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轮工业革命

共有4761条相关内容信息

阶段性特征彰显 制造业创新发展箭在弦上

作为河北省重点打造的经济增长极,渤海新区已经成为河北沧州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凭借综合大港、便捷路网、产业基础等优势,该地区已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的又一个新“高地”。第五届中国制造业年会9月15日在沧州渤海新区召开。主办方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表示,之所以选择渤海新区,正是看中了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在环渤海经济圈中日益凸显的影响力。会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

中部首个工业机器人产业示范基地落户长沙

8月15日,湖南省经信委将“湖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示范基地”这面金字招牌,授予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中部首个“工业机器人产业示范基地”落户长沙,同时表明长沙在工业智能化装备领域取得新突破,湖南工业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大发展时期。由12台泰坦机器人组成的精密铸造生产线,价值上亿元,它可节约大量人工,实现铸件生产制芯、下芯的自动化。这一生产线已被重庆一家大企业订购。“我们可以做各机种编程,为用户制

3D打印助推新变革 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可期

近日,一家美国公司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造出AR-15半自动步枪的弹匣及其他部件。不久后,这家公司又在互联网上公布,首款名为“解放者”的3D打印手枪试射成功。新技术的出现,往往最先用于军事领域。可以预计的是,3D打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会日趋广泛,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必将引发新军事革命。工程机械行业作为与军事工业联系最为紧密的制造行业并将可以从中受益。 看过电影《十二生肖》的观众大概

苗圩:抓住机遇推动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工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推动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工信部部长苗圩6月26日在“新工业革命与增材制造”国际研讨会上表示。 2013年6月26日,“新工业革命与增材制造”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图为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会上致辞  苗圩指出,当今世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

苏波:转型升级是制造业必须坚持的战略选择

“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谁能率先取得突破并产生协同效应,就能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工信部副部长苏波6月26日在京表示,加强前瞻部署,强化创新能力建设,突破产业化瓶颈,是应对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必然选择。 这是苏波当日出席“新工业革命与增材制造国际研讨会”时做出的判断。 在他看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下,国际经济和产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深远影响。制造业要抓住

詹纯新的国家使命 中联重科20年股份化路径

“几年下来,20个承包单位无一盈利,400多人仍然守着600万元的经费,‘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现在已是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的詹纯新,这样回忆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他所在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员工们在改革初期靠“卖图纸”谋生的那段时光。 1992年,37岁的副院长詹纯新带着7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成立中联重科,第二年即实现利润230万元。 《中国经济周

朱森第:机遇已至 先进制造业将大有可为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这句老生常谈的话几乎成为每位演讲嘉宾的开场白。那么,在大国“强”起的征程中,引领者在哪里?在3月29日召开的“2013先进制造业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投票给“先进制造”。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强调,先进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力量。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代表苏波副部长做主旨演讲时,深入

业内人士呼吁发展先进制造业 攻关核心技术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这句老生常谈几乎成为每位演讲嘉宾的开场白。那么,在大国“强”起的征程中,引领者在哪里? 在3月29日召开的“2013先进制造业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投票给“先进制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强调,先进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力量。 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代表苏波副部长做主旨演讲时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

王毅:促进工业转型应减少环境代价

当前,全社会都在谈工业的转型升级,但也有企业反映,“转型升级没有方向,如何转,往哪里转,钱从哪里来”,当企业遇到这些问题时,常常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对经济的发展规律,有一个基本判断”。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指出,“转型升级需要时间,也需要方式和方法。过去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可能需要带头产业,未来的经济发展将会是建立在互联网、信息社会基础之上,与

工业经济:两化深度融合促产业结构调整

北方重工组建全国首家省级重大装备物联网工程中心 □核心提示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呈现长期化趋势,全球经济2013年仍将处于艰难的调整期。在外需萎缩、内需收缩相互交织的大环境下,经济增长总需求动力明显减弱,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如何应对工业出口增速下滑与工业出口竞争力下降困境的双重困境?如何在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提高投资效率?基于对上述形势和问题的前瞻性分析,赛迪智库提出了推进国民收入倍

我国制造业重构模式 数字化智能化齐头并进

在现今制造业市场大环境之下,工业生产流程将不可必免的从传统人力占主要地位的形势转向数字智能化转变。无论是能源、材料、生物还是其他领域,都面临着用新的信息技术使产业发生改变,这正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前两次不一样的地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已成为科技进步的必然,成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为企业创新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开辟了应对资源环境挑战的新方式。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支撑和主要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推

中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机会窗口即将到来

从长期来看,由于要素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工业潜在增长率将逐步下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工业增速的平稳回落,既为我们保证就业和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缓冲空间,同时也恰恰是利用倒逼机制促使我国工业化压力为动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质量效益提升、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的机会窗口。 工业增长面临潜在风险 从未来一段时间工业增长的前景看,可能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潜在风险。 首先,工业经济潜在增长率向中速阶段转换。

数字化+智能化重构制造业 中国制造须奋起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无论是能源、材料、生物还是其他领域,都面临着用新的信息技术使产业发生改变,这正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前两次不一样的地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已成为科技进步的必然,成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为企业创新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开辟了应对资源环境挑战的新方式。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支撑和主要载体,信息化

宝钢董事长:产能过剩催生真正市场竞争

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的现状必将催生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必将真正触动钢铁企业去提升竞争能力和水平,必将触发行业新一轮的理性整合,以创新为驱动的转型发展是唯一突围之路 近年来,“微利时代”渐成钢铁业界的热词。钢铁行业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一方面产能过剩还在加剧,一方面需求增速明显放缓。国内钢铁企业或在微利经营中谋出路,或在盈亏边缘求生存。 中国钢铁业的现状,是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积累

山特维克:用150年成就硬质合金全球王者

打造百年老店是每个企业的梦想,令人惊讶的是,山特维克不久前低调庆祝了其150岁生日。在瑞典偏僻小镇山特维肯,该公司已经写下跨越三个世纪的历史,这无疑可以成为中国企业长久存续的“他山之玉”,而与山特维克掌门人的对话或许能掀开其神秘面纱的一角? 世界永远在变化,如果一个公司想长期存在的话,一定要准备好随着变化而变化自己。 挑战和困难是一直存在,怎么能快速而且连续地推出我们新一代的研发成果,一直是在全球

中联重科20周年纪实:詹纯新的国家使命

“几年下来,20个承包单位无一盈利,400多人仍然守着600万元的经费,"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现在已是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的詹纯新,这样回忆1985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他所在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员工们在改革初期靠“卖图纸”谋生的那段时光。 1992年,37岁的副院长詹纯新带着7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成立中联重科,第二年即实现利润230万元。 然而,最初设计

中国制造遭遇利润下滑悬崖 不再轻松增长

新一轮制造业“争夺战”正在全球打响。部分制造业巨头从中国内地撤离,曾有价廉物美之称的中国制造在遭遇“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后是否魅力依旧?在提振经济中担当重任的中国制造又该如何跨越“利润悬崖”,奏响制造强音?(《半月谈》2012年第18期) 中国制造遭遇利润下滑 “2010年以前,我们的销量和利润每年都能维持两位数增长,但是今年上半年,产品销量比去年下降了15%左右,利润更是降了三成。”深

中国制造业如何摆脱“山寨之王”尴尬

当前,中日问题不断摩擦,进口日系工程机械及配件占比颇大,对中国工程机械影响前途未卜。未来经济,少不了中国制造业的身影。Made in China,当这个英文词组进化为一种经济现象时,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已经占据了自己的位置。在外面,中国制造既是价廉物美的代名词,又有山寨之王的尴尬;在内部,某些中国制造在国内甚至比国外还要贵的现实,让整个行业脸上无光。 作为中国重要支柱产业的制造业面临出口减少和转型压

亚洲制造业协会: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突围

未来经济,少不了中国制造业的身影。Made in China,当这个英文词组进化为一种经济现象时,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已经占据了自己的位置。在外面,中国制造既是价廉物美的代名词,又有山寨之王的尴尬;在内部,某些中国制造在国内甚至比国外还要贵的现实,让整个行业脸上无光。 作为中国重要支柱产业的制造业面临出口减少和转型压力,内外交困。而美国推出的“制造业回流”政策,导致卡特彼勒、GE等制造业巨头部分产

中国制造业受多种国内外因素制约形势严峻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脊梁”,同时也是影响实体经济走向的关键要素。12日在天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多位中外专家表示,受世界宏观经济形势低迷、国内制造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成本上扬致企业外流等因素制约,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增速回落、需求放缓局面短期内恐难以改变。 制造业增速回落企业艰难“过冬” 在刚刚过去的8月,我国制造业企业仍未摆脱“寒冬”困局。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2%,

聚焦达沃斯论坛:中国制造业“路”在转型

在当前一些欧美国家“再工业化”过程中,作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制造业路在何方?11日下午,国内外政商“大腕”围绕着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低成还是高就? 在当前一些欧美企业“回巢”,国内原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日益上涨的形式下,我国制造业也遭遇了不小挑战。究竟是固守低端,还是向高端挺进成为了专家探讨焦点。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坦言,在向制造业高端领域挺进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可能会遭遇一

全球低迷:中国能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稳定器?

德国大众汽车投资9.27亿欧元新建变速器工厂、法国阿尔斯通建设全球最大的水电设备生产基地、美国卡特彼勒大型发动机和GE医疗器械项目……全球经济下行,一个又一个跨国公司却将最新项目投放中国天津。 11日,来自86个国家的2000多位各界名流聚首天津,参加2012夏季达沃斯论坛。经济放缓,中国能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稳定器”,转型“阵痛”中的中国企业如何破茧化蝶,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 寻求突围:经济

周济:未来20年中国制造业面临发展机遇期

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8日在石家庄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特邀报告会上称,今后20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在创新和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的绝佳发展机遇期。 周济表示,经过新中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中国制造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制造业生产总值已成为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中国还不是制造强国,其中最主要的差距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技术方面一直处在

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 需数字智能化制造业

今年年初,挣扎数年之久的美国柯达公司,最终宣布破产。这家有着131年历史的公司轰然倒下震惊了全球,但令全球制造业企业心存余悸的是,一场数字化革命所带来的风暴,已经深刻影响着传统产业的未来。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产品创新和制造技术创新的共性使能技术,它深刻变革了制造业生产模式产业形态,是新的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工程院院企合作交流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指出,新一轮的工业变革已经

中国制造遭遇新挑战 贸易战略需深度调整

8月24日至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广东省广州、佛山、东莞等地,就当前经济走势特别是稳定外需、加快外贸转型升级进行调研。这已是本月内温总理第二次到中国地方省市进行经济调研。温总理此次调研,表明领导层对于出口跌势得不到有效遏制的担忧。凸显了当前我国外贸出口形势的严峻。 商务部7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进出口1839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其中出口9543.8亿美元,增长9.

中国实业在“中速增长时代”之生存法则

【编者按】 2012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首次跌破8%心理关口,降至十年来最低点,而在微观层面,几乎所有制造业企业都步入低增长或者负增长,所受冲击远超GDP的下滑幅度,钢铁、工程机械、造船等基础行业尤甚。对此,纵横商海的企业家们感慨颇深。 海尔集团CEO 张瑞敏:“我现在的感觉不是如履薄冰,而是走钢丝。” 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我30年厂长做到现在,今年感觉是最困难的一年。” 三一集

美欧围堵中国制造 制造市场或将回归本土

美国佐治亚洲的一家服装技术公司即将推出“机器人裁缝”。 据称这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技术革新,能彻底改变“美国制造”的命运——它的成本更低,从而可以打败“中国制造”。美国由此可以扭转每年用1000亿美元逆差从中国、越南等地进口服装的尴尬。 由电脑控制的自动缝纫机可以替代人工,“一针一线”缝制设计好的衣服,生产线上将看不到人。这代表了金融危机后美国“再工业化”的主要方向。有人称之为“自动化革命”,或“

第六届亚洲制造业论坛年会11月在京举行

为深化全球制造业对话,共商制造业转型之路,由亚洲制造业协会主办,以“全球经济复苏与亚洲制造业转型”为主题的第六届亚洲制造业论坛年会将于11月11至12日在京举行,来自亚洲和欧美地区的600多位先进制造业企业、行业主管领导和专家学者将出席年会。 据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此间介绍,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制造业行业面临需求减少、原材料上涨、劳工成本增加、不可控因素增加等新一轮

“超级物流园”将落户安徽合肥双凤开发区

初春合肥,生机勃发,位于合肥北部的铁路北货场附近预留工业用地“悄声依旧”。不过,这里即将迎来新“主人”。记者从长丰双凤开发区获悉,该开发区“点对点”招商获得重大突破,即将签约一个投资132亿元的大项目,在合肥铁路北货场附近建设“超级物流园”,综合规模国内最大。 “超级物流园”计划本月签约 “计划3月份签约,力争5月份开工建设。”据双凤开发区负责人透露,该项目计划投资132亿元,建设中国首家最具

专家解读:实施节能降碳十大行动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国发〔2024〕12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紧扣“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部署重点行业领域和用能环节节能降碳任务,采取务实管用措施,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节能降碳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低碳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

千余家外媒报道!徐工ESG报告强势“霸屏”

近日,徐工机械首次发布中英文版《2023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对外披露企业在绿色发展、践行社会责任,强化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实践和成效,获得千余家外媒报道关注。 什么是ESG? 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缩写,它是一种企业除了财务报告之外的非财务报告形式,用于展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社会

金壮龙:推进新型工业化,构筑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推进新型工业化   构筑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 金壮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对新型工业化重点任务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

超30亿元!三一重工低碳化市场新突破!

第四次工业革命叠加第三次能源革命,世界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技术窗口期。 面对新形势,三一重工紧抓绿色低碳转型机遇,全面推进主机产品电动化及相关核心零部件与技术开发,致力于打造高品质、低能耗、高体验的低碳化产品,2023年电动产品实现收入31.46亿元、氢能源产品实现收入1.3亿元,引领行业低碳化趋势。 在低碳化领域,三一重工率先布局,2021年成立新能源技术委员会,管理

交通运输部:我国农村公路里程十年增长18.5%

“四好农村路”指的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和运营好。记者今天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十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建设,我国农村公路取得历史性成就。 交通运输部:我国农村公路里程十年增长18.5% 在建好方面,十年来,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4.2亿元,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约250万公里, 截至2023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从2014年底的388.16万公里增长

湖南省品牌建设促进会成立!向文波当选首届轮值理事长

5月24日上午,湖南省品牌建设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长沙召开。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钱俊君出席会议并讲话。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欧阳志刚主持会议。 湖南省品牌建设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湖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杨卫国为湖南省品牌建设促进会授牌,湖南

柳工集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柳工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统筹兼顾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突出实业、做强主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新质生产力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柳工新能源设备施工现场

林明智:《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5月16日,以“高端·智能·绿色”为主题的工程机械行业科技节(以下简称科技节)在浙江杭州盛大开幕。科技节主题报告环节,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林明智作《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报告。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林明智 非常高兴受邀参加本次工程机械行业科技节。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基于新质生产力的

2000人共聚,超1200台订单,徐工装载机客户节开创先河!

喜迎八方来客,笑纳四海宾朋。近日,2024徐工装载机械客户节在徐工绿色化、数字化、装载机械智造基地隆重举行,线上线下多方联动,共同见证徐工装载机新产品、新技术,推进更多新成果、新合作。 2024徐工装载机械客户节 全国500余家客户齐聚徐工,通过网上连线覆盖全国11个分会场、2000多名行业大客户共襄盛会。徐工装载机通过动态展演、智造之旅、试乘试驾等环节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在

超1200台订单,徐工装载机客户节开创先河!

喜迎八方来客,笑纳四海宾朋。近日,2024徐工装载机械客户节在徐工绿色化、数字化、装载机械智造基地隆重举行,线上线下多方联动,共同见证徐工装载机新产品、新技术,推进更多新成果、新合作。 2024徐工装载机械客户节 全国500余家客户齐聚徐工,通过网上连线覆盖全国11个分会场、2000多名行业大客户共襄盛会。徐工装载机通过动态展演、智造之旅、试乘试驾等环节拉近了与客户的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试行)》(附解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近日联合印发《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试行)》,明确提升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以高起点部署供应链战略为引领,以保障循环畅通为底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路径进行布局。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的主体是企业,关键也在企业。制造业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增强现代供应链管理思维,瞄准发展趋势,对标对表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高端访谈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