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后的思考:如何在激进商务政策下寻求生存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经历十几年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了关键时期。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政府拿出了4万亿来刺激经济发展,在这个大规模刺激计划的作用下,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2010年出现了“井喷式”增长,装载机增长近40%,挖掘机增长甚至超过了70%!中国市场的工程机械销量在2010年超过全球其它市场的总和!

不幸的是,仅仅2年之后,市场的拐点就出现了。2012年行业最具代表性的装载机和挖掘机市场均下降超过30%,2013年这种下滑趋势依旧,更是出乎很多人的预料。行业内很多企业面临困境,产能过剩,赢利下降,银行还贷负担沉重,财务风险严峻,是我们停下脚步对行业和市场进行一番反思的时候了。

全球工程机械主要市场发展趋势图(2002-2010)

全球工程机械主要市场发展趋势图(2002-2010)

4万亿害了工程机械行业

很多人认为:4万亿给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春天。的确,在经历了10年高速增长之后,4万亿给这个行业又打了一针强心剂!2010年这个行业上上下下喜笑颜开,客户拿着钱到处找设备,很多品牌的挖掘机和装载机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很多企业显现出“产能不足”。

为此,几乎每个工程机械企业都开始从银行贷款,找政府买地,投资设厂,拼命扩张增加产能,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似乎每个企业都坚信:高速增长的奇迹将会继续,我们必须做好准备迎接更大的市场需求!

欣欣向荣的市场让政府和银行也坐不住了,很多地方政府主动游说那些工程机械企业来本地投资,廉价提供土地,促进当地的就业和税收;银行也主动找企业提供贷款,为市场提供融资,为新厂投资提供支持,一时间银行里似乎有用不完的钱,客观上也让这个行业的发展变得更加不理性。这种疯狂地扩张让很多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产能都严重过剩。

客观地说,4万亿害了工程机械行业!

首先,4万亿刺激计划是政府把今后几年要做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前了,可经济有自身发展的规律,违反规律做事一定会付出代价。4万亿造成很多制造企业产能过剩,扩大产能时从银行的贷款也给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沉重负担,大量的银行资金进入这种低效的制造业也给银行业形成巨大风险。所以说,2008-2010年政府推行的大规模刺激计划拖延了中国经济升级的步伐。

其次,由于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被提前,当企业产能扩大以后,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却突然消失了。虽然每家工程机械企业都在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环境下海外市场的容量有限,中国工程机械产能过剩似乎变成一道无解的课题;第三,各工程机械制造商为了消化严重过剩的产能,都推行了更加激进的商务政策,比如零首付、分期付款等,使原本就很高的财务风险变得更加难以控制;第四,行业过度竞争的结果是,很多企业和经销商挣扎在生死边缘。2012年中国共有11家企业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行列,可8家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中国工程机械品牌很难在产品研发、完善流程、企业内部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加大投入,而经过10多年粗放型的快速发展,这些软肋恰恰是中国企业亟需改善的地方。

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行业。爱这个行业,是因为她过去10多年的高速增长,到2011年为止,装载机平均增长率超过25%,挖掘机超过30%,这样的高速增长奇迹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绝无仅有。恨这个行业,因为中国人的急功近利,不计风险的信用销售,不理性的“零首付提车”,分期付款,“以旧换新”等等,让很多制造商和经销商不仅没有赚到多少钱,还承担着极高的财务风险。

2012年有三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工程机械10强,这是令人振奋的事情,当然这也得益于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可做大不等于做强,如果不控制财务风险,再大的企业也可能倒闭。2012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整体业绩都有大幅度的下滑,十几家上市公司收入下滑约11%,利润下滑33%。与此同时,行业累计的应收款已经占营业收入约40%,这还不包括在融资租赁公司承担担保义务的应收款。根据《今日工程机械》杂志2013年第9期的一篇报告,去年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应收款(包括承担回购义务)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119%和137%。据《中国企业报》报道,今年一季度三一集团的负债已经达到946亿,这一消息让这个行业从银行贷款变得更加困难。

由此可见,4万亿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很多副作用,它让很多企业变得更加急功近利,没有人再强调建设百年企业,取而代之的是“攀千亿、奔万亿,超越卡特,雄踞第一”的雄心壮志;它也使企业的风险大幅上涨,库存加大,贷款增加,应收账款上升,销售下滑,利润缩水……很多新增加的贷款更多的是为了偿还旧债而非为用于投资,让企业卷入了一场看不到头的恶性循环中。

2012年行业的大滑坡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业内人士普遍预测2013年会出现10%的增长,可即使这保守预测的反弹也没能在今年上半年如期而至。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的减速趋势还没有得到扭转。新一届政府也调低了增长目标,希望通过压低增长率来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清算“4万亿刺激计划”下产能过快扩张的遗产。世界银行刚刚出版的《2013年全球经济展望》把中国今年的增长率从之前预测的8.4下调到了7.7。现在我们不得不思考:工程机械行业的高速增长还会再出现吗?如果没有,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2000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注册资本19.71亿元,员工20000多人。2009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产值337亿元,利税超过42.52亿元。中联重科秉承“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企业文化理念,内源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目前,生产经营基地分布于中国湖南、上海、陕西、广东以及意大利米兰等地,已形成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望城工业园、益阳沅江工业园、上海工业园、陕西渭南工业园、意大利CIFA工业园等产业园区,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的超大型钢结构厂房、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拥有覆盖全国、延伸海外的完备销售网络,强大服务体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在国内建筑机械行业率先按照欧盟标准推行产品CE认证,并获得俄罗斯GOST认证、韩国安全认证。中联重科继承了国家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是中国工程机械协会8个专业分会会长及秘书长单位,混凝土机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先后完成重大科研课题670多项,负责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00多项,目前是187项有效标准的制、修订归口单位,行业技术覆盖率75%以上。中联重科先后完成了90多项国家“九五”、“十五”、“863”等国家重大装备开发、科技攻关课题和专项,被科技部确定为“十一五”三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承担单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P成员单位(ParticipatingMember),每年销售收入的50%来自于新产品开发。中联重科自成立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0%,目前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28个系列,45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是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其中,2008年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后,混凝土机械产品市场占有率跃居全球第一。塔式起重机年产量2000台、环卫机械产量3000台,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第一。汽车起重机年产5000台以上,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二位。中英文商标——“中联”与“ZOOMLION”均获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多个系列产品获中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包含港澳地区的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深受用户青睐。2009年中联重科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10位;在中国机械工业100强排名第六位。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利润排名第一位,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前列;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等奖项和荣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联重科以产品系列分类,形成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城市环卫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施工养护机械、基础施工机械、土方机械、专用车辆、液压元器件、工程机械薄板覆盖件、消防设备、专用车桥等多个专业分、子公司,打造一个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朝着年销售收入千亿目标进军!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