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30年!打造高原经济“铁建引擎”
金秋硕果映真情,乡村振兴展新篇。在农历秋分,我们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丰收节的主题是“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践行央企责任,中国铁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坚持“帮”在难点上、“扶”在关键处、“助”在心坎上,持续输出助力乡村振兴的“铁建样本”。
朝圣路上总有阿妈放飞祈祷的经幡,仰望高原总有圣地千年不化的雪山,珠穆朗玛是那古海的巨浪,雅鲁藏布江映照生命的太阳……
一曲民歌《天上的西藏》,道尽了这方雪域数不尽的风情。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壮丽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中国铁建,这支老牌劲旅,早在1956年便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倾情助力西藏基础设施建设。自青藏铁路开始,一步步将枕木、铁轨挪进雪域高原,让这片占我国领土总面积八分之一的净土,第一次驶过火车的轮子。跨过千山万水,顶着风刀雪剑,当洁白的哈达第一次落到铁建人黝黑的颈上,一句“扎西德勒”便成了他们为之奋斗的不竭动力。
雪山下,列车在青藏铁路上飞驰(铁一院 供图)
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对口援藏30年来,党中央对西藏的亲切关怀如同纽带一般将西藏和内地渐渐织密,也鼓舞着中国铁建在援藏建设过程中始终姿态昂扬、步履铿锵。
偏与天公试比高
西藏民间有句谚语——“山能叫水低头,人能叫山低头”。这与中国铁建“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企业精神不谋而合。
“世界屋脊”上不缺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众多崇山峻岭,是经济发展的头号“拦路虎”。上个世纪末,一位在墨脱的四川战士回到原籍4个月后,其妻子7个月前向墨脱邮寄的30双袜子刚刚抵达。时至今日,位于阿里的施工项目建设者依然饱受交通不便之苦,他们日常食用的蔬菜需要从四川、新疆等地长期运输,迟迟不能实现“新鲜蔬菜自由”。
西藏也不缺攻坚克难的铁建人。几十年来,中国铁建翻过唐古拉山,跨过雅鲁藏布江,洞穿横断山脉,几代建设者突破极限,扎根高原,参与建设并见证了西藏交通飞跃的沧桑巨变。
青藏铁路正式铺轨(铁一院 供图)
从格尔木南山口,直攀昆仑山,穿可可西里,过风火山,翻唐古拉山,直抵拉萨。全长1142公里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宛如一条从祖国腹心向西藏供血的大动脉。中国铁建承担了全线勘察设计任务、72%的路段和所有海拔4900米以上越岭地段的施工任务。
青藏铁路开工纪念(原瑞伦 摄)
为攻克多年冻土这一世界性难题,铁一院坚持每年冬夏两季对沿线布置的800多个测温孔进行连续地温观测,成功绘制出世界上首个冻土地段地温分区图,针对性地采取了以片石通风路基、碎石护坡、热棒等主动降温措施为主,铺设保温材料等被动防护为辅,以及以桥代路等一系列综合性工程措施,创造性地提出“冷却地基、主动降温、保护冻土”的青藏铁路“通关秘籍”。
列车驶出拉林铁路巴玉隧道(张鼎 摄)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2014年8月,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开通运营;2021年6月,拉林铁路开通运营,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短短的几行方块字中,蕴藏着沿线斗折蛇行、千岩万壑,堆叠着铁建人奋力突破的曲折和坎坷。
拉日铁路宗噶1号隧道(郝正荣 摄)
中铁二十一局承建的全长10410米的拉日铁路宗嘎一号隧道是世界范围内隧道工程中唯一一座高海拔由内燃机车牵引的特长隧道。建设者先后攻克大型断裂构造、岩爆、涌水、高地应力等困难,历时25个月完成贯通,创造了高原铁路隧道施工史上的奇迹。
拉林铁路巴玉隧道全长13000多米,海拔3400米以上,独特的地质构造为“步步惊心”的岩爆产生提供了万钧势能,一台又一台的施工设备被飞石砸得面目全非,一度把中铁十二局项目团队逼上绝境。他们经过与岩爆反复较量,通过引入水压爆破技术、发明应用移动防护台车、改进掏槽方式、建立岩爆预警预测原位综合观测平台等,历时4年多“驯服”岩爆,圆满实现贯通目标。
国道318线竹巴笼至林芝公路觉巴山段建成通车(刘宏伟 摄)
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平均海拔3200米以上的国道318线竹巴笼至林芝公路觉巴山隧道,历经1300多个昼夜实现安全零事故贯通;中铁十七局承建的拉日高速普当隧道,平均海拔近4100米,建设者鏖战32个月,成功销号;西藏自治区最大的水利项目——拉洛水利枢纽工程那隆隧道位于海拔4100米的高山之上,中铁十九局建设者四个春节未停工,坚守一线1795天,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建先后在藏累计建设工程项目222个,以铁建所能服务西藏所需,在自治区“两横三纵”铁路网建设、边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持续贡献铁建力量。
踏遍青山人不老
2013年10月31日,早早守在电视机前的中铁二十局职工郑润怀等到了他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全长117公里的墨脱公路通车,结束了“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的历史。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六批援藏干部的他,曾经在2009年来到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为隧道建设出谋划策。他还与另外两名援藏干部一起,每人每年拿出2000元,共同资助一位优秀教师,为西藏孩子们留住宝贵的师资力量,身体力行回答了援藏干部的立身三问。
进藏是为什么?在藏期间干什么?离开西藏留什么?
截至今年,中国铁建先后委派援藏干部7批、派出服务西藏地区发展各类员工2022人,广大干部职工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深化“做主人,不做过客”的理念,将拼搏与汗水洒遍雪域高原。
青藏铁路女子信号工班的2名职工正在昆仑桥站检查设备(安龙 摄)
在青藏铁路格拉段玉珠峰站,信号女子工班的4名女职工在海拔4100多米的昆仑雪山下一起跳跃(安龙 摄)
在青藏铁路格拉段沿线,至今流传着一个女子信号工班的感人故事。来自中铁二十一局的四姐妹长年累月坚守在无人车站,理线、配线、绑扎、焊接……这些年她们接过的线缆长度能绕地球好几圈。身处无人区,她们在漏雨的帐篷里坚守,雨水大得连地上的鞋和脸盆都飘了起来;她们临时在牛棚里过夜,大风呼号,牛棚被刮得垮塌,第二天起来,自己修补牛棚;为了防野狼,她们需要结伴找地方上厕所;一个月左右才能洗一次澡……她们说,想家的时候也想过放弃,但是,漫长而艰苦的青藏线总要有人坚守,有人奉献。“信号灯好比是火车的‘眼睛’,信号工肩负着列车安全运行的责任。”四姐妹中的郑艳说,“如果我们的坚守,能把更多人安全送到家,让更多牵挂的人安心,就是值得。”
中铁十二局养护作业人员正在调整线路几何尺寸(杨斌 摄)
坚守,是最真心的誓言。扎加藏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工区,中铁十二局铁路养护公司一支11名养护工组建的小分队驻扎在此,担负着青藏铁路唐古拉南站至雪查玛区间段的36公里铁道工务线路养护任务。驻地最低温度零下47摄氏度,昼夜温差超过30摄氏度。队员们需要穿两套棉衣,外加防冻衣抵御风寒。为及时发现和修复铁路病害,他们每隔三五天就要巡查一遍,每人每月要携带仪器在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上步行300公里。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西藏天堑变通途的征程上,从不缺少一路同行的铁建人。他们之中,有中铁十一局铁路铺架队伍,在拉林铁路5年施工中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在高寒缺氧、高原峡谷风沙等恶劣环境下,创下了单日架设8孔、铺轨3.2公里的国内铺架最新纪录;有中铁十四局公路建设团队,用3年多的时间在江达县修建24条农村公路,当地与四川通行可减少绕行60公里,节约两小时;有中铁二十五局市政工程建设者,克服有效工期紧张、昼夜温差大、高原冻土厚、高原缺氧作业等困难,历时两年多圆满完成日喀则市教育城市政项目。随着中国铁建数十批技术骨干、行业专家及劳动模范先后入藏化身攻坚“生力军”,一条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在雪域高原连点成线、串珠成链,一个色彩斑斓、日新月异的新西藏正阔步走来。
终到山花烂漫时
在日喀则桑珠孜区陪热村旁,有一座波拉盖切山高耸入云,山下的乃嘎圣水清澄明澈,这是当地人口中的“希望之地”。2021年5月,这片亘古不变的土地上有了新的变化,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开始在雪山蔓延开,中铁十四局捐建的日喀则桑珠孜区28所乡村幼儿园之一就坐落在此。
雷贵村的孩子们在新建的幼儿园里(范少文 摄)
学前教育难下村、学龄前儿童难覆盖,这是曾经困扰当地居民的两大难题。中铁十四局作为驻鲁央企,自进入日喀则以来,积极践行山东省“教育援藏”宗旨,在当地先后捐建了28所幼儿园,如今已有400多名孩子在园学习成长。
为夯实援藏基础,中国铁建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方面入手,坚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助力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到既久久为功又善作善成,让这片格桑花盛开的土地上,逐渐结出了“致富果”。
2020年8月,中国铁建港航局收到一封来自西藏边坝县热玉乡机贡村村民委员会的汉藏双语感谢信,信中用简单淳朴的语言对中国铁建港航局精心组织施工、开展扶贫帮困工作表示感谢,并祝福项目所有参建人员“扎西德勒”。此前该村由于不通公路,虫草、虎掌菌等特产不便外运,令外来客商望而却步。能够有一条与外界相通的道路,是当地藏民几辈人的梦想和期盼。中国铁建承建的边坝县S302线至热玉乡机贡村入村道路贯通后,村支书旦增旺加说,2018年,村民年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现在有了这条入村道路,当地特产能够对外流通,老百姓收入也提高到每年8000元左右。完工后的公路像一条圣洁的哈达,搭在藏区的山水之间,搭在了藏民的心上。
江达县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江达镇岗达村(吴东 摄)
脱贫攻坚,既要输血,也要造血。为了提高当地自主致富能力,中国铁建既打施工牌,又打产业牌。他们利用江达县海拔4500米的白宗神山上的天然地涌泉这一独特的绿色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水资源绿色产业。中国铁建联合社会资源筹办“天赐好水·世界共享”全球发布会,打造“西藏好水·藏水一号”品牌,打响“全球孕婴饮用水基地”。通过多渠道宣传推广,积极联系“东方甄选看世界”直播带货“白宗山”饮用天然水,半小时成交金额达16万元,帮助培育壮大江达龙头企业,同时也推动该县新建了第二水厂,帮助组建规范的运营管理团队,实现日供水3000吨,惠及当地群众10000余人。同时中国铁建创新导入文旅产业,发挥对口帮扶的资源优势、设计优势和组织优势,高质量推动江达“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文旅小镇,为江达文旅产业持续赋能,走出一条“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援藏新路径。在此过程中,他们与当地共同探索“自驾+旅游+N”协同发展模式,扩大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岗托村文旅项目影响力,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就像藏族百姓常说的那样,没有木头,支不起帐房;没有邻居,过不好日子。铁建人千里迢迢而来,比邻而居互助,一幅互利共赢的诗歌已写至高潮。眼下,中铁十九局八宿海螺2500吨/天熟料水泥生产线建设正酣,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利税可达1亿元左右,直接解决当地400余名建档立卡户就业问题,间接带动1000多名群众增收。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梅帕塘水库工程也正向完工目标冲刺,建成后,能够满足索曲下游4.44万亩牧草地的灌溉用水需求,解决索县和巴青县5.31万人的供水问题。此外,中国铁建还在江达县组织实施岗达村“引领示范村”项目,累计投入1776万元,推动全县70多个行政村污水处理工程逐步立项实施,彻底解决农村污水乱排污染问题。苍穹之下,雪原之上,藏族人民幸福的牧歌传遍四方:
遥望蓝天,我要歌唱
歌唱祖国的新西藏
通天的大道好似彩虹
条条巨龙翻山岗
雄鹰飞翔南来北往
牧民住进了崭新崭新的村庄
古老的西藏变了模样
感谢恩人共产党
……
责任编辑:LuYu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