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件之殇 何以止之?
实力 梦想与目标之间的鸿沟
配套件之殇何以止之?
李明说,他的企业在2011年投资几千万元上马了新的现代化的生产线。在相对于动辄几亿元、几十亿元投资的工程机械行业似乎谈不上大手笔。但他反问,在本土配套件企业中,能够拿出几千万元进行投资的企业有几家?这几千万元,已经是他作为一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十余年的心血积累。
在一些业内人士眼中,对本土配套件企业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观点。然而,从企业实力的角度来看,这个观点似乎有点过于勉为其难。采访过程中,姚爱民还为我们算起了关于电费的经济账,“我这边空调开起来,厂区加上办公区,每个小时的电费就要600多元,好在每年只有冬天和夏天6、7个月需要开空调,平均下来还能接受。”这一方面体现出了行星行对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反应出配套件企业在花每一分钱的时候都在精打细算。
闵玉春说,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需要大资本运营的行业,目前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主要来自前期的积累。靠外部“输血”的难度很大,为了生存,企业正在努力实现自己“造血”。
这几家配套件企业在行业内已经算是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在自身的滚动式发展过程中,尚且存在许多艰难困苦,那对于更多规模较小的配套件企业呢?其企业实力的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更加艰辛。在配套件这个行业内,形成产业规模的企业有一批,但主流的却是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而且数量众多。
从技术的层面来看,受制于设备投资资金有限的影响,企业的研发实力会受到影响;人才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有不少配套件企业起家之初人都非常少,而且待遇水平也很难有较大提升,行业内挖角的现象也时而有之,特别是有可能被主机企业挖走,这对企业实力积累也是一大打击。
而且,绝大多数配套件企业都没有自己的检测平台。姚爱民说,很多企业为了检测产品性能,采取的做法往往是购买主机产品,将原有部件拆除换上自己的产品,然后再做实验,这对配套件企业来讲投资可谓巨大,但是没有办法,如果投资实验和检测平台,耗资更为巨大。行星行也是咬着牙上马了实验和检测平台,但这确实对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意义重大,姚爱民认为这项投资确实非常值得。
可以说,每一家做液压件的本土企业,都怀揣着成为川崎、力士乐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的梦想。然而,如果每家企业都单打独斗的话,想要成长为世界级的配套件企业,从实力上来说可谓难上加难。为此,在采访过程中,笔者也留意搜集了一些未来配套件行业发展的思路,在后文与读者们分享。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