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新一轮四万亿投资政策或将不可避免

2012/08/16 10:48中财网

编者按: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比6月下降了0.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仅为9.2%,比6月回落了0.3个百分点,且明显低于10%的增速或预示当前经济增长仍处于低位。经济数据不见起色,瑞穗证劵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为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鉴于房地产依然受控,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投资的主要支撑,未来投资仍需倾向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看到,为稳增长,自6月以来大批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相继上马,涉及项目金额接近4万亿。以下为全文。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沈建光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沈建光

上周集中出炉的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并没有像各界期待的那样,显示中国经济筑底回升。消费、固定资产投资还算基本稳定,但工业生产、出口增速继续下降。新增贷款大幅弱于预期,对投资的支持作用仍未体现。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房地产投资下降进一步扩大,全然没有房地产市场回暖的迹象。经济未见起色,意味着稳增长可能落空,政策刺激无疑将继续加码。鉴于当前依然严厉的房地产调控,稳增长无疑将更加依赖基础设施建设,新一轮四万亿或不可避免。

 7月经济数据未见起色

消费方面,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比6月下降了0.6个百分点,但部分原因是价格回落的影响,如果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与6月基本持平,显示当前消费基本保持稳定。

 疲软的工业生产值得密切警惕。一直以来,工业增加值与GDP增速有着密切联系。过去五年VAI比GDP平均高4个百分点,比二产业低3个百分点。7月工业增加值仅为9.2%,比6月回落了0.3个百分点,且明显低于10%的增速或预示当前经济增长仍处于低位。

投资是稳增长的主要支柱。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0.4%,与前6月持平。分行业来看,受益于政策支持,1-7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为13%,比前6月提高了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为0.7%,扭转了早前增速下降的趋势,增速增加了2.7个百分点。

这样来看,当前投资主要依靠基础建设带动,房地产投资仍然继续下滑。1-7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至15.4%,比1-6月降低1.2个百分点,创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住宅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从1-6月的-10.7%继续下滑至-13.4%。开发商拿地更为谨慎,1-7月土地购置面积从1-6月-19.9%下降至-24.3%,成交款从-13.3%下降至-16.9%。新开工、资金来源与土地购置都显示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全然没有房地产市场回暖迹象。

净出口亦无法支持经济增长。受欧债危机影响,7月出口由6月的11.3%大幅下降至1%,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为-16.2%,创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以来的新低。对美国出口只有0.6%,大幅低于6月的增速。而进口也下降至5.7%,反映了国内需求疲软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影响。

新一轮四万亿或不可避免

如此看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刺激政策下,消费能保持稳定实属不易。海外经济动荡,出口引擎已经熄火,唯有稳投资才是稳增长的关键。相比于2009-2010高达50%的基础建设投资增速,如今20%的增速以及新开工的负增速,仍旧是投资和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因素。

鉴于房地产依然受控,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投资的主要支撑,未来投资仍需倾向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看到,为稳增长,自6月以来大批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相继上马,涉及项目金额接近4万亿。

具体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政府刺激政策如下:一是陕西出台十条"稳增长"意见,提出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二是广东省提出19条稳增长的举措,其中包括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等一系列措施,要把全力扭转投资持续下滑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重中之重;三是宁波市下发了《市政府关于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若干意见》,对投资额2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和3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予以单独考核和表彰;四是南京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发挥投资对拉动内需的作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和消费载体建设;五是长沙市宣布,2012年重大推介项目195个,总投资额达8292亿元等等。诸多地方政府项目加快显示类似于2009年的新一轮政策刺激正在发生。

如何改进新一轮四万亿实施?

但是,市场担心情绪涌现,毕竟地方融资平台大幅扩张导致银行风险加大是2009年的经济刺激计划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审计署数据显示,2009年中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投资平台数量增加了50%,债务余额达到10.7万亿。因此,如何避免扩大相关风险成为重要问题。

目前来看,支持地方政府项目的诸多渠道融资展开,具体来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三支首批资产支持票据在中国银行(601988)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登记。虽然首批25亿的规模十分有限,但伴随着未来资产支持票据的增加,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拓宽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基础设施项目有望获得更多融资。

第二,决策层希望调动民间投资进入,要求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金融、卫生、教育等领域尽快推出一批引导民间投资参与的重点项目。而具体如何引导民企投资,中央各部委已出齐42项实施细则,地方政府同样参与积极。

第三,鼓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高收益企业债券。预计这有利于提高中小型企业融资,并能提高市场资金利用效率。

第四,铁道部将2012年铁路基建投资目标上调640亿元,至4700亿元人民币。同时发改委建议铁道部以资产变现、存量换增量等途径筹措建设资金,意味着铁道部在拓宽投融资渠道方面有望获政策支持。

第五,央行已经两次降息与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允许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如果将两次降息与下浮7折的空间用足,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降幅超过了2百个基点。

第六,发改委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的审批程序,有利于提高信贷有效需求。自5月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来,发改委的月审批项目多达200逾项。仅8月1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了27个项目,大多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

由此可见,地方政府项目正在加快,而对其融资支持也在加大。面对质疑,笔者认为,为稳增长,地方政府项目实质上甚为关键,而对于地方融资平台借贷问题,也宜疏不宜堵。从根本上讲,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推进市政债和企业债市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而与2009年不同的是,本轮地方政府刺激政策,对待风险更加谨慎,并致力于积极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参与民间资本的介入,对于避免重走上一轮经济刺激的老路,具有积极意义。

责任编辑:Alle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专家:再次大规模经济刺激模式与2008年有什么不同

你是否还记得有学者建议再次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模式?是的,他就是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近日,他接受财新传媒采访,表述了其观点的逻辑。 1月27日,余永定称,中国当前处于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需要尽快证明经济趋稳,建议中国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建议再次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再一次的大规模刺激措施应比2008年谨慎,且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主。 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言论引发诸多争议。近日,他接受财新传媒采访完整表述了其政策建议的逻辑。他认为,这次刺激方式还应该是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增加有效需求,但不会造成产能过剩。实际上,政府已经或正在推出一系列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他强调,刺激计划的融资方式应该与“4万亿”显著不同。具体说,这次应该以财政融资为主,而不是主要依靠银行信贷。政府应该通过发放国债为刺激措施融资,国债的发放对象应该是中国居民和中国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则应进一步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扩张性财政政策提供支持。 他表示,中国应该继续推进结构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但是,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则应该是打破通货收缩,防止经济出现硬着陆。应该强调,政府事实上已经加大财政政策的力度。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各种政策的协调性,进一步加大通过财政支持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的力度,必将大大提振市场信心。而信心在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过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详细]2016-02-16 16:25

数万亿投资激活新增长 逾3万亿对外投资待分食

逾3万亿元大单蛋糕待分食 中外经贸合作迅猛发展,各国政要频繁造访中国,且接连抛出巨额贸易大单,这一系列非同寻常的动向引起中国国内舆论的热切关注。阿根廷政府人士日前高调宣布,将从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购买总价为24.7亿美元的铁路设备,用于提升国有货运铁路的运输能力。据悉,阿根廷计划部长胡里奥·德维多近期还将飞赴中国洽谈合作具体事宜。这将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来华商谈投资的第7位外国政要。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诸多业内人士看来,结合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贸易形势,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决定》的对外合作政策新主张,特别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装备外交”旋风的刮起,预示着中国对外合作进程将开启新的篇章。综合业内人士观点认为,这一计划的新思维的核心要领是:告别过去单纯输出“中国制造”产品的传统路径,转而以资本输出撬动多行业过剩产能输出“大潮”,满足不同地区的投资需求,实现“一石数鸟”的多赢局面。未来5年内,中国政府将践行这一新思维启动高达5000亿美元(逾3万亿元人民币)的对外投资计划,这无疑将激起市场“千层浪”。产能输出:让“世界工厂”走出中国 徐忠是国内一家中型钢贸集团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最近一两年,他最头疼的事是如何将企业积存的大量产品库存尽快消化。他告诉记者,2008年国家提出“4万亿”投资计划时,像他们公司这样的地方基建龙头可以大干快上地扩充规模,把新上的产能及时消化在需求旺盛的国内市场。近一两年,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相继下滑,单纯依靠国内市场需求拉动压在企业身上的产能过剩巨量“包袱”,已经不现实。“这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传统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他说。他对记者表示,近期国家最高层领导在一系列国际场合的表态,特别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东南亚、中东欧地区的访问中接连为中国装备制造产品“找出路”的行动,让他看到一线曙光。是否可以通过政府间的协商,推动中国一些传统基建及制造业行业大规模到海外开拓市场,为过剩产能寻找出路?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最近深有感触地表示,以前中国是世界的加工厂,未来中国企业也需要到全世界去投资建工厂,或者收购兼并工厂,主动融入国际市场,把国内过剩的产能进行转移,“要让世界成为中国的工厂”。“不久前我们去巴西,听到当地商会人士介绍说整个巴西只有五条玻璃生产线,这让我们非常高兴。正好目前我们公司有三个甲级设计院没活儿干了,如果能把国内生产线拉到巴西,那必然是件好事。”宋志平说。徐忠和宋志平的想法近期正得到有关方面的积极“回应”。11月下旬以来,有关李克强出访中东欧推荐高铁的新闻热遍网络,国内舆论普遍将其解读为“高铁外交”,但在不少有识之士看来,最高层一系列高调举动背后其实释放出中国政府力推基础设施“走出去”的强烈意愿。这一强烈意愿的一大背景,便是亟待突破的中国国内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困局。不久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上除强调以压缩产能的“堵”的政策外,“向海外输出过剩产能”的“疏”的提法正不断上升为共识。#d1cm#page#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指出,国内众多行业甚至包括一些新兴产业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75%,以产业升级带动产能消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未来的全球产业格局调整过程中,将按照国际分工价值链进行产业布局的重新分布优化。在此背景下,通过向海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助于过剩产能的消化并推动这些产业的优化升级,更深远的层面将推动中国在全球产业新格局中占据产业链分工的优势地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新的对外合作计划应考虑在南南合作框架内优先实施。就服务贸易来讲,基础设施建设是南南合作的一个大有前途的领域。这是因为基础设施发展的滞后及其对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有目共睹。在此方面,中国拥有实现工程承包与设备出口相互促进策略,输出中国标准的突出比较优势,更有充裕的资本积累来推动这一计划稳步落实,进而提升南南合作的层次,并拓宽合作领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一系列出访过程中也明确表示,中国装备走出国门,特别是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既可帮助这些国家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消化中国过剩产能。而作为中国对外合作新计划“牛刀小试”的直接体现是,在总理充当中国装备“超级推销员”角色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在东南亚泰国及东欧罗马尼亚就斩获了涵盖高铁、电信、核电、火电和风电等一系列装备订单。资金输血:数万亿元投资激活新增长 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初,以时任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为代表的人士便曾建议,利用中国丰裕的外汇储备搭建金融平台,主要以国家商业贷款的方式资助发展中国家,创造外部需求,以消化国内过剩的基建产能。中国金融学会理事赵昌辉对记者说,中国欲推出的对外合作新计划在涉及的投资体量就远超当年的“马歇尔计划”。根据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近期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的表态,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到5000亿美元。和以往任何投资计划出台后一样,市场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如此庞大的投资额,资金源自哪里?如何为资金选择最优的运作方式,才可激活对外合作新计划的“心脏”,获得源源不断的“输血”?梅新育表示,当前国际金融及贸易形势在经历美欧主权债务危机洗礼后,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这对中国构建从过去单纯“与国际惯例接轨”,转向“推动规则演化”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遇,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也已时不我待。值得注意的是,新一届的中国政府领导已充分重视这一问题,此次对外合作新思维的提出,无疑就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力举。对于对外投资运行方式的考量,显然也纳入到有关方面的积极行动中。据介绍,前述阿根廷来华采购铁路技术设备的24.7亿美元,其中21亿美元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项目贷款融资,另外3.7亿美元通过阿根廷政府发行国债募集。无独有偶,上述中国企业与东南亚(泰国)、东欧签署的涵盖多行业领域的装备订单,其融资方式亦为由中国政策性银行提供项目贷款,外方企业借此采购中企设备。其中,仅东欧地区国家就将获得中国政府10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承诺。#d1cm#page#赵昌辉表示,这种资金筹集和运作方式将成为中国告别过去“援助式”对外合作的常见模式。“中国政府通过政策性银行提供商业贷款,不足部分通过被投资国发行国债,筹集的资金用于购买中国的技术设备及工程设计服务来更新当地基础设施,同时支持当地企业制造业升级改造,在确保资金流动性的同时也能满足被投资国的现实需求,可谓‘双赢’。”他表示。梅新育也乐观预计,未来如果中国每年海外基础设施投资6000亿至1万亿元人民币,按照比较通行的政府支持项目融资比例,其中95%作为商业化的股权投资和信贷投入,5%作为援助投入,等于财政每年投入300亿至500亿元,仅占2012年中国GDP的0.05%至0.1%,也远远低于马歇尔计划实际财政拨款占当年美国GDP1.1%比重的数字。赵昌辉进一步指出,随着对外合作新政策不断落地,在资本输出方面也应该采取多元化策略,例如加强地区金融合作,不断设立区域性金融开发机构。过去有专家提出的设立亚洲投资银行的建议,在当前显然已具备成熟条件。有统计数字显示,亚洲开发银行2012年测算称,2010年到2020年,32个亚开行成员国需要基础设施投资8.22万亿美元,每年平均需投资8000亿美元。这一庞大资金需求在目前众多国家遭遇瓶颈,仅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这一口径看,每年亚洲的建设资金缺口约600多亿美元。赵昌辉所言的“双赢”效应,在其他专家看来,远不止于此。知名财经媒体人胡舒立指出,通过开拓外部基建及其他行业领域市场,在满足他国紧迫却力不从心的现实投资需求同时,也能缓解中国国内的产能过剩压力,并调整外贸结构。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可推动中国积极参与构建国际金融新体系,服务于人民币国际化,其战略意义可谓“一石数鸟”。行业红利:机会垂青有准备者 过去一段时期,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共识正在逐步形成:进一步加快企业走出去,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更贴近市场的地方进行投资,不仅可以有效化解产能过剩,而且可以进一步获得市场。在更多的市场分析人士看来,中国启动的对外合作新计划,其最大的吸引力无疑是逾3万亿元庞大投资大“蛋糕”烹制出来后,哪些行业将享受利好。中信证券分析师诸建芳认为,实施海外转移的产能过剩行业,在相应时期应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由于我国传统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和船舶等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一定的技术、装备和规模优势,这些行业可成为本轮对外合作产能输出的“急先锋”,这些行业的优势企业也将因此率先分羹3万亿元市场“蛋糕”。中证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产能输出将在未来数年内对中国诸多企业带来海量业务。特别是在海外具有成套设备输出及基建业务的公司将长期享受这一政策红利。诸建芳指出,从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产业实际情况来看,传统过剩行业中纺织、鞋帽、汽车、机械行业,以及风电设备、多晶硅、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也具备向海外大规模转移产能的实力和客观条件。#d1cm#page#不过,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产能输出对于企业来说,最大助益应是通过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同时实现自身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而非仅仅是将过剩的技术装备输出海外市场。海外基建市场一旦打开,则需避免一些国家地区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出现,这就需要政府及走出去的企业具备充分的市场意识,以当地实际的承载能力和需求空间来测算产能输出的规模。赵昌辉也认为,国内外投资环境的差异,所涉及利益相关方的不同考量,这些因素可能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效率的因素,这一点或许将在新一轮的“产能、资本输出”浪潮中表现更加明显。“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务必要充分调研不同国别的法律体系,以及各国技术和市场准入标准,对市场潜在的风险进行充分预警。”中国高铁设备龙头之一的中国北车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高铁正在被中国政府列为对外输出的“打头阵”产品,这将是国内高铁设备制造及线路施工单位的机遇。中国北车下一步也将加快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步伐,一方面大力申请国际专利,实施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将在潜在市场开展认证工作,扫清进入市场的法律障碍。对外合作新思路 站在“大国崛起”新起点的中国,正欲启动一项投资逾3万亿元的“产能+资本输出”计划。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产品出口到产能转移、资本输出,这些转变既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从过去单纯“与国际惯例接轨”转向“推动规则演化”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顺势之举;也是中国在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与世界共享发展的体现。[详细]2013-12-09 09:48

资金“热抢”军工股 局部热欲暖整片天

继周二近百亿资金借震荡出局之后,本周三市场再度迎来小阳线,资金也重新回到净流入的格局中。据巨灵财经统计,昨日两市共有25.58亿资金进场抄底;其中,军工股成为吸金大户,诸如航空动力、航天通信及航天长峰这类龙头股更是获得上亿资金的流入。分析人士表示,尽管军工热带来的资金流入,令市场再度回到反弹的通道中,但在银监会“9号文”影响还待验证以及改革情绪趋向理性的背景下,市场不一定就此结束调整。而军工股的局部炒作热,能否成功带热整个市场的交投情绪,也有待继续观察,投资者暂时不宜过于重仓。资金流入沪强深弱 25亿资金回流A股 三连跳之后,银监会“9号文”的搅局,令市场顺势进入震荡整理格局中;不过昨日,军工股的热炒,却令指数抵抗住了技术层面的调整压力,进而再度向上冲关。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小幅上涨13.48点,涨幅为0.61%,报收2206.61点;深成指全日也上涨49.47点,跌幅为0.58%,报收8510.68点。相较而言,昨日创业板指数则表现逊色,单日仅微涨0.08%,报收1299.26点。从资金流向来看,沪深股市主力资金昨日再度回到净流入的格局中,不过沪市资金流入额显著超出深市流入额。据巨灵财经统计,昨日沪市A股资金净流入24.24亿元,深市A股资金净流入仅为1.34亿元,两市资金合计净流入25.58亿元。资金流入方面,沪强深弱的格局较为显著。从行业表现来看,昨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线上涨。其中,申万信息设备、交运设备、交通运输、家用电器及轻工制造指数涨幅居前,单日分别上涨2.44%、2.23%、1.67%、1.41%及1.08%。紧随其后的是,申万机械设备、餐饮旅游、黑色金属及商业贸易指数,全日涨幅均在1%附近。而申万食品饮料、公用事业、采掘及金融服务指数全日涨幅靠后,全日分别仅上涨0.4%以下。昨日的资金流向情况与行业指数的表现基本一致,只不过资金净流入的板块相对偏少。据巨灵财经统计,昨日仅有申万交运设备、信息设备、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家用电器及轻工制造指数的资金净流入居前,单日分别净流入25.48亿元、12.44亿元、7.14亿元、6.94亿元、3.55亿元及2.23亿元。申万建筑建材、黑色金属、电子及餐饮旅游等板块资金净流出额均在亿元以下,其中餐饮旅游板块资金净流入更仅为54万元。而申万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化工、采掘、医药生物及公用事业等板块资金净流出额普遍较大,分别净流出6.02亿元、5.09亿元、3.79亿元、3.42亿元及3.03亿元。军工现抢筹热 影响力尚待验证 昨日,尽管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线上涨,但资金净流入额并不大,且主要集中于军工板块。其中仅航空动力、航天通信及航天长峰三只军工股的资金净流入额就分别高达5.48亿元、2.77亿元及2.43亿元,基本上占据了沪市资金单日净流入额的一半左右。主力资金集中火力猛攻军工股,一方面表明市场当前的主流热点将毫无疑问被军工占据,围绕军工股的炒作很有可能会继续,从而成为活跃市场的一大力量;另一方面,军工股这种不计成本地追涨,很容易走进死胡同,一旦后续买盘不足,则这类股票将很快结束涨势,回到调整通道中,届时市场将遭受来自政策利空及情绪波动的双重冲击。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市场对改革的认知逐步趋向理性,短期的热炒情绪或有所降温;再加上国债收益率持续攀高,资金面偏紧的格局短期难以改变,且银监会“9号文”传闻的影响仍待消化,因而预计市场很难就此走出二波上攻行情,投资者在参与行情的同时,还需保留一份清醒。[详细]2013-11-21 09:56

关注:地方版投资大戏轮番上演 钱从哪里来

近期,地方版投资大戏在各地轮番上演。就在四川省抛出今后两年投资4.26万亿元的重大项目计划后,福建省尾随而至公布了约3.95万亿元的宏伟投资。一东一西,与中国经济版图那道由东向西发展的迁徙曲线相得益彰。10月29日,四川省社科院顾问、著名区域经济学家林凌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能否完成今年全年经济目标,四季度是关键。在短期内消费上不去,出口受国际市场影响难有起色,三驾马车中也唯有投资能拉动经济增长。年末突击投资 年末各地突击投资,基建投资乃是首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仅铁路基础建设投资就为3287亿元,同比增加12.5%。四川省10月22日发布了该省2013年—2014年重大投资项目名录,这批项目共2336个,项目总投资4.26万亿元。其中重大基础设施项目663个,总投资1.48万亿元,成为下一个投资的重头戏。四川省的投资已经连续5年超万亿元。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四川投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10年实现1.3万亿元,2011年突破1.5万亿元,2012年则达1.8万亿元,而今年前三季度的投资已完成15803.7亿元。按照上述公布的两年4.26万亿元,以一年2.13万亿元计算,今年四川省投资同比增幅将达20%左右。而2012年四川省投资同比增长19.3%,由此可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难。针对媒体热炒的4万亿计划,四川官方坚称符合相关发展规划。四川省发改委重点项目办负责人邓长金解释称,四川还比较落后,需要投资建设的重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还较多,与国家提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向西部倾斜是吻合的。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回应四川重大项目时表示,未来将加强铁路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的投资。或许正是受此影响,基建投资成为各地奋力一搏的武器,各地的书记、市长更是一线督战。“我最近在多个场合看到,每个地方的书记、市长倾巢出动,双双出现在一些重大项目开工现场、投资洽谈会,不遗余力地推荐重大项目。”10月30日,一位长期关注区域经济的专家说。9月26日,湖南省株洲市委书记贺安杰、株洲市长毛腾飞在2013湖南经洽会上大力向国内外企业推荐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其中,各类基建项目是重中之重;10月28日,贵州省宣布投资1431亿元建设10696个水利基建项目。有专家分析认为,基建投资或将成为中国下一个投资金矿。钱从哪里来 巨额投资计划一出,问题也随之而来,外界广泛关注的就是钱从哪儿来。“好的项目不差钱,市场资金比较充裕,很多银行、投资机构、民间投资都在找好项目”。四川省发改委重点项目办负责人邓长金公开回应。他表示,就四川发布的项目来看,主要依靠民间投资。比如产业类项目主要是采取市场化手段来解决资金问题,包括吸引海内外投资的积极性。基础设施类项目除了政府投入外,也有一部分市场化,包括高速公路项目,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来筹集建设资金。“项目好,出于对经济增长的考虑,我们会主动寻找资金来源。”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表示,四川将进一步努力激活民间投资,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为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电信等领域,四川省于今年8月发布了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多个文件。而地方债则是填补地方投资资金缺口的另一大来源。2009年至2013年,四川省分别发行地方债180亿元、180亿元、135亿元、135亿元、 200亿元,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地方债规模居全国第一。有专家认为,即便四川的GDP和财政收入在近几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显然与4.26万亿元之间还有一定距离。对此,山西省经济转型与企业发展研究会书记朱启远对本报记者表示,各地动辄发布的数万亿元投计划,虽然不全是政府直接投资,不排除地方政府会变相举债投资,那么这对于本已风险高企的地方债无疑雪上加霜。林凌也提醒,地方大规模投资难以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他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偏紧不会改变,大规模投资建设的时候尚未到来。#d1cm#page#潜藏投资隐忧 在本轮投资中,四川显然是想拔得头筹。7月31日,四川省省长魏宏带队前往国家发改委对接重大项目,涉及10方面、14个项目,共计总投资2073亿元,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当即作出明确答复,四川提供的项目均符合国家投资方向。而从地方民企的落地到全球500强巨头的进驻,从简单粗放的加工制造到产业研发的高端,从单个项目引进到产业集群发展,四川发展后劲越来越足。“四川在投资布局上更趋合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从投资成都开始慢慢辐射四川各个市州,纷纷带动产业升级转型。”10月30日,四川省某市驻成都办事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证实,包括万达、碧桂园等企业纷纷选择在成都周边广元、乐山、绵阳、南充等地投资。不过本报记者对比发现,虽然各地公布了大规模刺激投资计划,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数量等,均没有明显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也没有比历史增速明显提高。而查阅四川等几个地方发改委公布的重大项目报表可以发现,今年有相当部分投资项目计划与前两年重叠,项目的名称、投资额度都没有变化。对比去年与今年各地公布的数据,四川、贵州、河南、江苏等13个省份GDP增速低于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其中宁夏GDP增长9.5%,离年初制定12% 目标不小。从2012年9月至今,四川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总体上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2012年同期相比总体上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可见,各地疯狂的投资背后潜藏着一定的隐患。林凌认为,各地年初公布的经济增长目标主要依据去年情况而定,制定目标比较高。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王元京则表示,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明显,各地的增长没能达到目标实属情理之中。但问题是各地潜藏的投资隐忧究竟有多大?几位受访的经济学家直言“不好判断”。王元京指出,无论是运用地方债平台,还是发挥民间资本效应,各地进行大规模基建投资都需要控制好速度,避免重复建设。[详细]2013-11-21 09:02

工程机械企业借势“川版四万亿”发展需谨慎

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已进入第4个年头,在西部的12省份中,四川作为西部经济崛起与金融创新的主战场之一,在对外招商引资上频频发力。据了解,在今年5月的“央企入川”活动中,国内60余家中央企业与四川签订了总投资额达2722亿元的项目,其中,97个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在9月的世界华商大会上,四川省集中签约合作项目104个,总投资1091亿元。10月22日,四川省对外发布《四川省重大投资项目名录》(2013~2014)称,今后两年,四川省计划实施4.26万亿元重大投资项目,涉及2336个项目。据悉,这其中包括了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663个,总投资1.48万亿元;重大产业投资项目1349个,总投资2.42万亿元;重大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项目265个,总投资3147亿元;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59个,总投资376亿元。川版万万亿投资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众多行业人士的关注。很多企业纷纷欢呼庆祝,期盼在新版四万亿中分羹获利并根据四川投资计划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四川四万亿推出的2336个重大投资项目中,重大基础设施项目663个,由于招商引资额较大,倍受关注。其中包括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总投资 2320000万元;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总投资3010000万元;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全长约223公里,设计速度每小时100公里,总投资达 2855870万元。这些重大投资项目围绕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和加快天府新区建设等展开,具体来看,雅安至康定高速(总投资232亿元)、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总投资286亿元)、南大梁高速(总投资108亿)、甘孜“两路一隧”工程(总投资114亿元)、成都至贵阳铁路(总投资总投资380亿元)、成都至昆明铁路(总投资199亿元)、成都新机场(总投资265亿元)、天府新区“三纵一横”重大交通项目(总投资289亿元)、等一批基础建设项目被列为四川今明年重点推进项目,实施力度将加大。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表示,四川将努力激活民间投资,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新筑股份:新津轨交项目纳入4万亿 作为川内唯一一家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企业,新筑股份“新津新筑路桥轨道交通材料一期项目”目前已被纳入4万亿投资计划。20日,新筑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此次四川省的4万亿投资计划与公司主业有很高的重合度,公司有望从中受益。”除原有桥梁部件、搅拌设备、特种汽车等与高铁相关的设备生产外,早在2008年,新筑股份就开始着手进行城市低地板车辆相关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储备,公司控股子公司长客新筑也于2012年从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了现代有轨电车相关技术。2013年,新筑股份也在四川省内开始尝试有轨电车的生产制造。就在近期,新筑股份的现代有轨电车制造项目已列入2013年第一批四川省战略性新兴项目,将获得四川省财政厅专项资金-贷款贴息3600万元。“我们新津的项目已经完成了工商登记注册等手续,马上要加快前期土建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d1cm#page#四川成渝:加快多元化步伐 重点推进两高速建设 在四川省发布的今明两年四万亿重大投资中,共有1.48万亿元将投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中,成都新机场、天府新区“三纵一横”重大交通项目、多条区域高速公路等交通类重大基础建设项目被列为重点推进项目。作为四川省唯一一家主要业务为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省内高等级公路基建项目,以及其他与收费公路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四川成渝目前在建的两条高速公路——四川遂宁至广安高速公路和四川遂宁至西充高速公路都被纳入了四川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对于四川省内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四川成渝人士表示,这一方面将拉动区域内交通需求的增长,对公司下辖各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带来正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将带给公司更多的投资机会,促进公司整体经营。据公司相关人士介绍,遂广、遂西高速项目采用BOT模式建设,两条高速总里程约165公里,项目资金由项目资本金及银行贷款组成,其中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30%,其余70%由银行贷款解决。去年底通过公开竞标,公司已与相关土建工程施工中标方签订了总金额为67.53亿元的施工合同。截至6月30日,遂广遂西高速BOT项目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约人民币10.64亿元,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约人民币12.86亿元,占该项目估算投资总额约 10.82%。预计遂广遂西高速将于2015年12月建成通车,届时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资产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数据显示,目前,四川成渝主要拥有成渝高速、成雅高速、成乐高速、成仁高速、城北出口高速以及在建的遂广高速及遂西高速等位于四川省境内的收费公路全部或大部分权益,已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约573公里。地方版“四万亿”潮涌 融资成最大难题 四川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发布对于工程机械企业无疑是一件喜事,但是企业应该意识到在“川版四万亿”投资浪潮下切不可盲目乐观,在跳帧公司发展战略之前需认清当前行业发展形势。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各地都推出大规模投资计划,总投资规模将超过百亿元。地方要发展,但也应该看到,此前中央“四万亿”投资计划造成的产业阵痛至今尚未消化。各地应该吸取教训,在符合产业发展结构的前提下,谨慎推出大规模的基建计划。#d1cm#page#而更重要的是,庞大的投资规模,资金来源成为最大的疑团,尤其是在当前地方政府已经背负沉重债务的情况下。以四川省为例,根据四川省公布的计划,投资总额达到4.26万亿元,相当于四川省2012年GDP(23849.8亿元)的1.77倍,2012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421.3亿元)的17.59倍。而四川省2012年的社会融资总量为6979.5亿元,粗略计算,四川省的“四万亿”投资规模相当于四川省2012年社会融资总量的6.10倍。即使按照两年的时间完成,也意味着四川省每年需要实现现有融资规模的3倍。然而,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2013年,四川省分别发行地方债180亿元、180亿元、135亿元、135亿元、200亿元,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地方债规模居全国第一。而未来四年还有470亿元高额债务到期需要偿还。建设不能停,而到期债务还需要还,最终还是需要再借新债。有专家表示,中国地方政府近年来不遗余力地利用地方金融资源来发展,政府对经济和金融介入的程度越来越深,这也给评级机构摸清地方资产和债务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底细摸不清,风险就很难控制。在“畅投资 融资难”的形势下,众企业需谨慎探索发展之路,切不可盲目投资。[详细]2013-11-21 08:45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