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宏观经济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绸缪之年:对2013年中国经济和政策的思考

www.d1cm.com2013/02/05 09:37来源:《金融博览》

2013年是中国新一届领导的执政元年。中国经济仍处于增长中下移过程之中,内生增长动力疲弱,政策放松的空间受到房地产价格、通货膨胀和众多体制性因素的制约。加之2013年是各国政府完成换届之后的元年,全球都在寻找金融危机之后的突围之路,转型和变革自然也是中国经济的希望所在。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新旧杂陈,但更多落地之策还悬而未决。我们抱有期待,但并不急于速成。2013,当是绸缪之年。

经济困境和现实选择

引领过去十年高增长的房地产资本化红利和加入WTO 红利的消散,以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特征的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需求不足成为慢性病,产能过剩问题变得严重而持久。从供给管理到需求管理,转换之路漫长艰难,经济政策的空间越显局促,政策刺激的效果边际递减而副作用边际递增。主要体现在:财政收入趋缓, 财政负担趋重,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压力和土地出让金萎缩限制地方政府加杠杆空间;资产价格泡沫化倾向和自身财务约束限制银行信用再次无度扩张;企业整体负债率显著上升并居于世界前列,国企和大型企业更加明显,结构恶化。

经济和政策的中期约束之下, 2013年,中国经济如何突围有三种路径:一是重回政策刺激;二是容忍经济增速下行和失业上行,力推改革; 三是稳增长的同时,边际渐进改革,在僵持中前行。据判断,第三种选择的可能性较大。

经济形势的未来表现

全球主要消费市场去杠杆和全球产业链再平衡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全球经济难以显著改善。2013年,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外部需求继续低迷,扩大内需仍将是重中之重; 内需是战线,出口是防线;内需之中, 投资为主,消费为辅。

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将呈现工业化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实施的双轮驱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城镇化是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和内部失衡的主要方式和依托,同时又嵌套了中国工业化升级的历史进程,工业化升级与城镇化使得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13 年制造业有去产能压力的趋势,但也会伴随产能重构和新产能释放的问题出现。房地产投资,在需求与政策博弈下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速。基础设施投资蓄势待发,将是今年亮点,预计增速将达到17%。

消费仍将归于平淡。2013年消费受收入增长缓慢和居民存款下降等不利因素制约,但也存在一些积极因素。一是CPI低位对真实消费有推动作用; 二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滞后效应的缓慢显现;三是政策面仍将会有所支持,政府将加大对社保和民生的投入,提高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及消费能力。预计2013年消费增长相对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2012 年持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

出口难有根本改善。未来3~5年,美国的财政去杠杆、欧洲的“危机— 紧缩—衰退—危机”紧缩循环等都将持续存在,日本有可能再度进入新一轮“失去的十年”。2013 年的全球经济增速较去年难有明显提高,中国出口不会有特别的表现。贸易平衡已经取代对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的追求成为新的政策目标,要避免的是可能的突然和剧烈的外部冲击,尽量平滑低端出口行业的调整和促进行业升级转型。

综上,2013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会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消费也会与去年持平或略高,出口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预计GDP增速为7.7%~7.8%。

(责任编辑:Amanda)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