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布“降准” 工程机械行业迎来利好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发布消息称,将从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将为工程机械的销售带来利好的一面。

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11年以来第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次下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20%,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6.5%。以3月末86.84万亿元的存款余额来计,央行此番“降准”预计将向市场提供4300亿元左右的资金。对缓解目前市场需求疲软将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项目投资及工程建设将得到回暖,一大批的工程建设将随之上马,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4月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当前内需、外需均较疲软。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4月新增信贷不足7000亿元,显着低于市场预期,这对市场主体的信心造成明显影响。央行此前在市场流动性并不紧张的情况下,已开始主动逆回购注入流动性并引导利率下行,试图传递货币政策放松信号。为进一步体现政策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及时性,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稳定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

责任编辑:Amanda

文章关键字降准 工程机械
相关阅读

交银施罗德马韬:降准利好建筑建材和工程机械

1月4日消息,中国央行宣布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加上即将开展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再考虑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的因素后,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交银施罗德基金首席分析师马韬表示,由于2019年一季度存在较大资金缺口且地方专项债发行提前,市场对降准预期较高,已在年后债市偏热的走势中体现。本次降准后银行体系净释放8000亿元流动性,与新增专项债额度基本匹配,预计新增流动性将主要支持基建项目,起到逆周期调节效果,利好股市中的建筑建材、工程机械、钢铁有色板块。[详细]2019-01-04 19:30

权威解读!央行再次降准 四大影响关乎你的钱包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也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存储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   年内首次降准 预期之中还是意料之外?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这次降准是在市场的预期之中。由于一到二月份的外汇占款回落和资本流出,基础货币供给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进行适度调节。   连平还表示,如果未来外汇占款继续出现回落态势,进一步降准也是可以预期的。此次降准将释放大约7000亿元的流动资金,也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   专家权威解读央行降准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重大利好消息,略为宽松货币政策惠及经济及股市,对于经济稳定、房地产去库存、股票市场回暖有重要作用。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降准属于迟来的爱,没有超出市场预期,估计可以刺激股市止跌并反弹,可以降低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要观察此举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央视财经评论员马光远人民银行这次降准,应该在意料之中。其实在2月18日统计局公布1月份CPI数据时,就应该配合降准,但当时因为人民币汇率以及1月份天量信贷问题,使得降准的节奏慢下来。   应该认识到,降准的根本目的是遏制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2016年中国经济的头号大敌,相对于产能过剩等问题,通货紧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具全局性,通过释放流动性,让货币政策保持一定的宽松状态,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极为必要。预计降息的政策也会很快兑现。   财经评论员胡乃军降息降准都是迫不得已,证明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的两难选择中,央行近期以货币政策也就是国内经济为优先。   年内首次降准将会产生哪些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这次降准的效果有两个主要方面。首先是对广大投资者、市场参与者的心理作用,相当于释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在稳健的基调之下,更加偏向于宽松的做法。这会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对市场有一定刺激作用。   其次,降准意味着商业银行有了更多可放贷款的资金。据测算,这次降准0.5个百分点所释放的7000亿元,与2015年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11.72万亿元相比,仅相当于补充了不到一个月的新增贷款量。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因为0.5个百分点不是太大,因为这次存款准备金下调,主要是为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水平,而不是增添太多流动性,增加杠杆。#d1cm#page#   降准4大影响与你的钱袋子有关   ①降低银行理财收益率   降准对银行理财的可配置资产会产生重要影响,会导致理财可投资资产的减少和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反过来会倒逼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下降。从过去两次降准的经验看,在降准启动3个月之后的银行理财收益率会出现显着下降,1年平均降幅在1%左右。   ②增加债券需求 债券利率将下行   降准对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有着重要影响。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降准后商业银行自营账户增加的资金未必会放贷款,但肯定会去买债券,债券利率必然会大幅下降。目前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35%以内是非标资产,而65%以上是标准化资产,其中债券类资产的占比在60%左右。而市场上的债券供给是有限的,因而银行理财可以买到的债券和利率都会下降。   ③股市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降准属股市重大利好。考虑到2008年以来历次降准后上证均高开低走甚至大跌,投资者需提防重复上演追高套牢的悲剧。例如去年2月4日央行公布降准消息后,第二天沪深股市反而双双收跌。   ④楼市影响   对于购房者来说,近期层出不穷的刺激政策难免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恐慌,松动的信贷让购房者难以再期待价格下调回归合理。降准以后银行后续资金将更加宽裕,房贷有望继续宽松,购房者压力持续降低。所以购房者若继续观望可能会错过最佳购房时机、增加购房成本,积极入市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央行2015年历次降准降息一览   2月4日:降准0.5个百分点   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3月1日:降息0.25个百分点   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4月20日:降准1个百分点   央行决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5月11日:对称降息0.25个百分点   央行宣布自2015年5月11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   6月28日:降息0.25个百分点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   央行宣布“降息”0.25个百分点,同时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   8月26日:降息0.25个百分点降准0.25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9月6日起,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   10月24日:降准0.5个百分点 降息0.2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自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详细]2016-03-02 09:07

许小年:央行降准降息是因果倒置 开错了药方

近日,笔者随企业家代表团访问德国,在两个会议上听到同样的消息:今年中国企业在德收购案个数创历史新高。据德方分析,收购意图一是为获取技术,二是进入欧洲市场。 在与国内企业交流时,也感觉到企业的关注点正从宏观政策转向微观的技术与创新。 焦虑和求变的气氛促使制造业去探求“工业4.0”,房产商也千方百计去库存。从这些不同以往的迹象,笔者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希望。 中国经济增速近期明显放缓,这主要是依靠投资驱动增长模式的必然结果。该模式不可持续性不仅在于资源有限,更重要的是投资边际收益递减,也就是投资越多,单位新增投资效益越低,即投资形成产能,产能越大,产品价格越低,企业利润就越低。 如何解决投资效益低下?市场流行观点认为,企业资金链紧张,实际利率高企,有必要进一步降息降准。 对企业运营和银行业务稍有了解的话,可知高利率是企业经营困难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一方面,产品价格的下降减少了企业的收入;另一方面,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呈现出刚性上涨。两面夹击之下,企业的现金短缺,引起银行的警觉,担心出现坏账,银行收缩信贷规模,提高借贷标准,令企业雪上加霜,形成恶性循环。这时企业只能从非正规渠道获得融资,紧迫的信贷需求大幅推高市场利率。 可见放松银根的政策建议是因果倒置,开错了药方。众所周知,市场信贷利率等于无风险的基准利率加上由企业违约概率决定的风险溢价。央行降息只能降低基准利率,而对企业的风险溢价无能为力。这也是为什么货币供应一松再松,而银行照样惜贷、企业仍然缺钱的缘由。 低息当然也有受益者——享受类主权信用的政府投资公司和国企,低息刺激它们的信贷需求,进一步挤占民间信贷资源,使市场利率上升。 利率高企从本质上讲是个微观而非宏观问题,反映了经济下行期间企业违约风险的增加,这时强压银行给企业放贷,是不懂经济和金融的表现,是对民众银行存款和国家金融安全的不负责任。 笔者曾戏称货币扩张是“给阳痿病人松裤腰带”,病根是肾虚,要治愈就得补肾。补药不是鸡血、伟哥,一时的刺激长期看都是泻药。经济和企业相同,治疗之术在于先去病灶,病灶就是过剩产能,对应在金融体系中就是银行的坏账和股市的低迷。 主张货币宽松者说输血仍有必要,以此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殊不知病人一旦输血就拒绝手术,得过且过,人性向来如此,说理没用。 去产能就要放手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该倒的企业让它倒,该关的应该坚决地关,关掉一家就少一块产能,给能活下去的企业留出更大呼吸空间,借此机会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提高行业集中度,一来争取市场定价权,扭转PPI不断下降的颓势,二来从增加的收入中拨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究与开发,努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推出的速度,目的同样是获得某种程度的市场定价权。 有定价权就有利润,有利润就可以研发、有新产品,有新产品就能吸引消费者,有消费需求企业就有了定价权。如此形成良性循化,企业和经济有望走出刺激投资-过剩产能-价格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再刺激-更多过剩产能的恶性循环。 企业经营状况好转,银行才敢放贷,政府才有税收,社会才有就业,工资才能提高,为此政策的着眼点应该放在企业身上。 就现阶段而言,企业进入上述良性循环的瓶颈制约因素是研发与创新,这也是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海外,视海外并购为快速建立研发体系和快速提高技术水平的捷径。虽然并购之路可能并不平坦,但企业毕竟意识到了路在何方。这,就是希望。 只要学者不再以治国平天下的情怀空谈裤腰带的松紧;只要企业不再盼望政策的刺激和政府的救援,中国的企业和经济就有希望。笔者坚信这一点。不必过度关注GDP到底增长多少,基层经济的活力、企业的活力才是一切之根本,是我们的希望之所在。[详细]2016-01-09 10:17

三季度GDP或“破7” 降息降准预期加大

  中国经济正面临新旧交替的压力和挑战。在经济增长旧动力衰退、新动力尚未成为主导力量的当下,有人担忧,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或动力消退?   昨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符合全年增长预期目标,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能说只能加速、不能减速,这不符合经济规律。   今天,国家统计局将公布第三季度GDP,这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第一财经日报》梳理十家主流券商报告和多方预测发现,认为三季度GDP增速低于7%的观点超过九成,大部分预测在6.7%~6.9%范围内。   一名官方经济研究人士对本报表示,从此前公布的数据来看,三季度GDP“破7”几乎成为定局。他认为,当前内外需持续疲软,人民币信贷回升和供给量增大等有利因素被贬值对冲,在复杂矛盾的背景下,这一数据并不悲观,而且从分项数据看,中国经济转型的成效日益显现。   不过,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全球经济情况总体偏弱,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上周五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下降幅度再创历史单月最大降幅,央行外汇占款也已连续8个月下降。   市场普遍认为,未来数月中国的外汇占款仍然可能出现负增长。外汇占款的减少、9月金融数据的隐忧,加大了市场对央行降准的预期。   李克强总理16日主持召开金融企业座谈会时就强调,要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创新服务方式,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加大定向调控力度,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小微企业,降低服务收费。   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   对于数字层面的问题,上下几乎达成一致的区间共识。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近期曾表态,不低于6.5%的GDP增速就将被视作“7%左右”。   对于外部唱空的悲观声音,统计系统的一名官员对本报表示,降速是事实,但说失速就有些“诽谤”。“在经济动能没有明显变化和升级的情况下,经济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再放缓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并没有出现断崖式跌落,更多的是中长期转型危机。”这名官员说,咬住结构转型将依旧是下一阶段政策制定的重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投资增速下降是导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主要原因。从三大需求看,贸易盈余扩大,消费增速稳定,资本形成显著放缓。从三次产业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进一步下降,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需要加强。   经过一两年的过渡和适应后,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和理性认识也在提高。在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将讨论“十三五”规划。记者统计发现,在主流机构和学者预测中,6.5%的“十三五”增速目标是一个较为主流的数字。   不仅如此,GDP在多项经济数据中的“至尊”地位也在被削弱。近两年来,中央政府在提倡逐步淡化GDP的同时,更对就业率和新增企业登记数量等指标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度。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些数据更具主流意义,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接触的业界人士认为,尽管“保7”压力增大,但他们依旧乐观。   从新旧产业分化加大这一角度来看,不少观点认为许多新兴产业并未计算其GDP贡献值,从而导致中国GDP存在低估。有学者表示,中国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其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给抽样带来一定难度,大量服务业、个体小商贩、农村地区消费等产生的经济活动可能未被计入GDP。   中国的GDP核算问题一直是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今年上半年,有声音质疑GDP核算过高,此后官方从多个角度驳斥了这一说法。有意思的是,今年以来,也有不少声音认为中国的GDP存在低估。   例如,近日有媒体引用国元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叶翔的观点称,中国经济结构已经转型,但统计方法还停留在旧周期,导致数据不能反映真实的经济增长情况。   叶翔认为,在上一个周期中,由于采矿、冶炼、重化工业行业等占比大,统计方法如果较真实地反映经济增长状况,在采样的选择与权重的分配上,以上这些行业所占的比重必须较大。但过去几年增长较快的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公司规模小、数量多,如果完全沿用过去的统计方法,必定会低估真实的经济增长情况。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本报称,统计局采样有复杂全面的抽取和更新流程,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GDP内部产业结构和权重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他透露,从今年数据来看,新老产业的分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其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就是最为宏观的体现。国家统计局官网近日发表了题为《新常态新战略新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的文章。文章指出,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2015年上半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上升至49.5%,服务业已经超出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大支柱。   由于这一变化,一些传统指标也呈现出滞后性。例如,发改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近日在回应“前三季度用电量和GDP增幅不一致”的提问时表示,二者不一致主要是用电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差异导致的。   李朴民表示,前些年用电增速和GDP增速二者的变化基本同步,相关系数在0.74左右。在经济上升期,用电增速明显快于GDP的增速;经济下行期,用电增速明显低于GDP增速。   近十年来,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的比重平均为2:74:12:12,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占GDP的比重平均为10:46:44:0,两者比重差异较大。   “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中国经济动能变化的前兆,这意味着分析中国经济需要一个新的角度和眼光。”前述官员表示,目前的政策目标是托底传统产业回归正常发展速度,同时搭建新兴产业发展的高速快车道。   金融数据喜忧参半   不过,一些专家表示,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环境更趋复杂,国内外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实际上,从已经公布的前三季度金融数据看,也是喜忧参半,货币政策依然面临诸多考验。   10月15日,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9月新增信贷1.05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升至1.35万亿元,连续3个月上升。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微降至13.1%,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升至11.4%,为2013年5月来的最高值。   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向本报记者分析称,一方面,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达到13.1%,人民币贷款增加9.90万亿元,前期的降准降息、调整存贷比口径等“微刺激”措施已经释放出更多的流动性,货币政策的微调初见成效。   另一方面,杨驰称,从社会融资规模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人民币贷款占比不降反升,信贷融资仍是当前支持实体经济的主体渠道,这和今年股市IPO暂停、融资环境不理想有关,也与监管当局治理同业业务导致信托贷款大幅下降、委托贷款统计口径调整有一定关系。尽管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2.34万亿元,仍难以弥补信托、股市、银行承兑汇票增长乏力带来的融资规模下降。   实际上,银行间市场的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回购利率,都明显低于去年同期近1个百分点,说明银行体系的总体流动性充足。   “如此看来,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渠道不畅通的难题仍未破局。”杨驰分析称,虽然银行体系的总体流动性充足,但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疲软,银行缺乏优质安全的放贷对象,“资产配置荒”的现象比较明显。   从名义利率来看,存贷款基准利率均已降到10年来的最低水平。但考虑到CPI增速重回“1时代”,PPI长期低迷,物价水平在低位徘徊,实际利率水平其实仍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使得企业的真实债务负担依然较重。   央行降准预期加大   “9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再创单月最大降幅,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的背景下,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仍在,导致资本外流。”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但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创三个月来最小降幅,显示中国资本外流压力有所缓解,表明央行稳定外汇市场的操作及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等措施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认为,央行外汇占款回落的趋势与目前国际资本流动形势一致,也与通过央行口径外汇储备余额变化测算的规模一致。这也说明央行通过积极干预外汇市场,以及加强对远期购汇收取保证金等逆周期宏观审慎措施发挥了作用,有效地稳定了预期。   外汇占款的减少,9月金融数据的隐忧加大了市场对央行降准的预期。   “即便是央行外汇占款的负增长规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也是在上升的。短期内还看不到外汇占款负增长局面的逆转。”招商证券研究部分析师闫玲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预测,结合9月信贷数据,稳增长政策仍在发力,配合资金到位情况改善,发改委又陆续批复一系列投资项目,意味着四季度经济形势有望较三季度改善。   “存贷款利率仍然有一定的下调空间,预计四季度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流动性情况,还会有降息降准政策出台。”杨驰预测,高频率地使用SLF、PSL、定向降准、再贷款等“微刺激”手段将成为货币政策的主基调。   “我们预测有一次降准,主要是认为需要应对未来外汇占款继续下降所带来的货币政策紧缩效应。”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对本报记者表示,外汇占款下降导致基础货币减少,9月份M2增速下降很大程度上就是外汇占款下降造成的紧缩效应的体现。因此除了考虑增加基础货币供应之外,例如信贷质押再贷款,通过降准提升货币乘数也是另一种对冲的方式。   章俊认为,目前央行在四季度可能还会有降准降息各一次:随着经济企稳和实体经济活跃程度的提升,货币流通速度也会有所改善,这会有助于流动性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再加上类似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之类的创新政策工具的配合,就实体经济本身而言不需要进一步降准。   不久前,央行宣布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的合格质押品选择范围。这被市场视为央行开辟了基础货币投放的另一有利渠道。[详细]2015-10-19 09:50

中国5月份CPI增速不及预期 降息、降准预期加强

中国5月份CPI增速回落至不及政府目标的一半;PPI连续37个月同比下降,这反映通缩压力显著,政策宽松亟待加码。 据国家统计局,中国5月CPI同比增1.2%,彭博调查的预期为增长1.3%,前值增长1.5%。5月PPI同比下降4.6%,彭博调查的预期为下降4.5%,前值下降4.6%。 受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双双回落的拖累,5月份CPI从上个月的1.5%显著下降至1.2%。中国PPI同比连续37个月下降,但环比跌幅收窄,主因石油加工价格由降转升。 海通证券称,目前通胀何时回升遥遥无期,宽松仍是必选,6月或再次降息降准。 内需不足 CPI 增速回落 5月CPI同比1.2%,环比-0.2,和近十年环比均值-0.2相同。5月食品类CPI环比-0.9%,远低于近十年均值为-0.3%,5月仅猪肉、乳制品和粮食价格环比保持上涨,其他食品价格环比均出现下降,而受制于需求端疲软,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也难以带动CPI环比整体走高。非食品类价格5月环比上涨0.2%,幅度略高于历史同期。 华创宏观称,需求面偏冷使得猪肉价格对CPI带动作用减缓。表明受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和商品、服务的比价效应影响,服务业的价格继续结构领涨,其中家庭服务、学前教育等服务价格均出现同比较高涨幅。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章俊称,受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双双回落的拖累,5月份CPI显著下降。据测算鲜菜、鲜果和蛋价格的下降合计影响CPI下降0.39个百分点,超过当月CPI总降幅。未来2个月 CPI的翘尾因素都将维持在0.7百分点以上,再加上猪肉价格反弹幅度有可能提高,因此我们预计CPI将继续在食品价格的带动下会重新反弹至1.5%以上。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称,通货紧缩还没有实质缓解,主要是输入型通缩和内需不足,导致CPI和PPI出现持续下降,CPI低于2%的合理水平。未来物价走势取决于经济何时企稳。 大宗商品市场改善 PPI环比降幅收窄 5月PPI环比为-0.1%,4月环比为-0.3%,降幅收窄,而同比则继续维持在-4.6%低位。华创宏观称,PPI环比改善主要反映了5月受美元指数走低影响,国际金属价格涨势明显,带动国内价格小幅走高,制造业PMI中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也出现了连续第3个月上涨态势;虽输入型通缩得以部分缓解,但内需萎靡依旧难以支撑后期PPI大幅改善。 另外,PPIRM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虽然同比增速也和上个月持平于-5.5%,但环比增速从上个月却是从去年8月份以来首次摆脱负值区间回升至0%,这最近两个月PMI 指数中的购进价格指数的持续改善相印证。章俊称,我们认为PPIRM的改善这和最近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企稳有关。但鉴于作为出厂价格的PPI的改善幅度弱于购进价格的PPIRM,意味着以原材料作为投入品的工业企业的盈利状况将进一步被恶化。最近中央出台各项政策支持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我们预计未来PPI将继续改善。 海通证券称,PPI环比跌幅收窄的主因是石油加工价格由降转升;6月以来钢价持续下跌,煤价低位企稳,油价回调,预测6月PPI环比持平,6月PPI同比降幅缩窄至4.4%。 降息、降准很快将会到来? 章俊称,目前下游通胀CPI受制于食品价格依旧平稳,而上游通胀PPI在实体经济需求疲弱的情况下则维持通缩模式,因此2季度GDP平减指数可能依旧维持在负值区间,造成GDP名义增速低于实际增速的情况出现,因此未来通胀本身不会成为进一步货币政策宽松的顾虑,且不说今年3%的通胀目标本身就为货币政策宽松预留了很大的空间。鉴于目前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依旧居高不下,我们认为在3季度末之前,央行还将保持目前每个月降息或者降准一次的频度,因此在上个月初降息的基础上,短期内我们认为央行在月内再次降准的概率很大,以配合固定资产投资在2季度末和3季度提速。就货币政策本身而言,在本次政治局会议上再提“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也强调要“把握好度,注意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因此我们认为央行在继续降准降息的基础上,会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从而达到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目的,从而有效的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面对5月进口同比超预期下滑、工业低通胀压力持续加大、金融机构超储率被动抬升的不利冲击,在存款保险已经建立、大额存单业已推出的制度背景下,进一步大力度降息并适时全面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将既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刺激融资需求,又可推动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强负债能力、主动改革创新。交银资管高级分析师陈鹄飞称,在低通胀压力持续增大的当前形势下,逆周期降息已刻不容缓。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称,我们判断三四季度经济有望企稳,届时物价可能略有回升。维持全年至少还有一次降息、1.5个百分点降准的看法不变。[详细]2015-06-09 15:49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