引力无疑是逾3万亿元庞大投资大“蛋糕”烹制出来后,哪些行业将享受利好。中信证券分析师诸建芳认为,实施海外转移的产能过剩行业,在相应时期应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由于我国传统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和船舶等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一定的技术、装备和规模优势,这些行业可成为本轮对外合作产能输出的“急先锋”,这些行业的优势企业也将因此率先分羹3万亿元市场“蛋糕”。中证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产能输出将在未来数年内对中国诸多企业带来海量业务。特别是在海外具有成套设备输出及基建业务的公司将长期享受这一政策红利。诸建芳指出,从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产业实际情况来看,传统过剩行业中纺织、鞋帽、汽车、机械行业,以及风电设备、多晶硅、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也具备向海外大规模转移产能的实力和客观条件。#d1cm#page#不过,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产能输出对于企业来说,最大助益应是通过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同时实现自身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而非仅仅是将过剩的技术装备输出海外市场。海外基建市场一旦打开,则需避免一些国家地区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出现,这就需要政府及走出去的企业具备充分的市场意识,以当地实际的承载能力和需求空间来测算产能输出的规模。赵昌辉也认为,国内外投资环境的差异,所涉及利益相关方的不同考量,这些因素可能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效率的因素,这一点或许将在新一轮的“产能、资本输出”浪潮中表现更加明显。“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务必要充分调研不同国别的法律体系,以及各国技术和市场准入标准,对市场潜在的风险进行充分预警。”中国高铁设备龙头之一的中国北车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高铁正在被中国政府列为对外输出的“打头阵”产品,这将是国内高铁设备制造及线路施工单位的机遇。中国北车下一步也将加快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步伐,一方面大力申请国际专利,实施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将在潜在市场开展认证工作,扫清进入市场的法律障碍。对外合作新思路 站在“大国崛起”新起点的中国,正欲启动一项投资逾3万亿元的“产能+资本输出”计划。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产品出口到产能转移、资本输出,这些转变既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从过去单纯“与国际惯例接轨”转向“推动规则演化”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顺势之举;也是中国在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与世界共享发展的体现。[详细]2013-12-09 09:48

资金“热抢”军工股 局部热欲暖整片天

继周二近百亿资金借震荡出局之后,本周三市场再度迎来小阳线,资金也重新回到净流入的格局中。据巨灵财经统计,昨日两市共有25.58亿资金进场抄底;其中,军工股成为吸金大户,诸如航空动力、航天通信及航天长峰这类龙头股更是获得上亿资金的流入。分析人士表示,尽管军工热带来的资金流入,令市场再度回到反弹的通道中,但在银监会“9号文”影响还待验证以及改革情绪趋向理性的背景下,市场不一定就此结束调整。而军工股的局部炒作热,能否成功带热整个市场的交投情绪,也有待继续观察,投资者暂时不宜过于重仓。资金流入沪强深弱 25亿资金回流A股 三连跳之后,银监会“9号文”的搅局,令市场顺势进入震荡整理格局中;不过昨日,军工股的热炒,却令指数抵抗住了技术层面的调整压力,进而再度向上冲关。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小幅上涨13.48点,涨幅为0.61%,报收2206.61点;深成指全日也上涨49.47点,跌幅为0.58%,报收8510.68点。相较而言,昨日创业板指数则表现逊色,单日仅微涨0.08%,报收1299.26点。从资金流向来看,沪深股市主力资金昨日再度回到净流入的格局中,不过沪市资金流入额显著超出深市流入额。据巨灵财经统计,昨日沪市A股资金净流入24.24亿元,深市A股资金净流入仅为1.34亿元,两市资金合计净流入25.58亿元。资金流入方面,沪强深弱的格局较为显著。从行业表现来看,昨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线上涨。其中,申万信息设备、交运设备、交通运输、家用电器及轻工制造指数涨幅居前,单日分别上涨2.44%、2.23%、1.67%、1.41%及1.08%。紧随其后的是,申万机械设备、餐饮旅游、黑色金属及商业贸易指数,全日涨幅均在1%附近。而申万食品饮料、公用事业、采掘及金融服务指数全日涨幅靠后,全日分别仅上涨0.4%以下。昨日的资金流向情况与行业指数的表现基本一致,只不过资金净流入的板块相对偏少。据巨灵财经统计,昨日仅有申万交运设备、信息设备、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家用电器及轻工制造指数的资金净流入居前,单日分别净流入25.48亿元、12.44亿元、7.14亿元、6.94亿元、3.55亿元及2.23亿元。申万建筑建材、黑色金属、电子及餐饮旅游等板块资金净流出额均在亿元以下,其中餐饮旅游板块资金净流入更仅为54万元。而申万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化工、采掘、医药生物及公用事业等板块资金净流出额普遍较大,分别净流出6.02亿元、5.09亿元、3.79亿元、3.42亿元及3.03亿元。军工现抢筹热 影响力尚待验证 昨日,尽管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线上涨,但资金净流入额并不大,且主要集中于军工板块。其中仅航空动力、航天通信及航天长峰三只军工股的资金净流入额就分别高达5.48亿元、2.77亿元及2.43亿元,基本上占据了沪市资金单日净流入额的一半左右。主力资金集中火力猛攻军工股,一方面表明市场当前的主流热点将毫无疑问被军工占据,围绕军工股的炒作很有可能会继续,从而成为活跃市场的一大力量;另一方面,军工股这种不计成本地追涨,很容易走进死胡同,一旦后续买盘不足,则这类股票将很快结束涨势,回到调整通道中,届时市场将遭受来自政策利空及情绪波动的双重冲击。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市场对改革的认知逐步趋向理性,短期的热炒情绪或有所降温;再加上国债收益率持续攀高,资金面偏紧的格局短期难以改变,且银监会“9号文”传闻的影响仍待消化,因而预计市场很难就此走出二波上攻行情,投资者在参与行情的同时,还需保留一份清醒。[详细]2013-11-21 09:56

关注:地方版投资大戏轮番上演 钱从哪里来

近期,地方版投资大戏在各地轮番上演。就在四川省抛出今后两年投资4.26万亿元的重大项目计划后,福建省尾随而至公布了约3.95万亿元的宏伟投资。一东一西,与中国经济版图那道由东向西发展的迁徙曲线相得益彰。10月29日,四川省社科院顾问、著名区域经济学家林凌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能否完成今年全年经济目标,四季度是关键。在短期内消费上不去,出口受国际市场影响难有起色,三驾马车中也唯有投资能拉动经济增长。年末突击投资 年末各地突击投资,基建投资乃是首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仅铁路基础建设投资就为3287亿元,同比增加12.5%。四川省10月22日发布了该省2013年—2014年重大投资项目名录,这批项目共2336个,项目总投资4.26万亿元。其中重大基础设施项目663个,总投资1.48万亿元,成为下一个投资的重头戏。四川省的投资已经连续5年超万亿元。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四川投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10年实现1.3万亿元,2011年突破1.5万亿元,2012年则达1.8万亿元,而今年前三季度的投资已完成15803.7亿元。按照上述公布的两年4.26万亿元,以一年2.13万亿元计算,今年四川省投资同比增幅将达20%左右。而2012年四川省投资同比增长19.3%,由此可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难。针对媒体热炒的4万亿计划,四川官方坚称符合相关发展规划。四川省发改委重点项目办负责人邓长金解释称,四川还比较落后,需要投资建设的重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还较多,与国家提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向西部倾斜是吻合的。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回应四川重大项目时表示,未来将加强铁路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的投资。或许正是受此影响,基建投资成为各地奋力一搏的武器,各地的书记、市长更是一线督战。“我最近在多个场合看到,每个地方的书记、市长倾巢出动,双双出现在一些重大项目开工现场、投资洽谈会,不遗余力地推荐重大项目。”10月30日,一位长期关注区域经济的专家说。9月26日,湖南省株洲市委书记贺安杰、株洲市长毛腾飞在2013湖南经洽会上大力向国内外企业推荐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其中,各类基建项目是重中之重;10月28日,贵州省宣布投资1431亿元建设10696个水利基建项目。有专家分析认为,基建投资或将成为中国下一个投资金矿。钱从哪里来 巨额投资计划一出,问题也随之而来,外界广泛关注的就是钱从哪儿来。“好的项目不差钱,市场资金比较充裕,很多银行、投资机构、民间投资都在找好项目”。四川省发改委重点项目办负责人邓长金公开回应。他表示,就四川发布的项目来看,主要依靠民间投资。比如产业类项目主要是采取市场化手段来解决资金问题,包括吸引海内外投资的积极性。基础设施类项目除了政府投入外,也有一部分市场化,包括高速公路项目,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来筹集建设资金。“项目好,出于对经济增长的考虑,我们会主动寻找资金来源。”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表示,四川将进一步努力激活民间投资,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为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电信等领域,四川省于今年8月发布了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多个文件。而地方债则是填补地方投资资金缺口的另一大来源。2009年至2013年,四川省分别发行地方债180亿元、180亿元、135亿元、135亿元、 200亿元,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地方债规模居全国第一。有专家认为,即便四川的GDP和财政收入在近几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显然与4.26万亿元之间还有一定距离。对此,山西省经济转型与企业发展研究会书记朱启远对本报记者表示,各地动辄发布的数万亿元投计划,虽然不全是政府直接投资,不排除地方政府会变相举债投资,那么这对于本已风险高企的地方债无疑雪上加霜。林凌也提醒,地方大规模投资难以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他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偏紧不会改变,大规模投资建设的时候尚未到来。#d1cm#page#潜藏投资隐忧 在本轮投资中,四川显然是想拔得头筹。7月31日,四川省省长魏宏带队前往国家发改委对接重大项目,涉及10方面、14个项目,共计总投资2073亿元,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当即作出明确答复,四川提供的项目均符合国家投资方向。而从地方民企的落地到全球500强巨头的进驻,从简单粗放的加工制造到产业研发的高端,从单个项目引进到产业集群发展,四川发展后劲越来越足。“四川在投资布局上更趋合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从投资成都开始慢慢辐射四川各个市州,纷纷带动产业升级转型。”10月30日,四川省某市驻成都办事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证实,包括万达、碧桂园等企业纷纷选择在成都周边广元、乐山、绵阳、南充等地投资。不过本报记者对比发现,虽然各地公布了大规模刺激投资计划,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数量等,均没有明显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也没有比历史增速明显提高。而查阅四川等几个地方发改委公布的重大项目报表可以发现,今年有相当部分投资项目计划与前两年重叠,项目的名称、投资额度都没有变化。对比去年与今年各地公布的数据,四川、贵州、河南、江苏等13个省份GDP增速低于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其中宁夏GDP增长9.5%,离年初制定12% 目标不小。从2012年9月至今,四川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总体上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2012年同期相比总体上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可见,各地疯狂的投资背后潜藏着一定的隐患。林凌认为,各地年初公布的经济增长目标主要依据去年情况而定,制定目标比较高。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王元京则表示,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明显,各地的增长没能达到目标实属情理之中。但问题是各地潜藏的投资隐忧究竟有多大?几位受访的经济学家直言“不好判断”。王元京指出,无论是运用地方债平台,还是发挥民间资本效应,各地进行大规模基建投资都需要控制好速度,避免重复建设。[详细]2013-11-21 09:02

工程机械企业借势“川版四万亿”发展需谨慎

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已进入第4个年头,在西部的12省份中,四川作为西部经济崛起与金融创新的主战场之一,在对外招商引资上频频发力。据了解,在今年5月的“央企入川”活动中,国内60余家中央企业与四川签订了总投资额达2722亿元的项目,其中,97个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在9月的世界华商大会上,四川省集中签约合作项目104个,总投资1091亿元。10月22日,四川省对外发布《四川省重大投资项目名录》(2013~2014)称,今后两年,四川省计划实施4.26万亿元重大投资项目,涉及2336个项目。据悉,这其中包括了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663个,总投资1.48万亿元;重大产业投资项目1349个,总投资2.42万亿元;重大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项目265个,总投资3147亿元;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59个,总投资376亿元。川版万万亿投资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众多行业人士的关注。很多企业纷纷欢呼庆祝,期盼在新版四万亿中分羹获利并根据四川投资计划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四川四万亿推出的2336个重大投资项目中,重大基础设施项目663个,由于招商引资额较大,倍受关注。其中包括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总投资 2320000万元;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总投资3010000万元;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全长约223公里,设计速度每小时100公里,总投资达 2855870万元。这些重大投资项目围绕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和加快天府新区建设等展开,具体来看,雅安至康定高速(总投资232亿元)、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总投资286亿元)、南大梁高速(总投资108亿)、甘孜“两路一隧”工程(总投资114亿元)、成都至贵阳铁路(总投资总投资380亿元)、成都至昆明铁路(总投资199亿元)、成都新机场(总投资265亿元)、天府新区“三纵一横”重大交通项目(总投资289亿元)、等一批基础建设项目被列为四川今明年重点推进项目,实施力度将加大。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表示,四川将努力激活民间投资,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新筑股份:新津轨交项目纳入4万亿 作为川内唯一一家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企业,新筑股份“新津新筑路桥轨道交通材料一期项目”目前已被纳入4万亿投资计划。20日,新筑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此次四川省的4万亿投资计划与公司主业有很高的重合度,公司有望从中受益。”除原有桥梁部件、搅拌设备、特种汽车等与高铁相关的设备生产外,早在2008年,新筑股份就开始着手进行城市低地板车辆相关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储备,公司控股子公司长客新筑也于2012年从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了现代有轨电车相关技术。2013年,新筑股份也在四川省内开始尝试有轨电车的生产制造。就在近期,新筑股份的现代有轨电车制造项目已列入2013年第一批四川省战略性新兴项目,将获得四川省财政厅专项资金-贷款贴息3600万元。“我们新津的项目已经完成了工商登记注册等手续,马上要加快前期土建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d1cm#page#四川成渝:加快多元化步伐 重点推进两高速建设 在四川省发布的今明两年四万亿重大投资中,共有1.48万亿元将投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中,成都新机场、天府新区“三纵一横”重大交通项目、多条区域高速公路等交通类重大基础建设项目被列为重点推进项目。作为四川省唯一一家主要业务为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省内高等级公路基建项目,以及其他与收费公路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四川成渝目前在建的两条高速公路——四川遂宁至广安高速公路和四川遂宁至西充高速公路都被纳入了四川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对于四川省内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四川成渝人士表示,这一方面将拉动区域内交通需求的增长,对公司下辖各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带来正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将带给公司更多的投资机会,促进公司整体经营。据公司相关人士介绍,遂广、遂西高速项目采用BOT模式建设,两条高速总里程约165公里,项目资金由项目资本金及银行贷款组成,其中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30%,其余70%由银行贷款解决。去年底通过公开竞标,公司已与相关土建工程施工中标方签订了总金额为67.53亿元的施工合同。截至6月30日,遂广遂西高速BOT项目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约人民币10.64亿元,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约人民币12.86亿元,占该项目估算投资总额约 10.82%。预计遂广遂西高速将于2015年12月建成通车,届时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资产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数据显示,目前,四川成渝主要拥有成渝高速、成雅高速、成乐高速、成仁高速、城北出口高速以及在建的遂广高速及遂西高速等位于四川省境内的收费公路全部或大部分权益,已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约573公里。地方版“四万亿”潮涌 融资成最大难题 四川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发布对于工程机械企业无疑是一件喜事,但是企业应该意识到在“川版四万亿”投资浪潮下切不可盲目乐观,在跳帧公司发展战略之前需认清当前行业发展形势。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各地都推出大规模投资计划,总投资规模将超过百亿元。地方要发展,但也应该看到,此前中央“四万亿”投资计划造成的产业阵痛至今尚未消化。各地应该吸取教训,在符合产业发展结构的前提下,谨慎推出大规模的基建计划。#d1cm#page#而更重要的是,庞大的投资规模,资金来源成为最大的疑团,尤其是在当前地方政府已经背负沉重债务的情况下。以四川省为例,根据四川省公布的计划,投资总额达到4.26万亿元,相当于四川省2012年GDP(23849.8亿元)的1.77倍,2012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421.3亿元)的17.59倍。而四川省2012年的社会融资总量为6979.5亿元,粗略计算,四川省的“四万亿”投资规模相当于四川省2012年社会融资总量的6.10倍。即使按照两年的时间完成,也意味着四川省每年需要实现现有融资规模的3倍。然而,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2013年,四川省分别发行地方债180亿元、180亿元、135亿元、135亿元、200亿元,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地方债规模居全国第一。而未来四年还有470亿元高额债务到期需要偿还。建设不能停,而到期债务还需要还,最终还是需要再借新债。有专家表示,中国地方政府近年来不遗余力地利用地方金融资源来发展,政府对经济和金融介入的程度越来越深,这也给评级机构摸清地方资产和债务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底细摸不清,风险就很难控制。在“畅投资 融资难”的形势下,众企业需谨慎探索发展之路,切不可盲目投资。[详细]2013-11-21 08:45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