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务员的三种“养法”

——北京市精英智汇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王芳

第二,要“圈养”,不要“散养”

笔者与某代理商老板交流时,其困惑在于:新业务员到公司培训半个月后,单独给其划分区域跑市场,虽然有分公司经理管理,但没多久业务员就“跑了”?目前大部分代理商对新业务员培训结束后将其独自“发配”到新区域,日常电话沟通,每星期到分公司开一次会,了解客户情况,有问题解决问题,没问题继续日常拜访,这种方式的结果往往是新业务员没干多长时间即因为没业绩而辞职或被辞退。

新业务员要“圏养”,不要“散养”。新业务员可以划分单独区域,但不能任其自我成长、“自生自灭”,在一定范围内要有要求、有管理。首先,新业务员要有老业务员“带”,继承以往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徒弟从师傅那里学到为人处事、客户交流的经验。其次,对新业务员的管理要细分到天,每天要求其汇报书面工作日志(可以是短信形式),需要管理新业务员每天的行动,监督其可能出现的懒惰行为,更重要的是对其工作状况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使其感受到公司对其业务和自身的关心。新业务员最初3个月工作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将决定其未来对公司规范性管理的态度。再次,在对新业务员的日常食宿管理中,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量要求其每天回公司,与公司同事住在一起、吃在一起,使新业务员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温暖。进入公司的新同事,归属感比较弱,如果让其孤独地一人在外,长时间缺少关心照顾,又无业绩,流失的可能性更大。

第三,要当小学生培养,不要当大学生培养

教育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区别是:小学生不仅要讲理论,还要讲方法、讲步骤,要“手把手”地教;而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实践方法,只要给大学生指导思路,他们就有自我实践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针对新业务员,在其还未建立基本销售套路前,要按小学生的方法培养,销售技巧要明确、具体,甚至总结出成功经验和成熟技巧,无论其是否理解都要求照做,在做的过程中理解,在模仿中学习。代理商应组织专人定期收集藏于“民间”的成熟销售经验,将其书面化、固定化,变为可传播和可复制的技巧后再“用之于民”。不要期望新业务员有太多的创造能力,不要给予其太多的发挥空间,只要是公司总结出的成熟技巧,就应强制要求其执行。业务员只有成长到一定阶段,一般来讲,至少拥有两年以上的销售经验,才可能有融会贯通的能力,才可以不强制要求其遵循章法。

也许代理商会质疑,代理商是营利机构而不是义务教育机构,将业务员当小学生教育培养将会非常“累”,投入太大。的确如此,在代理商还没有人才培养意识和系统的培养方法时,大批量培养人员是比较困难的,对人力资源岗位的要求很高。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迅速,对一线人员管理培养粗放,公司管理的进步速度远远低于业绩增长速度,尤其是装载机代理商的业绩长期依赖于高级业务员。随着代理商新业务人员的增加,代理商还未建立起有效的人员培养模式,在新人的培养上缺乏成熟素材,缺乏规范的制度流程,缺乏有效的培养经验。但是,随着代理商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要稳健发展,人才培养是不得不做的工作,即使艰难也必须尽快迈出第一步。

招人难、培养人难、留人难,是每个代理商共同面对的问题。虽然难,代理商又不得不面对,如果仅仅抱怨,问题不会自己得到解决。很多代理商都认为,新业务员培养要依赖于不断地培训,这种观念正确,但在执行时还要深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在短期内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就要追根溯源,从公司销售过程管理的细节出发,在建立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调整岗位要求,变通培养方式,从改善自我出发,建立符合企业文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今日工程机械》杂志独家向第一工程机械网供稿,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明原稿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Alley

相关阅读

代理商业务员出走行业 将何去何从

代理商迫于经营压力,近几年正经历大幅度的人员缩编,业务员更是首当其冲。近日,笔者采访了一家内蒙古某外资品牌代理商的经营者,该公司经历了七八成的裁员,公司规模从原先的30 多人缩减到目前的6-7 人,裁撤的大多数是业务员,这也是当前国内多数代理商经营状况的缩影。代理商目前通行的裁员手段包括降薪、降低补贴、收紧报销政策、合并销售区域、直接裁员等等,这些手段造成了业务员的大批出走。“自愿”离职 业务员的底薪普遍较低,大多数都在1500~2000 元左右,只要进行客户覆盖和接洽就会产生一定的销售费用,市场下滑时期又难以成单,加上公司的财务政策进一步收紧,差旅等补贴指标下降,仅拿着底薪又贴钱跑业务难以糊口,所以许多业务员采取了主动离职的方式,这也是大多数雇佣方比较希望看到的。公司如果主动裁员,理应按照劳动法规定按照N+1 的标准(工龄×月收入+ 单月收入)进行补偿,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一些代理商采用了降薪或者降低业务员补助,收紧报销费用的手段来督促员工“自愿”离职,以免陷入补偿纠纷。即便是主动离职的业务员也会与公司发生经济上的瓜葛,目前问题主要集中在与应收账款相挂钩的销售提奖问题上,双方会产生分歧。比如在2~3 年前成交的设备,货款在业务员离职之后才收回,而公司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催收,包括拖车费用等等。那么设备的提奖是否应该支付给业务员,就需要双方进行协商解决,而业内尚未达成共识。裁员 涉及到裁员的企业,员工补偿也因公司的个体情况因人而异。这名接受笔者采访的内蒙古某外资品牌代理商老总表示,内蒙是受市场下滑冲击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业务员对公司的状况心知肚明,加上公司的规模本身就小,大家之前的相处也比较融洽,他们没有向公司提出太高的要求,被告知要裁员后拿了一两个月的工资补偿就走人,此后两不相欠。一些规模较大的主流品牌代理商在裁员时更倾向于公事公办,其中资金实力较为雄厚、对员工权益比较重视的公司向被裁撤的员工发放较高的遣散费,也基本达到了他们的期望值。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精英,而被裁撤的员工多数是因为业绩不佳,除了业务能力因素外,也不排除是因为所在区域的市场不好,所以这些被裁撤的业务员往往是带着怨恨和遗憾走的。如果补偿没谈拢就免不了要撕破脸皮,或者诉诸法律,并引发一些不可控的状况发生。业务员离职之后的去向 目前面临职业重新选择的业务员大多在2008 年左右步入工程机械行业,入行时年龄多在20 岁出头,时下正值壮年,很多人意识到行业的下滑在短期之内无法复苏,只得黯然离开,自谋生路。新机市场的萎缩,将一部分离职后的业务员分流到二手设备交易市场中,利用之前积累的客户资源和设备资源,从中赚取中介费;部分业务员离职后开始创业,从事工程机械周边产业的经营,如零配件经销等;有的业务员转而投身其它行业,仍从事销售岗位。所在的行业相对多元化,包括汽车、能源设备、农机、农资、环保产业乃至酒店用品行业的销售,因人而异。在业务员圈子中,最宝贵的就是客户资源,跨行对于他们来说无论从行业资源和从业经验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跨行就意味着要从零开始,重新开始积累新的客户资源,尤其是入行3至5 年的年轻业务员,错过了行业的黄金期,既没有挣到钱,人脉积累也不如行业里的老人儿,他们正值结婚生子的年龄,经济压力陡增。当前制造业正面临调整期,跨行面临着更大的竞争,这部分群体在离职后的选择就面临着诸多尴尬。年龄层次稍大的大区经理等管理层人士在转行时的选择空间较大,一方面他们的经济条件尚可,有一定的原始积累和人脉关系,通常会选择在其他传统行业谋个一官半职。工程机械从业者多半都是粗人,学历普遍不高,而工程机械行业又属于比较偏门的传统行业,从业者的思维容易落伍,因此在面临职业的重新规划时容易陷入困惑和尴尬。[详细]2016-03-15 11:38

代理商业务员:我们和用户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用户没有工程就不能生存,我们找到了项目,我们的用户也就有了活干,有了经济来源,他们能生存下去,我们[详细]2016-03-03 11:01

业务员当掉公司8台挖掘机 携270万回家过节

利用业务之便,男子私刻公司行政、财务公章,将8台挖掘机典当,获得赃款270多万元后潜逃。国庆期间,民警将他抓获。昨天,东西湖警方破获此案。 9月16日,东西湖区新沟镇街机械公司审计员,在审计财务账目时,发现公司有8台挖掘机去向不明。经查,公司发现,这8台失踪的挖掘机经手人是公司业务员贺欢(化名)。贺欢伪造公司行政和财务专用印章,陆续提走这些挖掘机后,典当给一家公司,获得270多万元。9月下旬,贺欢不辞而别,携款潜逃,不知去向。该机械公司迅速向东西湖区公安分局新沟镇派出所报案。民警立即对贺欢进行追捕。民警先后前往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对贺欢可能的落脚地点逐一排查。同时,警方还在贺欢老家——湖北钟祥进行守候布控。昨天,贺欢从福建返回钟祥过节。但是,他没有想到民警已在他家门前,布控守候了10多天。目前,贺欢如实交待了自己私刻公司印章,非法典当8台挖掘机的犯罪事实。警方已对其依法刑事拘留。[详细]2013-10-08 09:23

2019年挖掘机10个月销量19.6万台 接近去年全年 透露了什么信号?

2018年,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产品销量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34万台的挖掘机销量更是成功[详细]2019-11-12 10:45

别再计较双十一,凯斯挖掘机帮你在年前赚回血本!

昨天是伟大的“剁手节”,之所以用“伟大”这个词,是因为我猫再创新高啦!1分36秒突破100亿!5分2[详细]2019-11-12 09:59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