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你 2013

2013/03/04 08:57《今日工程机械》司宁博 张丽

2012年,我们很忙。有的企业忙着并购,有的企业则忙着寻找买家;有的企业忙着解决现金流问题,有的企业则忙着把多余的钱花掉;有的企业忙着做不完的订单,有的企业则忙着收缩规模;有的企业忙着上市,有的企业则害怕资本市场是个圈套;有的企业忙着高调亮相,有的企业则哑然失声……

2012,行业里仍是一片吵吵嚷嚷,有人哭有人笑——虽说低位运行是行业发展的理性回归,但是市场压力这块硬骨头并不是人人都啃得好的。不得不说,压力重重、任重道远,不仅是工程机械行业在2012年的真实写照,也是2013年的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化

保障房建设

保障房建设

保障房建设

保障房建设

就像有人调侃,玛雅人到底靠不靠谱?如果“世界末日”不是真的,那岂不是所有要面对的问题还要面对?

这不,世界非但没有“末日”,新一年的曙光也已经照耀进来。

2012年底,人们似乎看到了天际有一道曙光出现——作为一个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的行业,党的十八大成为人们寻找新一年发展机遇的一座灯塔。

“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这番话孕育了许多生机。

本刊编辑部希望通过对党的十八大的解读,可以剖析出一些2013年行业信心的来源。但不得不说,有好政策的指导还不够,落地才是关键。就像给车子加满了油,必须打着了火,车子才能飞驰起来。

有信心也有压力,有准备也有曲折,不管怎样,这是没有人可以绕得过去的2013。不管你是跳着江南Style,还是讲着极好的甄体,不管你是有着“中国好声音”,还是在微博上成为了达人或者红人,我们都应该把更多的祝福和希望,寄托于已经来临的2013年。

改善民生,

工程机械须出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民生”这个词在十七大中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上,党的十八大上则成为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亮相时,在习近平的讲话中,这一词汇出现的频率也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这一届国家领导人对于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

谈及民生,很多人很难将其与工程机械行业联系起来。实际不然,改善民生不仅是一种温暖情怀,也必须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取得的成果。也就是说,这将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也非常具体的系统工程。实现这一理念,必须有充分的保障设施,这就意味着工程机械产品在其中必须大有所为。

其中跟工程机械行业最直观联系的便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前,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较为顺利,我国政府制定的“十二五”期间要建设3600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的计划,已于2011年建设了1000万套,2012年开工700多万套。

2012年12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2013年保障房建设的新目标,完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将建成460万套,新开工600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00万户左右。其中山东将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23.56万套,广西计划建12.5万套保障性住房。在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政策驱动下,将会刺激对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

此外,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医疗、教育等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是关键。但是这些设施在城市及农村的布局并未真正完善,这些工程的单个规模也许并不大,但是如果实现完善布局,其整体规模仍不容小觑。

责任编辑:Hermi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文章关键字市场 销售 产业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