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盾构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团队创新纪实
企业的事,国家的事
合作中,浙大的科研团队主要从事电液驱动、推进和控制系统的研发,这是国外技术封锁最严重的部分,也是盾构隧道工程施工中出现失稳、失准和失效三大国际难题的根本所在。
2004年,浙大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液驱动和控制系统样机。对于这项新技术,很多施工企业都不愿意“冒险”尝试。直到有一次,上海地铁施工因为突然停电,一台洋盾构“趴窝”了。杨华勇和魏建华带着自己的宝贝到了现场,先修好了洋的,却换上了土的。一启动,大刀盘开始正常发力。待使用一切正常,施工方才知道接上去的是“中国造”。
“浙大学者们针对盾构地下作业‘失准’的国际难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很有用。”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盾构制造分公司总经理张闵庆说,“我们企业负责产的部分,大学负责学研部分,即基础理论的研究、尤其是设计方法的研究。这些方法和新思路设计对我们具体的系统与部件的集成和元器件的研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支撑了产的部分完成,最终使产品的全部系统和整机性能完全达到隧道施工的要求。”
目前,持续十多年校企合作中的研究成果已用在了全国超过四家盾构整机龙头生产企业,实现了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和产业化批量生产与应用,陆续建成了多个盾构产业化生产基地。与全球主要盾构制造商的产品相比,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同等水平,个别性能指标甚至优于国外盾构。
永不终止的联合
“我们是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的。”这是杨华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由于盾构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对不同系统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设计,因此需要多学科专业人员的交叉努力,杨华勇从自己带领的机电团队和机械系开始,通过“973”项目的运行机制与浙大控制系和土木建筑学院的教授们合作,希望对盾构整个产业链都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服务,学研的合作伙伴扩大到了国内另外7所院校,包括机械、土木、力学和控制四个一级学科的不同学者。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等大型企业也加入,成为紧密型的研发合作伙伴,产学研的协同创新研究道路将越走越宽广。
当前,中国早已成为隧道建设大国。杨华勇说:“未来十年,我国还将新建隧道超过1万公里,需要新增盾构超过1000台,拉动相关直接投资1万亿以上。我国是盾构需求最大的国家,已占全球市场的60%。大学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还将继续‘掘进’。”
责任编辑:Alle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