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再制造的试水之战
潍柴关注再制造并非始于今日
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确定了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授权的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作为首批14家汽车零部件试点企业。同年4月,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主厂房占地面积3万m2。时隔一年,2009年4月9日,再制造公司正式搬迁到工业园新建厂区内。
今日:在国外,再制造产业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中国,再制造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潍柴是什么时候开始介入再制造领域的,现在的进展情况如何?
李峰:早在2007年潍柴就成立了专门的再制造筹备小组,并多次派人员到美国SRC学习培训,SRC是一个有着26年发动机再制造经验的公司。潍柴再制造公司的主要定位是集发动机再制造所涉及的拆解、清理、修复加工、装配、出厂试验、喷涂和包装全工艺流程为一体,并涵盖再制造产品研发、质量检测、仓储物流等方面,立足于建立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再制造基地。截至目前,厂房投资已达到8560万元,设备投资2000多万元。
今日:潍柴决定投资发动机再制造项目,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您认为潍柴现在启动发动机再制造项目的时机是否成熟?
李峰:在国外,再制造发动机每年的回收比例是新机投放量的2%~2.5%,市场空间非常大,虽然中国市场目前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但是这肯定会是一个趋势。
潍柴启动发动机再制造项目有很好的基础:一方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潍柴的斯太尔615系列和618系列发动机,累计的市场投放量已经超过140万台,并且现在仍在以每年二三十万台的速度继续投放市场,而且这些投放的发动机主要是在2004年以后,现在大部分的机器还没有到大修期和报废期,但是两年之后,这些设备就会陆续循环起来,数量是非常可观的。另一方面,潍柴在全国拥有2700家维修站,为潍柴再制造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平台。潍柴再制造发动机的回收、销售、服务和潍柴动力的渠道是完全重合的。
今日:潍柴再制造公司厂房全部建好之后,设计产能有多大?现在的生产情况如何?
李峰:潍柴发动机再制造的设计产能是2万台,初步测算近几年基本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是从2009年1月4日开始进行批量生产,截至6月,潍柴一共生产了560台再制造发动机,基本已经全部投放市场。
因为现在我们的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都是根据订单来组织生产的,2010年这种情况应该会缓解。
再制造发展需突破的几道坎
再制造产业在国外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但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很多的用户来讲,再制造发动机还是一个新事物。再制造发动机与新机有什么区别?再制造发动机的售后服务和保养谁负责……与李总的一席谈话,似乎可以打消用户的这些疑虑。
今日:一般一台旧发动机从回收到再次投放市场中间的流程是怎样的?对回收的旧发动机有哪些指标要求?判定它们符合再进入市场的质量标准和过程是怎样的?
李峰:再制造发动机从回收到投放市场要经过几个环节。流程如图1所示。
在旧机回收过程中,回收标准及政策的制定是很重要的,每个企业的回收标准也不一样。潍柴会给代理商一个指导性的标准,主要是为了杜绝一些用户用拼凑的机器来充数。潍柴对于旧机回收有3个基本原则:第一,针对2002年以后生产的潍柴发动机;第二,全部是正厂件组装的发动机;第三,没有进行过更改主要零部件尺寸的发动机。
潍柴再制造发动机出厂试验是和新机完全一样的,试车工艺、油耗、功率等的要求以及磨合时间、试车时间和三包期也与新机无异。
今日:一般同型号再制造发动机的成本是新机的多少,销售价格是新机的多少?在整个再制造过程中,从回收旧设备到产出新设备,有多大的利润空间?
李峰:目前一般再制造发动机销售价格是新机的70%~75%。在国外,普通再制造零部件的销售价格在新机的50%~60%,发动机要略高一点,达到65%~70%。国外再制造发动机的利润水平还是相当可观的,国内发动机再制造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再制造水平的提高,利润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目前,潍柴回收的旧机零部件利用率在70%左右,而国外能达到90%,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收回来的零部件利用率越高,我们的利润越高,成本越低。
今日:虽然现在国家非常支持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再制造的确是大势所趋,但感觉上现在外部环境还不成熟,您认为制约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难点在哪儿?
李峰:目前,国内开展发动机再制造的业务难点归结起来有3个方面:第一,用户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接受再制造的产品还需要一个过程;第二,旧机的回收也是一个难点;第三,要调动代理商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另外,从国家层面上还需要把一些扶持政策落到实处,比如进项税问题,一般从用户那里回收旧发动机是没有发票的;还有所得税问题,应该在税收政策上给予再制造企业一定优惠。
今日:您怎么看待发动机再制造的发展前景?
李峰:虽然发动机再制造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但是我感觉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大的。从节能减排方面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情,而且从节约资源方面是造福后代的善举,再制造后的发动机无论从动力性还是油耗方面都远远优于大修,再制造下一步的发展空间就是取代大修,对这一点我们信心十足。
责任编辑:Ann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