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工程机械:零部件清仓隐忧
谁在甩?甩什么?怎么甩?
此次土石方机械零部件“清甩行动”量级之大、范围之广令人瞠目,而更令人咋舌的是,这场行动的始作俑者不是配件生产厂家、配件经销商,也非主机品牌的代理商,而是国内主机厂家这个在供应链上最不可能的一方。明眼人对此心知肚明,而又讳莫如深,然而给人最直接简单的信号是,国内挖掘机、装载机厂家遇到了大麻烦,已经濒临考虑存亡大计的时间节点。
经历了“4 万亿”时代的疯狂扩张,又马上进入行业“洗牌”的残酷重组,小型主机厂家首当其冲。当初投机进入,就对违背市场准则的做法驾轻就熟,现在面临倒闭退出,就更不顾颜面清甩起零部件库存。然而并不只有小型主机厂家卷入其中,国内知名的主机厂家也在带头清甩,可以说,挖掘机、装载机行业大大小小的国内主机厂家很多都卷入了这一暗潮。直接原因在于,新机销售滞停导致某型号机器停产下线,二手机维修再制造又不成规模,原备零部件库存需要处理;为了减缓现金流压力,清甩价值相对较高的零部件是能够迅速“变现”的不二之选。
据记者调查了解,主机厂家目前清甩的主要是包括发动机、液压泵等在内的总成件。进口核心元件依靠海外订单供货,价格昂贵,同时也更有变现价值,大多厂家在以进价的1/3 流血割肉,抛售给后市场。结构件则利用价值更低,抛售价格与废铁无别,所以不受重视。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后市场流通的核心零部件中,源头来自主机厂家的接近100 万台套。市场乐观时,如果一年全国挖掘机计划产能30 万台,这个数字就意味着零部件三年的库存积压。
“卖菜”不会挨家挨户,还是要拿到“菜市场”去的。主机厂家不会直接面向终端用户,也不会拿给代理商,而是交由客户和资源都占优的后市场配件经销商。然而,他们不能明目张胆,要经由神秘的“中间人”转手,这个中间人手中可以握有数家主机厂商的货源,也可以专项“代言”个别厂家的货源,为了保护厂家名誉和内部计划,他们对品牌进行了保密处理。配件经销商心知肚明,一眼知道零配件出自哪家,并把这次“甩卖”看作进货良机。
奈何出现库存积压
零部件库存积压不仅源于前端市场的新机需求不足,更源于主机厂家前期产能规划的失衡。相比卡特、小松、日立等外资品牌严谨的产能预算以及与之相应的零配件库存周期,国内主机厂家缺乏市场经验,在经济刺激下盲目膨胀,为抢吃市场成倍增订产量。整机生产计划做大,与之配套的零部件储备同样在做大,与实际市场需求背向而驰,今天难以消化与承受。“国内厂家的生产计划是靠‘拍脑袋’想出来的,是种‘办公室经济’。”诸如此类的言论虽是戏谑讽刺,但其中的“非理性”和“随意性”却是切实存在的。
然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在零部件采购环节,进口核心元件受制于海外供应商的供货周期,国内主机厂家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采购进口核心部件,国产品牌要提前18 个月下单,现在消化的是去年、前年的订单量,今年的还没来”,一位在后市场江湖行走多年的行家说。
从主观因素看,由于海外供应商供货期较长,货源紧张,市场乐观时,国内主机厂家总想加大计划订“大单”,进入供应顺序的一级梯队,保证在项目增产或临时调货时有足够的库存储备,不至于慌乱阵脚,四处求人。另外,订“大单”还能得到各种优惠政策,增添谈判砝码,让供应商给出打包价,从而节约支出。
但是,当市场遭遇不测,国内主机厂家却不敢提出退货,也不敢取消订单,怕的是影响与海外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毕竟核心技术不在自己手中。“今年的海外订单还在继续,订回来又不组装生产,压在手里怎么办?只能抛货变现。”高价买进,低价卖出,这些主机厂家就这样沦为了缺钱的“配件中间商”。更加冷酷的是,甩货扰乱市场价格,海外供应商虽然利润受到影响,但却是蚍蜉撼大树,影响不了他们太多。“主机厂家调价,供应商也可跟着调价,一台液压泵制造成本也就几千,即使降价一两万,他们还是有利润的。”这位行家比喻道,“你跳楼,他可以陪着跳水,你上吊,他可以陪着荡秋千。”
甩货风暴中,海外供应商仍是高高在上,因为不希望国内主机厂家无序地扰乱市场,所以只是在看不过去的时候陪着“玩一下”而已。海外供应商得罪不起,主机厂家却能无限压榨国内供应商,撤销订单、反悔协议、无限压价、拖欠付款期限,提出各种服务和商务要求,把他们推向了崩溃的边缘。然而市场还是最原始的供求关系。“粮草太多,人吃不完,牛也吃不完,就只能倒掉。‘倒掉’仍是在播种恶果,天塌下来觉得跟自己没关系,这只能是种自杀行为”,这位行家冷静地说。
责任编辑:Jo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