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22日讯(记者冯兴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这个目标是非常鼓舞人心、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十八大代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谈到,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应该有一批企业向这个目标迈进。因为只有达到这个目标以后,才能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做出贡献。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跨国公司依靠其拥有的核心技术、行业标准、国际品牌等竞争要素,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优势地位。它们在全球配置资源,掌握着产业主导权,建立国际经营网络,并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这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中国企业的历史使命。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从国家层面讲,企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强则国家强。从企业角度看,世界经济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跨国发展是大势所趋。”十八大代表、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才让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迈进了世界五百强行列。2012年,中国上榜企业达到79家,比2011年增加了10家,再次超越日本,成为上榜总数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企业规模上去了,但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大而不强局面并未根本改变。
中国企业距离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到底什么样的企业才能算国际水平的一流跨国企业?“我认为,世界一流企业的主要特征是:主业突出,公司治理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在国际同行业中综合指标处于先进水平,形象良好,有一定的影响力。”十八大代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董事长任洪斌说。
支持大型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实际上,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国家责任和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选择。韩国三星电子、LG等公司的国际竞争优势,就是企业努力和国家政策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我国也开始有意识地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推动大型国有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
“就我们中航工业而言,我们想借十八大这次强劲的东风,在创建国际一流的跨国公司方面将迈出更大的步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代表谈到,按照国家“走出去”战略,中航工业将加快推进投资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国际化,努力奋进,以实际行动来落实这个十八大的要求。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未来的跨国公司之路也值得期待。大型民营企业大都成长于竞争性行业,近年来不少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管理水平日益提高,逐步具备了全球思维和国际战略眼光,一批大型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龙头,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国际水平跨国公司的基本条件。
“我们要继续提高我们的国际化水平,三一重工将把国际化作为我们的第三次创业。我们今年的国际化收入是100亿人民币,还只占到我们销售额的15%,我们希望五年以后,国外的销售额要占到三一销售总额的40%-50%。”在十八大新闻中心11月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稳根代表在回答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时表示,民营经济未来十年的发展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三一希望在十年以后的销售额增长到3000亿人民币左右。
显然,三一重工正在朝国际水平的跨国公司迈出坚实的步伐。相比于三一重工树立的“3000亿”目标,更多的民营企业也纷纷通过自己的国际化战略,来定下未来的目标。“红豆集团能够多年持续健康发展,与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有着很大的关系。红豆集团正在努力实现三年‘打造千亿红豆’的蓝图,其中跨国发展战略是关键。”十八大代表、红豆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周海江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
然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注定并非坦途。“随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随着中国企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国外受到的麻烦确实是越来越大。三一经营20多年,从去年开始,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美国卡特彼勒正式把三一列为了竞争对手。”梁稳根代表坦言,面对这种巨大的挑战,我们的举措是不断提高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地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
对此,任洪斌代表表示,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和麻烦是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遇到的问题。“面对这些挫折和麻烦,更要对比一流找差距,切实推进转型升级促发展,不断推进‘有质量的增长’。”任洪斌说。
在任洪斌代表看来,“有质量的增长”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增长,就是效益不断提高、管理不断升级、结构不断优化的增长,就是有科技支撑和技术含量的增长,就是低碳、绿色和环保的增长,就是惠及员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破除困难,打造出世界一流企业。
“随着我们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随着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取得全球的竞争的成功,是完全可以期待的。”梁稳根代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