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上的保家卫国情怀访抗战老兵、柳工建厂元老宋桂云
采访手记:
8月17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突然造访股份公司党委工作部。
老人是抗战老兵、柳工建厂元老宋桂云。她的到访是为帮记者补充更详尽的个人资料。老人现居桂林,报社原已通过其晚辈完成采访,没想到老人竟不顾舟车劳顿,在家人的陪同下,回柳州接受记者采访。老战士一丝不苟的态度,着实令人敬佩。
如今90岁高龄的宋桂云,述说起70多年的峥嵘岁月,依旧思路明朗,口齿清晰。尘封的历史,被老人娓娓道来:苦难的日子,红色的青春,黑色的山河……满头银发的她,飞扬的神采和激动的语调,却仿若年轻人,眼睛里闪耀着战士的坚毅光芒。
宋桂云1925年出生于山东省苍山县,现年90岁,1944年自愿参加八路军,成为一名后勤女兵。曾在山东省鲁南三分区军区被服厂、山东省军区后勤部被服厂工作,专门为八路军战士制作被服。从此,缝纫机便是她的战友。作为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她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9年,宋桂云及家人响应国家号召,举家搬迁到广西支边,成为第一批柳工人。带着军人的优秀品质,为柳工的建厂安家、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柳工工作期间,她曾先后任过工代会主任、职工卫生所副指导员、纪委副书记。
宋桂云向记者讲述往事
“是个中国人都仇视侵略者”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个中国人都仇视侵略者!我的大哥、二哥、大姐都为赶走日本侵略者而参军抗战。”受哥哥、姐姐们的影响,1944年,在父母的支持下,宋桂云也加入抗击日寇的行列。
宋桂云所在军区被服厂作为抗战后方力量,她和战友们的任务就是为抗战前方战士提供棉被、军服保障。宋桂云说,“那时候,敌人隔三差五地来扫荡。敌人来扫荡时,为了保护设备,我们就做好隐蔽工作;敌人走了,我们再从事生产。”作为抗战后方,她和战友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保护战备物资的安全,保障前方供给。
这位亲历过战争的老人,对战争有着刻骨铭心的悲痛,对今天的和平生活格外珍惜。
“连手指都缝进去了,你说苦不苦”
“做军服的时候,夏装的军裤是最简单的,没有裤兜儿,每条裤腿只有内侧一条裤缝,车好裤裆和裤腰,一条裤子就做好了,我每天能缝100条。”宋桂云老老战士说起在被服厂的经历时,神采奕奕,难掩自豪之色。
她又接着说,“棉衣费工费时,特别不好做,一开始每天只能做十几件。”为了赶工,她和战友们每天起早贪黑,赶制军服。白天光线充足,他们就拼了命地赶工。那时候没有电灯,晚上要点蜡烛赶工。“做棉衣的时候,蜡烛不能靠得太近,否则点着棉花就糟了。”一面要惦记着蜡烛和棉花之间的距离,一面要催促自己加快做衣服的速度,考验警惕性、干活速度,还要提醒自己不能打瞌睡。她说:“有一次困得不行了,连手指都缝进去了。你说苦不苦?但是在战争年代,多的是比这苦的!”
“怕也要去”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