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盾构领域竞争激烈 你争我赶共赴“盛宴”
而在记者看来,对于那些纯粹的垄断行业而言,其实盾构领域算是幸运的了,尽管有高技术壁垒,但毕竟是完全开放的领域。而对于一些合资合作企业来说,较低的机会成本和可控资源使操作优势尽显。或许,它们进入盾构生产领域本身就不在乎是否能做成产业,只要占有一条垄断渠道,兑现自己能得到的那部分利益就足够了。也许利润水平还没有达到“有百分之五十,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百分之百,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的程度,但在过程中,“地方保护、权力设租寻租、行业垄断”这样的词语总是让人挥之不去。至于自主技术产业发展的质量,显然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这看似荒唐,但却是现实存在的。
无规则乱战
毋庸讳言,目前国内盾构装备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多种利益方的“博弈”场。市场正处于洋品牌的分割和包围之中。而跨国公司清晰的掌控策略,恰好迎合了一些地方和系统的利益。于是,盾构机就像是热销楼盘般被追逐,在同一区域多家投资上马的现象相当普遍。它们有各自的背景,各自的渠道,而他人不得入内则是共同点。如此,一个号称开放的市场,却被一道道篱笆墙分隔得支离破碎。惟一能称得上脉络清晰的线索,就是德国海瑞克公司实现了对国内盾构机市场60%以上份额的占有。与此同时,国内自主技术能否健康与持续发展却被完全无视。如此荒腔走板的产业演绎,与建立中国自主高端装备产业体系的国家意志已是渐行渐远。
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盾构行业所遭遇的尴尬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装备制造领域其他产业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只是没有这么典型罢了。事实上,中国在许多产业领域的起步时间并不晚,但逐渐就被拉开了差距,如果是与日本相比的话。究其原因,也许很复杂,但即使是被普遍认同的制度缺陷,要加以解决同样困难重重,比如对盾构产业准入制度的设立。从另一个角度看,装备制造业在发展模型的设计上是存在很大缺陷的。缺乏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给予规范和维护。而管理系统的无为又不断将问题放大,使纠偏都无从下手,只能是任其惯性运转。难道中国真的需要30家、40家甚至是50家盾构合资企业?答案肯定是否定。或许跨国公司才真正需要这样做。不过,当这些公司完成市场占有使命后,清点中的得意与失去后的无奈是很容易想象的结局。该拿走的都拿走了,想留下的可能也很难。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新加坡跨岛地铁连接线CR109项目圆满完成首台盾构机分体始发
7月24日,新加坡跨岛地铁连接线CR109项目传来喜讯,中铁装备首台应用于该项目的土压平衡盾构机“花[详细]2024-07-30 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