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商为何做不大?
为什么在国外建筑施工租赁行业异常火暴的高空作业机械在国内却异常冷清,是中国市场不健全,还是产品不对路,抑或是法制不健全?当国外大型租赁公司纷纷抢滩登陆中国时,国内租赁企业如何面对?
国内租赁市场缘何难觅大租赁商踪影?
中国高空作业机械一般分3种:高空作业车、高空作业平台、货运或客货两用平台,一般用于租赁的机械是前两种。
中国高空作业机械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高速公路不断延伸,大型电力设施不断建设等,都对高空作业机械提出了需求。由于当时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导,仅有少数大型企业生产了为数不多的产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增加,不断有一些中小企业加入高空作业平台生产的行列,到目前为止已有几十家生产企业。
然而尽管有了这么多生产企业,但租赁市场上还是很难看到大型高空作业机械租赁商的身影。对此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品种单一、功能简单尽管国内拥有数十家生产企业,但大多是小型企业,他们自主开发能力低,大部分模仿或照搬国外低档、简单的产品。
这些产品大多数是轻型剪叉或桅柱式升降机,由于载重的限制(100~25Ogk),这些品种的机器仅能适用于室内维修装饰等,由于技术含量低,机器的移动只能靠人力推动。
移动式高空作业平台只能够在较平整的地面上移动,不适用于施工场地和室外工作。
二、售价低廉、用户消费得起由于功能简单,技术含量低,这些品种的机器普遍售价低廉,一般单桅柱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售价2~3万元,双桅柱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售价6~7万元,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售价一万元。
很多用户宁可自己买一台使用方便,也不愿去找麻烦租机商。
三、生产企业不重视
生产企业一般只关心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等,并且两眼紧盯着直接用户,对于间接用户往往重视不够,几乎没有生产企业把销售重点放在租赁商身上,即便有也仅仅是小打小闹,在双方利益的分配上也斤斤计较,这些都是短视行为。
上述原因造成了租赁市场的冷清,如何改变现状?笔者认为生产企业应该先了解国际租赁市场的主流产品才能更好地应对。
国际租赁市场主导产品一般有以下几种:
越野剪叉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合能适应施工工地路面的机型,一般都是发动机驱动,大型充气轮胎,有液压支撑等,目前国内生产此类机器的厂家不多。
由于价格昂贵,国内也很少有用户使用此类机器。另外一种剪叉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是电瓶驱动,此类机器在国外使用非常广泛,生产量也很大,运想1天就能生产好几台左右,一年生产近千台。价格在几万元到十多万元,国内有很多用户在使用,目前这种机器在国内仅有几家年产破千的少数厂家。
曲臂拖车式高空作业平台也是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机器,适用于各种施工装修等场合,对于施工地面要求不高,由于能够水平延伸,满足了多种作业要求。在国外经常能看到一些家庭用自己的车拖着租来的机器回家修理房子,可见应用很普遍,租赁手续也很简单。目前这种机器在国内销售得也很好,但国内仅有少数厂家生产此类机器。
臂架式高空作业平台是高空作业车生产企业生产能力、技术含量的象征,也是各种平台中的巨无霸。它最大高度达50m,能适用多种复杂施工现场,造船、修船厂大量使用此类机器的该类机器在国内市场是国外产品独霸天下,几乎没有国内企业能抗衡。价格昂贵、技术含量高是它的两大特点,也是租赁市场的大卖点。
如何面对高空作业机械租赁市场?
上述产品都是租赁市场上的热门产品,生产企业应转变观念把销售重点逐步向租赁商转移,将租赁融入现代营销体系,对此应认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租赁商是国外生产企业的大客户,国外的生产企业都把自己的销售重点放在租赁商身上,主流产品的80%都卖给了租赁商,租赁商是最大的客户群,很难想象一个普通的用户会买一台使用率不是很高但价格昂贵的机器。
生产企业每次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专业展览会上都吸引了大批的租赁商前来参观、采购。很多大型租赁商都有几百上千台机器提供租赁,一般租赁商都提供出租、运输、维修一条龙服务,也提供持有操作证的技术工人,国际高空作业协会提供一种专门培训,经过培训发给不同机型的操作证,并得到很多国家劳动安全部门的认可,就类似我们国家的电工本、电气焊本一样,施工单位、租赁企业使用起来都很方便。
企业信用、市场规则租赁需要有一个很规范的市场环境,包括租赁商、承租企业、银行等都要按一定的规则来操作。
首先租赁商要提供好的设备,还要有完好的服务(如运输、培训、维修);承租人也要重合同守信用,按时交还设备,按约定付款。拖欠租赁款也是该行业的一大特点,所以银行的监管或银行托管也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法律制度要健全,目前租赁法还没有建立,很多事情还不能依法办理,损坏机器、丢失机器的事情经常发生,租赁商苦不堪言,长久下去还有谁敢涉足此行业?
改变观念、商机无限目前高空作业机械生产大多规模较小,且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发展战略,只要机器有销路就不开拓其他商机,这是短视行为,应该主动寻找规范的租赁商,形成共旅的局面。也有些企业用自己的产品。自办租赁业务,但一般都是小打小闹,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有全部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发展空间不大。企业应更新观念,即使是自办的租赁公司,也应该让它独立出去闯市场。
开发新产品、租赁业必辉煌由于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还不能适应租赁业的需求,目前还不能以高空作业机械全面替代脚手架,而劳动力价值又很便宜,所以市场上不可能容纳那么多价格昂贵的高空作业机械,短时间内也不会有很大变化,但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趋势还是很好的,北京起重机器厂高空作业平台厂超前开发的产品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销t逐年看好,相信不远的将来国内市场会有一个较大的变化,租赁市场也会有很大发展空间。
其实很多国外的大公司已经看到了这种发展趋势,并且开始抢滩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家应积极应对,早做准备,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来自运想重工)
责任编辑:Alic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