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宏观经济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城镇化建设引领大变革 要素市场酝酿新动力

www.d1cm.com2012/12/19 09:53来源:中国证券报

“两大领域”暗藏投资新机遇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增加并引导民间投资,同时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同时,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业内人士认为,在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民生基建和环保两大领域的投资或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

中信证券报告认为,基于新型城镇化及美丽中国战略对环保领域的重视,环保领域将迎来新机遇,有望出台新政策。这不仅对新型城镇化形成重要支撑,也是拉动投资的有效手段,更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最终建成美丽中国。机遇方面,有助于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的相关环保领域面临着巨大投资需求,再生水、垃圾焚烧、危险废物、土壤修复等领域市场容量可能显著超过市场预期。政策方面,土壤、污泥、脱销等领域有望迎来实质性突破。

“受制于地方政府的资金状况,城镇化将更精细、更重质量,传统基建领域占比可能下滑,而环保、燃气等新型投资有望成为投资重点。”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其中绿色环保、智慧城市、城市燃气、城市轨道交通、屋顶光伏建设等子领域值得关注。

华泰证券报告认为,节能环保将一直贯穿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绿色节能照明、城市污水处理、节能建材等,将助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民生证券行业分析师滕越认为,未来将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城镇化,交通、市政、公共服务、行政体制等各方面要协调推进。从时间先后顺序看,政策着力点很可能是先建设民生相关的“硬件环境”,再逐步有序提高“软件环境”。从短期来看,最有可能推出的政策可能将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城市信息化建设领域,公共服务的城乡统筹和均等化相对靠后,而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体制改革则是中长期才能逐步解决的问题。

据专家估算,“十二五”期间,中国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领域中,将投资8万亿元。而这8万亿可能带动众多行业上下游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巨大。

变革投资驱动模式 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GDP达到5414美元。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按照国际标准,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意味着经济发展模式将会步入新阶段。专家建议,中国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应变革投资驱动的模式,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发展模式适时转变

历史经验表明,虽然国与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点与人均GDP水平存在一致性。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来看,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后,经济发展存在许多显著的共性特征。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一般而言,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往往会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分水岭。他介绍,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与拉美、东亚国家在基本相同的时期突破了人均GDP4000美元,日本、韩国和欧美发达国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通过细致调查可以看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实施出口替代战略,发展新的投资模式,使这些国家成功实现了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经济普遍保持了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可以看出,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日本汽车、电子、贸易的发展使其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而后韩国也在相应的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从而实现了新经济模式的转变。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研究员袁钢明认为,上述国家在不同时期其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后,发达经济体逐渐放弃以资源促发展、以市场换技术、以利润换资本等简单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前期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由以主要依靠投资驱动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技术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一点从美国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轨迹便可得到验证。他认为,虽然经济驱动的结构有不同的表现,但某种意义上,产业技术的升级、管理创新、集约化生产等这些都是共性因素,同时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技术和产业的演进,而这些变革不是简单的十年、二十年就能看到绩效,需要长时间检验。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成败经验可以看出,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再次起飞,是这些国家密切关注的问题。我国当前正处于中等收入的阶段,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还需要更多变革。

申银万国研究所宏观分析师孟祥娟认为,在不同的国家随着发展阶段的差异,产业结构也会出现新的变化。以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起飞为例,在20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迅速崛起,“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的组合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动力,第三产业的深化成为拉动这些国家新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张茉楠认为,经济的新模式需要微观基础结构的变化。比如跨国公司的崛起、模块化生产方式的推行、集约化生产的推进等等。除此以外,还需要利用好比较优势,在国际分工中恰当的扮演自己的角色,利用国际化和专业化提升产业优势。这样才能结合新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内部的优势,实现经济继续腾飞。

(责任编辑:Eason)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