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宏观经济

代表委员议国是:以数字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图]

数字经济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今天(3月6日)的系列报道《构建新格局 共谋新发展》,来关注代表委员对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观点和看法。 图片来自:央视网新闻客户端 这里是位于广州的一家航天器械制造工厂,不到100名工人,每个月却能完成上万套航天零

经济增长目标合理适度,有助于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图]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和过去五年政府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中所做的扎实工作,对今年中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建议。其中,报告明确提出了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 每年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备受各方关注,这也是引领中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指标。今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组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对我国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了部署。这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面临形势和使命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和中

和春天一同到来,“一号文件”强调这五“强”[组图]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新春伊始,“一号文件”和春天一同如约而至。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首个中央一号文件,谱写乡村振兴蓝图,强调“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传递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中央一号文件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九方面部署,第一项任务就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三农”向好,全局主动,这是去年的经验,更是今年的方向。回首2022,面对风高浪

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图]

2月13日,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包括九部分内容,对乡村振兴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安排,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

中国城市经济30强“大洗牌”!重庆超越广州,跻身全国“第四城”![图]

日前,随着各地相继发布2022年经济运行数据,中国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30强排行榜也随之出炉。根据数据显示,城市经济30强发展延续了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格局迎来了“大洗牌”。 重庆超越广州,跻身全国“第四城”;成都成为全国第7个“2万亿城市”;武汉超越杭州,重回第8;福州、泉州双双进入前20强。 在经济30强城市榜单上还有哪些看点?一起来看看。

多地开启“加速跑”!这些领域加快布局![组图]

春节刚过,各省份马不停蹄开始了经济“大比拼”。多地密集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开启了基建“加速跑”模式,力争为兔年经济开好头,起好步。 多地密集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刘玉福、倪倩/摄 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多地先后启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掀起基建热潮。 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将有160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约2700亿元。1月31日,北京市2023年

专项债早发快发 力促投资“开局即冲刺”[图]

近日,多地迅速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潮。作为稳投资、稳增长重要工具,2023年1月,新增专项债发行继续前置,发行规模超过去年1月水平。 专家认为,专项债资金将有力保障重点项目融资需求,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随着各方面资金陆续到位,力促投资“开局即冲刺”,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全年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2023年1月,新增专项债发行继续前置,发行规模超过去年1月水平(图片来

广东省水利厅:2023年力争水利完成投资突破1000亿元大关[图]

“2023年,广东将力争水利完成投资突破1000亿元大关,充分发挥水利重大项目对投资拉动的牵引作用。”1月28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举办。在“狠抓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建设,全力推动有效投资落地落实”分会场上,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立新表示,2023年,我省将加快推进珠中江水资源一体化配置工程等一批总投资2500亿元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开工、多开工。 图片来自:央视网新闻

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 宁夏2023年改造提升4500公里农村公路[图]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起,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将实施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促使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提升不低于7个百分点。同时,健全公路管养机制,提升路况水平,高速公路优等路率保持在92%以上,普通国道及省道优良路率分别达到98.5%、76%以上。今年交通运输厅将继续抓项目稳投资,争取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 图片来自:央视网新闻客户

国家发改委:一季度将加快推动提前批次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图]

刚刚过去的2022年,一系列稳投资政策积极发力,一大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2021年增长20.2%,这为今年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要推动投资跑出加速度。 国家发改委:今年推动投资跑出“加速度” 国家发改委表示,今年投资工作将重点聚焦“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 ,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

加速度2023:多地开年“拼经济”,有哪些高频词?传递什么信号?[组图]

新春伊始,2023年“全力拼经济”的号角就已吹响。多地召开会议部署经济工作,让大家看到了新一年各地全力“拼经济”的决心。开年“拼经济”,拼什么?怎么拼?这些“开工动员会”有哪些高频词?传递什么信号? 多地开年“拼经济”,有哪些高频词?传递什么信号? 多地开年“拼经济”高频词 截至1月30日,已经有广东、山东、河北、湖北、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甘肃、重庆、陕西等23地召

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重回扩张区间[图]

图为山东青州一家汽车制造企业车间内,工人在装配作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在连续3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重回扩张区间,显示经济稳步回升,新年实现较好开局。分项指数变化显示,经济恢复基础强化,经济恢复联动性较好,持续恢复前景可期。 “1月份PMI大幅回升,且重回荣枯

超4300亿重大地铁项目获批,近半数已开工(附清单) [图]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线转网、由小网向大网的快速发展过程,在满足人民出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中国内地共有 55 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总里程达到 10291.95 公里,其中地铁 8012.85 公里,占比 77.85%。同时,2022 年中国内地共计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

央视《新闻联播》:高质量发展加速度,鼓足干劲开新局![组图]

春节假期刚过,全国各地加快发展步伐,一系列服务举措精准发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高质量发展加速度,鼓足干劲开新局! 项目动起来,经济热起来。1月30日,广东一批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建设。在广州,460多个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涵盖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领域,总投资超6800亿元。 工程建设 云南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培育、招商引资

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0%[图]

初步核算,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3.0%。2022年我国GDP超121万亿元。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

12月超万亿开工:27条公路、10条地铁、9条铁路、3个机场[组图]

据基建通大数据统计,2022 年 12 月份,累计共有 116 项基建大项目开工,累计总投资 10520 亿元。其中:公路开工 27 条,总投资 2260.64 亿,9 条百亿公路;城轨交通(地铁)开工 10 条,总投资 1396.72亿 ,6 条百亿地铁;铁路开工 9 条 ,总投资 1216.43 亿,5 条百亿铁路;抽水蓄电站开工 12 个,总投资 931.43 亿,3 个百亿蓄电站;机场开工

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年全国PPI同比上涨4.1%[图]

国家统计局1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3%,环比下降0.4%。2022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6.1%。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12月份受石油及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影响,PPI环比由涨转降。同时,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同比降

2023年基建投资高景气稳了?万亿专项债或加码在即[组图]

近日,专项债相关消息有点儿密集。 《经济日报》近期发表文章称,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在多个方面“加码”,财政支出强度加力至关重要,专项债券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作用明显。 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在多个方面“加码” 前几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今天财政“加力”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2023年,将适量扩大专项债券资

桂冠电力拟6.3亿元投建两个光伏项目[图]

桂冠电力继续“逐光”。公司1月9日晚间发布公告,计划投资约6.3亿元投建2个光伏项目。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0月底公司刚发布公告,计划投资约33.96亿元建设5个光伏项目和2个风电项目。业内人士预计,2023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10GW-130GW,同比增长约40%。 要闻 提升新能源装机占比 公告显示,桂冠电力计划投资建设广西柳州市柳城古

新年抢跑新征程 多地重大项目出炉[图]

新年伊始,地方陆续公布2023年产业发展重点,其中以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强链”项目正加紧部署,以进一步强基础、锻长板,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力。 “强链”项目频上新快落地 1月6日,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强链延链,成都高新区与10家合作方集中签约,投资总规模超90亿元,涵盖智能网联汽车车载智能终端基础平台、智能传感技术、AI芯片

2022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在京召开[组图]

1月7日,2022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在京召开。本次发布会旨在展示交流2022年煤矿智能化科技创新和建设成果,总结推广经验,发挥先进企业和卓越团队的示范作用,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2022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现场 工信部原党组成员郭开朗,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政策法规与科技装备司司长王端武、安全基础司司长孙庆国、网信办监察专员王素锋,中国

央视:2023中国经济向上向好稳步前行[组图]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地烟火气升腾、百业回暖。车站机场旅客明显多了,各大景区重新热闹了,很多家庭实现了久违的团聚,不少商圈人气也兴旺起来,尤其是受疫情冲击的餐饮业逐渐走出低谷,一些餐馆重现“排队等位”的景象。 相关部门的数据是更有力的说明——元旦假期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较去年11月份增长109%;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新年首日,全国营业影院数量

2022年新能源重大新闻[组图]

我国首个氢能中长期规划出炉 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的三大战略定位,指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在业界热切期待和国内外高度关注下“靴子”落地

2022年度中国中铁十大超级工程重磅揭晓![组图]

2022年12月21日,2022年度中国中铁十大超级工程票选正式开启,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踊跃投票,参与人数达十万多人次,根据广大网友的微信投票结果,我们最终评选出了2022年度中国中铁十大超级工程,这就一起去看看吧! 01. 孟加拉国“梦想之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建成通车 孟加拉国“梦想之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建成通车 2022年6月25日,经过8年建设,由中国中铁

《经济日报》评选2022年十大国际经济新闻[图]

2022年,新冠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面临各种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同时,各国着力推出稳定和恢复经济的各项举措,加强政策协调,为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注入确定性。为帮助读者了解全球经济主要特点,更好把握来年世界经济形势,经济日报推出“2022年十大国际经济新闻”。敬请关注。 要闻 G20巴厘岛峰会举办,“三年来人最齐”的峰会关注“共同复苏、强

外媒:2023年中国将迎消费热潮 外国投资者普遍看好中国强劲增长[图]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26日报道,展望未来,策略师和华尔街一些备受关注的投资者认为,随着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及美元从高位缓和下来,未来一年对于新兴市场会是个好年景。 “中国将出现一场消费热潮," MRB Partners新兴市场策略师梅赫兰·纳赫贾瓦尼(Mehran Nakhjavani)说。 “这意味着,中国股市将得到真正良好的

财政部部长刘昆:2023年要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图]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申铖)在29日于北京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刘昆介绍了2023年财政工作重点。他表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要闻 回顾2022年,刘昆表示,2022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各项财政政策早出快出,推动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切实保

扶上马、送一程 江苏“一群一策”打造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图]

智能化改造,光靠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江苏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万多家。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地政府正在梯度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矩阵,做大做强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图片来自央视网新闻客户端 近年来,江苏建立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机制,形成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体系。通

2022年全球煤炭市场在危机中增长[组图]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煤炭年度市场报告《煤炭2022》(Coal 2022),从需求、供应、贸易、价格等方面对2022年至2025年的国际煤炭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报告指出,国际煤炭市场在2022年严重震荡,一些传统贸易流动中断,煤炭价格飙升。 报告预测,2022年全球煤炭需求量同比增长1.2%,达到历史新高,首次超过80亿吨。 在去年发布的《煤炭2021》中,国际能源

稳经济,工业企业如何做好“压舱石”?[图]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引擎,振作工业经济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坚实支撑。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自5月份以来,同比增速持续提升,呈现稳定恢复态势,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 5月份以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3.3%、3.4%、3.5%、3.6%、3.9%、4.0%、3.8%,呈现稳定恢复态势。

国家能源集团集中开工10个电力项目[图]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6日电 (沈亚东 记者陆成宽)26日,国家能源集团举行2022年第三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宣布包括清洁高效煤电、新能源项目、抽水蓄能电站等3类10个、总装机1120万千瓦的重点电力项目集中开工。10个项目总投资550亿元,分布在9个省区,涉及国家能源集团8家子分公司,其中水电和新能源投资占比超过50%。 卡特彼勒电力事业部携手代理商一同参与

经济日报头版:多地奋力冲刺稳增长,为明年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当前,多地纷纷抢抓时间窗口,全力以赴冲刺经济稳增长,并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础。 巩固经济回稳向好态势 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地相继召开会议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 (2022年12月2日)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为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

划重点!从四个维度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图]

风高浪急,迎难向前。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经济工作怎么干?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系统的部署。从四个维度进行学习领会。 (一)坚持一个总基调:稳中求进 今年以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我国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关键是提振信心”[图]

时间:12月15日上午 活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百年变局交织世纪疫情,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砥砺前行。 党的二十大后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 梳理这一年“我们做的事情”,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就业稳、物价稳、粮仓稳,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习近平总书

大国基建提速 释放发展活力——2022中国经济观察之投资篇[组图]

做好稳投资工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国内外形势,各地各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经济的关键举措,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挥基建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促进投资平稳增长。 做好稳投资工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稳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加码发力

明年经济这么干!21位权威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八大信号[图]

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并做出部署,释放出多个重要政策信号。 与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再次强调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基调。 与此同时,“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

2022年内新增专项债创新高!全年基建投资两位数增长目标可期[图]

2022年地方债和新增专项债发行均创下新高。中国债券信息网等公开信息显示,截至12月5日,前11个月地方债发行近7.3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达到4.03万亿元,创下专项债发行七年来的新高。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多层级传导下,已释放出稳经济大盘的效能。专家分析表示,今年专项债发行创新高,其实际意义在于获得更多资金来实现“稳经济”。当前看来,地方债的发行规模将可能

15个数字化要点!《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重磅来袭[组图]

又一重磅政策来袭。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提出了包括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新个体经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15个数字化相关内容。 数字化要点如下: 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 建设高速泛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高端访谈
    柳工机械杨锦霞访谈

    柳工机械杨锦霞访谈

    近日,全国妇联发布《关于表彰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详情
    徐工工地跑男日行20000+

    徐工工地跑男日行20000+

    平均1个小时4通电话,日入20000步,月行10...详情
    三一向文波央视《对话》

    三一向文波央视《对话》

    2月20日,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亮相央视《对话》...详情
    专访住重中骏杨泽湧

    专访住重中骏杨泽湧

    案语: 杨泽湧,196...详情
    用户大赞徐工起重机

    用户大赞徐工起重机

    继徐工起重机批量奔赴全球,喜迎2023年开门红后...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