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综合竞争力跨入全国“十强”全球“十快”

2012/08/15 12:54华声在线

创新:专利拥有量超全国平均数3倍

全国294个城市排名,城市综合竞争力挺进10强,中西部地区唯一代表,这是对长沙一路奋力前行的褒奖。无独有偶,2011年7月,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长沙与深圳、上海、香港等城市一同入选“中国十大创新城市”。

其实,这只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长沙创新篇章令人振奋的序曲。就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长沙就明确向体制创新要活力,向科技创新要优势,向金融创新要资金,向管理创新要效益,让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发展源泉充分涌流,创新“交响乐章”在长沙城市上空回荡……

2011年长沙专利申请量达13122件,专利授权量跻身全国城市10强,而今年上半年,全市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超出全国平均数3倍。在此之前,长沙率先全国成立21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技术链、产业链上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连续5年成功举办的科交会更是实现了产业资本、技术资本、金融资本和人才资本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对接与创新。

“以前我们是Made in China,那远远不够,我们只是全世界的加工厂。我们要Created in China,也就是中国创新。”在中国机械工业对外发展道路上,缺乏自主专利技术以及外资对关键核心技术封锁是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普遍面临的大障碍。山河智能副总裁张云龙用国际视野审视着长沙工程机械行业的创新。“就像集团创始人何清华教授所说,自主创新是我们发展的根基,我们追求在根基稳固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完善机械装备制造的产业链,做‘装备制造领域世界价值的创造者’。”

以自己的发明专利为基础,依靠50万元借款起步,山河智能生产的桩工机械、工程机械、现代凿岩设备三大类产品,用户遍及全国各地,并批量出口到欧洲、大洋洲、北美洲、东南亚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八成销售额来自专利产品。

“在企业自主创新的同时,市委、市政府也同步出台了系列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创新帮扶服务机制、创新考核评价机制等,创新工作如虎添翼。创新体系中常见的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模式,在长沙已经各具规模,并呈‘三足鼎立’之势。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崛起即是成功案例;消化吸收再创新看似容易其实难,它需要利用各种引进的技术资源,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完成创新,从而在某一领域后来居上,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融合双方技术创造出全球最长碳纤维臂架泵车即是一例。”市科技局局长胡石明说起长沙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继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经典案例,信手拈来。

责任编辑:Alley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