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投资仍为主角
张平在18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称,稳投资就是稳增长。此次会议,发改委明确指出了2013年中央投资的结构和方向。
张汉亚表示,此次中央对于投资在经济增长中透露出更积极的改革信号,尤其强调投资效益。从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看,中央投资安排将继续侧重基础设施,包括“铁公基”项目,民生包括医疗卫生、公共设施等方面。2013年的投资安排,无论在规模还是结构上,发改委更关注与资源相配及不同地区发展的需要。
从已经出台的部分投资安排来看,2013年城轨项目的投资有望继续肩挑重任。国家发改委运输所近日完成的一份报告称,2012年获批的轨道项目共计14条段,里程419.69公里、车站308座,批准投资共计2650.19亿元;2013年城轨投资规模在2800亿元左右。
记者采访了解到的数据印证了这一投资规模,明年铁路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将略有增长,但不会超过7000亿元,具体数据会在即将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公布。
另外,在对待“三农”问题上,发改委不仅仅将其列为明年投资的重点,还表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基础投入,进一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持续增收。”张平表示。
地方项目纷纷上马
未等到明年,各地为了保增长,重大项目就已经纷纷启动。
据贵州发布的《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显示,各地已上报2382个投资项目,投资总额3万亿元左右,提出10个国家级重大项目,其他的省市级项目也不少。
陕西出台的十条稳定增长的意见称:“要尽快开工一批重大项目。”
河北的曹妃甸新区建设更是如火如荼,千万吨级炼油项目、首钢二期工程、华润100万千瓦机组、大型海水淡化等等项目正在全面推进。曹妃甸新区管委会一位人士证实:“目前,曹妃甸新区的计划投资规模已达2467.1亿元。”
实际上,全国几乎每个地方都在为上项目而忙碌着。“各地面对经济下滑,拿出的应对措施还是投资。”著名区域经济学家琳凌认为,发展不够的根本原因还是投资不够、项目不够。
“扩内需、稳增长,目前离不开投资。”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原副院长刘福垣指出,我国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的路子,短期难以改变,但十八大后的投资会更注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