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风云人物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缔造增长的品质

www.d1cm.com2012/12/27 10:21来源:三湘都市报

协调驾驭全局,崇尚精细化管理

——主导企业流程再造

掌控企业,需要强化协调、驾驭全局的能力,只有不断地对组织结构持续改进、流程再造,才能保持企业活力,提高工作效率。这是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检验的是掌舵者驾驭全局的能力。

流程管理是制造业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在中联重科集团内部,却有了另外一种操作方法。在詹纯新的概念里,制造业传统的提高流程效率的做法,是更多地在制造阶段做变更,不停地在生产线环节精耕细作,“这当然没有错,但却不一定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因为一个制造企业哪怕生产流程控制得再精细,如果竞争优势在设计环节不能凸显,整个流程无谓的消耗就会增多。”

于是,中联选择了以设计环节作为企业流程再造的突破口。詹纯新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2009年年初,中联根据市场反馈和竞争对手的状况,仅用了30多天,就拿出了一款混凝土设备新产品的设计方案;而正常的混凝土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设计出一台车,大概是50天左右。

当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出现下滑时,詹纯新又构建了“四强一弱”的管理体系,即强化总部管理团队、内控体系、战略规划体系、投融资体系和弱化营运体系,将责权分层,强化事业部的相对独立性及利润中心的定位,既确保了企业整体可控性,又进一步激活了业务单元的活力。

如今,在持续改进的体系中,各种影响效率的不利因素,既可以自下而上传达至最高管理者,也可以由上级管理者将流程再造的指令,快速传达至最基层的管理单元,进而最终得到准确无误的执行,避免了“大企业病”。

中联重科崇尚精细化管理,目前的财务负责人洪晓明就有海尔总会计师的任职经历。

谨慎出击,严防严控风险

——专注主业,强化内控

在长沙这个“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中,盘踞着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山河智能三大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与山河智能相比,中联规模实力都更胜一筹;而与三一重工相比,中联重科的稳健经营和风险控制,为更多的业内人士所称道。

詹纯新说:“我们每走一步,都很谨慎。这可能跟我本人的个性有关。”这从詹纯新建立起来的,以财务、审计、持续改进、督察、法务等为主体构成的内控体系,便可略知一二。它们严格执行公司制度,严密监控经营环节和关键岗位的履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内控部门将迅速联动,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当然,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中联的成绩,除了风险控制机制较为成熟外,也与其20年来坚持以工程机械为主业密不可分。早在中联重科上市之初,詹纯新便引导所有的管理团队成员思考三个问题,即“工程机械值不值得做?够不够做?难不难做?”思考的结果是“值得做、够做、难做”,只有专注,才能做好。

这种前瞻性的思考,使企业抵制住其他高收益同时也是高风险行业的诱惑,有效规避了经营风险,做精做专做强了工程机械主业。

2012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业绩低迷,詹纯新认为,经济运行的低谷阶段给予企业宝贵的调整期。于是,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新、压、收、练”四字方针,继续在实践中强化。

詹纯新指出,“新”是指开放思想,用超常规的思路和措施,提升经营企业的艺术和能力;“压”是指压缩开支,降低成本,同时与员工同舟共济,不裁员;“收”是指现金为王,稳健经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练”是指寒冬练兵,增强管理的驾驭力和精细化水平。

一系列措施的保驾护航,使得中联重科成为今年前三季度工程机械行业唯一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的公司。其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17.8%;营业利润84.19亿元,同比增20.54%。

学习自省淬炼

——超越自我,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在中联重科厂区的拐角处,写着“至诚无息,博厚悠远”这八个字,这是詹纯新取意于《中庸》第二十六章的一段话。

每年的9月份,当中联重科去各大高校进行校园招聘宣讲时,大多数准毕业生印象最深刻的,一般是中联重科“一元、二维、三公、四德、五心、六勤、七能、八品”的文化体系。用他们的话来形容,这种企业文化“通俗易懂,却又博大精深”。

拥有怎样的学识与经验,才能缔造出让人印象深刻且融入到每一个员工心中的企业文化?拥有怎样的魄力与魅力,才能在员工数以万计的企业管理中游刃有余?

詹纯新的秘诀是,学习。每年,无论多忙,他都会挤出时间,到一个幽静的地方把自己封闭起来静静地读一段时间书,什么也不想。“书有很多种,一次带一满箱,到了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也不出去,桌子上、床上全是书,搞得服务员都奇怪,这个人怎么不出去看看风景,而是在这里看书。”

詹纯新如此,中联的高管团队亦是如此。他们每年都会抽出时间进行封闭式学习,从人生观、价值观、行为准则的深度来剖析自我,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坦诚交换意见看法。

而在詹纯新的指导下,新加入中联团队的员工都必须参加“制度及企业文化入模培训”;中层干部每年必须参加“淬炼自我”的集体培训。

在詹纯新看来,管理源于知识,知识是一个企业最新鲜的血液。学习已经成为詹纯新的一种习惯,甚至是生活方式。

质量赢得未来

——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产品质量

一个木桶盛水的高度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在詹纯新眼里,质量就是企业中那块最低的木板。

所以,北方有海尔的张瑞敏因怒砸不合格冰箱产品而闻名业内,并将“真诚到永远”广为传播的故事时;南方也广泛流传着中联的詹纯新,强行追回存在质量问题的混凝土泵车,力推“质量即是生命”的生产理念的佳话。

1994年新年刚过,中联重科已售出的10台混凝土泵车出现了故障。当时公司的诸多员工认为这是正常现象,谁能保证产品质量100%合格?

但詹纯新认为,100台混凝土砼泵即使只有1台不达标,对该客户来说的不达标率却是100%。他立即作出了“补回客户损失、全面停产”的决定。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公司已经收了20台混凝土砼泵的定金,每台产品的售价都是数以百万元计的。

“产品有问题就必须停产。”在市场销售很好的情况下,面临公司承担巨大的损失的风险,詹纯新还是决定停产。他深知,产品只有靠质量才能赢得市场,不抓好那块最低的木板,企业的生命之花很快就会枯萎。

詹纯新立即派出技术人员了解问题,组织开发第二代产品。当年7月,第二代砼泵研制出来。詹纯新在第一时间免费换回了前期销出的10台有质量问题的泵车。到1994年12月,公司创利税1200万元,这个数字震惊了全研究院。

20年来中联重科的成长壮大,离不开掌舵人詹纯新对公司产品质量的重视,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质量是企业立于不败的力量源泉!而且,在他眼里,工程机械产品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每一个零部件的质量都必须严格把关,来不得半点马虎。

其实,每一个零部件就像一块木板,只有互相镶嵌,环环相扣,才能做到滴水不漏。保证产品质量,才是企业发展的硬道理。显然,詹纯新深深地懂得,要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产品质量。

(责任编辑:Winnie)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