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工业车辆 > 叉车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叉车制造行业诸侯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来临

2012/03/09 09:40来源:中国叉车网

二、目前国内主要生产厂家的发展历程

市场的需求一般分为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我们大多数的从业者都比较注重显性需求,也就是所谓的“同质化”产品的开发,因为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在市场的需求量较大,流通程度较高,企业开发和生产压力较轻,但面临的竞争很大。而隐形需求则是指潜在的,还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一些需求,这类产品的差异化、技术化水平较高,需求量不那么明显,但是却逐年上升,或成未来市场趋势,对于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来说,这就是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国内的主要生产厂家可以分为几大类:

以销售内燃机为主的生产者:合力、杭叉、龙工、台励福、龙工、美科斯、友佳、大连、宝骊、山推、现代等。

以销售电动叉车和电动仓储车车为主的生产者:如意、诺力、中力、欧能、力达、卓一、克拉克、金茂等。

以大叉车为主的:大连

代表高端品牌的进口叉车:林德、丰田、小松、海斯特

出口型为主的厂家:克拉克、尤恩、中力、柳工、梯佑、欧能等。

几乎大多数的厂家现在都无一例外的将市场和盈利是这么定位的:国内走量、国外盈利。的确,这样的一种模式是最简单最好的方式。也是中小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佳选择。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以外资品牌为首的林德叉车,不但正在国内不断的争夺市场份额,而且更能盈利。而我们的行业老大、老二合力和杭叉他们的外销也很猛,但从未放弃过对国内市场的争夺和占有。台励福、龙工也是如此。

在经济格局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是2008年之后,全世界的主要制造者和其他行业者,都将目光转向了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在国内商机蓬勃发展的时候,国外企业正精明而稳健的向中国市场踏进,而我们一些行业者却不得不从国内转战国外,这不得不说很无奈,很悲哀。究其原因只有一个:核心竞争力太弱。

因此,在2008年的一场经济危机之后,很多的国内生产商犹如被迎头被泼一头冷水,清醒的认识到原因所在,继而将目光又重新转向了国内。

然: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市场已不是昔日的市场,对手也已不是昔日的对手,市场两极分化、多雄争霸的格局已经形成。

合力、杭叉的真正崛起应该是在2000年之后,也就是说在98年国家推行改制之后,2000年左右各个叉车厂家的形势是差不大多的,当时的第一梯队应该是合力、杭叉、靖叉、厦叉等。我是2003年进入到叉车行业中来的。2004年宝骊作为一个新兴品牌正式进入市场,之前市场的主要品牌就是杭叉、合力、大连、台励福、靖叉、厦叉等。

在一个市场竞争和品牌竞争较弱的时候,机会总是丰富的。因而,在04年-06年之间,市场还是十分好的,而且外销也是风生水起。在05年之后数年间,友佳、美科斯、现代、江淮、龙工、华和、上力、平湖合叉、山推、奇瑞、威肯、山河智能、东方红、吉鑫祥等内燃车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的相继出现在市场,加剧了叉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和恶性化。但是,这里面的一些厂家又相继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倒下,将重点放在了外销上,以维持盈利和生存。

近些年,又出现了中力、卓一电动仓储车等主机厂,并在市场迅速崛起。

待到2008年的经济危机爆发,这些极度依赖外销的企业汲汲自危,濒临破产。所幸,中国市场率先迅速恢复元气,并在2010年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救活了许多企业。国外市场也相继好转,虽然欧美市场还是比较疲软,但是大家都将目光转向了中东、非洲、南亚、俄罗斯等新兴国外市场。

然,这其中很多企业在经济好转之后,还是没将主要精力停留在国内,又再次瞄向国外。但是运气并不总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2011年下半年至今,整个国际市场又再次出现下滑,其中尤以汽车、工程机械、叉车为甚,国内市场也是如此。困难再次显现。

我自己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经济危机后现象”,也就是说有些现象如同病症一样,他不是一下子爆发出来的,会隐藏你的身体内部,在以后的日子里逐步显现,并日益严重。

因此,我有时在思考国内企业发展的时候,认为国内企业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随机性较大、不会做详细认真的市场调查和认证、总是以眼前利润为根本,所以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就会盲然无措,大乱阵脚。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